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星敏感器杂光抑制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唐勇  卢欣  郝云彩 《航天控制》2004,22(3):58-61
介绍了用蒙特卡洛法进行星敏感器杂光分析的基本思想、数学模型以及表面热辐射概率模型 ,对典型卫星星敏感器的杂光传递进行了模拟。在复杂的杂光环境下 ,建立杂光传递模型 ,获得了星敏感器杂光环境的定量杂光贡献 ,并对大衰减比遮光罩及光学系统内的杂光传递进行了跟踪 ,给出了遮光罩的消杂光能力  相似文献   

2.
星载光学系统中杂光概率模拟的可靠性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蒙特卡洛法概率模拟星载光学系统杂光的计算过程、伪随机数的产生方法、概率模型检验、辐射传递系数的检验,从各个子过程分析计算步骤的可靠性和可信度,并针对某一空间光学系统的太阳光杂光计算,检验了蒙特卡洛法的稳定性。通过分析与比较,验证了反射概率模型、辐射传递计算方法及软件的可靠性、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STK的星敏感器在轨视场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星敏感器在轨可能会受到太阳光、地气光等杂光干扰而影响其测量精度及姿态有效率等问题,对星敏感器的在轨视场进行了分析研究。给出了太阳光、地气光进入星敏感器视场的条件;基于卫星工具包(STK)软件,提出了一种星敏感器视场分析的仿真方法;结合卫星轨道参数和星敏感器安装方位,在卫星零姿态、正负向侧摆下对杂光进入星敏感器视场情况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卫星在轨至少有2个星敏感器在同一时刻满足杂光抑制角要求。文章提出的仿真方法,适用于对任何轨道类型卫星星敏感器在轨视场的杂光分析,仿真结果对星敏感器在卫星上的优化安装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紫外月球敏感器的几个关键问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郝云彩  王立 《航天控制》2005,23(1):87-91
论述了紫外月球敏感器的由来和功能,从基本原理、消杂光设计、能量 与孔径选择、月像处理和姿态提取算法、超大视场消杂光等关键问题的解决进行 了阐述,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5.
星敏感器抗杂光背景滤波图像处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提高星敏感器抗杂光干扰性能,提出了一种称为背景滤波的全帧型星图处理算法。根据星点和背景不同特征,对背景估计法进行了改进:设定模板尺寸为7"7像素,用模板边缘像素的均值作为中心点的背景估值;将目标点本身引入背景估计,增加目标点权重以抑制背景的残留;设定一较小的固定阈值以分割星点与虚警点,并采用单双点去噪。给出了适宜FPGA并行处理的算法流程。对不同噪声水平下受杂光干扰的星图的处理结果表明:与分块阈值法和高通滤波法相比,背景滤波算法的抗杂光能力更强,虚警率低,星点提取率高,运算简单,便于FPGA实现,有无杂光干扰时的适应性好。  相似文献   

6.
对空间光学系统中由于内部的构件热辐射而引起谱段杂散辐射,建立了谱段辐射物理模型和采用蒙特卡罗方法计算的有关概率模型及计算方法。编制了较通用的分析软件,并针对某一空间光学系统进行了计算,通过分析计算结果得到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文中通过采用蒙特瞳罗法对空间光学系统中各种构件表面建立概率模型,来计算由于太阳光进入系统所引起的杂散光数量级;并对一具体结构的多光谱扫描仪进行了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8.
太阳光进入星载多光谱扫描仪引起的杂散光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中通过采用蒙特卡罗 (Montte-Carlo)法对空间光学系统中各种构件表面建立概率模型,来计算由于太阳光进入系统所引起的杂散光数量级;并对一具体结构的多光谱扫描仪进行了计算分析。文中考虑了伪随机数的构造及能束数对计算精度的影响,并讨论了光学系统几何结构的改变对消杂散光能力的影响,为设计和修改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针对高分7号卫星在轨运行环境,建立激光测高仪杂散光仿真模型,针对空间环境三种光线来源,定量分析光机结构的杂散光特性,提出利用百叶窗次镜遮光罩和外遮光罩的抑制结构,以消除直射杂散光影响。通过点源透过率试验,模拟轨道环境,测试出不同轴外视场的杂光比最大仅为1×10~(-3),满足卫星指标要求。验证结果表明:无直射杂光时,多次反射造成的杂散光比例不影响卫星图像对比度。  相似文献   

