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超高频偶极子天线的对称变换器的设计原理、方案选择和测试方法,使超高频偶极子天线方向性图的对称性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
用作发射测量的天线有很多类型,目前的基准天线主要有两种类型。国际无线电干扰特别委员会要求长度不大于谐振频率在80MHz上的半波偶极子天线,而联邦通信委员会则采用谐振偶极子天线。在30-80MHz范围内,上述两种和其它常规天线物理尺寸的差异均可产生不同的读数。本文着重探讨两个方面的主要影响:天线阻抗以及由暴露天线形成的电场。  相似文献   

3.
王国林  张晓晨  马昊军  刘丽萍  罗杰  张军 《航空学报》2018,39(5):421748-421748
高超声速飞行器天线窗材料在等离子体包覆条件下的热响应和热透波特性测试,是分析天线窗材料特性、研究电磁波在等离子体和天线窗中传输特性的基础。针对等离子体和天线窗中电磁波传输特性,采用矢量网络分析仪和标准增益天线组成的电磁波传输测试系统,获得了一定频率的电磁波经过等离子体和高温天线窗之后的衰减;针对高温天线窗自身热响应特性和电磁波在其中的传输特性,研究了天线窗材料在一定热流作用下的温度分布和烧蚀特性,测试了烧蚀后处于高温状态且无等离子体覆盖的天线窗对电磁波的影响,分析了天线窗高温透波特性与常温透波特性的差异。所建立的方法,为在地面等离子体风洞中开展天线窗热透波特性研究、分析天线窗和等离子体耦合作用对电磁波传输特性的影响建立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新型六频段天线。该天线根据对称偶极子的结构,采用带有衍生臂的片状臂作为偶极子的两个极,其中每个极由对称L形矩形弯折长臂和宽边矩形末端半圆形臂构成。通过HFSS软件仿真优化,其能同时工作在CDMA/GSM/DCS/PCS/UMTS/WLAN6个频段上,且具有较好的辐射方向性,能满足移动通信对多频段天线的需求。并且还具有外形轮廓平薄,重量轻巧,易于调校的特点,在移动通信领域有很广泛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5.
为了求解 Vivaldi天线的模式项散射特性,采用了 CST-MATLAB联合仿真的方法。首先,通过 CST求得天线的电场强度分布;然后,通过后处理导入到 MATLAB中进行求解,得到天线的模式项散射特性。仿真结果表明,模式项散射与天线方向图形状一致,符合模式项散射的物理意义。  相似文献   

6.
由于共形载体曲率的影响,共形阵列天线的阵列流形具有多极化特性.为了利用共形天线阵列流形的多极化特性,提升阵列对空间目标参数的估计性能,将天线单元的极化参数引入到导向矢量建模中.更加完整地论述了共形天线阵列流形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优化设计天线单元极化形式的目标函数,基于交替优化思想.给出了共形阵列中各天线单元最优极...  相似文献   

7.
极化滤波反射面隐身天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林  雷平  阮颖铮 《航空学报》1993,14(11):649-652
介绍了一种极化滤波反射面天线,将天线工程中的周期结构反射面技术应用于解决飞行器天线的RCS问题,采用由金属丝栅网构成的周期结构作为天线主反射面,使其对正交极化的来波具有良好的透射性,从而降低了天线的RCS。给出了此天线辐射方向图和雷达散射截面(RCS)的实测结果,并与普通金属反射面天线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8.
基于Realizable κ-ε湍流模型对直升机飞行过程中雷达天线的非定常气动特性进行了CFD数值模拟分析,并对全尺寸和缩比雷达天线进行了不同雷诺数下的绕流计算,得到了雷达天线的非定常流场分布和气动载荷,通过处理得到了雷达天线脱落涡的频率和对应的斯脱拉哈数St.计算结果与风洞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给出了基本分析结论.  相似文献   

