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2 毫秒
1.
国外卫星军事应用技术发展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适应21世纪信息化战争的需要,世界主要军事大国在积极发展军事应用卫星的同时,也在加紧卫星军事应用技术的研究,以推动航天力量军事应用的发展。卫星军事应用通常划分为卫星战场侦察监视、卫星通信和卫星导航定位。1 卫星战场侦察监视应用技术卫星战场侦察监视系统包括成像侦察、电子侦察、海洋目标监视、导弹预警与核爆炸监测、测绘、气象探测和海洋监测等。在成像侦察应用技术方面,以发展高分辨率光学侦察、合成孔径雷达(SAR)侦察和小卫星组网侦察为主导,开展目标详查和精确定位技术、多源信息融合技术、目标自动识别技术、多分辨率…  相似文献   

2.
意大利艾列尼亚喷气推进(Alenia Spazo)公司提出研制命名为“埃科萨特(Ecosat)”的环境监视卫星。它是一颗搭载有大型X波段合成孔径雷达和光学敏感器的平台型卫星。 Ecosat环境监视卫星的任务是:①监视环境;②早期预报大面积的灾害;③分析地球资源的分类和储量等。卫星拟用“阿里安-4”或“阿里安-5”火箭发射至高度为600km,倾角97°的太阳同步极轨道上,进行4~5年的观测。观测频率为9.6GHz。宽0.4m、长12m,重量400kg的合成孔径雷达和光学遥感器,分别能在纵摇和横摇方向上控制,上  相似文献   

3.
“北航空事卫星一号”是广域航空器监视科学试验卫星。为了评估“北航空事卫星一号”监视载荷的性能,提出了ADS-B系统监视载荷的性能指标及统计方法,并利用“北航空事卫星一号”在轨观测数据,统计给出了“北航空事卫星一号”监视载荷的性能指标,包括监视覆盖半径、检测概率、识别概率、位置报告更新间隔及载荷消息速率。统计结果表明:“北航空事卫星一号”具备了在全球范围内对运输航空及通用航空器监视跟踪的能力;监视覆盖半径达1 710 km,检测概率大于35%,识别概率大于68%,位置报告更新间隔小于8 s。  相似文献   

4.
电子侦察卫星有效载荷特点及侦察技术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地面(海面)雷达、通信和遥测信号等系统所辐射的电磁信号进行侦收与截获,并对辐射源定位,因而对电子侦察卫星有效载荷提出了特殊要求。回美国地球静止轨道电子侦察卫星美国在发射了雪貂一B、A、D低轨道(400~SOOkm)电子侦察卫星以后,开始发射静止轨道电子侦察卫星,由于这种卫星比低轨道卫星所接收的地面信号弱5IOO倍,必须采用提供高灵敏度接收的大型天线,故又称其为“大天线伞”卫星。两种轨道卫星天线尺寸比较,见表1。2集电子侦收与红外成像于一身的美国海洋监视卫星美国海洋监视卫星电子侦收的主要有效载荷是视频接…  相似文献   

5.
随着海上、空中、陆地交通工具的日益增多,迫切需要现代化的通信、监视、寻航手段。目前正在研制的有美国的 GEOSTAR 卫星和法国 LOCSTAR 卫星两个商用系统;美国全球定位系统和苏联称为 GLONAS 的军用系统以及西德 GRANAS、欧空局的“NAVSAT”的民用系统。海事卫星、航空卫星、陆地移动卫星有的已投入使用,有的正在研制中。  相似文献   

6.
布洛克(Block)14是美国空军新近研制的,准备近期内发射的第三代导弹预警卫星,用于监视苏联等国家的导弹或运载火箭的发射情况。这颗卫星的探测器先进、寿命长、可靠性高。本文详细介绍了Block14的性能特点。  相似文献   

7.
美国新型军用卫星掠影刘小荣(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冷战时期,军用航天系统是美苏两国军备竞赛的一个重要内容。几十年来,它们竞相发展包括侦察、预警、通信、导航、气象、海洋监视等多种军用卫星系统,主要为各自的核威慑战略服务。冷战结束后,俄罗斯无力再与美...  相似文献   

8.
熊延龄 《国际太空》1990,(11):20-23
1.目的该计划是通过绕地球运行的地球观测卫星及配置在静止轨道上的数据中继卫星,对全球进行观测,以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这一重大课题将延续到下个世纪。在对引起灾害的异常自然现象进行监视、预报及预测的同时,将进一步监视、把握全球范围内的灾害状况,其目的是把二次灾害的发生控制在最低限度。也就是说,利用人造卫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环境监测、灾害监测,以便保护地球,使人类安居乐业、繁荣昌盛。  相似文献   

9.
据俄新社2007年2月7日报道,俄罗斯Gascom通信公司将发射4颗Smotr低轨遥感卫星。这些卫星可获取有关环境灾害方面的精确信息,监视输油管道状况,协助进行资源勘测,并使得地界核准、突发事件监视和环境破坏评估等陆地应用变得更有效。  相似文献   

10.
苏联军事航天计划仍然保持强大实力。尽管发射活动有所减少,但苏联国防官员们正在从事新的研制和革新。目前,苏联正在为军事海洋监视卫星研制新的战术,并有效地用于照相侦察卫星。在苏联导弹早期预警计划中使用的卫星已得到改进,在轨工作时间更长。另外,苏联正在加速研制新的照相雷达卫星,这对军事和民用航天用户都是有益的。在1990年头3个月,苏联共发射了15颗卫星,其中包括9颗专用于军事飞行。9颗卫星中有3颗是照相侦察卫星,其余有海洋监视、导弹预警、弹道导弹防御和军事通信  相似文献   

