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垂直     
垂直发射型米卡防空导弹系统2 0 0 5年 2月底 ,欧洲导弹集团 (MBDA)成功进行了垂直发射型米卡防空导弹系统的发射试验。试验中 ,装有红外导引头的防空导弹直接命中 1 0km远处低空飞行的小型靶机。垂直发射型米卡防空导弹系统是中距空空型米卡导弹的车载型 ,由战术行动中心、探测雷达和数辆 (一般为 4辆 )导弹发射车组成 ,彼此通过光纤连接。每辆发射车携带 4枚雷达主动制导或红外成像制导的米卡导弹 ,可对多目标进行快速齐射 ,发射间隔 2s。该系统能 3 60°全方位防御固定翼飞机、直升机、无人机和空射导弹等目标 ,具有发射后不管和全天候…  相似文献   

2.
NASA发射第三颗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 TDRS- J。它将能以比计算机的 5 6 K modem快 5 0 0 0倍的速度从地球轨道航天器下传数据 ,传输近实时的视频或高分辨的数字图像信息。2 0 0 2年 12月 5日 ,美国空军在东部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场使用宇宙神 2 A运载火箭发射了一颗跟踪与数据中继系统卫星 (TDRS- J) ,这是美国空军自从 1983年第一次发射 TDRS卫星以来的第十次发射。两周后 ,TDRS- J卫星将从现在的转移轨道升入大约 35 90 0 km的地球同步轨道。TDRS- J卫星是第二代 TDRS卫星中的第三颗 ,卫星发射重量 3196 kg,由波音卫星系统公司…  相似文献   

3.
美国反卫星拦截器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袁俊 《中国航天》2000,(4):41-45
自 1 957年1 0月 4日 ,前苏联发射第一颗卫星以来 ,许多国家和地区性机构组织相继研制和发射了各种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和空间站等航天器。至今 ,已有 2 0多个国家发射了自己制造的卫星。卫星和航天技术的发展 ,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促进了地球资源开发。同时 ,兼有特定军事任务的载人飞船、空间站和航天飞机的研制与发射 ,导致了外层空间的军事化进程和军备竞赛 ,使其成为美俄争夺制天权的战场。美国发射的卫星中 ,军用卫星占 70 %还多 ,分布范围近至1 50公里的低地轨道、远至 360 0 0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 ,能对地球进行全方位的观测…  相似文献   

4.
日本将于 2 0 0 3年 9月再发射两颗间谍卫星 ,以增强其对北朝鲜的监视能力。日本 2 0 0 3年 3月发射的两颗间谍卫星每天分别在早上和晚上两次经过朝鲜上空。再发射两颗卫星将使日本能够在下午对朝鲜进行拍照。即将发射的这两颗卫星与已发射的两颗卫星类似 ,一颗具备光学成像能力 ,一颗具备雷达成像能力。这两颗新卫星将于下个月运往种子岛航天中心 ,将由日本国产H 2A火箭发射。3月份发射的光学成像卫星已被证实能够区分地面仅 1m长的物体。雷达成像卫星即使在晚上和多云的条件下也可以拍照。研究人员期望该雷达成像卫星可以区分出经过伪装…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与乌克兰联合成立的航天运输机构 (Kosmotras)明年将发射一系列美国探测器进行月球探测。这些探测器将由俄罗斯生产的“第聂伯”火箭发射 ,拍摄月球表面照片 ,之后登陆月球。最终这些小探测器能将商业货物运往月球 ,完成NASA的试验并对月球表面进行探测。根据Kosmotras与美国转移轨道公司签订的价值 2 0 0 0万美元的合同 ,12月 2 0日“第聂伯”火箭将发射一个模拟月球探测器同时搭载 5颗分别来自阿根廷、德国、意大利和沙特阿拉伯的卫星。该合同下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将在 2 0 0 3年 10月发射 ,它将携带 2架相机…  相似文献   

6.
中国返回式卫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到2006年为止,我国共进行了24次返回式卫星(FSW)的发射,其中发射成功23次,回收成功22次。我国返回式卫星的发射情况见表1。 6种型号的返回式卫星发射回收情况简述如下: FSW-0:共进行了10次发射,9次发射并成功回收。通过该型号取得了卫星制造、卫星发射、跟踪测控和卫星回收的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7.
迄今为止 ,美国、苏联 /俄罗斯、日本、欧空局、中国、印度等国家和组织共发射了 1 0 0多颗气象卫星。世界上第一颗气象卫星是美国的“泰罗斯”号。 1 960~ 1 965年间共发射了 1 0颗。该卫星系列云图分辨率不高 ,属试验型卫星。美国研制的第一代业务应用极轨气象卫星“艾萨号” ,于 1 966~ 1 969年共发射了 9颗。 1 980年起开始研制和发射第二代“诺阿”(NOAA)极轨气象卫星 ,至今已发展到第三代“泰罗斯N 诺阿”系列卫星。美国极轨气象卫星“诺阿”用两颗卫星组网 ,其中一颗上午发射 ,另一颗下午发射 ,这两颗卫星组网可以实现每 6小…  相似文献   

