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软件无线电是最近几年提出的一种实现无线电通信的新的体系结构,文章介绍了软件无线电的概念、特点、历史和现状,并且提出和分析了直接中频采样软件接收机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软件无线电和虚拟无线电的系统结构,特点和应用,以及实现软件无线电和虚拟无线电的关键技术,并为解决这些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软件无线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软件无线电的概念及背景,描述了软件无线电的体系结构和设计步骤,并且指出软件无线电的关键技术所在。最后,分别以SPEAKeasy和Spec-trumWare系统为例详细介绍了软件无线电目前发展的现状。  相似文献   

4.
DDS频率合成器AD9850原理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软件无线电"是实现无线通信的新思路,它是在通用的开放式无线电智能平台上,通过安装不同的软件来完成各种通信功能。文章引入"软件无线电"的设计思想,结合具体设计实例,论述了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AD9850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  相似文献   

5.
分析卫星测控系统目前的现状,介绍了软件无线电技术的思想,讨论了软件无线电技术在卫星测控系统中的应用,提出对传统和新型的微波统一测控系统(MUTTCS)软件化的设计思想,给出一种初步方案设想.  相似文献   

6.
软件锁相环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虚拟无线电技术的特点和锁相环的基本原理,提出一种适于计算机软件化实现的锁相环数学模型,分析不同参数对锁相环捕获和跟踪性能的影响,得出不同情况下参数设定的基本准则。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软件锁相环在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下具有较好的捕获与跟踪性能。最后提出软件锁相环在测控系统中实现信号实时处理的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7.
软件无线电技术在卫星测控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卫星测控系统目前的现状,介绍了软件无线电技术的思想,讨论了软件无线电技术在卫星测控系统中的应用,提出对传统和新型的微波统一测控系统(MUTTCS)软件化的设计思想,给出一种初步方案设想。  相似文献   

8.
分析卫星测控系统目前的现状,介绍了软件无线电技术的思想,讨论了软件无线电技术在卫星测控系统中的应用,提出对传统和新型的微波统一测控系统(MUTTCS)软件化的设计思想,给出一种初步方案设想。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对软件无线电基本理论的研究,得出一种多相滤波数字正交变换的中频软件无线电结构,A/D的采样频率只有原采样频率的一半,这样就降低了对采样器件的要求。为了降低后续DSP处理速度需求压力,文中利用FPGA实现了多相滤波数字正交变换结构的延迟滤波,证明了这种结构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文章简要介绍了软件无线电的概念;分析了TI公司的DSP TMS320VC5509的特点;详细说明了一种基于双DSP的软件无线电中频调制解调平台的研究与实现。  相似文献   

11.
通用分组无线业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的网络结构。,分层协议,路由管理以及信道构成,分析GPRS采用分组交换技术而带来的技术优势,利用GPRS使现有的GSM系统平滑地过渡到UMTS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解决方案,是厂商,运营者和广大用户都欢迎的一种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12.
夏红娟 《上海航天》2003,20(4):46-49
根据某无线电定高装置的可靠性模型、寿命模型和试验信息,利用概率统计方法估算可靠度置信下限,以检验某无线电定高装置的可靠性是否达到规定要求,并以此验证可靠性设计的合理性。评估结果表明,该装置的可靠性指标满足有关要求。  相似文献   

