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经过4年的研制与试验、角逐与等待,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于2014年9月16日敲定,由商业航天公司—波音公司和太空探索技术(Space X)公司共同为其执行"国际空间站"(ISS)载人运输任务。如果一切按计划进行,美国航空航天局将减少或彻底终结对俄罗斯载人发射服务的依赖。首次载人验证飞行任务将于2017年进行。1合同背景自载人航天活动开展以来,美国一直依靠联邦机构—美国航空航天局发射航天员到达近地轨道和月球。此次合同的授出标志着,自航天飞机退役6年之后美国将重获本土载人航天发射能力;也标志着自阿波罗计划结束45年之后,美国将开启"商业飞船时代"。  相似文献   

2.
六十年代初兴起的载人航天开辟了人类飞出地球、遨游宇宙的新纪元。目前,载人航天事业已从试验阶段转向实用阶段。载人航天活动是一个经济效益极高、开发潜力甚大的发展领域。载人航天器载人航天器现正分别朝着两个方向发展,即天地运输系统和空间站。天地运输系统主要包括载人飞船、航天飞机、空天飞机。在这方面美国处于领先  相似文献   

3.
正2011年7月8日,"阿特兰蒂斯号"执行了航天飞机计划中的最后一次飞行。自此之后,美国的国土上已经整整7年没有起飞过载人航天器。美国航天员来往国际空间站需要搭乘俄罗斯的联盟号飞船,并以每年水涨船高的价格购买"船票"。在暂时失去载人航天能力的7年多中,美国一直在积极进行下一代载人航天飞船的研发。8月3日,美国宇航局(NASA)公布了参与商业载人航天任务的第一批航天员名单,其载人航天的新策  相似文献   

4.
正前不久,美国曝光了两款新型商业载人飞船和其首飞的乘组,自2011年航天飞机黯然退役后,这场长达7年的美国载人航天"旷日持久战"终于迎来了新转机。1986年和2003年,"挑战者号"和"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相继出事,造成机毁人亡的悲剧,再加之当时航天飞机逐步老化,运营成本不断飙升,早已背离早期低成本重复使用航天器的理念。因此,航天飞机于2011年正式退役,美国暂时丧失了载人航天能力。  相似文献   

5.
杭仁 《国际太空》2005,(12):24-31
2005年9月14日,美国航空航天局向白宫送交了重返月球计划,根据该计划,美国将建造新型载人航天器和运载火箭,在2018年把4名航天员重新送上月球,并在月球上停留7天;9月15日,这项历时13年的庞大计划又呈交给美国国会;9月19日航空航天局局长迈克尔*格里芬召开了新闻发布会,把该计划正式公诸于众.另外,据美国航天专家称,白宫已批准美国航空航天局提出的用新一代航天运载工具--“乘员探索飞行器”(CEV)替代航天飞机的计划,并要求现有航天飞机在2010年前退役.  相似文献   

6.
孝文 《国际太空》2009,(3):11-14
按计划,美国航天飞机将于2010年全部退役,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研制新一代载人航天系统(即“星座”研发项目)。不过,在奥巴马当选美国新一任总统后,航天飞机退役的时间有可能再生变数,NASA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迷茫过。  相似文献   

7.
1 美国航空航天局领导人相关论述及反应 1.1 关于"航天飞机和空间站是错误的"主要论述 □□航天飞机和空间站几乎是过去30年中美国载人航天计划的全部,然而现在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领导人认为都错了.《今日美国报》报道,2005年9月记者采访了NASA局长格里芬,当问到航天飞机是否是一个错误时,格里芬说,"我的看法是这样的,这种设计是极端冒险,公正地说几乎是不可行的途径".当记者问到空间站是否是一个错误时,格里芬说,"如果由我来做决策,我们不会再研制还在研制中、还在轨道上组装中的这种空间站".格里芬局长坦率承认,NASA这两个最大规模的航天项目是两个巨大的错误.他告诉《今日美国报》记者,过去30年几乎所有的美国载人航天计划都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8.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于2006年8月31日宣布,建造美国下一代载人航天飞船的主承包合同由洛马团队赢得.波音团队在这次竞争中失利.  相似文献   

9.
正2011年7月21日,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结束了它的最后一次任务,宣告长达30年的航天飞机时代落下帷幕。由于当时并没有新的载人航天器拿过接力棒,曾将人类6次送上月球的美国暂时失去了载人航天能力。在此次任务中,航天员道格·赫利将一面特殊的美国国旗带上国际空间站,上面写着"这面国旗只有从肯尼迪航天中心起飞的航天员才能取下带回地球"。也就是说,只能等到美国下一款载人航天器的投运时,这面国旗才能重归地球。这一等就是整整9年。  相似文献   

