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燃气毒气总线制巡回检测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总线制气体多路巡回检测系统的设计及工作原理。由RS-485串行总线构成主从工作方式,可以与上位PC机连接,形成子机、主机、PC机三级结构,使系统的风险性分散,安全性提高。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系统集成是建成一个大型分布式信息系统的关键技术。航班运营信息系统使用了大中型机、小型机、UNIX工作站与大量的PC机。在这些设备中运行着不同的应用系统。系统集成的任务就是采用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  相似文献   

3.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 ,飞行训练已从实机训练、模拟器训练向基于 PC机的虚拟现实飞行训练方向发展。 2 0世纪 90年代末期 ,美国五维技术公司研制开发了基于 PC机的虚拟现实飞行训练系统。利用这套系统 ,就可以在一台 P 以上的 PC机上完成飞行训练、空战战术开发、协同作战训练等多种训练任务。该系统还可进行飞行 /训练任务回放 ,并可联网进行训练 ,它一次最多可支持 1 6架战斗机在同一虚拟背景下的飞行 /作战训练。 1 999年 ,美国陆、海、空三军及海军陆战队已经就其使用向国防部提出了要求。基于 PC机的虚拟现实飞行 /…  相似文献   

4.
在Windows环境下,运用Visual Basic5.0提供的通信控件,实现PC机与PC机之间的串行通信.  相似文献   

5.
对PC机定时系统和PC机硬件中200O年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可行的测试和解决方法,介绍了一个通用的测试PC机硬件中2000问题的工具:YMARK2000。  相似文献   

6.
CAT空间系统公司(原DSI)在80及90年代的“小卫星”计划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传统低轨卫星的设计、制造、发射及操作成本高,时间长。这些问题一直在激励人们去开发新的工艺、技术,以及低成本、毋需严格调整的卫星。这些卫星采用低功率“小卫星”通信设备(TDRSS用于NASA低轨星则要求大功率),通常搭载不需要大量冗余备价系统并且不需要大型地面设备和人员保障的有效载荷/实验设备。这种小型且适应性强的卫星还有研制周期非常短(通常1~2年)的特点。本文介绍了CTA空间系统(CTA/SS)在这些新计划中采用的几种方法和成功的有代表性的例子,并就如何减轻NASA越来越大的降低航天器及其操作成本方面的压力提出建议。重点是在任务操作的主控设施和各种用户终端(UT)中使用适应性强、功能足够、价格低廉的基于PC机的地面设备。这些系统以CTA/SS多种型号的用户终端成功地控制了20多颗USAF、USN、APPA卫星,从而使这些系统得到验证。这些用户终端经同步轨道卫星和低轨道卫星建立了链路,而且在边远地区自动担负起中继任务。由于用户可以很容易安装轻型天线(通常是用小功率马达、PC驱动的全向或螺旋型),低轨卫星的应用特别显示了这些方法的效能。几英尺长的同轴电缆与小型收发模块(小型PC机大小)相连,串行线与相应PC机相连,便  相似文献   

