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30.地震所释放的能量来源于何处?答:地震的能量释放是巨大的,1976年7月28日中国唐山大地震和1988年12月7日原苏联列宁纳坎大地震人们都还记忆犹新.至于1908年6月30日西伯利亚的通古斯大地震更是震动了全球.如此巨大的能量释放,在现代科技条件下,只有能量积聚的核子爆炸才可以相比拟.其实,地震所释放的能量也不是别  相似文献   

2.
地震,危害极大的自然灾难.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的8.0级大地震,与1976年唐山大地震相当,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人员伤亡.虽然地震在时时刻刻威胁着人类,但在科学已发展到电子时代的今天,人们仍无法准确预测地震何时发生.  相似文献   

3.
亡者生之本     
在2011年3月间日本地震发生的前一个星期,英国的《自然》杂志刊出了一篇专文,题目是《是不是地球的第六次大灭绝已然到来》。虽然这是古生物学家根据地质化石资料写成的科学专文,但其讨论的议题,似乎直指生物灭绝的末日情境,对应着这场巨大  相似文献   

4.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发生里氏9级地震,地震引发剧烈的海啸,下面是日本东部地区发生海啸前后的卫星图,它们清晰显示了海啸对这一地区造成了多么严重的破坏。  相似文献   

5.
<正>1跨世纪争论催生的科学计划中国是世界上地震活动十分严重的国家之一。强烈地震以其突发性、毁灭性和链生性,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活动造成巨大影响,但地震预测至今仍然是一个世界性科学难题。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国际学术界围绕地震能否预报展开了一场大讨论,困惑中的地震预报与巨大的地震灾难触动了关于地震预报方法论的思考。2003年2月18-19日,中国地震局、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等共同组织香山会议,正式启动地震卫星规划论证工作,  相似文献   

6.
宋博 《国际太空》2011,(5):49-53
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岛仙台以东130km处[38.32°(N),142.37°(E)]发生9.0级地震,震源深度32km。1h后,地震引发的海啸袭击了日本沿海多地,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并严重破坏了当地基础设施,而此后发生的福岛核电站爆炸危机使严峻形势升级。  相似文献   

7.
地震活动一直是人类非常关注的自然灾害事件, 其对热层大气密度的影响还不是非常清楚. 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汶川发生震级8.0级强震事件, 随后, 在6月14日日本本州东部, 7月5日鄂霍次克海和7月19日日本本州东海岸发生震级7.0~7.6级强震事件, 利用期间中国星载大气密度探测器在630 km高度上就位探测的热层大气密度对探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表明, 强地震震源中心区域上空附近热层大气密度出现异常降变. 在时间上, 强地震发生前1~3天内就已开始出现大气密度降变, 强地震发生日附近降变达到谷值, 降变比达0.40~0.65. 这种降变的纬度区域范围震前位于强震中心所处纬度的±3o~±9o, 强震发生当日扩大到±8o~±20o.   相似文献   

8.
中国用日本卫星预报地震据美国《空间新闻》报道,去年6月,北京的遥感研究人员开始注意到,在日本北部岛屿北海道的西南沿海有不寻常的温度升高。两周后,他们说,根据日本地球遥感卫星(JERS-1)的资料,预计一周内在该地区会出现里氏6级以上的地震。1993年...  相似文献   

9.
由日本科学家发现的一种地层微震,近年引起地震科学研究的注意,科学家希望进一步掌握此种微震的信息,来增加对地震发生机制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
易白 《太空探索》2011,(9):40-41
充分利用太阳能是新能源领域最热门的话题,对太阳能的利用设想甚至从地球开始延伸至浩淼的太空。在日本因地震引发的核泄漏危机后,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取代核电的呼声日渐高涨。最近,日本一家公司公布了一项在月球上  相似文献   

11.
日本电子设备制造商们认为,GPS全球定位系统接收机在日本有巨大的市场。两年前,先锋公司和日本无线电公司就已推出了汽车用的GPS接收机。去年,索尼公司开始销售供游艇、徒步旅行者和其它野外冒险者使用的手持式GPS接收机。今年夏天,东芝公司将开始销售汽车用GPS系统。目前,日本有10家公司在研制GPS系统,预计,  相似文献   

