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7 毫秒
1.
陈丹 《太空探索》2007,(7):62-64,F0003
为了更好地理解南斗六星名称的由来,我们先介绍一点有关我国传统星象基础知识。我国的先人把天上的星星分成许多群落,每一个群落叫做一个星官。在古代“官”和“馆”的意思相同,都是“馆舍”的意思。星官就是星星的馆舍。每一个星星馆舍里的星星多少不一,少的只有一个,多的有几十个。古人还把星官里的星星用想象的线条连接起来,组成各种图形。  相似文献   

2.
气泡和空洞     
人们很早以前就知道,超过10000个星系的北半球星象图显示的星系似乎都分布在薄片上,这些薄片包围出一个个气泡状的空洞.现在对南半球3600个星系做巡天观测,这次的观测已经完成1/3的南半球星象图,这项由巴西国家天文台的柯斯塔所主持的计划扫除了天文学家认为空洞是北半球天空独有现象的疑虑.波士顿哈佛史密斯天文物理中心的盖勒认为:人们常常对天空某一地区看到的独特现象感到忧心.  相似文献   

3.
古代也有太空探索吗?当然有!只不过古人无法离开地面,他们的太空探索,只能凭肉眼观察的感受经验,对宇宙的形成和形态结构进行思考和想象,由此形成了许多神话传说和五花八门的学派,试举几例。  相似文献   

4.
风生水起     
风水,也称堪舆,是巫师借环境情况确定墓穴或住宅方位朝向的一套理论和方法,是传统方术的一种.风水术虽然在理论上掺和了古人的环境经验,但更多的是唯心主义的世界观和形而上学的方法论,与科学相去甚远.如果一定要把这样一个与科学八竿子打不着的东西标榜成科学,那这样的科学就是假冒科学,通常称为伪科学.如果要从信仰的角度为风水归类,则答案是唯一的:迷信!  相似文献   

5.
日月 《太空探索》2005,(5):40-41
中国古时文人最敬仰的星象是“文昌星君”或者说是“文曲星”,一些古典小说中总是把状元说是文曲星“下凡”。在《儒林外史》第三回中,穷秀才范进一向潦倒,一日中举后却因兴奋过头而发了疯,不知就里的乡亲要他的岳父胡屠夫去打醒他,可是平时对女婿横挑鼻子竖挑眼的这个杀猪人,此时却认为他“是天上的星宿。  相似文献   

6.
古往今来多少年,科学家只能从光学波段这一狭窄的“窗口”,仰视星象。地面天文观测的历史已经绵延了几千年,只是在空间技术迅速发展起来以后,才把地球大气外层的天文观测推向新的阶段。过去的十多年,天文学家已经依靠着各种空间探测器,将观测波段扩展到 X射线区和紫外区,完成了一些有意义的发现。但是,这些空间望远镜的孔径都没有超过一米级的,分辨率和观测距离受到孔径大小的  相似文献   

7.
观星(上)     
夏季是一年中最好的看星季节。人们常常指着夏夜出现的繁星,说星也跟人一样出来乘凉了。的确,夏季晚上出现在天顶附近的是星的密集区,还有银河也是夏季晚上最明亮。有关星象的神话故事,也是夏季最丰富。 两 根 扁 担   心宿、河鼓 看!南天这颗吐着红色光芒的闪烁大星是什么星啊?是火场冒出的火花,还是一个醉仙的眼睛呢?   这颗大星,名叫心宿二。它是每年夏季,特别是七月和八月黄昏之后,南方最引人注目的大星。 3000年前,我们的祖先把它想像成火的光芒。古书《左传》里说"心为大火",《诗经》里说"七月流火",都说的是心宿…  相似文献   

8.
早在远古时代,太阳就是祖先崇拜和依赖的对象.人们习惯了太阳的朝升夕落,但有时它会突然在白天消失,这引起了人们的恐慌和揣测.这种我们今天称为日食的自然现象,曾经让古人丢过性命,也曾经让两个国家从激战走向和平……古人对日食的原因知之甚少,也因此发生了一个个耐人寻味的故事.  相似文献   

9.
天文学家常以天象来验证历史的记载,称为天文考古.这是因为天体的运行相当有规律,即使经过数千年,甚至上万年,也可以依循天体的运行法则重现当年或呈现未来的天象.在过去,要进行这类天体运行的计算,非学者专家无法做到.但随着电脑软件的日新月异,功能越来越强,价格则日趋下滑甚至免费,已经有许多电子星图或电子星象馆(为了简便,后文都称为电子星图)之类的电脑软件,可以重现任一地点、任何时间的天象.这让天文考古变得简单而有趣,一般人也都能一尝天文考古的威力和乐趣.  相似文献   