10.
"乘员探索飞行器"(CEV)是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用来替代即将退役的航天飞机的一系列载人航天器,它替代了原来的"轨道空间飞机"(OSP)计划.  相似文献   

11.
世界上第一个载人航天器是苏联在1 961年发射的东方号载人飞船.迄今为止,人类研制发射成功并正在使用的载人航天器一共有3种:载人飞船、空间站和航天飞机.  相似文献   

12.
《太空探索》2004,(10):16-17
世界上第一个载人航天器是苏联在1961年发射的东方号载人飞船:迄今为止.人类研制发射成功并正在便用的载人航天器一共有3种:载人飞船、空间站和航天飞机。  相似文献   

13.
2004年年底,俄罗斯能源火箭航天公司(RKK)透露了下一代重复使用的航天轨道器——快船号(Kliper)的详细计划。这是俄罗斯自暴风雪号航天飞机(与美国航天飞机相类似)以来第一次打算建造的新型载人航天运输器。暴风雪号因1992年当时苏联经济面临崩溃而放弃。  相似文献   

14.
智浩 《太空探索》2011,(4):44-47
与苏联走的航天道路不同,从1972年起,美国开始全力研制航天飞机这一可部分重复使用的新型载人航天器,认为它能取代一次性使用的运载火箭和宇宙飞船。2011年4月12日,不仅是世界第1艘载人飞船上天50周年纪念日,也是世  相似文献   

15.
国外载人航天器故障诊断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介绍了故障诊断技术在国外载人航天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及发展过程,并对专家系统技术进行了重点分析和介绍,国外载人航天器故障诊断经历了60年代简单的状态监测(水星号),70年代的基于算法的诊断(阿波罗),一直到80年代的基于知识的智能诊断(航天飞机),三个阶段,还介绍了NASA为其航天飞机主发动机透平泵和空间站电源系统开发的故障诊断专家系统,并对航天领域故障诊断技术特点进行了综合分析,同时指出了航天领域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2008年11月3日,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BO)发布了《航天飞机退役后,美国航空航天局继续进行载人航天飞行计划的分析》报告。其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7.
美国航宇局于4月8日提出了一份长达200页的报告。该报告披露了美国总统克林顿关于今后几年强化民用航天事业的计划,其中包括开发现代化水平更高的航天器,探索航天新技术,促进航天工业的发展,继续积极开发成本较低、配有机器人的航天器。克林顿政府的航天计划与布什政府的航天计划的一个明显区别是:它不再优先考虑载人月球飞行与载人火星飞行,也不搞建造新一代运载火箭的应急计划。该报告还  相似文献   

18.
2009年10月22日,美国载人航天计划评审委员会公布了长达155页的最终评审报告——《寻求适合伟大国家的载人航天计划》。该报告给出了载人航天计划的5种综合备选方案,指出了美国目前载人航天计划及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以下是对最终评审报告的解读。  相似文献   

19.
国外新型可重复使用飞船特点分析和未来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蕊 《国际太空》2010,(12):31-38
目前,世界各国积极开展新型可重复使用飞船的研制或研究论证,美国和俄罗斯的新型载人航天器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猎户座"(Orion)飞船将作为"国际空间站"(ISS)乘员救生艇继续发挥作用;美国商业公司积极发展新型可重复使用航天器,主要包括太空探索技术(SpaceX)公司的"天龙座"(Dragon)飞船和波音公司的乘员航天运输-100(CST-100);俄罗斯正在执行"新型载人航天运输系统"(PPTS,也称为PTKNP)计划,研制新一代飞船。  相似文献   

20.
武苑 《国际太空》1999,(11):18-23
尽管可以部分重复使用的航天飞机早已问世,成为目前最先进的载人航天运输器;虽然在轨道上长期运行的载人空间站技术日趋成熟,向大规模开发太空资源方向发展,但所有这一切都无法掩盖最早的载人航天器——宇宙飞船的夺目光芒,至今也不能完全取代这一载人航天“鼻祖”的重要位置,它现在仍活跃在天地往返的第一线。1 大同小异种类多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航天员加加林乘坐东方号载人宇宙飞船升空,成为世界航天第1人,开创了载人航天的新纪元。此举不仅使加加林名扬四海,载人宇宙飞船也因此蜚声全球,使人类拥有第一种载人航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