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2010年6月10日,韩国第2枚罗老-1(Naro-1)运载火箭升空。然而,升空仅137s后,便在距地70km上空与地面失去通信联络。随后,韩国政府宣布此次发射失败。虽然韩国运载火箭的发射再度受挫,但这并没有影响到韩国对推动航天工业发展的执着。时隔仅16天,韩国首颗“通信一海洋一气象卫星”(COMS)——“千里眼”发射并获成功,使韩国成为世界上第7个拥有气象卫星的国家。  相似文献   

2.
阿影 《国际太空》2003,(6):24-25
□□2002年全球共发射了64个运载器(不包括没有携带有效载荷的韩国亚轨道火箭发射任务),将80多个航天器送入了太空。 在这64个运载器中,24枚运载火箭用来发射商业卫星,商业发射数量占全年发射总数量的37.5%。虽然2002年的航天发射任务数量不如前几年,但却比2001年有所好转。199  相似文献   

3.
□□航天技术是开发和利用外层空间的技术,载人航天则是人亲自进入外空,进行开发和利用空间的活动。载人航天能有力地推动一个国家的经济建设、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和国家安全。中国发展载人航天的目的完全是为了和平利用外层空间,为人类造福,为本国的国民经济、科技教育、社会福利和国家安全服务。1载人航天任务的提出中国是世界上第5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很早就拥有大推力的运载火箭。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力量显著增强,为进一步发展航天技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86年国家制订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纲要》,把航天技…  相似文献   

4.
2010年世界航天活动频繁,并呈现出很多特色。全球共进行了74次航天发射,其中俄罗斯发射31次(失败1次),中国和美国各发射15次,印度发射2次(失败2次),日本发射2次,韩国发射1次(失败),以色列发射1次,全球发射成功率为94.6%。回顾2010年航天活动,会得到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赵爽 《国际太空》2013,(11):31-34
2013年7月1日,“印度区域导航卫星系统”(IRNSS)的首颗导航卫星IRNSS-1A由印度国产的极轨卫星运载火箭-XL(PSLV—XL)成功发射升空。该系统将成为世界上第6个卫星导航系统。有着鲜明的印度特色,将对引领印度成为航天和导航大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给工程技术人员更多的时间开展测试,韩已决定将其首次航天运载火箭发射推迟一个月,即推至7月底。韩科技部说,工程技术人员把发射台安全检查清单上的项目数量从99项增加到了348项,要求再给一个月时间。此前“韩国航天运载器”1的发射时间曾从2008年底推迟到了今年6月。这种两级火箭正在由韩国航空宇宙研究院和俄罗斯赫鲁尼切夫国家科研生产航天中心联合建造。  相似文献   

7.
安慧 《太空探索》2015,(2):22-24
一个国家的火箭运载能力,是一个国家航天能力和国家战略力量的基础。在运载火箭技术不断发展,国际航天发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各航天大国都在积极研制新型运载火箭及其动力装置,以提高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降低运载成本、增加可靠性和任务适应能力。本期通过"箭指太空"专题重点介绍最近几种新型火箭的研制情况,对其研制的总体思路和特点进行了阐述和说明。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12月7日,太原卫星发射基地,群山巍巍,残雪点点。11时26分,随着一声巨响,烈焰喷吐,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携着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4星直上蓝天。这次发射,让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第三个航天发射达到200次的国家。中国航天事业走出了一条独立自主、创新超越的发展道路,运载火箭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发射测控能力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9.
2010年1月17日,长征-3C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我国第3颗"北斗"(英文名COMPASS,中文音译名BeiDou)导航卫星,卫星于1月22日定点在160°(E)、轨道倾角1.8°的赤道上空。这标志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建设又迈出重要一步,卫星组网正按计划稳步推进。这次发射是我国2010年的首次航天发射,也是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122次飞行,还是全球2010年的首次航天发射。  相似文献   

10.
2007月1月10日,印度用极轨卫星运载火箭-C7(PSLV-C7)成功发射了首个返回式太空舱--太空舱返回实验-1(SRE-1)和3颗卫星.这是2007年的世界首次发射,为该国实现载人航天计划迈出了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11.
梁巍 《国际太空》2006,(11):8-10
□□2006年7月28日,韩国多用途卫星-2(Kompsat-2)由EUROCKOT公司的轰鸣号火箭从普列谢茨克发射升空,48min后进入了预定轨道.此次发射成功标志着韩国在遥感卫星领域取得了进一步的突破,成为继美、俄、以、日、印之后第6个具有优于1m分辨率遥感能力的国家.  相似文献   

