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欧洲空间局研制的“阿里安-1”运载火箭于一九七九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在法属圭亚那库鲁靶场发射成功,命名为LO1。由欧空局和法国空间研究中心提供的基本技术指标如下: 火箭全长47.388米,第一级点火时的重量为210,269公斤。第一级结构重量13,319公斤,装有147,567公斤推进剂(肼和四氧化二氮)。四台“海盗5”型发动机的总推力为249,000公斤。第二级结构重量3,900公斤(包括1/2级的过渡级),装有和第一级同样的推进剂34,093公斤,带有一台“海盗”式发动机,总推力为68,947公斤。  相似文献   

2.
基于航天工程中对于发动机试车台矢量推力现场动态校准需求,以摆锤式动态力加载装置为力源,研制了发动机试车台矢量推力现场动态校准装置。在发动机试车台试验校准点有限的情况下,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在校准工作中,对矢量推力的动态响应特性进行校准与补偿。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案动态性能优异,响应迅速,满足试车台矢量推力校准的需求,为后续进一步准确测试矢量推力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风洞实验结果表明鸭翼展向吹气能提高飞机大迎角升力,延缓机翼涡破裂,增大飞机失速迎角.但由于鸭翼展向吹气需从发动机引气,这势必对发动机推力和飞机的各项性能产生影响.采用动量定理和耗油率公式对从发动机引气造成的气流质量流量损失、发动机推力损失和对飞机总升力(引气造成的升力损失和鸭翼吹气获得的升力增量之和)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评估,并比较了机翼展向吹气与鸭翼展向吹气两种方式.结果表明,鸭翼展向吹气引气量少、推力损失小,对飞机大迎角机动性能有利,是一种可取的间接涡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4.
《太空探索》2003,(11):21-21
与汽车和飞机都靠发动机的推力前进一样,神舟飞船在太空中运行也是靠发动机推动的。所不同的是汽车和飞机上的发动机是依靠油料与空气中的氧气混合燃烧,产生气体推力,因此,它们都离不开空气中的氧气。而飞船上的发动机是液体火箭发动机,在没有氧气的太空中飞行,因此,飞船发动机在工作时不需要空气中的氧气,是由一种称作氧化剂的含氧液体提供燃料燃烧所需的氧,或者直接由燃料催化分解产生气体,燃烧气体和分解气体通过喷管喷出产生推力,使飞船能够在没有空气的太空中也能飞行。  相似文献   

5.
“阿里安5”是欧洲将于1995年前后交付使用的推力最大的运载火箭。它可将6.9吨有效载荷送入地球同步转换轨道,将18吨有效载荷或重23吨的“赫尔墨斯”载人航天飞机送入低轨道。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副主任维内尔最近表示,欧洲打算开发重量为“阿里安5”火箭的2.5倍、推力为“阿里安5”火箭的3.5倍的“超级阿里安5”型运载火箭。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作过测算,利用“火神”发动机和“阿里安5”火箭的助推器可制造推力为1500吨的“超级  相似文献   

6.
美国特里达因·布朗工程公司最近论证了一种从空中发射航天飞机的方案。这种可重复使用的航天飞机将用现有的推进系统来建造,能把几吨重的有效载荷送入近地轨道并返回地面。在巴黎航空博览会上,展出了这种航天飞机和波音747运载飞机的缩比模型。航天飞机将被驮在波音747飞机的背部,飞到预定高度时,4台RL-10发动机(普拉特·惠特尼公司制造)点火,其推力达到200kN(45000  相似文献   

7.
斜板滑跳起飞动力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合研究了收音机众航母上斜板滑跳起飞动力学问题,建立了考虑甲板运动,起落架变形运动在内的完整的飞机动力学方程,分析讨论了航母纵摇和垂荡,起落架变形,发动机推力及斜板形状等因素对起飞特性的影响,为飞机采用斜板滑跳起飞可行性提供了理论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8.
综合消息     
▲法国欧洲推进公司成功地进行了新的低温发动机Vulcain两次持续长达800秒试车,工作达到104%,标定推力约120吨。在试车中,完全需要环状物增强分离。另一台发动机工作总计1000秒。在试验台上试车的6台发动机超过了10000秒。▲加拿大选拔了一组四名宇航员,其中有一名女性,叫朱莉·帕耶特,未婚,25岁。其他三位是男性:戴维·威廉斯;克里斯·哈德菲尔德;克里斯·默凯。最后一位取代退出竞选的罗伯特·斯图尔特。宇航员将参加美国航天飞机或自由空间站飞行。  相似文献   

9.
正托举起了"土星"5号火箭和人类登月梦想的F-1火箭发动机至今仍然是世界上推力最大的单燃烧室发动机,而且有关复活F-1火箭发动机的呼声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到现在,是始终存在的。F-1火箭发动机是美国洛克达因公司设计制造的一款液氧煤油发动机。它的经历,堪称一段传奇。发动机的诞生F-1火箭发动机的设计海平面推力约为680.39吨。这样大的推力  相似文献   

10.
美国航天飞机是目前世界上仅有的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航天运输系统,由轨道器(外形像飞机的部分)、两台固体火箭发动机、外贮箱和装在轨道器上的3台主发动机组成。外贮箱长46.9米,直径8.4米,干重(不装推进剂)近30吨(采用铝锂合金  相似文献   

