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民机驾驶舱中触摸屏设备应用的工效学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触摸屏设备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为触摸屏技术应用于民机驾驶舱的显控设备提供了可能.从触摸屏设备的技术特点出发,详细分析了触摸屏技术在民机驾驶舱内的潜在应用可能性及其工效学问题,对比分析了触摸屏技术与其他控制方式的操作绩效.结果表明:是否适宜采用触摸屏技术取决于控制设备的执行任务.以期该研究对触摸屏技术应用于民机驾驶舱及其工效学设计考虑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民机驾驶舱显示触控系统人机工效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磊  向晨阳  赵长啸  党香俊  史春蕾 《航空学报》2021,42(6):624053-624053
未来民机驾驶舱将广泛采用触控技术,但目前尚未形成针对民机驾驶舱显示触控系统的人机工效评价体系与评价方法。针对上述问题,首先梳理民机驾驶舱显示触控系统相关的现行标准与规范,结合适航规章中人为因素考察项,提出民机驾驶舱显示触控系统人机工效评价指标体系。其次,考虑到评价指标的模糊性与灰色性,基于灰色关联分析,对传统模糊层次综合评价算法从数据集结处理和指标权重确定两个方向进行改进,通过构造专家信度系数修正秩次矩阵,实现专家认知特性的定量描述,建立民机驾驶舱显示触控系统人机工效综合评价模型。最后,结合ACROSS项目下的民机驾驶舱显示触控系统人机工效评价试验案例,分析驾驶舱显示触控系统配置策略对系统人机工效的影响,验证了评价体系与评价方法的适用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人因工程视角的民机驾驶舱告警系统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现代民机驾驶舱告警系统的发展历程及应用现状,通过文献综述,以人因工程学为视角,结合事故调查分析、国内外民机驾驶舱告警系统应用进展,了解民机驾驶舱告警系统功能、告警方式和告警类别,总结国内外驾驶舱告警系统概况,分析民机驾驶舱告警系统现存问题。基于驾驶舱告警的适航管理规章要求和机组在飞行任务中的认知需求,探究驾驶舱告警系统的设计需求。结合人因工程领域的研究进展,提出驾驶舱告警系统的改进方向和发展趋势,即民机告警系统设计的及时性和可靠性还存在一定改进空间,驾驶舱告警系统整体结构的设计必须要突出重点,注重自主化及个性化设计,必要时考虑驾驶舱触觉感知的融合,旨在为后续告警系统的总体设计及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于人机工效的民机驾驶舱设计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民机驾驶舱的人机工效设计是以"飞行员—驾驶舱—环境"整体作为研究的基本对象,以提高民机飞行安全的设计。从民机驾驶舱的显示界面、控制器件布置和光环境等角度,详细阐述民机驾驶舱人机工效设计的概念,研究相关设计方法,并进行实际应用。所论述的相关设计方法对未来先进民机驾驶舱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民机在飞行的各个阶段中,飞行员必须有清楚的视野,以便获得足够的信息去控制飞机的飞行,避免与其他飞机或障碍物相撞。本文基于CATIA二次开发技术,开发出自动生成驾驶舱视界图的程序,以确保驾驶舱视界满足标准视界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为了满足民机驾驶舱设计早期多方案对比和快速优化迭代的需求,研发了面向民机驾驶舱的混合现实仿真平台。以实体场景模块、可视化模块和运行逻辑模块为依托, 构建了仿真平台的系统框架; 在此基础上, 研究了高精度动态虚实融合技术, 解决了混合现实平台中操控部件和人的数字孪生问题; 为了验证混合现实仿真平台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在物理驾驶舱仿真平台和混合现实驾驶舱仿真平台开展相同的试验,采用主观评估和客观测量相结合的方法对驾驶舱操纵部件可达性、布局合理性、仪表显示可视性和可读性方面进行人机工效分析, 并将两组试验的试验数据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混合现实平台与物理平台的测试效果基本一致,能够为驾驶舱设计早期多方案对比评估提供有效的测试平台。  相似文献   

7.