10.
模拟光链路因其大带宽、低损耗等优势,在宽带无线通信、多基地雷达、卫星载荷信号馈送、电子战存储转发中极具应用前景,成为了当前微波光子领域研究的热点。然而由于电光调制和光电探测的非线性, 模拟光链路的动态范围受限。基于偏振复用马曾调制器的线性模拟光链路,通过改变两个RF信号的电功率比及两个子调制器的直流偏置点,可以分别改变调制指数比和光功率比,从而构造了两个相位相反的非线性失真信号以抵消链路的三阶交调失真,改善系统的无杂散动态范围。实验结果表明,与基于单个马曾调制器的常规链路相比,基于偏振复用马曾调制器的链路三阶交调失真被抑制33.7dB,无杂散动态范围提高17.6 dB,宽带射频信号的星座图和误差矢量幅度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11.
杂散光是影响卫星光学遥感图像像质的重要因素,严重时会在图像上形成明暗的杂散光条纹噪声,降低图像的对比度和清晰度。文章针对“实践九号”A(SJ-9A)卫星光学遥感图像存在的杂散光噪声现象,设计了一种基于成像载荷焦面入射杂散光空间分布特征的遥感图像杂散光条纹噪声去除方法,通过测量杂散光在推扫遥感图像上的空间分布特征,建立杂散光分布特征模型,采用分块自适应算法进行杂散光噪声滤波,消除SJ-9A遥感图像上随时空变化的杂散光条纹噪声。杂散光噪声去除后图像整体色调均匀,无条带噪声,满足CCD/TDI-CCD推扫遥感图像辐射校正精度(广义噪声)优于5%的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了一种光学遥感卫星杂散光扫描测试系统,用于发射前整星条件下对光学载荷杂散光抑制能力的模拟、分析及验证测试。根据卫星的杂散光测试特点,对杂散光扫描测试系统进行了安全性、有序性、有效性、准确性、重现性、完整性和通信控制等测控设计,并推导了光束扫描子系统的控制方程。对杂散光扫描系统的控制准确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光束扫描位置精度优于10 mm,方位角精度优于0.2°,俯仰角精度优于0.1°。  相似文献   

13.
采用“DDS+混频+倍频”方式,设计研制一种带宽为1200MHz的线性调频信号源,用于机载SAR。该设计在DDS信号产生部分运用高频率的外部时钟方式,获得了更好的杂散和噪声特性。在混频倍频环节,使用高本振混频器进行混频,抑制带内杂散,使用带通滤波器抑制带外杂散,取得了较好的杂散。实测结果表明,该信号源满足机载SAR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The problem of excessive radiated emission for a certain type of laser scanner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Firstly, the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aser scanner can be obtained by traditional test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frequency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characteristics, the interference source can be estimated and established. Then based upon analysis, modified methods are proposed. By applying the above methods, the interference source can be identified and the amount of radiated emission from the scanner can be reduced effectively. Finally, the scanner can operate in a compatible manner with other electronic systems at the same time. The above methods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electronic equipment design ensuring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and passing the radiated emission test.  相似文献   

15.
光机扫描仪像质评价与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机扫描仪通过光机扫描和平台运动获取图像。虽然推扫式成像仪应用越来越普遍,但光机扫描仪在很多领域一直广泛应用。文章对光机扫描仪的像质评价和优化设计问题进行了探讨。首先对光机扫描仪空间分辨率和辐射分辨率的评价方法和需求优化进行了探讨,然后以中巴地球资源卫星(CBERS)红外多光谱扫描仪(IRMSS)为例,介绍了通过对GSD、MTF和SNR进行折中考虑来对光机扫描仪进行优化设计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新一代多光谱扫描仪方案设计是以某单位拟议的技术要求为依据开展的。文章简要介绍了方案设计中的设计思想、系统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原理等。该遥感器已于1999年10月完成原理样机研制,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从 DC/ DC功能引出隔离阻抗概念 ,进而介绍隔离阻抗的内涵及阻抗三角形分析方法。通过实例验证理论分析的合理性 ,指出提高隔离阻抗是增强 DC/ DC模块共模抑制能力的主要途径 ,减小分布电容是最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