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众眼看宇宙     
幽游 《太空探索》2007,(3):56-57
在小麦哲伦星云的一个恒星形成区中心,明亮的蓝色新生恒星们正吹开一个空洞。这是哈勃空间望远镜最新拍摄到的照片。 天文学家利用哈勃空间望远镜发现一些被称作疏散星团的恒星诞生区拥有非常短的生命。这张照片是哈勃空间望远镜的ACS高级巡天照相仪在距离我们较近的星系NGC1313附近以类似游戏“Where's Waldo”的寻找方式,  相似文献   

2.
宜居星球     
正人类发现多少颗类地行星?在2009年以前,人类发现的系外行星大多是巨大的气态球体,这些系外行星没有像地球这样的坚硬土地,并且这些行星轨道距离恒星过近,气温比地球的高了好几倍。只有2007年发现的一颗名为Gliese 581C的行星最像地球。Gliese 581C围绕的恒星是一颗红矮星,并且位于宜居带。所谓宜居带,顾名思义是生命适宜居住的地带,离恒星的距离适中,使得星球上的温度不会太冷也不会太  相似文献   

3.
巨尤 《太空探索》2001,(9):42-43
在迄今进行的各种探测外星人的方法中,没有获得任何外星人的可靠信息。为寻和尚先找庙,科学家正在利用迅速发展的望远镜技术,努力寻找外星人的栖息地——太阳系外行星。 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太阳系外行星的资料还是一片空白。这是由于围绕恒星运行的行星,与我们的距离非常遥远,质量和体积比恒星小得多得多,自身不发光,还被掩盖在恒星的强烈光芒之中,且相对与恒星的距离又很近很近。原有的地面望远镜,受地球大气层对星光  相似文献   

4.
寻觅地外生命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月16日,欧洲和美国的天文学家宣布.他们在银河系中心发现了1颗行星在绕着恒星运转的行星系统该行星系统距离地球约17万光年.其中的行星大小相当于木星的2.5倍.与恒星的距离比地球与太阳的距离要远3倍左右。这是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人类在太阳系之外发现的第106个行星系统和第123颗行星科学家们之所以重视这一发现.除了使用的方法新颖以  相似文献   

5.
1.哈勃空间望远镜发现猎户座里许多行星的雏星据美航宇局(NASA)报道,研究人员利用哈勃空间望远镜,发现猎户星云的110颗恒星中,有56颗是雏星。哈勃空间望远镜观测的是距离地球1500光年的猎户星云中正在诞生新恒星的区域。美国赖斯大学奥德尔博士等人,...  相似文献   

6.
齐郁 《飞碟探索》2012,(8):47-47
开普勒计划近期发现了太阳系外首批类地行星——开普勒20e和开普勒20f,它们以一颗类似于太阳的恒星为中心做轨道运转。这两颗行星处在所谓的"宜居带"上,因为距离恒星位置非常近,星球表面有液态水存在。开普勒20f是已知跟地球体形相似的最近的行星。但就目前所知,其20天的轨道周期和427℃的表面温度并不适合生命的存在。  相似文献   

7.
飞吧,火鸟     
很少有天体能像猎户座大星云这:样激发人类的想象力。猎户座大星云(M42,NGC 1976)是位于猎户座的反射星云,1656年由荷兰天文学家惠更斯发现,直径约16光年,视星等4等,距离地球1500光年。离我们相当近的猎户座大星云。其内部的光亮云气包围着炽热的年轻亮星,是天文学家研究恒星诞生过程的最佳场所之一。  相似文献   

8.
UFO信箱     
《飞碟探索》2004,(6):42-42
重庆张智华:我喜欢看《飞碟探索》,不仅是因为对神秘的世界充满好奇,同时也是想获得一些科学知识。我对贵刊2004年第3期发表的《遥远的明亮星宿》一文有些疑虑,提出来与作者探讨。文中有这样一段话:“……2003年美国天文学家发现了距离地球最远的两颗恒星,它们距离地球大约有800亿光年之遥……天文学界认为,宇宙的年龄大约在100亿~200亿岁之间。这两颗恒星大约形成于宇宙80亿岁左右,是宇宙中年龄最大的已知天体之一。当时这两颗恒星的体积只有现在的1/7,距离地球也要近得多,只是随着宇宙不断地快速扩张,它们与地球的距离才越来越远……”疑…  相似文献   

9.
众眼看宇宙     
马静 《太空探索》2014,(2):62-63
这张美丽明亮的螺旋星系是位于后发座的M64,距离我们大约1700万光年。由于在望远镜的视野中它有着形似粗黑眼圈的外观,科学家昵称它为“黑眼”星系。影像中特别引人注意的是位于中心的恒星形成区。观测显示,M64是由两圈共心且绕行方向相反的恒星集团所组成,这与我们常见的螺旋星系有很大的不同。其中一个恒星集团是距离中心3千光年范围内的恒星,另一群则往外延伸到四万光年左右。这样的运转模式应该会在交界处触发许多新恒星的诞生。  相似文献   

10.
正一颗恒星的亮度不断变化,非常有规律,有人认为那里有外星人,可到底是怎么回事呢?2015年秋季,天文学家在距离我们1200光年的地方,天鹅座内,发现了一颗忽明忽暗的恒星。因为之前人们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情况,这颗恒星被称为最神秘的星。  相似文献   