11.
提出并研究火箭发动机推力试验装置应用范围扩大问题,即推力试验装置如何适用于推力远远小于试验装置额定负荷能力的发动机的推力试验。指出并研究了其中关键技术问题,包括试验装置机械结构与发动机的安装与配合、减小测力误差和原位校准的实现。建立了有关力学模型,分析了测力误差产生原因,并提出和论证了解决措施。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设计,火箭发动机推力试验装置基本上可以用于推力小于试验装置额定负荷的任何规格的发动机的推力试验。  相似文献   

12.
欧洲部分     
俄罗斯 俄罗斯将为MiG-AT教练机换装新式发动机,MiG-AT教练机将采用新兴的RD-1700型发动机。目前RD-1700发动机已进入地面测试阶段,MiG-AT教练机将在2001年秋天换装两台RD-1700型发动机,目前MiG-AT教练机装两台04一R20发动机。RD-1700型较04-R20发动机重量更轻、推力更大,效率更佳。MiG-AT可做MiG-29、Su-27与Yak-130等战机的教练机。  相似文献   

13.
首次将卡尔曼平滑应用于固体火箭发动机地面热试车时的动态推力测量,提供了一个便于工程应用且有较高精度的动态推力测量的新方法。根据固体火箭发动机理论推导出推力的动态模型;研究噪声方差和初始条件的确定方法及估计的稳定性、敛散性。继而进行了数学仿真实验,并对实际发动机推力采样数据进行了处理。分析与处理结果表明:卡尔曼平滑应用于动态推力测量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阵风”是法国达索飞机公司为法国空海军研制的下一代战斗机。1983年该公司宣布研制先进实验战斗机(ACX).取名“阵风”A。实验型“阵风”A于1984年3月开始设计.先采用两台美国通用动力公司(GE)的F404型涡扇发动机作为过渡动力装置.之后再换装当时法国斯奈克玛公司在研的推比10级的M88型涡扇发动机。“阵风”A于1985年12月出厂,1986年7月首次试飞,之后按计划完成440次363小时的各种飞行试验。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一种高准确度、具有差动流量细化分度、电机转速特性适配和恒渗漏等特性的新型液压力源,以及该液压力源在航空发动机试车台现场校准方面的应用情况,与实验室校准结果进行了比较,得出了航空发动机试车台推力现场测量方法适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为了保证氢氧火箭发动机高空环境下推力测量的准确性,针对氢氧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的特点,结合推力测量装置的原理和实际布局的需求,开展了低温及真空环境影响下的推力测量装置结构设计研究。解决了小弹阻力的弹簧片设计技术、校准力与发动机推力轴线一致的控制技术、校准传力机构由动到静真空舱密封的实现技术以及管路约束力对推力测量影响的控制技术等难点,成功研制了一套推力测量装置,应用于某型火箭发动机试验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文青 《国际太空》2008,(1):35-35
2007年11月15日,由印度自主研发的低温发动机完成一次关键的地面试验,该发动机将替代俄罗斯提供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运载火箭”(GSLV)的上面级。这次决定性的试验意味着该上面级发动机的研制工作取得重大进展。这个上面级由可再生冷却的低温发动机提供动力,能够在火箭级燃烧循环中运行,并可在真空条件下产生69.5kN的推力。  相似文献   

18.
解耦算法在发动机推力矢量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发动机推力矢量的特点和测量要求,在分析发动机推力矢量测试平台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推力矢量的解耦算法,可减少主推力和侧向力之间的相互耦合,提高推力矢量的测试准确度。经多次试验表明,解耦后测试系统误差明显减小。用该方法测量推力矢量参数的不确定度小于5%,可以满足推力矢量测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军用飞机,发动机战技性能评估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飞机、发动机战技性能的评估,无论对于改型论证工作,或者对于新机论证和初步设计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由北航研究发展的飞机/发动机一体化评估系统(简称为AEAS),以及利用AEAS对军用飞机/发动机(涡喷或涡扇发动机)组合方案战技性能评估研究的一些结果。还讨论了利用AEAS具有的优选功能,根据飞机飞行任务和战技性能要求,分别或同时对飞机/发动机系统主要设计变量(如飞机起飞推重比,翼载,机翼外形几何参数和发动机循环参数等)的各种组合进行优选,求得最佳方案的算例。使用AEAS的初步经验表明,计算结果合理,计算精度和所需CPU时间适合于飞机/发动机系统方案论证和初步设计阶段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文木 《太空探索》2000,(8):24-25
纵观30年代,航空技术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不仅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还远及二战之后。这其中包括了涡轮喷气发动机,新型伸缩式起落架、常速全推力变距螺旋桨、翼/桨除冰系统、自动驾驶仪、全金属应力蒙皮结构和大推力发动机等各种先进技术的出现和进展。 1933年世界上第一种现代意义上的商用飞机B-247型飞机投入使用,它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全金属设计,装备有推力强大的星形发动机、常速变距螺旋桨,伸缩式起落架等,可以乘座10名旅客。 紧接着,道格拉斯公司的DC-1、DC-2又相继问世,它们比B-247更大、更快,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