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目前对空域容量评估理论和方法的研究,本文从机场终端区容量评估、航路扇区容量评估、区域容量评估方面进行阐述,介绍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然后结合各空域容量的限制约束及影响因素,分析比较容量评估的方法和工具,总结得出空域容量评估的未来趋势以及对我国空域容量评估的发展启示。  相似文献   

2.
制定空域安全管理规划缩小航空器最低安全间隔标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世界范围内对航空服务的需求持续增长 ,有必要寻求一些方法在现有空域内提供额外的容量。降低空域最低安全标准可以显著增加空中容量 ,但是 ,如何在降低空域最低安全标准的同时又保证必要的安全裕度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介绍了利用相撞危险性模型进行空域安全评估 ,并对通过评估后的空域建立相应的空域监控和管理机制 ,从而达到从空域安全规划的角度缩小航空器最低安全间隔标准 ,并保证空域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前基于航空器架次的空域容量评估方法很难映射出交通态势、扇区结构及管制员负荷之间复杂关系,采用复杂度评估空域系统运行能力是当前空中交通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基于空域复杂度评估方法中的扰动分析思想,根据扇区实际运行中交叉航路、航班流随机到达等实际情况,建立扇区-航班流模型,采用调速法进行飞行冲突探测与解脱,进而定义交叉航路扇区空域复杂度计算方法,设计了瞬时和平均空域复杂度可视化表示方法,对预测和降低空域复杂度提供支持。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与基于航空器架次的评估模型相比更能反映出扇区交通态势微观特征,向空中交通管理提供了决策支持工具。  相似文献   

4.
管制员工作负荷评估的回归分析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中交通管制员是保证空中交通安全和高效的最重要的因素,管制员工作负荷的合理评估对保障空中交通系统安全运转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采用回归分析法并以特定空域为例,介绍了管制员工作负荷评估方法、原始数据处理方式、参数提取和工作负荷评估模型形成。通过评估模型在实例中的应用,说明了管制员工作负荷评估的回归分析法在空域容量评估上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终端区动态容量预测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有效预测终端区动态容量,提出了一种危险天气影响下的动态容量预测模型。该模型根据危险天气预报概率的大小,将受影响空域的范围做区间化处理,认为危险天气预报概率大于70%的空域为完全避让空域,危险天气预报概率在70%以下的空域为可能避让空域。引入航班进离场优化排序和危险天气避让路径规划策略,以平均航班延误最小为目标,采用捕食搜索算法予以求解;并根据终端区实际容量评估的一般流程,运用仿真方法预测一定延误水平下的动态容量区间。以某机场终端区为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遂宁机场空域资源优化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遂宁机场现有空域资源特点及训练容量限制瓶颈,提出了空域、航线和仪表程序优化策略,这对提高机场训练容量、确保飞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作为空中交通管制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实现全国空域数据库的建设和管理,统计和预测数据库的建设,用适当的数学模型和仿真模型对全国空域现状的容量进行评估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本文讨论了如何设计并实现一套多数据融合的算法以生成一种统一的融合数据,这种融合数据是在现有的多种数据源的基础上,形成对大范围、全空域的实际飞行状况的现实情况进行监控,其特点之一就是具有统一的时空坐标系,以便为后续的统计和预测数据库的建设和仿真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8.
基于T系统模型的跑道容量评估新方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跑道容量评估是空域规划、建设和空中交通流量容量管理的关键,但目前的评估方法不考虑进场流量的特性,不具有实时性和动态性。本文建立了某一类交通系统——T系统模型,给出了基本的定义,证明了其容量存在并有限定理。根据单跑道的T系统特征,利用T系统模型推导了计算单跑道容量的基本公式,并分析了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应用模型计算的某机场在不同情况下的跑道容量基本符合实际状况。  相似文献   

9.
作为空中交通管制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实现全国空域数据库的建设和管理,统计和预测数据库的建设,用适当的数学模型和仿真模型对全国空域现状的容量进行评估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本讨论了如何设计并实现一套多数据融合的算法以生成一种统一的融合数据,这种融合数据是在现有的多种数据源的基础上,形成对大范围、全空域的实际飞行状况的现实情况进行监控,其特点之一就是具有统一的时空坐标系,以便为后续的统计和预测数据库的建设和仿真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0.
微说热点     
《今日民航》2012,(1):16-16
华北地区空域调整12月15日零时起,华北地区空域优化方案正式实施,这是中国民航史上军民航首次携手大范围空域调整。经过模拟仿真评估,本次空域优化后,如果航班量不变,在不启用临时航线的情况下,首都机场的航班正点率有望由目前的73%上升至85%。@华北地区空管局:本次空域优化后,华北地区空域容量饱和、军民航空域使用矛盾突出、航班延误等问题将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缓解。军方在其中做了大量的工作,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当然效果也非常明显,意义非常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