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阳光 《太空探索》2012,(11):21-21
9月28日,欧空局“自动转移飞行器”(ATV)-3货运飞船脱离国际空间站,10月3日在再入过程中在南太平洋上空被烧毁,结束了为空间站运送货物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5月18日,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执行NASA“商业补给服务”(CRS)项目下第三次国际空间站正式货运补给任务的“龙”飞船返回地球,在太平洋上溅落,并被回收。飞船运回了超过1587千克货物。该艘飞船是4月18日由“猎鹰”9火箭发射的,两天后抵达空间站。“龙”是眼下唯一一种能把货物从国际空间站运回地面的货运飞船。俄罗斯的进步号、欧洲的“自动转移飞行器”(ATV)和日本的“H-2转移飞行器”(HTV)货运飞船虽能向空间站运送货物,但任务结束后就会在再入过程中被烧掉。  相似文献   

3.
<正>2018年11月11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的"H-2转移飞行器"(HTV)7(又称"白鹳"7)货运飞船在海上溅落,完成为国际空间站运送货物的任务。这艘飞船同年9月23日发射,为站上运送了约5吨食品、  相似文献   

4.
张蕊 《国际太空》2009,(8):19-22
商业轨道运输服务(COTS)是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用于向“国际空间站”(ISS)运送航天员和货物的商业运输项目。它在2006年1月18日启动,预定在2010年实现为ISS服务。  相似文献   

5.
经过多次推迟,2012年5月22日,美国私营航天公司—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研制的猎鹰-9(Falcon-9)火箭终于第二次把"龙"(Dragon)货运飞船发射升空。经过3天飞行,"龙"货运飞船成功与"国际空间站"对接。5月31日,"龙"货运飞船在完成为"国际空间站"运送补给的任务后,成功溅落在太平洋海面。这是航天飞机退役后美国首次向"国际空间站"运送货物的验证飞行,并意味着美国面向"国际空间站"的载人航天发展逐步走向商业化途径,为长远的载人航天发展开辟了新道路,使美国航天商业化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6.
正作为航天业的新秀,太空探索技术(SpaceX)公司近些年的发展可谓风生水起。在载人航天领域,SpaceX公司之前虽然从未将航天员送入太空,但从2012年就已经开始为国际空间站提供"快递服务"。SpaceX公司研发的货运型龙飞船是美国宇航局(NASA)主导的国际空间站商业货运计划的主力飞船,迄今为止已经成功为国际空间站运送了14次货物。相比俄罗斯进步号货运飞船等其他以  相似文献   

7.
平术 《国际太空》2003,(3):19-24
□□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后,人们将目光再一次投向了俄罗斯航天业。这是由于美国航宇局决定在事故原因查清前取消所有航天飞机的飞行计划,所以建设国际空间站的任务落到了俄罗斯身上。俄不负众望,勇敢地挑起向国际空间站运送航天员和货物的重担。1前赴后继2月2日,也  相似文献   

8.
8月24日,俄罗斯联盟U型运载火箭在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了为国际空间站运送补给物资的“进步”M12M货运飞船,但以失败告终。俄联邦航天局发布的消息称,联盟U火箭的第三级在火箭起飞325秒后出现故障,问题似乎出在推进系统上。联盟号火箭多年来一直是全球最可靠的火箭之一。俄国家电视台说,这是俄罗斯和前苏联1978年以来首次在使用进步号飞船为空间站运送货物时出现失败。  相似文献   

9.
2014年4月18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SpaceX)公司的猎鹰-9v1.1火箭升空,成功将"龙"飞船送入目标初始轨道,执行该公司第三次空间站补给任务。同时,火箭第一级在关机和级间分离之后还进行了海面软溅落回收验证试验,成为此次任务的最大亮点。随后,"龙"飞船用自身推力器提升轨道,4月20日与"国际空间站"交会,被站上机械臂捕获,停靠在和谐号节点舱上。此次任务中,"龙"飞船共向"国际空间站"运送约2268kg货物,任务持续一个月。5月18日,"龙"飞船携带1560kg系统硬件、科学货物和废物再入大气层,安全溅落在太平洋上。  相似文献   

10.
据报道,美国计划于90年代末发射的国际空间站,面临中等尺寸空间垃圾撞击的危险。这种尺寸的垃圾多为直径1~10厘米的碎片。这种空间垃圾之所以最危险,原因是:对于空间站的金属防护层来说,这些尺寸的垃圾太大,无法使它们偏离空间站或失效;就地面雷达而言,这些垃圾的尺寸又因太小而无法跟踪,致使空间站不能采取躲  相似文献   

11.
2002年国际空间站的主要组建任务是组装巨大的构架结构和机动运输车. 2002年4月,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将长1 4.7米、宽4.5米、重1 4吨的S0构架结构运送到国际空间站,为国际空间站又增添了一组中央核心构架组件,同时将轨道运输车部件也运送至国际空间站.  相似文献   