飞机驾驶舱工效学综合评价是驾驶舱研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以往在驾驶舱的研制过程中往往为其工程质量提出种种衡量标准而忽视工效学的综合评价,导致设计出的驾驶舱存在不少工效学方面的问题。为此,结合民机驾驶舱工效学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一种将改进专家打分法、三标度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集成的综合评价体系,给出了合适、可操作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能指导驾驶舱的工效学评价。该体系考虑了工效学评价的模糊性,实现了征求和提炼专家群体的意见,对飞机驾驶舱工效学进行了定量地综合评价,为比较相似设计方案的优劣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应用此方法,结合研究项目,对某民机驾驶舱尺寸设计的工效学进行了评价,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虚拟设计的民机驾驶舱工效布局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设计的民机驾驶舱工效布局评价方法,并对某型民机驾驶舱进行了工效布局评价.将某型民机驾驶舱CATIA模型导入工效分析软件JACK并进行优化,创建了5%、50%和95%我国飞行员人体模型,进行了座椅、仪表板、遮光罩、方向舵踏板、操纵杆(盘)、中央控制台、顶部仪表板的布局评价.发现了布局设计中若干不符合工效特性的地方,并提出了改进建议.该方法可预先在虚拟设计中进行布局评价,节约了设计费用,提高了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9.
虚拟现实技术是20世纪兴起的一项综合性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该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及广泛的应用。针对传统民机培训中存在的课程枯燥、培训效率低下以及成本高昂等问题,虚拟现实技术被逐步应用到民机培训中,并得到长足的发展。对某民机培训中心搭建的虚拟现实培训系统进行了介绍,包括大型沉浸式、头盔式及桌面式三种虚拟现实培训平台,详细介绍了以上三种虚拟现实培训系统的软、硬件组成,包括显示系统、交互设备及开发软件等;并对三种虚拟现实培训系统的优缺点进行了简要总结。针对培训内容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的复杂、繁琐问题,介绍了基于Unity 3D开发引擎且适用于三种虚拟现实培训系统的无编程课件开发流程。最后对虚拟现实技术在民机培训中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民机驾驶舱人为因素适航符合性验证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由于人为差错无法完全避免,因此民机驾驶舱人为因素适航符合性验证过程中难以充分表明对规章条款的符合性,通过对人为因素CS-25.1302条款适航条款的详细分析,对驾驶舱人为因素符合性验证的总体思路作出规划,明确了在符合性验证工作中针对飞机系统集成水平、复杂性和新颖度特点的重点关注要素。详细阐述了相似性声明、设计描述、计算分析、评估和试验等驾驶舱人为因素符合性验证方法及其适用条件,结合中国自主研制的大型客机型号开展了驾驶舱评估和飞行员在环模拟器试验中的符合性验证技术研究,研究结果在型号实践中得到应用并表明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新一代Windows呈现基础(WPF)技术以其丰富的界面表现力和功能扩展能力被广泛应用于图形处理和界面设计上。WPF技术应用于民机驾驶舱人机接口快速原型的开发过程中,将界面与逻辑的开发完全分离,提升开发效率,增强模型可复用性。基于此流程创建的人机接口快速原型可用于显示系统研发过程中的早期设计阶段,确认需求的合理性,优化人机接口设计,减少后期显示系统软件研制过程中的更改,缩短开发周期,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民用飞机驾驶舱设计历经了数代的发展,从原始简单衍变至复杂集成,继而往简约智能化方向发展。同时驾驶舱设计理念也在不断进步,从"以功能为中心"的设计理念衍变为"以人为中心"的设计理念,但不同制造商对此理念的理解存在差异,体现在对使用者"驾驶员"角色的定位差异明显。从该设计理念出发,提出了基于驾驶舱运行场景的正向设计方法,通过充分识别运行场景并提取和转化设计需求,设计出人机匹配度高的驾驶舱。随着各种新技术的成熟应用,"以人为中心"设计理念为牵引,利用基于驾驶舱运行场景的驾驶舱正向设计方法,将引领新一代民用飞机驾驶舱设计的变革,并展望了民机驾驶舱在人机交互方式、驾驶舱布置和布局、驾驶舱视景和驾驶舱综合环境等方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标识是追溯性管理的基础。从标识和追溯性的定义出发,介绍了民机设计和制造过程中标识要求的相关标准;结合民机制造和管理特点,介绍了民机标识内容的基本要求,民机标识方法的选用原则,并详细说明了民机常用的标识方法;针对民机系统目前所采用标识方法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二维码技术在民机标识和追溯性管理中的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14.
