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今年4月5日,在航天飞机的第六次飞行时,从“挑战者号”上发射的第一颗大型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TDRS-A,由于它的惯性末级火箭出故障无法把卫星送进地球同步轨道上,因而停留在一条远地点为22,000英里,近地点为12,600英里的椭圆轨道之中。航宇局和TRW公司的计划官员和工程师们经过数星期的分析研究之后,制定了挽救这颗卫星的有效措施。现在正进入关键的推力器点火阶段。据报道,从5  相似文献   

2.
今年4月5日,在航天飞机第六次飞行中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上发射的第一颗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TDRS-A,由于惯性末级火箭(简称为IUS)的第二级在远地点点火之后发生了故障,未能进入地球同步轨道而是掉进一条近地点为12,600英里、远地点为22,000英里的椭圆轨道中。当时美航宇局的官员们都担心这颗造价达上亿美元的大型  相似文献   

3.
第一颗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TDRS-A)的发射故障原因已基本查清。TDRS-A本身不带远地点发动机,在整个轨道转移过程中,直接用IUS本身携带的制导系统为整个飞行器提供三轴稳定。按正常的发射程序,在TDRS卫星/IUS组合体从航天飞机货舱中弹射进空间后45分钟时,IUS的第二级点火,把整个组合体送进转移轨道。在近地点点火后约5小时,IUS的第二级在远地点点火,燃烧105秒后,把卫  相似文献   

4.
由特别调查委员会就1994年8月28日用第二枚H-2火箭发射技术试验卫星-6(ETS-6),因远地点发动机出现故障未能进入静止轨道的具体原因和对策一事,进行了调查审议。同年12月15日,向日宇宙开发委员会提交了报告书,以下是该报告书的内容摘要。1.故障发生时的状况1994年8月28日ETS-6卫星发射升空,8月30日远地点发动机点火,由于推力不足,通过指令停止点火。8月31日,远地点发动机又进行3次点火,在第3次点火时,双组元推进剂阀不能关闭,虽继续喷射但推力仍然不足,使ETS-6进入静止轨道成…  相似文献   

5.
□□2004年9月20日,印度使用静止卫星运载火箭―F01(GSLV―F01)成功发射了“教育卫星”(EDUSAT)。EDUSAT被送入了地球同步转移轨道(GTO),之后通过其液体远地点发动机(LAM)点火进入了地球静止轨道,最终定点在74°E。EDUSAT是世界第1颗专门为教育部门提供服务的卫星。它配置了专门的有效载荷,用于视听媒体教学,构建数字交互式教室和多媒体、多中心系统。EDUSAT主要是使学校和更高级教育机构之间实现信息交流,同时也能支持私立学校的教学和通信。1“教育卫星”计划2002年10月,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提出了EDUSAT计划,发射1…  相似文献   

6.
<正>3月28日,印度"极轨卫星运载器"(PSLV)XL型运载火箭在斯里哈里科塔岛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发射了"印度区域导航卫星系统"(IRNSS)的第4颗卫星IRNSS-1D,使该系统达到了初步投入使用的在轨卫星数量要求,为实际验证系统方案创造了条件。卫星被送入近地点282.5千米、远地点20644千米、倾角19.2度的亚地球同步转移轨道,随后将利用星上的液体远地点发动  相似文献   

7.
20 0 1年 4月 18日 ,印度成功地发射了其迄今最为强大的首枚“静止卫星运载火箭” (GSL V) ,将 1颗试验通信卫星 Gsat-1送入近地点 180 km、远地点 36 0 0 0 km高的地球静止转移轨道。随后 ,Gsat- 1卫星使用其本身携带的燃料使卫星到达最终的地球静止轨道位置 (但据法新社 4月 2 4日报道 ,Gsat- 1卫星因故障到达了一条周期为 2 3h0 2 min的轨道 )。此举使印度成为世界上继美国、俄罗斯、法国、日本、中国之后第 6个能够独立发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国家。不过 ,仅仅在 2 1天前的 3月 2 8日 ,GSL V火箭在印度 Sriharikota岛的 Shar发射…  相似文献   

8.
苏联在今年三月二十日发射了一颗核动力的海洋监视卫星。它可能是为了观测美国在利比亚附近地中海海面上的海军演习。据塔斯社称,这颗“宇宙-1736”号卫星的轨道倾角为65度,远地点高度278公里,近地点高度255公里,运行周期89.6分钟。这些参数与早些时候的海洋雷达侦察卫星(RORSAT)的轨道参数差不多。  相似文献   

9.
3月14日,美国马丁·马丽埃塔公司的商用大力神3火箭第二次发射,把国际通信卫星6号F 3送入轨道后,第二级火箭和卫星没有分离,两者一起进入近地点169公里,远地点349公里,倾角28.6度,周期89.5分钟的轨道上。而后地面人员用指令使卫星上的近地点发动机和卫星分离。这样,使近地点发动机和第二级火箭一起与卫星分离。接着,地面人员启动卫星上的推力器,使轨道高度提高到近地点259.3公里,远地点407.4公里,周期91分钟的轨道上。在这条轨道上,卫星至少可运行一年而不会再入大气层。国际通信卫星组织的工程人员启动了卫星上所有必要的系统,检查和测试了各系统,他们认为各系统工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
4月20日17点06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二颗卫星成功定点于预定轨道。4月15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二颗卫星。该卫星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首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经过4次远地点变轨和4个批次定点捕获,该卫星于4月20日成功定点。从今年起,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进入组网高峰期。预计2010年左右,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覆盖亚太地区,2020年前建成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相似文献   

11.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长征三号甲"火箭高擎着"嫦娥一号"探月卫星从西昌卫星发射场点火升空。"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送入近地点205km,远地点50930km,轨道倾角31°的超地球同步轨道。发射获得圆满成功。此次发射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的。这是"长征"系列火箭第103次成功发射(连续61次成功发射)。  相似文献   