11.
人类首次测量恒星的距离(1838) 德国的弗里德里希·威廉·贝塞尔是第一位用三角测量法测量恒星距离的天文学家.他计算出"天鹅座61"的恒星距离地球约10光年,比实际值11.4光年的距离略短.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测量出太阳以外的恒星与地球之间的距离.贝塞尔以微弱的误差优势击败了德国天文学家威廉姆?斯特鲁夫和苏格兰天文学家...  相似文献   

12.
恒星有大小,这是人尽皆知的。但那看上去针尖般大小的星星是怎么知道它的大小的呢?是根据恒星与我们的距离和亮度计算出来的。古希腊天文学家希帕卡斯,把肉眼看得见的恒星分为6等:最亮的叫“一等”,稍暗些的,依次叫“二等”、“三等”……勉强可见的叫“六等”,一等星的亮度是六等星的100倍,这叫做星的国视星等。恒星的国视星等并不代表恒星的真实亮度,它与我们距离不同,看上去的亮度是千差万别的。这就好比一只l皿瓦的灯泡,你距离它10米远的地方看比距50米的地方看要亮得多。天文学家根据光的性质,研究出来一个公式。他们只需…  相似文献   

13.
《太空探索》2006,(11):60
这几张照片显示的是猎户座星云——距离为1450光年,离我们最近的大质量恒星诞生区域,这个星云在肉眼看来好像是猎户座腰间宝剑上的一颗模糊的恒星。  相似文献   

14.
《飞碟探索》2007,(4):5-5
根据NASA的斯匹策红外太空望远镜的一项最新观测,2007年2月18日,在螺旋星云中心的一颗死亡恒星附近,一些彗星发生了碰撞,激起的灰尘盘围绕在恒星周围35天文单位~150天文单位(1天文单位等于日地间的距离,约1.5亿千米)的2巨离范围内。该发现发表在2007年3月1日出版的《天体物理》杂志上。  相似文献   

15.
恒星有大小,这是人尽皆知的。但那看上去钮扣般大小的星星该如何知道它的大小呢?是根据恒星与我们的距离和亮度计算出来的。  相似文献   

16.
天外有天     
近年来,科学家发现太阳系外行星的无可辩驳的事实,向世人宣示:天外有天。同时也表明,我们人类对自己所在的太阳系乃至银河系,还知之甚少。最近,天文学家又发现了一颗围绕名叫格利斯876恒星旋转的行星,它的质量约有500个地球大小。由于这颗行星在一个很扁的椭圆形轨道上运行,并且旋转速率也异乎寻常,所以1年(公转1周)仅仅需要61天。它与它所围绕的、暗淡无光的红矮星之间的距离,比太阳系最里层的行星———被太阳烤焦的水星离太阳的距离还要近。但是,它的表面很可能有气体存在,气温或许在-75℃,按地球表面的温度…  相似文献   

17.
正NASA网站2018年8月22日报道,斯皮策空间望远镜(Spitzer)迎来在轨运行15年纪念日,运行时间已远超出2.5年的设计寿命,目前正逐渐远离地球。NASA总结了Spitzer在轨期间取得的一系列重大发现,具体如下。(1)在单颗恒星周围发现7颗类地行星。2017年2月,利用Spitzer的观测结果,在距离地球40光年的TRAPPIST-1恒星周围发现7颗大小与地球相近且都  相似文献   

18.
众眼看宇宙     
正蝌蚪星云的恒星诞生活动这是一幅由美国航宇局的广角红外巡天卫星所拍摄的蝌蚪星云的主题影像。蝌蚪星云位于北天的御夫座方向,距离我们约1万2千光年远。这团受到内部疏散星团NGC 1893的恒星风和辐射影响的辉光云气,跨幅约略超过100光年。而在近400万年前才从星际云形成的这个星团,其明亮的成员星散布在恒星诞生云的四周。在这幅壮观的影像里,最显眼的是星  相似文献   

19.
众眼看宇宙     
哈勃空间望远镜(H S T)超新星遗迹N63A哈勃空间望远镜观察一个邻近的超新星遗迹时发现了一团外观混沌的尘埃和气体云。N63A是一颗大质量恒星爆炸后的残余物,它正将自己的外层气体吐向一个已经存在的湍流区。这个超新星遗迹是N63的一部分,后者是大麦哲伦云(LMC)中的一个恒星产生区。LMC是距离我们的银河系160000光年的一个不规则星系,在南半球可见。它给哈勃空间望远镜提供了活跃恒星形成和超新星遗迹的良好样本。N63A附近的许多恒星都有着超大的质量。估计产生这个遗迹的恒星质量约为太阳的50倍。这样一个大质量恒星具有强烈的恒星风…  相似文献   

20.
宇宙起源:大爆炸还是分裂生长代敏1924年,美国天文学家埃得温·哈勃证明,我们所在的银河系不是宇宙中唯一的星系,银河系之外,还存在数不清的星系。这些星系之间,是巨大而空虚的太空。为了测定星系间的距离,他开始仔细观察其它星系中的恒星光谱。哈勃发现,其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