7.
在工业测控中,串行通信设备、ADC/DAC设备随处可见,这些设备常常需要跟主机相连,组成一个PC机和工业电子设备构成的监控系统,而普通PC机所能提供IO接口的数量和种类又非常有限.因此,经常需要对PC机IO口进行扩展.以某工程项目中的一块基于ISA总线的自制多用途卡为背景,从工程的角度阐述了WDM模式下驱动程序及其动态链接库的开发.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图形系统发展简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飞机座舱显示控制系统是航空电子系统的核心子系统,其技术基础之一是计算机图形学。本文简要介绍了计算机图形学的发展历史及其标准,重点分析了计算机图形系统从专业图形工作站到PC机到嵌入式设备的发展历程,可作为研究机载嵌入式图形系统的理论背景。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采用MPI技术,基于Linux工作站机群并行CFD平台设计与实现的方法及关键技术。通过对典型CFD并行计算程序的数值试验,给出了由四台PC机组成的工作站机群的并行性能评测。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详细介绍了使用PC机串行口与下位单位机串行通信的方法及其具体使用,对实际应用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大规模数据的可视化一直是科学计算可视化中极具挑战性的一个研究领域,因为生成的计算数据常常太大不能一次性完全输入到计算机的内存中,以至于数据在快速内存和相对慢速的外存(比如磁盘)之间的输入和输出成为计算的一个瓶颈。在没有大内存高性能并行机但内存相对太小的PC机不能一次性装载可视化数据的情况下,提出了核外算法和可视化技术有机结合在PC机上大量数据的可视化,具体实现了核外算法在PC上对大量数据的局部分块显示、全局粗糙显示、局部分块和全局粗糙相结合显示、数据点的查找。实验验证了核外算法在PC机上对大量不可一次性导入内存的数据显示和数据查找上是一种简便、省时、高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PC机与多台单片机通信控制器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一台PC机与多台MCS-51单片机构成的小型集散控制系统的特点,介绍了系统中通信控制器的设计方法.通信控制器以AT89S51单片机为核心,采用8251实现串口扩展,并通过基于RS-232C标准和RS-485标准的串行通信技术的应用,解决了小型集散控制系统的通信问题,减轻了PC机的通信负担.经过软硬件的设计和联机调试,测试结果表明,该控制器的应用不仅提高了集散控制系统数据传输的可靠性,而且提高了整个系统控制的实时性.此外,控制器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介绍一种基于DSP的嵌入式无线图像压缩及无线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系统采用JPEG国际标准.下位机实现图像采集、压缩以及图像数据无线传输;上位机接收图像数据并完成与PC机的通信.通过DMA在图像采集、压缩及数据传输中的应用,提高了系统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4.
针对高炉布料装置的炉顶控制系统的局限性,提出一种运用PROFIBUS-DP现场总线来实现液压站现场检测及保护系统、密封挡料系统、料流调节等控制系统。选用西门子S7-400H作为主站控制单元,在高炉炉顶设置西门子PLC从站,PC机作为上位机,实时监控高炉现场运行状况,并可进行集中远程管理与工况参数修改。改造使用结果表明,PROFIBUS-DP远程智能从站技术有效解决了炉顶上料系统故障频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实时测控系统中的多中断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用八位微处理器构成测控系统中多中断扩充的方法,叙述了8214、8259的具体应用。介绍了基于PC机的测控系统中进行多中断管理的实现办法,用C++给出相关程序。总结了多中断管理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串口通信的虚拟仪器平台的设计与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一套基于串口通信的虚拟仪器平台。系统硬件采用DSP平台和PC平台协同工作的模式,其中DSP芯片为协处理器,负责信号采集和预处理。PC平台负责信号分析与工作状态控制,用户可以通过开发好的PC平台软件完成对系统的控制,PC机与DSP的通信采用串口实现。分析了串口通信质量对信号测量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串口通信稳定可靠,通信误码对信号分析影响不大,能够满足串口通信虚拟仪器平台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开发了基于PC/104总线和ADS7805的实时监测系统。该系统主要由信号转换模块、A/D转换模块、CPLD逻辑控制模块EPM7128和PC/104总线组成。它能够在板卡上实现信号的采集监测,并能通过PC/104总线与上位机通信,实现数据的存储、后端处理及显示。参考了实时数据采集处理系统的设计思想,重点阐述了系统原理及硬件、软件的设计。  相似文献   

18.
设备技术网络化是一种强大的几乎让任何设备通过因特网直接进行数据交流解决的方案。它不同于传统Pc机解决方案。设备网络化是后PC时代的数据网络通讯平台。设备技术网络化既对设备进行设备服务器化处理,根据使用者的功能要求可以是做到装在标准工业机架上的多端口单元,也可以是做  相似文献   

19.
提出论证了一种基于便携式PC的数据采集系统方案,并完成了其控制器DSP的基本电路设计、信号调理电路设计以及与上位机接口通讯的设计,是一种方便、实用、价廉的测试仪器.  相似文献   

20.
在ICT图像重建中一般采用的并行系统有阵列处理机、基于多个PC机的MIMD系统、由多个DSP和反投影专用处理器组成的多处理器系统和工作站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