10.
《飞碟探索》2013,(4):7-7
矗立在英国索尔兹伯里平原上的巨石阵一直被考古学家认为是古人用来观测天象的天文台,而英国考古学家最近提出另一种说法,认为它只是一处古代墓园遗址。  相似文献   

11.
古猿用了约1500万年完成了向猿人的过渡,猿人用了约300万年完成了向古人的过渡。古人用了约30万年完成了向新人的过渡,新人用了约S万年完成了向现代人的过渡,现代人用了约5000年完成了由低级现代人向高级现代人的过渡,  相似文献   

12.
<正>化石是保存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骸或遗迹,这在今天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即使是最顽固的神创论者,对此也不会有什么异议。但是对古人来说,这个事实却不是那么显而易见的,直到18世纪,科学界对化石是不是源自生物体,还充满了争议。  相似文献   

13.
日月 《太空探索》2003,(7):36-37
一般的天体都是晶莹可爱的光点,但有时天上也会出现毛发悚然的“怪物”,它那淡淡的银光常常还拖着一条摇弋不定的长尾,这就是古人十分惧怕的彗星。  相似文献   

14.
正外星生命也许先进到与物理现象不可区分。或许亚瑟·克拉克一反常态地变得现实起来:他曾经指出,足够先进的技术和魔法毫无区别。如果你拿着苹果手机、穿着运动鞋出现在旧石器时代的古人面前,无疑他们会觉得你是神奇的。但他们和你的差距并不太大,他们仍会觉得你和他们基本是一类生物,甚至很快就会用你的手机开始自拍。但是,生命是不是也能进化  相似文献   

15.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许多人知道天狼星是因为苏轼的这首诗,但并不一定知道。想对天狼“下黑手”的并不止苏轼一个。《楚辞一九歌·东君》中就有:“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增补事类赋-星象》中也说:“阙邱三水纷汤汤。引弧矢兮射天狼。”自居易诗《答箭镞》:“寄言控弦者。愿君少留听。何不向西射?西天有天狼。”天狼星在中国古代究竟有什么象征?为什么大家都想引弧矢而射之?  相似文献   

16.
正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可以依赖的,但是太阳是忠诚的、稳定的和真实的。它的运行周期是值得信赖的。古人通过计算天数和月亮的运行轨迹,预测天气的变化,知道冬天何时来临、白昼何时变长或变短、什么时候种庄稼、什么时候家禽可能会生产。历法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人类创造了一种日历,今天可以随时把日历带在身边,安排各种社会活动。  相似文献   

17.
日食和月食     
正自古以来,中国人普遍认为日全食预示着不祥之兆。同样,在国外也普遍认为日食预示着即将发生奇迹,如上帝的愤怒,或统治王朝的灭亡。当古人把日食看作是造物主的伟大行为时,物理学家把日食看作是科学的胜利。太阳到地球的距离大约是月球到地球距离的400倍。太阳的直径大约是月球直径的400倍。这就意味着,从地球上看,太阳和月亮的大小大致相同。  相似文献   

18.
火星——地球的近邻 火星是地球的近邻,在地球上用肉眼观察火星,它荧荧如火,发出暗红色的光芒。由于其位置、亮度常有变化,令人迷惑,所以我国古人称其为“荧惑”。古希腊及古罗马人称它为Mars(玛尔斯),意思是战神。 在九大行星中,按距离太阳的  相似文献   

19.
其实,地表的形状只是定性的问题,更具挑战性的问题则是测量它的面积。汪洋大海造成了无法穿越的阻隔,古人要如何测量整个地球呢?亚历山大城的埃拉托斯特尼(约公元前270年~公元前190年)提出了一个巧妙无比的答案。  相似文献   

20.
巨尤 《太空探索》2001,(2):38-41
在上一期《古代的太空探索》一文中我们看到,古人对宇宙的猜测,大有“瞎子摸象”的味道。近代和现代科学家对宇宙的总体型态也有种种理论解释和假设,这就是各种各样的宇宙模型。它们仍然具有可选择性,那么,你看后会给哪种宇宙模型投一票? 静态宇宙模型和奥伯斯佯谬 16世纪后,哥白尼、开普勒和伽利略等人冲破地心说,提倡宇宙以太阳为中心,即日心宇宙。太阳是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