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中国民用航空》2006,(8):22-22
7月21日,由深圳航空公司与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中国民航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分别合作建立的中国民航企业管理研究基地深航分基地,中国民航大学安全管理研究深圳试验基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工程与信息技术深圳研究基地三大基地在深航揭牌。此举标志着我国民航院校与民航企业的产学研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空中乘务类人才培养模式中,校企合作对于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学生的实习实训、促进学生的就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但由于民航业的行业特殊性以及空乘岗位的稀缺性,使空乘专业的校企合作一直得不到很好的发展,校企合作一直是整个人才培养体系的短板。要很好地解决空乘专业的校企合作,必须有效地控制空乘人才的培养规模,改变学校的办学思路,加强航空公司的校企合作意识。随着我国民航事业的飞速发展,近十多年来,在我国高校中出现了一股开办空乘专业的热潮。1999年,中国民航学院等学校首次开设了空中乘务专业,开创了空乘专业高等职业教育的先河。从此,以高职  相似文献   

3.
民航管理体制的演变及发展趋势新中国民航自成立至1980年以前,是以军队领导为主的政企合一的半军事性行业。民航集政府部门、航空公司和机场于一身,既是主管民用航空事业的政府职能部门,又是直接经营民用航空业务的全国性企业。1980年以后,民航在管理体制改革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实行政企分开、减少管理层次和简政放权。到目前为止,全国有经过批准运营的航空公司67家,其中运输航空公司33家,通用航空公司34家。可以看出,新中国民航成立以后,民航的管理体制,特别是组织机构发生了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有从事公共运输的航空公司中,民航总局直属企业10家,其余24家为1984年以后地方和部门建立的非直属航空公司。在所有航空公司中,总局直属企业规模有明显优势,重组后三大航空集团更成为在规模上国内其他航空公司无法与之匹敌的旗舰集团,从而使我国民航未来发展格局明朗而带有悬念,直属航空以外的地方中小航空公司将路归何方?如何拓展生存空间?又怎样发展壮大?这不仅是一个地方中小航空公司的发展战略问题,而且是一个在加入WTO的新形势下我国民航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的关键问题,在我国民航当前的特定背景下深入探讨将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5.
<正> 正如美国经济学家施蒂格勒所说:"纵观美国著名大企业,几乎没有哪一家不是以某种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应用了兼并、收购而发展起来的。"伴随着世界范围内民航企业大规模的重组和并购,目前我国民航企业资本运作方兴未艾,骨干航空公司、地方航空公司及民营航空公司之间的上市、兼并、收购、股份制改造、  相似文献   

6.
两年前,为了使各航空公司和相关企业了解国内民航维修企业的状况,我刊进行了一次国内民航维修企业及航空公司维修能力状况的调查。当时收入调查表的企业有19家,因为调查结果仅是根据收回的问卷整理的,难免有一些疏漏。在上次调查的基础上,今年我刊对国内民航维修状况又进行了一次调查,并仍采取问卷形式,共有46家公司和企业对问卷做出了回答。我们仍将调查结果汇集成表,按照机体/内舱、发动机、电子设备和起落架/部件分成4个部分。今后,我们将继续把这个栏目坚持下去,便于读者了解和掌握国内民航维修企业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21世纪民航企业 的竞争已转向知识 和科技的竞争,从 根本上讲是知识与 科学技术的“承载 者”──人才的竞 争。民航企业面对前所未有的变革和激烈竞争,全球化的趋势、加入WTO后的挑战、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民航规模经营的兼并重组浪潮等,民航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被提升到战略高度。因此需要对其职责、作用和技能进行动态的思考,以实现民航企业经济的稳定增长,并建立民航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 民航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目前,民航主要分机场、航空公司、航管、油料四大块,其中机场、航空公司部门已作为独立的企业参与市场的竞争,…  相似文献   

8.
雷达管制校企联合教学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适应民航管理的快速发展,确保空中交通管制员在数量和质量上的稳定提高;方法通过介绍雷达管制院校的教学优势和不足,指出需采用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结果充分融合民航院校雷达管制实践教学与空管岗位培训的优势,从一线岗位定期聘请资深空管教员参与到院校教学;结论为我国民航培育更多、更优秀的空管人才。  相似文献   

9.
《国际航空》2010,(9):49-49
<正> 正如美国经济学家施蒂格勒所说:"纵观美国著名大企业,几乎没有哪一家不是以某种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应用了兼并、收购而发展起来的。"伴随着世界范围内民航企业大规模的重组和并购,目前我国民航企业资本运作方兴未艾,骨干航空公司、地方航空公司及民营航空公司之间的上市、兼并、收购,股份制改造、分立、剥离、公司控制等各种资本运作方式层出不穷,重组并购成为民航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BetterManagementNeededtoIncreasetheOperatingBenefit中国航空学会民航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研讨会于1999年8月25~27日在贵阳召开。出席这次研讨会的有来自民航总局、民航管理局、航空公司、机场、民航科研院所、院校等单位的代表和部分论文作者共计三十余人。会议围绕民航如何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提高经济效益,迎接国际国内严峻挑战这个主题,从政府宏观管理、企业微观管理两个层面,站在跨世纪的历史高度,就民航当前某些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现将这次研讨会交流的论文和研讨中涉及的主要议题与主要观点简要介绍如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