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空间碎片在动能物体的撞击下可以改变轨道,这可用作保护大型航天器安全的一种应急措施,其中发射动能物体的瞄准方法是关键技术之一。本文首先简化Hill方程的解析解,在此基础上给出动能物体与空阃碎片实现碰撞的相对运动方程,并进一步给出一种“线性化加修正”的初始速度方向求解算法。仿真表明,得出的初始速度方向可以满足对一定大小与距离的空间碎片的撞击要求,方法简便有效。  相似文献   

2.
采用全息干涉技术在高速流态试验装置(激波管)上研究了激波过弯道绕山坡到达三维物体的整体过程的流场,还采用传感器压力测量技术对三维物体表面的压力分布进行了定量测量。结果表明,激波对三维物体与山坡的接合部、物体背风面及其拐角位置的影响是最大的;对于研究爆炸冲击波在复杂地形下对建筑物的冲击载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一种利用二维图像识别三维物体的方法。通过颜色特征提取物体的有效区域.使用链码描述了区域中三维物体的形状特征,并形成物体的形状特征向量。将该特征向量作为所设计的BP神经网络的输入进行物体匹配识别,网络输出为属于某种物体的隶属度。通过在各种光照环境下不同三维物体的二维彩色图像进行实验,证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某试验型微小空间飞行器用于检测空间探测技术,通过对该飞行器运动轨迹及姿态变化的研究,对比分析空间探测技术的实时响应和检测精度。针对发射过程中,扰动会改变空间飞行器自由飞行过程的初始运行条件的问题,建立计及环境因素的空间飞行器轨道动力学和基于欧拉方程的姿态动力学模型,并对飞行器在不同初始运行条件下的运动过程进行数值研究。结果表明:改变初始条件,飞行器运动过程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入轨初速度越大,飞行器轨道离心率和周期越大;非零发射角将引起轨道偏移和旋转,俯仰发射角主要引起俯仰角变化,偏航发射角主要影响滚转角和偏航角,并且角度越大,幅度越大;自转角速度越大,姿态角变化越小。  相似文献   

5.
基于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方法,对低轨卫星与某空间物体的超高速碰撞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确立航天器轨道高低判定准则及判定方法,分析了碰撞角度、碰撞速度对碰撞碎片散布的影响情况。仿真结果表明,低轨卫星与空间物体碰撞产生的大部分空间碎片所处轨道高度位于原卫星轨道周围;碰撞碎片的散布情况与碰撞方式密切相关,相比于上升式碰撞,下压式碰撞产生的下降碎片个数较多,上升碎片个数较少;低轨卫星与空间物体碰撞产生的空间碎片总数与碰撞相对速度密切相关,碰撞相对速度越大,碎片数量越多;随着碰撞相对速度的增大,上升碎片、下降碎片及双曲碎片的个数逐渐增加;在不改变碰撞总动量数量级的条件下,改变空间物体的速度大小对空间碎片散布的影响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王宏伟  郭建国  林鹏  周军 《飞行力学》2012,30(3):250-253
针对临近空间特殊的飞行环境和流场特性,以面对称的子母弹为具体研究对象,采用CFD仿真计算的方法,得到了腹抛分离发射方式下分离速度、高度、子弹气动力与姿态角之间的关系,在研究和分析多者之间变化规律和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临近空间腹抛分离发射的分离方案,这为今后开展该领域分离发射技术的研究和临近空间气动流场的仿真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机器人灵巧手抓持和操作物体所需要的力来自手指与物体之间的接触力。本文在静力学范围内研究对于给定的抓持和操作任务,如何简便、有效和最优地确定抓持接触力。首先将接触力空间分解为4个互补子空间,用于空间的维数判别可控与不可控接触内力。继而提出一种确定各子空间基的简单方法,将接触力分解为4个分量,并将其写成物理所受外力和手指关节力矩之间的显函数,达到减少最优变量和保证优化结果可实现的目的。文中用两个数值算例显示了方法的简便和有效。  相似文献   

8.
这里介绍的是一种多目标的光学识别方法,以及相应设备,方法的跟踪能力。此钼,还介绍了跟踪已识别物体的情况。在工作时,待识别物体由多点空间滤波器预先确定。  相似文献   

9.
《飞行器测控学报》2005,24(5):13-13
CanX-2是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航空航天研究院空间飞行实验室(UTIAS/SFL)研发的“加拿大先进纳米空间实验(CanX)卫星”计划的第2颗卫星。CanX卫星封装了各种小型低功率设备,可进行各种进取性实验。CanX项目采用最新商业技术和适度风险控制来换取低成本和快速回旋余地。多伦多大学空间飞行实验室是国际纳米卫星开发委员会的成员。该委员会通过共用运载火箭降低卫星发射成本。CanX-2计划在2006年中期发射,该星及其搭载的两项任务的花费只有100万美元。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空间制造技术的发展背景与技术特点,介绍了国内外空间增材制造技术、空间焊接技术的发展情况,总结了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包括非金属与金属空间增材制造工艺、装备的发展现状,空间电子束焊接、固相焊接等工艺与装备研究进展等。论述了我国空间制造技术研究的发展方向。研究结果可为我国空间制造技术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空间目标监测是建立在单目标状态估计基础之上,在面对突发产生的大量空间碎片时,由于碎片尺寸小,且密集分布以"群"的方式出现,传统单目标处理方法很难奏效。以"群"整体作为处理对象,基于随机有限集(RFS)技术,对"群"的状态特征进行估计。为了解决漏检目标密度分配问题和轨迹关联问题,提出一种面向量测的改进集势概率假设密度(CPHD)滤波器,并结合滤波后的信息处理过程,完成了对低轨空间碎片群的目标密度分布、群内目标数以及群内显著目标的状态估计。在仿真实验中,提出的滤波器表现明显优于传统滤波器和标准CPHD滤波器,且在某些传统滤波器和标准CPHD滤波器已失效的情况下,所提技术仍能有效工作。  相似文献   