基于JACK的民机驾驶舱可视性评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JACK在民机驾驶舱可视性评估中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在JACK环境下计算飞行员视角度数的算法,并利用Tc l/Tk和Python语言按照该算法开发了一个视角计算模块。最后经过与CATIA软件计算结果的对比证明了所提算法的正确性。开发的模块弥补了JACK软件的不足。  相似文献   

15.
当今民航最主流飞机制造商为空客和波音两家,以A320和波音737-800两种典型机型为例,对比分析驾驶舱内总体布置和细节布置的差异,并从设计师的角度提出了对民机驾驶舱布置设计的建议,为国内设计大型客机驾驶舱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民机驾驶舱显示系统工效学评价指标权重系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是确定出民机驾驶舱显示系统各项工效学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采用确定指标权重系数的G1法,针对确定出的驾驶舱显示系统工效学评价指标,按其对飞行员操作工效影响程度大小的原则,对聘请的15名有经验的飞行员进行了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处理。计算出了民机驾驶舱显示系统各项工效学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G1法作为一种确定指标权重系数的主观方法,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且可靠性高、误差小;确定出的指标权重系数可为航空工程部门的驾驶舱显示系统设计和评价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随着航空电子技术的发展,液晶显示在驾驶舱内得到了普遍应用。驾驶舱显示页面中色彩作为符号信息的一种编码方式,不仅用于表现显示画面中的天空、地面、飞行航迹及飞行计划等基本飞行与导航信息,还将兼顾未来航空电子系统新功能所带来的更高的显示需求。实际设计中如何结合飞机驾驶舱顶层设计理念选择显示系统色彩集,以及如何评估RGB数值是否满足可读性要求,需要民机研发人员去重点开展探寻和研究。从行业标准与技术规范入手,解读显示色彩设计中最应关注的两个方面——色度对比度和亮度对比度,从这两个方面详细分析色彩的设计考虑,介绍了基于RGB值数学模型的人为因素初步评估方法,最后结合人为因素给出色彩选择、使用与初步评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影响产品维修性的各种因素,确定了民机虚拟产品维修性设计属性;以维修作业虚拟仿真为基础,提出了基于虚拟仿真的可视性、接触可达性、RULA分析和NIOSH分析的评价方法以及基于多属性决策理论的维修性综合评价方法,最后结合驾驶舱设备给出应用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民机驾驶舱的发展,舱内的多个显示器已不再是独立的个体,需要根据特定场景及飞行员外部操作进行相互协调、动态调配。显示器之间相互联动,互为备份,能够保证关键显示信息在多种故障模式下依然具备显示能力,以提高系统可靠性。再者,随着显示系统ARINC 661标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软件组件之间的耦合性大大降低,同时也对显示管理软件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主要介绍了显示管理设计中的显示构型管理、显示重构和光标管理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某三级增压级的设计与试验研究。该增压级是根据支线飞机发动机对增压级的要求,针对民机的技术特点,发展和应用了多项关键技术,通过设计和试验研究,在国内首次研制成功全工况性能优异的满足民机增压级性能要求的二级增压压气机部件。其试验性能全面达到和超过其性能指标要求,填补了我国在民机增压级设计技术方面的空白.为我同大型客机增压压气机的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持,也为民机发动机的研制奠定了坚实、可靠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