12.
<正>在启动NASA商业载人运输合同工作的同时,波音正提出用同一种飞船的一个改型型号来承担国际空间站货物运输任务。该公司已提交了竞争NASA"商业补给服务"(CRS)2项目的投标方案。CRS2是轨道科学公司和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现有CRS合同的后续项目,涉及为空间站往返运送货物。波音正在为NASA研制CST-100载人飞船,货运型号将以载人型为基础,去掉那些执行货运任务时不再需要的部件,腾出更多的船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的“进步”M55货运飞船12月21日晚上自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发射场升空,启程前往国际空间站运送货物补给.据俄罗斯联邦航天署发布的消息,“进步”M55货运飞船于莫斯科时间21时39分(北京时间22日凌晨2时39分)搭乘“联盟-U”运载火箭升空。  相似文献   

14.
8月4日,日本H-2B型运载火箭在种子岛航天中心发射了"H-2转移飞行器"(HTV)4国际空间站货运飞船。这是H-2B火箭第4次发射,也是日本第4次发射HTV货船。飞船定于8月10日飞抵国际空间站,由站上机械臂捕获,并停靠到"和谐"节点舱面向地球一侧的对接口上。HTV-4飞船又称"白鹳"4,载有3.9吨增压货物和1.5吨不增压货物,包括称为"希望号机器人"的一台拟人机器人。飞船定于9月5日携带站上一些垃圾脱离空间  相似文献   

15.
太空新航线     
<正>H-2B火箭发射第5艘货运飞船8月19日,日本H-2B型运载火箭在种子岛航天中心发射了第5艘"H-2转移飞行器"(HTV-5)国际空间站货运飞船。这是H-2B火箭第5次发射,也是日本2009年以来第5次发射HTV货船。飞船于8月24日停靠到站上。HTV-5飞船又称"白鹳"5,全长约10米,直径约4.4米,呈圆筒形,载有4.5吨增压货物和1吨非增压货物,其中包括近20颗微小卫星,它们均将从空间站上部署。飞船拟于9月底携带站上部分垃圾脱离空间站,在再入中被烧毁。日本宇宙探索局拟在2019年前每年发射一艘HTV飞船。由于自去年10  相似文献   

16.
1日美国航宇局局长戈尔丁和俄罗斯空间局局长科普捷夫签署了共建空间站的协议:根据这项协定,空间站将分三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1995~1997年间,由美国航天飞机向俄和平号空间站运送太阳能电池板;第二阶段,两国从1997年起,向太空运送“建造一座全新的先进轨道研究设施”所需的硬件;第三阶段,1998~2001年间,由美国航天飞机运送组装空间站的其它材料及其人员。国际空间站的建成估计需要10年的时间。美国东部时间10时06分,载着7名航天员的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加利福尼亚州的爱德华兹空军基地安全…  相似文献   

17.
《太空探索》2012,(11):F0002-F0002
<正>当地时间2012年10月7日,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美国私营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使用"猎鹰"9号火箭再次向国际空间站发射"龙"飞船。10日,搭载453.6千克货物的"龙"飞船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成为首艘为空间站运送补给物资的商业飞船。"龙"飞船国际空间站货运合同的单次费用为1.33亿美元。16亿美元购买12次货运发射,这是SpaceX公司与美国航宇局2008年签订的固定价格合同。2002年SpaceX公司成立时,公司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艾伦·马斯克的想法很明确:打造更轻便、精简的火箭推动器,改变整个火箭领域。事实上,他做到了。  相似文献   

18.
由泰雷兹·阿莱尼亚空间公司为美国轨道科学公司研制的用于为国际空间站运送货物的首个“增压货舱”已从意大利部灵运抵弗吉尼亚州的美国航宇局沃洛普斯飞行设施,将在那里同由轨道科学公司自行建造的服务舱装配到一起,形成完整的“天鹅座”货运飞船,用于美国航宇局“商业轨道运输服务”合同下的验证任务。  相似文献   

19.
国外动态     
<正>猎鹰-9火箭发射货运龙CRS-27飞船3月15日,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 X)的龙-CRS-27(Dragon-CRS-27)货运飞船搭乘猎鹰-9(Falcon-9)火箭发射升空,执行该公司第27次“国际空间站”(ISS)商业补给服务。3月16日,飞船顺利对接和谐号节点舱。此次任务共发射7个航天器,包括“龙”(Dragon)货运飞船和6颗搭载发射的小卫星,为“国际空间站”运送约2852kg货物,包括乘员补给、科学实验设备和材料等。  相似文献   

20.
美航宇局(NASA)积极研究利用美国、欧洲、日本的一次性使用火箭(ELV)向空间站进行物资运送的方案,这正是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NASDA)的H-Ⅱ火箭和阿里安空间公司的阿里安火箭应用方面需要研究的项目。现计划空间站上有8名乘员驻留,用航天飞机每年飞行5次运送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