12.
空间目标地基光电探测与识别技术是空间态势感知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首先归纳了空间目标的典型光学特征,分析了用于轨道与光学特征探测与识别的两类光电望远镜特点,梳理了国外空间目标光电探测与识别技术的发展历程,简要总结了空间目标地基光电探测与识别技术和应用需求间的主要问题,展望了空间目标光电探测与识别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随着空间目标与碎片数量的激增,传统的基于目标跟踪的空间目标光电监视手段已不能满足需求,近年出现了面向空域的空间目标巡天观测。针对空间目标巡天观测的特点,同时考虑空间目标观测的目标个数和数据量,提出了一种空间目标巡天观测策略,并建立了相应的空间目标光电巡天优化数学模型。模型中通过0-1变量的使用,实现了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的线性化,十分有利于大规模问题的求解,能够更好地满足实际需求。仿真计算表明:策略简单,易于实现,并且有很好的效果;通过优化,只需要少量望远镜即能实现大批量空间目标的监视,并保持一定的观测数据量,为空间目标光电监视策略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N4SID辨识方法在航空发动机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在现代航空发动机的自适应控制和故障监控领域建立系统动态模型的需要 ,本文研究了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数字子空间状态空间系统辨识 (N4SID)方法 ,并在某型双转子涡喷发动机非线性气动热力学模型的“小偏离”状态上进行了仿真实验 ,结论表明 :该方法可以较准确地辨识发动机“小偏离”状态时的系统模型  相似文献   

15.
地基红外测量系统由于受大气衰减和天空背景的影响,对空间目标的探测能力有限。针对此问题,提出了采用空基红外测量系统实现空间目标红外特性测量的设想,通过从决定红外测量系统探测能力的信噪比和调制对比度2个方面出发,推导出了红外测量系统作用距离公式。并利用大气传输软件计算了长波红外在不同高度下的大气透过率、天空背景,理论分析给出了不同高度的空基红外测量系统对不同辐射面积空间目标的探测距离。仿真结果表明,当空基平台高度大于10km时,长波红外不仅可以观测到光照区内的低轨空间目标,而且还可以观测到阴影区内辐射面积不小于40m~2的低轨空间目标。  相似文献   

16.
自寻优求解法建立涡轴发动机状态变量模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采用自寻优求解法建立小偏差状态变量模型(SVM),即先任意给定A,B,C,D矩阵,然后根据发动机非线性模型与状态变量模型的小偏差动态响应对比直接寻优A,B,C,D矩阵.求解目的为使状态变量模型与非线性模型的小偏差动态响应吻合,因而应用该方法可以保证所建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此外该方法不受模型阶次的限制.应用该方法建立了某型涡轴发动机的小偏差状态变量模型,通过与非线性模型仿真结果比较,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所建立的状态变量模型可用于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设计与故障诊断.   相似文献   

17.
空间目标红外辐射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鸣  杜小平 《飞机设计》2011,31(1):67-70
研究空间目标的红外辐射特性,对于探测识别空间目标、监视空间碎片、保障卫星运行安全等问题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空间卫星为目标,分析了其红外辐射特性形成的原理,依据空间目标的热平衡方程,应用节点网络法求解目标表面的温度分布,并结合普朗克定律推导空间目标红外辐射度的计算方法,在分析总结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得到了求解空间目标红外辐射特...  相似文献   

18.
The application of high-performance imaging sensors in space-based space surveillance systems makes it possible to recognize space objects and estimate their poses using vision-based methods.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d a kernel regression-based method for joint multi-view space object recognition and pose estimation. We built a new simulated satellite image dataset named BUAA-SID 1.5 to test our method using different image representations. We evaluated our method for recognition-only tasks, pose estimation-only tasks, and joint recognition and pose estimation tasks.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our method outperforms the state-of-the-arts in space object recognition, and can recognize space objects and estimate their poses effectively and robustly against noise and lighting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9.
以某型单转子涡喷发动机为研究对象,在提取该型发动机状态空间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单转子涡喷发动机状态空间模型的稳态及动态的修正算法,获得基于稳态及动态的修正模型.以阶跃输入响应对模型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修正的状态空间模型具有与原非线性数学模型完全一致的稳态及动态过程响应,解决了单转子涡喷发动机状态空间模型检验与修正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车载两轴式岸防导弹发射平台为研究对象,确定了发射平台的总体精度架构,针对发射装置随动系统、机械传动系统、发射装置结构和载车平台等精度支路,对总体指向精度的影响进行深度剖析,提出了“同类方差+异类求和”的误差分类方法和统计运算原则,运用 ADAMS和 ANSYS仿真软件,对发射平台的总体指向精度预估方法开展了系统的研究,较客观地反映了发射平台总体指向精度的真实情况,对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