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现代战斗机一般在12~20千米高空飞行,高空环境对飞行员是很险恶的。一旦飞机气密座舱泄漏,将危及飞行员的生命。因此,飞行员必须使用密闭头盔与高空代偿服,这样可以保证飞行员5~10分钟的安全。由此可见,高空代偿服是飞机向高空高速发展的产物。其最早研制的国家可能是英国,时间应在1941年前后,而苏联研制高空代偿服应在1946年前后,而我国研制高空代偿服是在1956年。高空代偿服经过几十年的研制,其家族遍布世界各国,有数十种之多。现在,我国已研制出的先进高空代偿服品种就有6个,而且仍在开发新型高空代偿服,以满足新型战机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10月10日,日本成功地利用火箭将不携带发动机的小型无人超声速试验飞机发射升空,飞机在2万米高空以2倍声速的速度滑翔,并成功着陆。人类高速飞行的梦想也再一次插上了翅膀,翱翔蓝天。  相似文献   

3.
中国民航《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121部)中第121.419条d项规定:“在7600米(25000英尺)以上高度的飞行中服务的机组成员,应当接受下列内容的教育:(1)呼吸原理;(2)生理组织缺氧;(3)高空不供氧情况下的有知觉持续时间;(4)气体膨胀; (5)气泡的形成; (6)减压的物理现象和事件。” 拥有一万小时喷气机经历、曾任奖状(Citation)飞机的教员以及飞安国际(FlightSafety International)的计划经理的Linda D. Pendleton,于1999年撰写了《飞行员应该了解的高空生理学、缺氧现象和快速释压方面的相关知识》一文,被认为是关于高空生理学和释压方面最为权威的论文。该文写于当年一架载有高尔夫球手Payne Stewart及其他五位乘客的Lear 35型飞机因不明原因的飞行员失能而失事之后,试图从高空飞行的相关因素的角度,分析可能的事故原因。供职于南航珠海有限公司飞安部的李炜晟把该文翻译成中文,本刊将陆续刊发这篇文章的内容,向读者介绍这方面的知识。  相似文献   

4.
自由飞行下考虑高空风的最小安全间距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由飞行为解决空中交通拥挤问题提供了有效方法,为保证自由飞行下的飞行安全,对飞机对间的最小安全间距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高空风对飞机的航向、地速都有影响,综合考虑了CNS性能及高空风因素来建立基于随机微分方程的碰撞风险模型,利用MATLAB计算算例中的碰撞风险。根据给定的安全目标水平,利用牛顿迭代法对最小安全间距进行寻优,求解自由飞行下的最小安全间距。算例结果表明了所建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飞机在巡航中出现发动机失效和座舱失压是航空公司运行需要预防的两个重要风险点。如果在高空巡航时出现发动机失效,飞机的剩余推力不足以平衡阻力,不能继续维持在高空适当  相似文献   

6.
乔善勋 《大飞机》2023,(9):72-76
<正>万米高空,A330在操纵法则降级到“备用法则2”之后,飞机可用速度区间很小,稍微拉杆,驾驶舱就会在摇晃中传来“stall(失速)”的声音。笔者在颠簸中本就已经有些不适了,再加上闪烁的警告灯和蜂鸣器,此前没有接受过高空失速训练的笔者已经开始慌神。还好这一切发生在A330的模拟机中,笔者身旁坐着经验丰富的珠海翔翼飞行教员宋国超,他给笔者讲解演示了飞机从进入失速到改出失速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末的十年间,美帝国主义者对世界各地的战略侦察,主要依靠U—2型高空侦察机来完成。从1958年3月2日开始,美帝曾连续5次使用U—2高空侦察机深入我国内地进行战略侦察。1958年10月,美国又将两架RB—57D型高空侦察机交与台湾国民党当局,继续对我大陆纵深进行侦察活动。这类高空侦察飞机,飞行高度在2万米左右,当时的歼击机和高射炮的性能都达不到这个高度,对它没有致命的威胁。后来U—2飞机上又加装了先进的电子预警和干扰设备,使得当时的地空导弹也较难对付。  相似文献   

8.
附图 氧气分离曲线高空飞行环境是如何影响人的身体的呢?当我们谈到高度对人类身体的影响以及高空病时,总会想到“高”空并将其定位为高度层(FlightLevel)的某处。实际上并不一定如此,长时间处于任何高于你日常生活的高度,你的身体都会有反应。如果沿海的加利福尼亚居民到了海拔一英里高的丹佛,那他干任何事都不会像丹佛本地人那么有效率。可是绝大多数丹佛人都不会认为丹佛的地面是“高空”。接下来的讨论适用于所有的飞行员——喷气机的、直升机的、休闲运动的,以及滑翔机爱好者。人体是如何使用氧气的在开始高度如何影响人体的讨论之前…  相似文献   

9.
根据国内外发动机通用规范和型号规范,研究分析了高空台试验在发动机研制中的重要作用,阐述了高空台和习行台在发动机制中的地位,国内外大量资料充分表明,高空台和飞行台何者为建设重点,应根据各国国情和科技发展条件而定,没有固定的规章可循,我国SB101高空台是今后发动机定型试验的关键设备之一。必须继续投资,加强管理,使其在新机研制中发挥作用。飞行台与高空台的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作用。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0.
飞行环境模拟腔积分型μ综合控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高空台飞行环境模拟腔飞行环境温度、压力的双变量控制问题,采用系统不确定性建模的方法,建立了高空模拟腔、调节阀执行机构的增广被控对象模型,提出了一种高空模拟腔积分型μ综合控制的设计方法,为了确保控制器伺服性能,对温度、压力回路采用不同的性能加权函数,同时对控制器输出幅值进行分频成型加权函数设计,采用D-K迭代算法设计了μ综合控制器,以涡扇发动机的仿真试验为例对算法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高空模拟腔温度仿真的最大偏差为1K,压力的相对误差在3%以内。  相似文献   

