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5月23日,白宫发布了2018财年联邦预算案,其中为美国航宇局(NASA)申请的预算为190.92亿美元,比NASA在月初颁布的2017财年综合开支法案下所得经费少了5.61亿美元。根据这项预算,NASA科学、探测、空间运行和其它主要账户都将遭到削减。预算案提出要砍掉NASA的5个被认为不那么重要的地球科学仪器和任务项目,并证实拟关掉NASA教育办公室。NASA表示,这是—份很积极的预算,反映出总统  相似文献   

2.
正2018年上半年,美国政府要为了自己的各项开销向国会提出2019财年预算案并争取通过,其中自然也包括美国宇航局(NASA)。本年度NASA的预算案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特朗普在2017年底宣布,美国要重新登上月球。当时NASA就表示,要在2019财年预算中开始为这件事要钱。最近,NASA公布了准备提交给特朗普的预算草案。在探索部分的第一页,就是特朗普在  相似文献   

3.
对2023年3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布的2024财年预算申请进行分析和梳理。分析了NASA在2024财年预算概况以及深空探索系统、空间运行、空间技术、科学领域的重点部署情况。研究并讨论了NASA2024财年预算案积极响应NASA最新战略规划,预算案对重要领域的重大影响,美国严峻通胀态势以及预算不确定性对NASA未来发展走向的潜在影响等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NASA官员表示,若仍想让该局赶在2022年前发射"木卫二决船"探测器,将需要国会增加经费。"木卫二快船"旨在通过对木卫二这颗木星的多冰卫星进行几十次飞越探测来研究其宜居性。白宫此前—天公布的2018财年预算案为该项目研制工作申请的经费是4.25亿美元。预算案打算在2018年-2022年为这项任务总计拨款16.3亿美元。但根据NASA的预算文件,  相似文献   

5.
在NASA因预算原因而要退出的情况下,欧洲政府官员表示将会争取通过加强同俄罗斯的合作来继续实施“火星生命”探测计划。当天公布的NASA2013财年预算案等于正式宣布美方将全面退出该计划下定于2016年发射的任务,也无法就参与2018年发射的后续任务做出承诺。这让欧空局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境地。该局不希望终止工业界在这两项任务上所开展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1 引言 2021年5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了2022财年预算案,预算总额超过248亿美元.其中,载人航天预算项目主要集中于深空探索系统(DSES)以及航天操作两个领域,总预算为108.978 亿美元,约占 NASA 2022 财年总预算的44%.对以上两个领域中与载人航天运输系统相关的项目进行分析,包...  相似文献   

7.
正2021年5月底,美国政府对外公布其2022财年预算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空军(USAF)和天军(USSF)等机构预算中涉及航天运输系统的预算总规模约为73.1 6亿美元,涵盖了研发、采购和运维等多方面的预算项目。通过对各项目内容的分析,以及与往年预算经费的对比,总结了美国在航天运输系统领域的潜在发展方向,可作为未来技术和装备发展的参考信息。1 美国2022财年航天运输项目预算分布情况美国2022财年预算案中,NASA预算经费总计53.21亿美元,空军(含天军)总计19.57亿美元,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为3700万美元。  相似文献   

8.
太空新航线     
《太空探索》2010,(3):20-21
<正>奥巴马砍掉重返月球计划2月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向国会提交了总额3.83万亿美元的2011财年预算方案,其中为NASA申请的预算为190亿美元。这份预算提出砍掉前任总统布什提出的以重返月球为目标的"星座"计划,将国际空间站的工作时间至少延长到2020年,并拿出数十亿美元来发展商业航天飞行器和旨在使美国能持续开展空间探测的"可改变格局的技术"。  相似文献   

9.
正2020年2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了2021财年预算案,预算总额为252.46亿美元。其中,航天运输预算项目主要集中于深空探索以及近地轨道与航天飞行操作两个领域,总预算为129.49亿美元,占到了NASA总预算的51%左右,其重要地位可见一斑。本文主要对以上两个领域中与航天运输相关的项目进行分析,包括深空探索系统和近地轨道航天运输项目。  相似文献   

10.
王帅 《国际太空》2022,(1):10-15
1 任务背景 早在"哈勃空间望远镜"发射之前,NASA就开始探讨下一代空间望远镜的概念,明确将发展在红外波长范围工作的大型空间望远镜——"下一代天文望远镜"(NGST).2002年,NASA正式选择建造仪器的团队并开始相关指导工作,以领导"阿波罗"计划的NASA第二任局长詹姆斯·韦伯命名了该项任务,将NGST更名为JW...  相似文献   

