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空新航线     
《太空探索》2011,(6):10-13
太空探索公司拟研制重型火箭4月5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宣布要研制一种重型火箭。称为"重型猎鹰"的该型火箭高69.2米,重约1400吨,由标准"猎鹰"9火箭捆绑两个"猎鹰"9第一级构成。它将成为迄今造出的最强大的商业火箭,运载能力远高于该公司现有的火箭。新火箭能把约53吨货物送入轨道,约为美航天飞机有效载荷能力的2倍,是运载能  相似文献   

2.
《太空探索》2011,(6):18-19
4月5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网站公布了最新的重型运载火箭计划,指出了"猎鹰重型"火箭与"猎鹰"9火箭的不同。"猎鹰重型"火箭将是目前世界上运载能力"最强大"的火箭,有能力将53吨以上的卫星或行星际飞船送入低地球轨道。该火箭能运送的有效载荷是航天飞机的2倍、"德尔它"4重型火箭的2倍以上。  相似文献   

3.
<正>北京时间2019年4月12日6点35分,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以下简称SpaceX公司)的猎鹰重型(Falcon Heavy)火箭时隔一年再次从肯尼迪航天中心LC-39A发射台发射升空,这款现役最强运力火箭终于迎来了首个正式商业载荷——一颗重6.46吨的同步轨道通讯卫星。发射后8分半钟,两枚助推器率先着陆于陆地着陆场LZ-1、2,随后芯级也稳稳落在距发射场1000公里的无人回收驳船上,弥补了首飞芯级  相似文献   

4.
Nemo 《太空探索》2014,(1):44-48
<正>日本新一代固体火箭艾普西龙于2013年9月14日成功发射,2006年退役的M-V火箭终于后继有人。M-V火箭的近地轨道运力为1.8吨,艾普西龙火箭更降低到1.2吨,而H-IIA系列火箭中运力最弱的H-IIA 202型号,近地轨道运力也高达10吨,不论是M-V火箭还是艾普西龙火箭,运载能力与日本现役的H-IIA系列火箭之间都有很大的缺口,致使日本不得不使用H-IIA火箭发射中小型载荷。日本火箭发射价格本来就居高不  相似文献   

5.
田丰 《太空探索》2023,(1):60-67
<正>2022年11月2日,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在肯尼迪航天中心成功发射猎鹰重型火箭,将美国太空军多颗军用卫星送入轨道,并成功回收两枚助推器。这是“猎鹰重型”的第4次发射,但距离上次发射已有3年多。同时,这也是太空探索技术公司2022年的第50次发射。报道称,美国太空军对这次发射设置代号为USSF-44,具体任务内容保密。这次发射进一步验证了该火箭27发并联构型的可靠性,同时为后续多个深空发射任务积累了经验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正>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2002年成立,2006年就进行火箭首飞(不过未能成功),2008年猎鹰1运载火箭首次成功发射,2010年成功实现猎鹰9中型火箭首飞。2012年,SpaceX公司开始进行垂直起降复用技术飞行试验,2015年猎鹰9火箭首次完成陆地回收,2016年实现猎鹰9火箭的海上回收。2017年,SpaceX公司不仅完成了其首次军事载荷发射任务,还首次实现猎鹰9火箭复用并且成功完成18次发射任务,占美国全年发射数量的2/3,一跃成为美国最重要的发射服务商。2018年SpaceX公司又实现了猎鹰重型火箭首飞,完成了同一枚火箭一子级的第三次发射,且发射数量也再度实现突破,达到了21次。  相似文献   

7.
正2018年2月7日,猎鹰重型火箭发射成功之后,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随即召开了新闻发布会,由公司创始人兼CEO艾隆·马斯克回答了记者们感兴趣的问题。曾想象猎鹰重型火箭在发射台上爆炸记者:这次发射的情况,请您大致介绍一下马斯克:截至发布会召开时,猎鹰重型火箭的飞行基本正常,但也有瑕疵。发射前,我对于可能出现的失败  相似文献   

8.
2015年12月22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用猎鹰-9(Falcon-9)火箭成功发射了轨道通信公司的11颗小型通信卫星。这不仅是猎鹰-9火箭自2015年6月28日发射失败以来的首次发射,而且是升级版猎鹰-9火箭的首次使用。更重要的是,猎鹰-9火箭在世界上首次成功进行第一级有动力垂直回收,从而在人类历史上率先验证了轨道运载火箭的回收技术,为未来打造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大大降低运载火箭发射成本奠定了重要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9.
《国际太空》2011,(8):9-14
2011年4月5日,美国私营航天公司一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首席执行官埃伦·马斯科(Elon Musk)宣布正在研制一种自人类登月以来最强大的火箭,即“猎鹰重型”(Falcon Heavy)火箭,并公布了火箭的相关设计细节和性能。根据介绍,“猎鹰重型”火箭具备强大的运载能力和低廉、经济的发射费用,  相似文献   

