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立于1991年10月,是国家发改委和国防科工局负责业务领导、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负责行政管理的科研事业单位,负责所有国产陆地观测卫星数据的统一处理、存档和分发服务。自成立以来,先后处理和分发了资源一号01、02、02B、02C;环境一号1A、B、C;资源三号;实践九号A、B;高分一号等11颗卫星数据,目前有8颗卫星在轨运行。陆地观测卫星数据的分发情况截至2013年6月底,共向全国用户分  相似文献   

2.
谢国娟 《国际太空》1991,(11):19-22
经过10年的努力,欧洲第一颗地球资源卫星终于在7月中旬升空了。欧空局从80年代初开始实施庞大的地球资源系列卫星计划,它包括3颗卫星,地球资源卫星1用于海洋观测。资源卫星2与前者相同,只是一个有效载荷变了(用海色监视器代扫描仪)。资源卫星8是一种改进型,主要用于陆地观测,有效载荷舱是专门为陆地勘探设计的。欧洲地球资源卫星1(ERS-1)有如下特点: 1.采用先进的合成孔径雷达遥感器。 2.可测量到许多其它卫星无法获得的  相似文献   

3.
即将升空的德国"陆地合成孔径雷达-X"卫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晓昊 《国际太空》2007,(3):10-12
□□德国军民两用雷达卫星--"陆地合成孔径雷达-X"卫星(TerraSAR-X,也译为"土合成孔径雷达-X")将于2007年由俄罗斯第伯聂-1火箭发射.该卫星是德国航天局(DLR)和欧洲阿斯特留姆(Astrium)公司联合研制的首颗卫星,其中德国航天局负责卫星数据的处理,阿斯特留姆公司负责提供研发、建造和部署卫星的经费,Infoterra GmbH公司负责卫星商业市场运作.  相似文献   

4.
《国际太空》2014,(10):14-21
"龙计划"(Dragon Programme)是目前我国在遥感科技领域的最大国际合作项目,该项目由国家遥感中心和欧洲航天局对地观测部共同负责实施。一期项目从2004-2008年,二期项目从2008-2012年,目前正在实施2012年启动的三期项目,计划于2016年结束。1"龙计划"项目启动背景我国与欧洲在遥感领域合作已经有20年的历史。1994年中国科学院卫星地面站开始正式接收"欧洲遥感卫星"(ERS)数据。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国家陆地观测卫星数据中心,负责我国陆地观测卫星数据的接收、处理、归档、分发和服务。存档和管理的卫星数据包括中巴地球资源卫星、环境减灾卫星、高分系列卫星等十几颗卫星的数据,这些数据已经广泛应用于国土调查、农业估产、水利监测、矿区执法、减灾救灾、城市规划、科学研究等各个领域。那么,这么多的遥感卫星影像数据,用户如何才能够获取?这就需要讲一讲中国资源卫星中心负责建设  相似文献   

6.
《太空探索》2009,(8):16-21
卫星大管家 6月底,从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传来消息:作为我国陆地观测卫星数据的接收、处理、归档、分发和应用单位,该中心已向广大用户分发数据100余万景,其中3颗中巴地球资源卫星的数据,相当于覆盖我国全部国土600余遍;  相似文献   

7.
□□截至2005年12月,日本已发射的陆地卫星包括"日本地球资源卫星"(JERS)和"先进地球观测卫星"(ADEOS)系列,它们都具有较高的技术性能.但遗憾的是,ADEOS-1卫星因太阳电池翼故障而完全失效,在轨寿命不到1年;ADEOS-2卫星于2002年12月发射,但在2003年10月24日突然与地面站失去了联系,这对日本的地球观测计划可谓是雪上加霜.祸不单行,日本内阁卫星情报中心(CSIC)寄予厚望的2颗"情报收集卫星"(IGS)在2003年11月29日发射时,由于火箭故障导致星箭俱损.因此,即将发射的"先进陆地观测卫星"(ALOS)就成了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8.
闻斋 《国际太空》2006,(3):32-32
2006年1月24日,日本"先进陆地观测卫星"[ALOS,又叫"大地"(Daichi)]由H-2A F8火箭发射升空.火箭发射后向太平洋上空飞行约16min后,卫星与火箭分离.之后卫星进入高约700km、轨道倾角为98.16°的太阳同步轨道,并展开太阳电池翼.  相似文献   

9.
王宜礼 《太空探索》2004,(11):42-43
航天技术造福人类,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卫星应用。航天技术通过应用转化为生产力,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卫星应用的领域很广,像卫星通信、卫星遥感、卫星导航、空间天文、微重力科学等。今天我们这里主要是谈谈如何通过遥感卫星传回的图像,来了解陆地的资源环境信息。  相似文献   

10.
一航 《国际太空》2002,(2):16-16
美国东部时间 2 0 0 1年 12月 7日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空军基地 ,法国空间中心和美国航宇局用美国波音公司的德尔他 - 2火箭 ,成功地发射了 Jason- 1海洋观测卫星 ,此次同时发射升空的还有美国的另一颗名为“Timed”的科学卫星。Jason- 1海洋观测卫星由法国空间中心和美国航宇局下属的喷气推进实验室联合研制。 Jason- 1卫星是“托佩克斯 /海神” (Topex/Poseidon)卫星的后继星 ,它将接替已经运行了 9年的 Topex/Poseidon卫星 ,为国际科学界迅速提供几个小时或几天内海洋状态的有关情况。Jason卫星计划是发展未来海洋观测和预测…  相似文献   