11.
杨开 《国际太空》2014,(9):30-39
2014年3月4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了2015财年的预算案,预算申请总额为174.606亿美元,涵盖了科学、航空、空间技术、航天探索、航天活动、设施建设等。航天探索和航天活动仍是美国航空航天局发展的重点领域,二者的预算申请分别为39.76和39.054亿美元,占预算总额的45.14%。  相似文献   

12.
今年年初,美航宇局副局长在一次讲话中说:“NASA的天文物理学计划将同国家科学院天文观测委员会的有关计划相一致,其中先进的X射线天文物理学设施(AXAF)是该方面的最优先计划,现正处在研究确定阶段。1984财年拟开始航天飞机红外望远镜设施(SIRTF)的研究工作,以继续红外天文卫星计划。航宇局还将研究由该委员会提议的若干项新“探险者”飞行任务,如X射线定时探险者(XTE)和  相似文献   

13.
美国停止星座计划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正如各界所预料到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对其前任总统布什提出的星座计划准备下达终止令,在2月1日向国会提交的2011财年预算案中打算取消星座计划,不过这项预算案尚需得到国会的最终批准。  相似文献   

14.
2021年12月25日,备受关注的NASA旗舰级空间天文任务——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JWST)于美国东部时间当日早上07:20在法属圭亚那欧洲航天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踏上奔赴日地L2点的征程.作为NASA哈勃空间望远镜(HST)的继承者,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是人类迄今为止功能最强大的空间望远镜,旨在寻找早期宇宙中首批星系并探索银河系以及系外行星系统.  相似文献   

15.
刘韬  龙亮 《国际太空》2016,(11):39-43
1 项目情况 "宽视场红外巡天望远镜"项目进展一波三折.该项目于2010年进入预研阶段,由于NASA预算紧缩,该项目一度进展缓慢.2011年,NASA接受了美国国家侦察局赠予的侦察卫星遗留望远镜系统,使该项目出现了转机.此后,"宽视场红外巡天望远镜"项目组对侦察卫星望远镜是否适于空间望远镜使用进行了论证,并基于美国国家侦察局望远镜修改了最初的设计方案,新方案于2015年12月通过了任务概念评审.该项目于2016年2月正式进入项目实施阶段.  相似文献   

16.
刘韬 《国际太空》2022,(1):16-19
1 发展历程3 诞生与发展 JWST是NASA用于替代"哈勃空间望远镜"(HST)的新一代空间天文望远镜.该计划起源于NASA空间望远镜研究委员会于1995年提出的"新一代望远镜计划"(NGST),经过近6年的技术需求、初始设计、经费预算等方面的分析工作,2002年开始立项研制,NASA选择汤普森·拉莫·伍尔德里奇公司...  相似文献   

17.
正NASA估计太空探索公司花在"红龙"火星着陆器任务上的费用约为3亿美元,而这只是该公司为其远期载人火星探测任务支付的"首付"。这次不载人火星登陆任务最早可在2018年5月发射。NASA估计其自己将在4年里为此花费3200万美元,主要是为太空探索公司提供技术支持的人员费用,其中本财年将花约600万美元。作为回报,NASA将取得着陆过程中采集到的数据的使用权。  相似文献   

18.
美航宇局(NASA)在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第35次任务飞行时搭载天体望远镜“ASTRO”,以实施轨道观测。ASTRO与卫星型的“哈勃”空间望远镜不同,它是一个从航天飞机货物舱进行天体观测的望远镜设施。它主要在紫外线和X射线照射不到的地面区域进行观测。  相似文献   

19.
正5月26日,在美国参议院拨款委员会批准通过的2017财年预算案中,常规快速全球打击(CPGS)项目预算最终被削减为1.013亿美元,相比国防部最初提交的预算申请额削减了8000万美元,但相比2016财年还是增长了1260万美元。在此之前,众议院已经全额批准了国防部申请的1.813亿美元预算。这意味着参众两院在CPGS的战略重要性上有一定共识,但还将在该  相似文献   

20.
<正>2017年5月23日,在美国总统特朗普给国会提交的2018财年预算报告中,NASA提出了191亿美元的预算申请,与2017财年的196.5亿美元批复预算相比,小幅削减了约5.6亿美元。1.科学计划2018财年NASA为科学计划(包括地球科学、行星科学、天文、JWST计划)申请57.1亿美元,比2017财年减少0.53亿。其中,地球科学计划预算为17.54亿美元,比2017财年减少1.67亿美元。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