12.
(1994年5月)3日 美国东部时间11时55分,在推迟了2年之久后,美空军用马丁·玛丽埃塔公司制造的价值4亿美元的大力神-4运载火箭和通用动力公司制造的“半人马座”上面级,把美国家中央情报局的一颗秘密侦察卫星(据认为是电子侦察卫星)送上了预定轨道,发射地点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的空军基地。4日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用自己研制的增大型卫星运载火箭(ASLV)发射了一颗SROSS卫星,它载有一个天文物理学有效载荷。卫星轨道参数为倾角46°,远地点922千米,近地点433千米。这是印度第一次完全成功地发射S…  相似文献   

13.
印度自造的第一颗三轴稳定静止通信卫星,今年六月十九日随欧空局“阿里安”火箭第三次试射,成功地送入转移轨道,经过星上远地点发动机点火和轨道校正,于二十七日进入静止轨道,经过约三十天的漂移,七月二十日准确地定点在赤道上空35,800公里高度的东经102度静止位置。卫星的天线对准印度那格浦尔中心区域。  相似文献   

14.
士元 《国际太空》2006,(11):16-18
□□北京时间2006年9月23日05:36(日本当地时间23日06:36),日本、美国和英国及欧洲其他国家联合研制的太阳-B(Solar-B)卫星,从日本鹿尔岛内之浦航天中心由M-5火箭发射升空,进入近地点约为280km、远地点约为686km、轨道倾角为98.3°的轨道.另外,同它一起上天的还有2颗微小卫星.  相似文献   

15.
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NASDA)的官员已经放弃将工程试验卫星-6(ETS-6)送入地球同步轨道的努力。事故调查委员会将在1994年g月成立,委员会将由和航天工业无直接关系的人员组成,以便进行公正的调查。ETS-6卫星于1994年S月28日从种子岛宇宙中心用日本最先进的大型火箭H-2成功地送上椭圆轨道,8月29日,为了将ETS-6卫星转移到地球同步轨道,NASDA进行了星上远地点发动机计划三次点火中的第一次点火,但发动机未能按要求点火,NASDA期待后两次点火能成功。8月31日,NASDA又进行了…  相似文献   

16.
张照焱 《国际太空》2001,(11):17-18
“阿蒂米斯” (Artemis)卫星是欧空局经过长达 1 0余年才研制成的重要技术试验卫星 ,原计划于 1 996年 4月发射 ,由于技术、经费和运载火箭等诸多因素 ,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推迟 ,从 1 997年~ 2 0 0 0年均未能发射 ,一直到 2 0 0 1年 7月 1 2日才由阿里安-5火箭发射。然而该卫星又运气不佳 ,由于阿里安 -5上面级发生故障 ,所以未能将它送入预定的 1 6.4°E地球静止轨道位置 ,而是将其置入了一条远地点 1 752 8km、近地点为 592 km的无用椭圆轨道上。与“阿蒂米斯”卫星同时一起发射的另一颗卫星为BSAT-2 b商用通信广播卫星 ,它是美国轨道科…  相似文献   

17.
1994年8月28日,日本从种子岛空间中心用H-2火箭把技术试验卫星-6(ETS-6)发射升空,虽然星箭分离成功,但由于远地点发动机点火出现故障,致使卫星未能进入地球同步轨道。现卫星处于近地点高度约7800km、远地点高度约38700km的椭圆轨道,其轨道倾角约13°,周期约14小时,太阳电池帆板缓慢地朝向太阳旋转(每15分钟转一圈)。日本为了研制这颗卫星用去近415亿日元,为尽量减少损失,打算利用该卫星做各种实验,其计划如下。一、已进行的实验从1994年9月1日进入现有的轨道,进行了下列一些工…  相似文献   

18.
今年4月26日,美航宇局的热容量绘图卫星射入倾角97.6度,近地点550公里、远地点642公里的初始轨道。现在哥达德空间飞行中心的控制人员正在用星上的肼推进系统把它的初始轨道校正到97.8度倾角、620公里高的圆轨道。预计在卫星入轨两星期之后才开始接收数据。航宇局的这颗小卫星是用于测量中纬度地区的最低温度和经过11小时之后在这同一地区的最高温度。星上主要遥感仪器是一台两通道  相似文献   

19.
北京时间 1月 2 6日零时 45分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的实用型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中星 - 2 2号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火箭升空 30分钟后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数据表明 ,卫星顺利进入近地点 2 10公里、远地点 41974公里的预定地球同步转移轨道。2月 6日 5时 2 4分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发出指令 ,中星 - 2 2号通信卫星小动量推力器骤然刹车 ,卫星第二次捕获控制一次成功 ,卫星准确定点于东经 98度赤道上空。中星 - 2 2号卫星质量为 2 .3吨 ,设计使用寿命 8年 ,主要用于地面通信业务。这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  相似文献   

20.
小夏 《国际太空》2003,(9):15-16
□□2001年7月12日,欧空局(ESA)发射“阿蒂米斯”(Artemis)数据中继技术试验卫星时,因阿里安-5火箭上面级出现故障,该卫星被送入了一条远地点为17528km、近地点为592km的椭圆轨道。卫星在此轨道上不能有效地工作,为此欧空局和卫星业界的专家组成了工作队,实施了一系列创新的控制程序来挽救这颗卫星。事实证明,整个抢救过程中的轨道机动非常成功,而且是很高效的。 在“阿蒂米斯”卫星发射后的几天内,通过使用星上的化学推进剂,该卫星被提升到了31000km高的圆形轨道。此后,又用安装在卫星上成对备份的4台离子发动机使卫星进行了长期连续不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