11.
随着冷战的结束和世界格局的变化,民用卫星遥感图像市场正在形成并扩大。越来越多的侦察卫星级私营卫星遥感系统即将陆续投入使用,卫星侦察信息的国家间交流日益增多,使卫星侦察似有走向商业化和国际化之趋势。1.民用卫星遥感图像市场渗透军事应用的可能性据1994年初美国政府和工业界有关报告估计,1992年卫星遥感图像全球销售额约2亿美元。1996年以后这种市场呈急剧增加态势,2000年、2005年、2010年分别增加到8亿、27亿、68亿美元。美国原来投入市场的卫星遥感图像主要是80m、30m分辨率的“陆地…  相似文献   

12.
2011年12月14日,阿里安航天公司宣布将在2014年-2016年采用“维加”小型火箭发射两颗欧洲“哨兵”对地观测卫星,即一颗“哨兵”2多光谱陆地成像卫星和一颗“哨兵”3雷达观测卫星。  相似文献   

13.
继“斯波特”(SPOT)系列卫星之后,法国自2001年开始着手研制下一代具有更高分辨率的“昴宿星”(Pleiades)军民两用光学成像卫星,以应对国际卫星遥感数据市场的发展,满足民用及国防对地球观测卫星的需求。Pleiades卫星星座由法国国家航天研究中心(CNES)负责研制,包括2颗卫星。由于种种原因,卫星发射日期却一推再推。,2颗Pleiades卫星曾计划分别于2009年和2010年发射,后推迟至2010年和2011年。目前,首颗卫星的发射时间定在2011年年底。  相似文献   

14.
20 0 0年 11月 2 1日 ,美国 NASA发射了一颗崭新的卫星——地球观测 - 1(EO-1)卫星 ,其展示了 2 1世纪地球观测卫星的新概念和新技术。EO- 1卫星质量 46 0 kg,内装先进陆地成像仪 (AL I)、L EISA大气校正仪 (L AC)和高光谱成像仪(HYPERION)等 3台仪器。其中 AL I的用途和技术性能与 L ANDSAT- 7上的 ETM+相当 ;L AC用于测量大气水汽和气溶胶 ;HYPERION共有 2 2 0个波段 (0 .4μm~2 .5 μm范围内 ) ,30 m地面分辨率 ,用于地物波谱测量和成像、海洋水色要素测量以及大气水汽 /气溶胶 /云参数测量等 ,其性能比EOS Terra…  相似文献   

15.
德国“陆地合成孔径雷达-X”卫星升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6月15日10:14,德国军民两用“陆地合成孔径雷达”(TerraSAR)卫星系统的首颗卫星——TerraSAR-X,由俄罗斯“第聂伯”火箭从拜科努尔顺利发射升空,这是德国继2006年12月19日发射首颗军用侦察卫星合成孔径雷达-放大镜-1(SAR-Lupe-1)之后的又一颗雷达成像卫星。按计划,卫星将在轨进行为期4个月的测试,并在11月份之前投入正常运营。  相似文献   

16.
卢朋 《国际太空》1998,(12):6-7
卫星的减灾应用是一个正在兴起的卫星应用新领域,已引起各国的普遍关注和重视。卫星减灾系统实际上是由各种功能的卫星构成一个综合卫星数据信息系统。它综合应用气象、资源等卫星对地观测获取的各种信息,依靠通信卫星对信息的中继和传输,以及导航定位、搜索救援卫星的...  相似文献   

17.
小草 《国际太空》1994,(6):11-13,21
俄罗斯航天局于1992年成立后即着于制定新的空间计划,地球遥感是其。P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制定这部分计划时,俄航天局对于与世界遥感系统的接轨给予了特别的重视。原苏联于60年代开始地球资源的空间遥感,1969年发射首颗流星号气象卫星,后来发展成全规模气象卫星系统,一直工作至今。70年代和80年代,原苏联研制了致力于全球陆地和海洋遥感的系列卫星,为科学研究和俄罗斯的自然资源管理及各种应用提供了大量数据。80年代末,原苏联地球资源和环境监视遥感卫星系统已有了很大的发展、资源一F卫星照相系统是原苏联发…  相似文献   

18.
随着高分一号卫星的一飞冲天,我国的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建设备受国内外关注。那么,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从何而来,又将去向何方?建设刻不容缓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分辨率、高精度无疑是对地观测系统的发展方向。一个成熟高效的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不仅在军事上有助于国家对领空、领海、陆地进行详尽掌握,也能对农  相似文献   

19.
“快鸟”:高分辨率商业遥感卫星中的一颗新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遥感卫星或称地球观测卫星围绕地球运转,传回有科学和商业用途的图片,如今已不算什么新鲜事了。然而,高分辨率商业遥感卫星的出现,有可能给卫星遥感市场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因为在未来的岁月中,人们的生活将深受其影响。到2010年末,人们很可能都离不开商业遥感卫...  相似文献   

20.
路迪 《国际太空》1999,(6):15-15
中国台湾已与德国DaimlerChrysler宇航公司(Dasa)签订了一份价值8000万美元的合同。按照合同,Dasa的道尼尔卫星系统分公司将向台湾“空间计划办公室”提供一颗重500kg、地面分辨率高达2m的卫星。卫星将于2002年发射。Dasa负责制造卫星公用舱以及主要的成像相机。卫星采用道尼尔公司的Flexbus模块式卫星设计。星上成像相机从未进行过太空飞行,它部分采用了Dasa为行星际任务所开发的技术。台湾“空间计划办公室”和台湾的公司将为卫星制造一些重要部件,其中包括一台飞行计算机、一个电源系统、一个热控系统和一些科学仪器。卫星将在台湾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