12.
日本航天活动连遭挫折1997年11月以来,日本航天活动连遭故障和失败的折磨,给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NASDA)造成了巨大打击,同时也使日本的空间开发计划蒙受了惨重的损失。在短短三个月中,日本航天活动至少遭受了三次挫折:1工程试验卫星-7的故障尚未排除...  相似文献   

13.
日本计划于一九八三年用日本的N-Ⅱ运载火箭发射两颗通信卫星到东经130°和135°的同步轨道上,以建立日本第一个实用型国内卫星通信系统。这个系统可以传输K波段和C波段的电话、传真、彩色电视信号和数据,对自然灾害及日本边远岛屿建立国内公用通信服务,为政府部门和公司提供远距离通信网络并发展卫星通信技术。通信卫星CS-2将由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委托三菱电气公司为主  相似文献   

14.
编者按: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是所有中国人应该铭记一生的时刻.一年前的那场灾难,每一位中国人的内心都感受到了震颤:母亲失去了孩子、妻子失去了丈夫、学生失去了老师……地震展示了自然冷酷、不可捉摸的一面,带来情感上巨大冲击的同时,也促使我们再次审视生命的价值.时隔一载,回首汶川,悲痛依然久久不能散去.在汶川地震发生一周年之际,编辑部特别策划了<汶川一周年:关于地震>这个专题.本专题共有6篇文章,国内外学者和专家结合一些具体的实例,从各个角度谈到了地震的历史、成因、地震学研究的进展以及汶川地震的震情、板块构造等内容,从专业的角度对地震的分布特征和成因做了深入分析和解释.此外,专题还就有关地震的种种流言做了剖析,希望我们能用科学的知识去应时这个"不仁慈"的自然.  相似文献   

15.
日本当地时间4月12日宣布,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故等级提高至最严重的7级。这使日本核泄漏等级与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事故等级相同。从3月11日发生里氏9级强烈地震引发10米高海啸,进而引发核电站爆炸以  相似文献   

16.
作为美国的盟国,日本外交一直随美国的指挥棒而动。日本近来一系列挑衅行动,和美国扶持日本在亚洲遏制中国的战略紧密相关。但美国这一战略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因为美国和日本部无法自如控制东亚局势,美国也无法自如控制日本,一旦局面失控,将极大破坏亚太安全局势。  相似文献   

17.
在2004年10月23日晚!日本新泻县中越发生地震"同一天!在奈良天理市上空,一不明飞行物体与JAL(日本航空公司)客机擦肩而过,差点相撞,时值新泻地震发生前30分钟。那不明飞行物发出红色和橘黄色的奇异闪光,这是不是大地震前的警告呢?奇异的光“与迄今为止所能见到的飞行物体完全不  相似文献   

18.
康旻 《飞碟探索》2011,(8):24-25
因地震引发的日本核电厂灾变,真实情况众说纷纭,负责监测核子试爆的国际机构公布的一些资料,可说稍释群疑。  相似文献   

19.
7月20日,日本的一个顾问委员会向日本空间活动委员会递交了一份报告,建议日本继续研制一种以有翼飞行器为基础的可重复使用运输系统。日本空间活动委员会预计会支持这一建议。报告中说,日本应当利用机器人领域的高级技术,集中力量研制一种无人运输系统。这种系统对日本的空间开发是合乎逻辑的,将使日本具有一种无与伦比的能力。报告又说,但是,研制完全可重复使用的运载器和空间飞行器有巨大的技术风险,因此,建议利用目前正在研制的H-2型一次性使用火箭作为主要的发射系统。  相似文献   

20.
地震多发于夜间之谜据国内外地震资料记载,地震大都是在夜间发生。为什么地震多发于夜间呢?大家知道,月球的引力可以引起海洋潮汐。其实,这种潮汐现象并不仅限于海水,固体地壳也同样可以发生“潮汐”,只是我们一般很难发现而已。但用精密仪器测量可以发现,在月球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