10.
正说起商业航天,我们马上会想到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 X)这样的劲旅,他们发射猎鹰重型火箭出尽了风头。提供轨道发射的公司固然风光无限,但还有一伙人执着于太空旅游尤其是亚轨道太空游,他们认为太空旅游能为商业航天开辟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正3月4日,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猎鹰"9FT型运载火箭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站发射了卢森堡欧洲卫星公司(SES)的SES-9通信卫星。这次发射再次进行了火箭第一级海上平台着陆尝试,但依然未能取得成功。这是"猎鹰"9火箭2015年6月底发射失败后的第三次发射,也是"猎鹰"9FT型火箭第二次发射和首次执行静地转移轨道发射任务。本次发射也是太空探索公司今年的第二次发射。  相似文献   

12.
<正>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 X)的猎鹰重型火箭于去年2月6日成功完成首次飞行试验后,这种"地表最强"火箭在今年开始执行正式的发射任务。6月25日,一枚猎鹰重型火箭在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成功发射升空,将24颗大小不一的卫星送入太空,完成了年内的第二次发射。但是,火箭的芯一级回收再度失败,成为"老大难"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和一年半前全世界瞩目乃至登上美国各大媒体头条的"猎鹰重型"首射不同,这款现役运力最强的火箭的第三次发射STP-2,正如其凌晨的发射时间一样,在大众的沉睡下悄然溜入夜空当中。可能除了意料之中的,堪称芯级回收诅咒的又一次回收失败外,不会有人注意到本次发射还创造了一个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乃至航天史上的第一:火箭整流罩回收成功。如果说这个"第一"没有实质感  相似文献   

14.
正2018年2月6日-2019年6月25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猎鹰重型"(Falcon Heavy)火箭先后实现了3次成功飞行,为商业用户和美国空军运送卫星载荷,可靠性不断提升,回收和重复使用技术也得到进一步验证。"猎鹰重型"火箭的连续成功发射,对世界商业航天发射市场格局、重复使用技术乃至运载火箭发展路线,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张希舜 《国际太空》1992,(10):12-13
原定1993年夏季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用H2火箭从种子岛发射中心发射技术试验卫星-6卫星,现因LE-7发动机屡出故障,推迟一年发射。卫星尺寸2米×2米×2.8米,太阳电池翼展开后跨度约30米。卫星重两吨,设计寿命10年。这颗卫星花了6年时间才制造出来。它是至今日本自己研制的第一颗重型静止卫星。卫星远地点发动机采用双组元液体燃料,姿态控制和轨道保持使用  相似文献   

16.
正国内动态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七号A成功发射试验九号卫星3月12日,我国新一代中型高轨液体运载火箭长征七号A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试验九号卫星。长征七号A火箭是三级火箭,主要用于发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力不低于7吨,同时具备零倾角轨道、奔月轨道等高轨发射能力,是国内第一个助推器与芯一级集束式分离的捆绑火箭。试验九号卫星主要用于空间环境监测等新技术在轨验证试验。  相似文献   

17.
金兑 《太空探索》2001,(2):18-18
1970年在远程导弹的基础上,在总设计师屠守锷的主持下,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开始研制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用于发射近地轨道返回式卫星。 长征二号是一种两级液体火箭,箭长32米,最大直径3.35米,起飞质量190吨,总推力280吨,其近地椭圆轨道的运载能力为1.8吨。经过4年的研制,1974年11月5日第一枚长征二号火箭进行发射试验,但由于箭上控制系统一根导线折断,火箭升空后20秒飞行姿态失控。最后火箭自毁爆炸,残骸坠于发射场附近,试验失败。  相似文献   

18.
太空新航线     
《太空探索》2011,(1):12-15
轨道通信公司第二代卫星转由"猎鹰"9发射美国卫星信息传输服务商轨道通信公司的18颗第二代卫星要到今年春天才能开始交付发射,而前两颗卫星将改由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大型"猎鹰"9火箭搭  相似文献   

19.
正12月23日,日本H-2A-202型运载火箭在种子岛航天中心发射了日本宇宙探索局的全球变化观测任务-气候(GCOM-C)卫星。本次发射的起飞时间仅比美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猎鹰9"火箭发射"铱"星早72秒,创造了航天发射最短间隔时间纪录。GCOM-C又称"色彩",发射质量1950千克,设计寿命5年。它将运行在高798千米、倾角98.6度的轨道,对云、气溶胶、海洋水色、植被和冰雪等进  相似文献   

20.
<正>这是一次"普通"的发射,由太空探索公司的"猎鹰"9运载火箭为卢森堡SES公司发射一颗重5.28吨的SES-10通信卫星,卫星具有50个Ku转发器,没有任何看起来值得一书的地方。但这又是一次极不普通的发射,一次有可能改变人类航天工业未来发展方向的发射,因为这次发射中的"猎鹰"9火箭一级是一枚已经发射过的"二手火箭"。这枚史无前例的"二手火箭"不仅又一次圆满完成了自己的发射任务,而且又一次准确飞回了距发射台300千米外的海上回收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