13.
The results of the cross-correlation analysis of the amplitude fluctuations of radio waves of the = 32 cm band in seven sessions of radio occultation measurements of the northern polar atmosphere of the planet are presented. The existence of the cross-correlation of fluctuations (b 0.6) is established in the altitude realizations in the interval 61.5–65.0 km for two different sessions of radio occultation. Inner layering is revealed in the upper layer of the clouds of the planet at altitudes of 61.5–65.0 km, which is specified by an enhanced turbulence of the atmosphere. It is found that the lifetime of the small-scale layered irregularities is no less than 2 days and that their horizontal extension in the meridional direction can exceed 130 km. A possible cause of the emergence of the layered structures inside the upper layer of the polar clouds of Venus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星载探测设备经过几十年的艰苦探索和努力,正在形成一套较完整的探测器型谱,但到目前为止仍未能实现对内磁层等离子体密度三维时空分布及其动力学特性的实时探测。针对内磁层及顶部电离层区域范围内等离子体时空分布和动力学特性研究的探测需求,介绍一种重量轻、小功率、多功能的新型星载无线电遥感探测系统的设计思路,该系统用以探测空间等离子体密度分布、结构,及其时空演化动力学特性(探测参数包括幅度、相位、频率、Doppler频移、回波距离、到达角、极化)。该系统在有源主动探测模式下,可实施磁层等离子体探测、电离层顶测,也可作为HF雷达对地面大尺度目标进行探测;在无源被动探测模式下,它可用以探测空间电磁辐射背景环境和低频等离子体波辐射;选择合适的卫星轨道,采用多星多系统方式,还可实施组网探测,实时描绘近地空间等离子体分布全景图。  相似文献   

15.
Gubenko  V. N.  Yakovlev  O. I.  Matyugov  S. S. 《Cosmic Research》2001,39(5):439-445
The results of the determination of centimeter ( = 5 cm) radio waves absorption in the radio occultation experiments, carried out using the Venera-15and Venera-16spacecraft, are presented. The altitude distribution of the absorber substance is analyzed. The absorbing layer is shown to exist at altitudes of 64 to 58 km in the near-polar regions of the planet. At middle latitudes such an absorbing layer was not found. In the altitude range from 56 to 46 km the radio wave absorption by the sulfuric acid (H2SO4) vapor is observed. The content of the sulfuric acid vapor is shown to increase with decreasing altitude: in the mid-latitude region at altitudes of 56.7 and 53 km it equals 5 and 20 ppm, respectively, and at polar latitudes the same content of H2SO4vapor is observed at altitudes of 51.2 and 47 km, respectively. A comparison of these results with the data of radio wave absorption in the = 13 cm band, obtained in the Pioneer Venus Orbiterradio occultation experiments, leads to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obtained values of the sulfuric acid vapor content well agree in the regions of overlap of the data.  相似文献   

16.
4月3日,我国探月工程40米射电望远镜主体工程在昆明竣工,施工人员开始进行望远镜设备精度调节。2005年8月开工建设的这台大型射电望远镜,高45米,重400余吨,直径40米的锅状天线展开面积相当于4个篮球场,是我国目前最大的两台(另一台安装在北京)射电望远镜之一。从2007年开始为我  相似文献   

17.
由于月球曲率的影响,月表无线电波的传播需要考虑传播路径上的月面反射多径损耗和障碍物绕射损耗.根据惠更斯-费涅尔原理,文章针对月球曲率较大等特征,分别采用标准多径干涉和绕射算法及SEKE算法,对月面反射多径干涉、障碍物绕射等基本模型的应用判据进行研究,建立了基于以上两种算法的沿光滑月表的电波传播模型,并通过仿真算例对两种...  相似文献   

18.
论文分析了在学校环境中对无线网络应用日益增长的需求。比较了几种无线网络结构的特点,根据校园建筑分布以及网络结构对校园网的无线方案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随着无线电信号数据海量增加,复杂电磁环境下面临着未知威胁和目标侦察识别复杂度高的问题,本文针对未知无线电信号的特征提取任务,设计了一种混合神经网络以提高目标无线电信号的识别能力。先通过胶囊神经网络对未知信号的空间信息进行提取,再进一步运用门控循环单元提取信号在时间上的特征信息。设计混合网络模型将信号的时间和空间特征相结合,提高对目标信号的分类精度。通过RML2016.04C调制信号数据集,验证了混合神经网络的识别性能。结果表明:当信噪比为6 dB时,混合网络模型对多种不同调制信号的分类精度大于95%。因此,本文所设计的混合神经网络能够有效对不同调制信号进行准确分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