11.
天上测控站——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朝文 《太空探索》2001,(1):36-37
航天测控系统是航天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对航天器进行跟踪测量、监视控制和信息交换。从事航天活动的国家都建有不同规模与水平的航天测控系统。初期的航天测控系统主要由航天测控中心、航天测控站组成,后来又有测量飞机和测量船  相似文献   

12.
图片新闻     
《国际太空》2005,(10):F0003-F0004
计划于2005年发射的清华-2(Tsinghua-2.又名为China DMC+4)卫星。该卫星由英国萨瑞公司研制.是“灾害监视星座”(DMC)中的1颗。  相似文献   

13.
庄青 《国际太空》2001,(10):13-16
导弹预警卫星负责监视和发现敌方弹道导弹 ,是美国导弹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 0世纪 90年代以前 ,导弹预警卫星主要用于对付洲际弹道导弹 ;海湾战争后 ,探测战术弹道导弹成为导弹预警卫星的新任务。在美国计划建设的战区导弹防御(TMD)系统和国家导弹防御 (NMD)系统中 ,导弹预警卫星是最关键的核心之一。1 基本情况目前 ,美国仅有“国防支援计划”(DSP)红外导弹预警卫星系统 ,它由 4颗静止轨道卫星组成。卫星分别定位于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上空 ,其中 ,印度洋上空的卫星主要监视苏联、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的导弹发射场 ,其余几颗…  相似文献   

14.
设计空间监视卫星时,需要分析设计卫星与大量被监视空间飞行器的接近能力。通过具体仿真实例提出了一种基于摄动模型的快速最优接近轨道搜索方法,可以大大提高仿真速度,仿真结果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统计参数通过了精确模型的确认,也验证了算法的可信性。  相似文献   

15.
目前,国外侦察卫星系统已经发展了几代,形成了成像侦察、电子侦察、海洋监视等卫星系统。在成像侦察卫星中,由于雷达成像侦察卫星可全天时、全天候工作,同时具有一定的穿透能力,能识别伪装,发现地下军事设施,所以受到航天大国的高度重视。其幅宽也较大,时间分辨率较高,这对全面观测战区、侦察全球性军事动态有重要的意义。此外,在运动目标识别等热点应用领域,雷达成像侦察卫星比光学成像侦察卫星具有更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6.
小草 《国际太空》1994,(6):11-13,21
俄罗斯航天局于1992年成立后即着于制定新的空间计划,地球遥感是其。P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制定这部分计划时,俄航天局对于与世界遥感系统的接轨给予了特别的重视。原苏联于60年代开始地球资源的空间遥感,1969年发射首颗流星号气象卫星,后来发展成全规模气象卫星系统,一直工作至今。70年代和80年代,原苏联研制了致力于全球陆地和海洋遥感的系列卫星,为科学研究和俄罗斯的自然资源管理及各种应用提供了大量数据。80年代末,原苏联地球资源和环境监视遥感卫星系统已有了很大的发展、资源一F卫星照相系统是原苏联发…  相似文献   

17.
梁巍 《国际太空》2006,(8):10-13
德国研制的"合成孔径雷达-放大镜"(SAR-Lupe)卫星将于2006年第4季度发射.它是德国雷达侦察卫星项目的首颗卫星,将作为德国军方的战略侦察资源,为军方提供全天候空间侦察和监视能力,特别是对冲突、热点及灾害地区进行观测.该卫星的发射将创造多项军事领域的"第一":它是德国第一个军用侦察卫星系统,欧洲第一个军用雷达成像卫星系统,也是目前世界上质量最小的军用雷达成像卫星.  相似文献   

18.
易林 《太空探索》2013,(5):21-22
2月25日,印度用"极卫星发射器"成功地实现一箭七星发射,这批小卫星被成功地送上400多千米的近地轨道上,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号称"小行星猎手"的加拿大"近地天体监视卫星"(NEOSSat)。它将执行定位那些对地球有潜在威胁的小行星任务。同时升空的其它6颗小卫星,分别是法国的印度洋研究卫星、加拿大军事卫星、两颗加拿大/奥地利纳米卫星和微小望远镜、英国的由智能手机提供动能的小型卫星,以及丹麦学生建造的一颗立方体卫星。  相似文献   

19.
1引言1995年12月28日,印度遥感卫星-1C(IRS-IC)由俄罗斯火箭发射升空,1996年3月21日,印度又用自制的极地卫星运载火箭(PSLV)把一颗重93Okg的IRS-P3遥感卫星送入高822km的轨道,它用于监视洪水灾害、作物生长、海洋生物量及荒漠化情况。如此之快的发展,已使印度成为航天遥感大国,并开始陆续向美国和日本出售印度遥感卫星的数据。那么,这一与中国国情相类似的发展中国家成功的秘密是什么呢?回顾印度遥感卫星的发展历程,并研究其未来遥感卫星计划,能从中得到一些启迪。其中不仅包括技术问题,还有一些管理问题乃至宏观战…  相似文献   

20.
从美军对伊作战看军用卫星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巍 《国际太空》2003,(6):6-10
□□2003年3月20日,美英联军入侵伊拉克的战争打响。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美英联军动用了50余颗军事专用卫星以及多颗民用或商用卫星,不间断地为战争提供关键的支持。 军用卫星直接应用于战争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海湾战争。美国在以高技术装备打赢了多次战争后,更加注重高技术装备,特别是军用卫星的发展。美国已经建成了军事通信、导航定位、侦察监视、导弹预警以及气象预报等多种卫星系统,发展较为全面。这些卫星系统在这次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1 参战卫星的数量和性能较海湾战争有大幅度提高 1.1 军事通信卫星 在军事通信卫星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