9.
牛臻弋  徐金平 《航空学报》2004,25(4):385-388
 基于面元模型的矩量法与快速多极子方法结合分析了直升机机载高频通信天线电磁特性的旋翼调制效应。通过三维计算机辅助实体建模技术,建立了一个尺度与真实直升机相当的仿真模型,实现了机体表面网格的自动剖分。应用准静态法和FFT技术,计算分析了旋转桨叶对天线辐射场幅度和频率的调制效应,还分析了桨叶旋转对天线输入导纳和互导纳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旋转桨叶对直升机机载天线辐射场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本方法亦适用于其它类型的直升机和其它具有旋转桨叶的载体上天线电磁特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理想导体面上任意形状的波导-口径天线的辐射特性。利用波导腔和自由空间之间的场匹配技术给出了描述它们之间的耦合关系的线性方程组,通过求解线性方程组的未知系数,严格计算了口径天线在半空间的辐射场,波导内的反射场及导体板上的电流分布;并通过数值算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1.
口径天线绕射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口径天线近场绕射计算的卷积积分法 ,该方法可用 FFT实现快速计算 ,故它是比传统的直接积分或球面波展开法更有效的一种计算模式。在此基础上 ,对圆形和矩形口径天线的近场绕射特性进行了研究。由计算结果可见 ,口径天线在观察面上的绕场分布与口径形状、口径尺寸 ( D/λ)和观察面至口径有关。还对减小口径边缘的近场绕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充气展开反射面天线的结构动力学参数,可用于预测天线在外界激励下的动态响应、调整空中姿态和振动主动控制等。采用试验模态方法对反射面天线进行试验研究,分析了充气展开后反射面天线在地面环境下的动态特性参数。通过增大力锤锤头面积和提高激励点局部刚度来激发柔性天线结构全局振动,分组移动和对称分布加速度传感器来减小测试系统的附加质量影响。结果表明:天线在充气环内压力15 kPa时的整体弯曲振动基频为2.86 Hz,同时获得天线整体振动的前三阶固有频率、模态阻尼比和模态振型等参数,测试结果可为有限元模型验证和在轨动态响应预报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高性能雷达天线促进了高性能天线测量技术的发展。目前,雷达天线的副瓣一般比主瓣峰值低50dB,指向精度已达毫弧度以上。传统的远场测量往往不适用于这种天线的精确测量。本文主要介绍采用近场测量技术测量雷达天线的方向图和增益。为了提高天线测量精度,提高测量效率,降低测量成本,进行天线方向图和增益之外的天线特性诊断,已经研究出了一些新的测量技术。表1列出的目前常用的雷达天线测量技术。二、天线方向图和增益测量  相似文献   

14.
机载拖曳天线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拖曳天线在空中的构型及垂直度是检验天线能否正常发射甚低频信号的主要依据,是设计人员必须着重考虑的因素.通过对其运动状态及其受力进行分析,建立机载甚低频拖曳天线动力学模型.针对其稳态动力学模型,运用Newton-Raphson迭代进行求解,计算出了天线垂直构型和天线的张力分布情况.通过与AD报告计算结果进行比较,证明所建立的动力学模型是可信的.最后分析了空气系数和天线末端质量对天线垂直构型和天线张力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针对浦东机场现有的三种航向天线系统在实际运行中的差别,通过天线信号分配关系,结合附件10~([5])规定的技术指标进行差异性分析。通过理论计算并采用MATLAB建模以实现对天线的排布特点、信号合成、抗干扰能力等方面的量化分析。根据实际飞行校验结果,采用航向天线的专业Atoll软件进行计算、对比和验证。根据比较结果对天线的可靠性和设计合理性予以评估,为天线选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作为民用飞机甚高频(Very High Frequency,以下简称VHF)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VHF通信天线不仅辐射和接收电磁波,还要进行能量转换。VHF通信天线的设计直接影响通信中射频能量的分布,进而影响通信质量和飞行安全。简要介绍了VHF通信系统,并在给出VHF通信天线设计要求的基础上,通过工程实例分析了VHF通信天线的设计过程,最后总结了VHF通信天线设计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相控阵天线仿真的重要性,指出了相控阵天线仿真的主要困难。提出了一种利用阵因子、方向性因子和旁瓣抑制因子分别解决仿真波束形状、天线增益、方向图旁瓣及其变化等3大问题,并进行综合建模和仿真,给出了综合后的仿真模型。该仿真模型保证了理论方面的精度,优化和减少了仿真计算步骤和计算量。利用该仿真模型,给出了宙斯盾系统的AN/SPY-1D雷达天线的仿真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18.
机载雷达天线伺服控制的精度是雷达系统精确搜索、识别和探测目标的重要指标之一。由于风速和载体运动速度的影响,雷达天线做扫描运动时会承受较大的空气阻力,空气阻力随着时间和扫描运动角度的变化而变化,使雷达天线伺服控制产生附加负载扰动转矩。为了尽可能减小扰动对雷达伺服控制精度的影响,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扰动观测器的雷达天线伺服控制解决方案。建立雷达天线伺服控制系统的动力学模型、伺服控制模型,将空气阻力产生的附加转矩通过扰动观测器引入被控对象的控制输入端进行补偿,并对不同风速影响进行建模仿真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扰动观测器的雷达天线伺服控制精度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9.
6 飞机天线的布置安装准则 天线分系统总的设计目标应能使空、地勤人员和飞机顺利地完成飞行任务,其中包括空、地勤人员能有效地使用机载电子系统,而不会因天线分系统引起故障。设计和布置直接影响着天线分系统的射频能量分布。随着机载天线数量的增加和可利用于天线布置空间的局限,天线分系统的布置和电磁干扰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但不能因此降低对天线分系统进行正常工作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微带电路和天线的时域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运用FDTD设计和分析微带电路和天线的基础理论,分析了误差产生的原因。利用FDTD法分别对微带传输线、矩形微带贴片天线和微带分支耦合器进行了仿真和特性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