11.
《国际航空》2008,(10):10-11
9月22日.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进行了一种可以安装到无人机上、用于保护飞机在机场上空不受肩射导弹攻击的激光武器的高空试验。在15万米的高度上,以“白骑士”-1飞机为载机的激光武器系统成功完成了探测、跟踪并将激光指向了一枚导弹靶弹。  相似文献   

12.
在今年8月事故发生时,这架无人机刚刚为美陆军完成了为期两年之久的飞行验证计划,开始它的进一步飞行试验任务.当操纵人员发现飞机发动机发生故障时,它正在约600米的高空飞行,机上的空中救援伞在飞机下降到150余米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飞机尾涡在高空巡航阶段的形成及消散特性,基于飞机尾涡流场快速仿真计算模型计算了不同飞行高度处尾涡的初始强度以及尾涡的危险区域,并分析了高空尾涡消散规律;然后计算不同飞机重量、大气湍流度、大气层结稳定性以及前机飞行速度下的高空尾涡危险区域,并对高空尾涡危险区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中低空相比,高空尾涡的初始强度大、消散速率快,尾涡危险区域的纵向范围在减小,但垂直范围有所增加,飞机参数和大气条件的改变可以减小尾涡影响范围.研究结果对高空尾流垂直间隔缩减研究具有实际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在采用试验机研究一种全新的气动布局飞机过程中,模拟技术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通常用于研究飞行试验的模拟可分为五类:非实时(分批处理)模拟、实时全软件模拟、硬件环路模拟、铁鸟模拟、飞机环路模拟。其中分批处理模拟不与模拟座舱相连,而是单独在使用者的工作台上操作。实时全软件模拟包括模拟飞机座舱但不包括飞机的其它部分;硬件环路模拟系统是在实验室中使飞行与模拟计算机对接,它用来支持造价比较低和容易控制环境下的飞行计算机试验。“铁鸟”习惯于用来代表完全用于地面试验的飞机,  相似文献   

15.
在对高空长航时无人机总体参数统计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并结合工程实践经验推导出高空长航时无人机结构重量估算公式;以美国的高空长航时无人机"全球鹰"(global hawk)为例进行估算,结果验证了结构重量评估公式的合理性和可用性;在此评估公式的基础上运用数学方法推导出反映高空长航时无人机总体参数变化与结构重量变化规律的数学公式,并对总体参数的敏感性进行了分析.在飞机总体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总体设计参数对飞机各部分结构重量的影响规律,就能够使高空长航时无人机结构重量的估算结果更加准确合理.  相似文献   

16.
对一起迅速下降高度的飞行事件进行了分析和讨论:高空小速度飞行使飞机进入轨迹不稳定区域导致飞行速度越来越小,高空小速度飞行机动能力减弱使飞机进入抖振边界导致失速,飞机迅速下降高度,最后给出了安全飞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们易碎的壳——那些当我们在FL430巡航时给我们错误安全感的铝皮和树脂玻璃——能够让我们犯错误。多数飞行员都不会去仔细想这个问题,但出错的可能性确实存在。所有飞行员在复训中每年至少会有一次快速释压和紧急下降的训练,但令我经常感到吃惊的是许多人面对这种紧急情况漫不经心的态度。训练中做到的利落有序和事故真实发生时的情况不具有任何可比之处。真实的释压将会首先伴随有巨大的声响,因为座舱里的高压空气会“奔涌而出”直到飞机内外压力一致为止。这可能会由巨大的“砰”的一声开始——比开香槟的声音大100倍,尘土和碎片将会…  相似文献   

18.
某高空长航时飞机垂直突风过载计算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詹光  孙颖 《飞机设计》2007,27(6):7-9
应用离散突风模型和简化功率谱模型2种方法对某高空长航时飞机纵向突风刚体载荷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采用这两种方法计算结果相差60%以上,通过简要的理论分析指出,对于高空长航时类小翼载飞机,采用离散突风模型计算结果偏大,应采用简化功率谱模型或功率谱模型进行高空长航时飞机突风载荷的估算。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某涡喷发动机在CS-01高空台做接通加力改进方案高空模拟试验研究的情况.经高空台试验调整后,发动机在三种空中中间状态以及三种空中慢车状态全部都能接通加力,并且火焰稳定,发动机工作正常,为装备该发动机的飞机进行空中试飞、接通加力,提供了依据和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20.
重视通用飞行试验台建设 支撑航空发动机自主创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国内外军用标准和适航条款中关于航空发动机高空试验相关规定的解读,明确了飞行试验台(简称飞行台)在发动机研制中的地位。介绍了国外通用飞行台及其历史发展,探讨了通用飞行台在发动机研制中的作用。参考国内外使用经验,对国内航空发动机飞行台进行了定位,并根据后续型号发展谱,对国内航空发动机飞行台的后续发展给出了建议。标准和分析均表明:飞行台是航空发动机高空试验的必要手段;航空发达国家重视建设系列化的通用飞行台,国内应重视和加快航空发动机通用飞行台的系列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