12.
金兑 《太空探索》2001,(1):20-21
1970年4月24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用自行研制的第一枚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地把第一颗人造卫星送入太空轨道。这次航天发射,开辟了中国征服太空的新纪元。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运载火箭并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相似文献   

13.
《国际太空》2015,(2):4
<正>编者按:2014年是世界航天发展创纪录的一年,全年共进行了92次航天器发射活动,成功将293个航天器发射入轨,刷新了2013年刚刚创造214个的最高纪录,成为历史上航天器发射数量最多的一年。美国仍保持航天器拥有和研制技术全球领先的地位,尤其在微纳型应用航天器的研制和应用方面,美国处于绝对领先地位。俄罗斯继续保持发射数量领先,其发射次数占全球发射活动的1/3左右,并积极尝试市场化途径。欧洲  相似文献   

14.
<正>近来,印度航天似乎比较火:2013年11月5日,印度用极轨卫星运载火箭-C25成功发射了本国研制的第一个火星探测器——"曼加里安",在全球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因为目前只有美国、苏联和欧洲航天局成功探测过火星,也就是说印度有可能成为亚洲第一个成功探测火星的国家;2014年1月5日,印度又首次利用一枚第三级采用国产低温火箭发动机的"地球同步卫星轨道运载火箭"将地球静止卫星-14通信卫星送入太空,由此成为世界第6个掌握低温火箭发动机技术的国家。  相似文献   

15.
<正>1 2022年世界航天活动总体特点2022年是世界航天发展历史上创造新纪录的一年。在美国、中国航天的强劲带动下,全球航天活动高位推进,全年共完成186次航天发射,其中179次发射成功,7次发射失败,合计发射航天器2505个,其中成功入轨航天器2482个,创造了运载火箭发射次数和航天器年度发射数量的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16.
由于弹道导弹和运载火箭技术上的相通性,朝鲜的航天发射一直备受人们的关注。2012年12月12日,朝鲜"银河"3号火箭发射成功,将第二颗"光明星"3号卫星送入轨道,从而成为人类历史上第10个具备独立航天发射能力的国家。对于朝鲜这样受到长期封锁的小国,即使在"先军政治"路线下大力发展军工尤其是弹道导弹的研制和制造,运载火箭的发射成功固然不易,其含金  相似文献   

17.
赵荣  张慧 《太空探索》2023,(5):55-61
<正>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纷纷成立太空司令部,澳大利亚作为跟随美国的一员,也成立了太空司令部。在太空领域,澳大利亚一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最早进行太空活动的国家,在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参与了卫星发射活动,1967年11月29日在本土伍默拉发射场利用美国的红石运载火箭发射了首颗卫星“武器研究机构卫星”,成为全球第七个拥有卫星的国家和第三个从本土进行运载火箭发射的国家;  相似文献   

18.
<正>韩国作为发达国家,并不满足于民用消费品的畅销,同样对军工和航天充满了兴趣。韩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虽晚但卓有成效,韩国SI成像服务公司宣布,韩国多用途卫星3A的商业销售已经开始,使韩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公开销售0.5米分辨率卫片的国家。韩国在运载火箭领域同样投入巨资,新的KSLV-II火箭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研制,2016年火箭的主发动机已经开始长程试车。谈到韩国运载火箭,很多人都会  相似文献   

19.
赵颖 《国际太空》2001,(11):1-1
目前 ,NASA正在实施的航天运输计划名为综合航天运输计划 (ISTP)。此项计划是 NASA为响应美国政府 1 994年颁布的国家航天运输政策 ,于 1 999年秋季制定实施的一项内容广泛的综合航天运输计划。国家航天运输政策的主旨是号召 NASA与工业部门一起合作研制可靠性、安全性更高 ,且发射成本更加低廉的航天运输系统。NASA将所有的航天运输系统研制计划内容分为三个部分 :1载人空间探测与研究计划 ,其中包括航天飞机改进计划、X-38/国际空间站航天员紧急返回运载器研制计划等 ;2商业部门提供的一次性运载火箭发射服务计划 ,目的是政府支…  相似文献   

20.
平树 《太空探索》2014,(3):42-43
近来,印度航天似乎比较火:2013年11月5日,印度用极轨卫星运载火箭-C25成功发射了本国研制的第一个火星探测器——“曼加里安”,在全球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因为目前只有美国、苏联和欧洲航天局成功探测过火星,也就是说印度有可能成为亚洲第一个成功探测火星的国家;2014年1月5日,印度又首次利用一枚第三级采用国产低温火箭发动机的“地球同步卫星轨道运载火箭”将地球静止卫星-14通信卫星送入太空,由此成为世界第6个掌握低温火箭发动机技术的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