8.
20 0 1年 1月 30日 ,波音公司研制的德尔它 2号运载火箭在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场成功地发射了一颗 GPS R卫星。这是美国空军向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订购的 2 1颗 GPS R卫星中的第 7颗 ,它发射成功使得目前 GPS卫星星座上的 GPS R卫星增加到 6颗 (注 :第 1颗 GPS R卫星发射失败 )。GPS R- 7卫星重约2 0 39千克 ,制造成本约为 4 4 0 0万美元 ,它是在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 AS- 4 0 0系列卫星总线技术基础上研制的 ,设计使用寿命为 10年。发射当天 ,德尔它 2号火箭将 GPS R- 7送入了距离地球表面约 2 0 2 0 0千米高的GPS卫星星座第 5轨…  相似文献   

9.
美国“机遇”号火星探测器经过多次发射推迟之后终于顺利启程 ,追随先行一步的“勇气”号火星探测器 ,踏上了前往火星找寻水和生命存在的痕迹的旅程。“机遇”号火星探测器于美国东部时间 2 0 0 3年 7月 7日 2 3时 18分 (北京时间 8日 11时 18分 )由“德尔塔 2”火箭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机遇”号火星探测器原定于 6月 2 5日发射 ,但是由于天气和技术原因 ,发射工作被连续推迟了 5次。如果一切顺利 ,“机遇”号火星探测器和美国宇航局 6月 10日发射的“勇气”号火星探测器将于 2 0 0 4年 1月在火星上着陆。美国发射“机遇”…  相似文献   

10.
继 2 0 0 0年 1 2月 5日发射分辨率为 1 .8m的ErosA1商业高分辨率遥感卫星之后 ,以色列的ImageSat国际公司可能取消原定 2 0 0 1年晚些时候的A2卫星发射计划 ,转而研制将耗资 1亿美元的更高分辨率的新型ErosB系列卫星。由于采用以色列电子光学公司新的光学技术 ,ErosB系列性能更优 (分辨率为 0 .8m) ,寿命更长 (设计寿命 1 0年 ,A1系列为 6年 )。ErosB可能于 2 0 0 3年早些时候发射。以色列计划研制新型卫星@张晓岚  相似文献   

11.
Satellite land remotely sensed data are used by scientists and resource managers world-wide to study similar multidisciplinary earth science problems. Most of their information requirements can be met by a small number of satellite sensor types. Moderate-resolution resource satellites and low-resolution environmental satellites are the most prominent of these, and they are the focus of this paper. Building, launching, and operating satellite systems are very expensive endeavors. Consequently, nations should change the current pattern of independently launching and operating similar, largely redundant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satellite systems in favor of true and full collaboration in developing, launching, operating, and sharing the data from such systems of the future. The past decade has seen encouraging signs of increasing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in earth remote sensing, but full collaboration has not yet been attempted. A general strategy to achieve such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is presented here, including discussion of potential obstacles, ideas for organizing and overseeing the long-term process toward collaboration, and short-term objectives whereby early successes critical to accomplishing long-term goals can be achieved.  相似文献   

12.
国外低轨道卫星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地球低轨道更利于收集情报信息 ,大多被军事侦察卫星所占有。随着太空军事化趋势的日益增强 ,了解和认识当前的低轨道卫星较为必要。介绍了典型低轨道卫星的军事作用和运作机理 ,并给出了当前在轨低轨道卫星的技术参数。最后分析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在轨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测控关键技术(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卫星轨道根数,研究了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TDRS)对用户星的精确跟踪规律,并据此分析了TDRS对卫星平台姿态和天线运动范围的要求。介绍了TDRS测控中的关键技术,如螺旋扫描算法在TDRS搜索用户星时的应用、TDRS对近地卫星的覆盖率、TDRS跟踪多用户星的资源分配准则、星蚀和日凌计算,以及轨道位置保持控制策略等。相关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已在我国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在轨测控应用中得到了证实,可用于未来TDRS的工程测控和业务应用。  相似文献   

14.
国外对地观测卫星高精度姿态控制系统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施少范 《上海航天》2000,17(6):49-53
简要介绍了国外对地观测卫星研制开发的历史、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分析和研究了对地观测卫星的姿态控制系统,以及这类卫星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和所达到的控制精度。同时展望了未来对地观测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的技术要求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协同优化在卫星多学科设计优化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裴晓强  黄海 《宇航学报》2006,27(5):1054-1058
探讨以遗传算法为优化上具的协同优化方法在卫星总体优化设计中的应用以及各学科间耦合关系。首先对基本协同优化方法的流程及特点进行了探讨,然后以对地观测卫星总休优化设计为对象,研究如何利用协同优化方法建立此问题的优化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融合了遗传算法的协同优化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对地观测卫星总休优化设计,学科间耦合设计变量以及耦合状态变量的一致性误差均接近0.01%。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分析了月球复杂的重力场环境对月球卫星轨道运行的影响。通过月球卫星冻结轨道与地球卫星冻结轨道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月球重力场存在较大异常,并由此引起月球卫星轨道发生较大漂移。另外,月球冻结轨道在带谐项影响下还存在中等周期的漂移,仅简单考虑带谐项系数无法求得完美的月球冻结系数。由于月球重力场异常对绕月卫星的影响与地球轨道卫星情况相比存在很大差异,因此月球轨道卫星的长期运行与控制策略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此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中国在20世纪发射的返回式航天器和光学型对地观测类卫星、研制成功的航天光学遥感器和建成的卫星对地观测信息应用系统 ,展示了中国在航天返回与遥感领域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现代小卫星的发展及轨道垃圾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综述半个多世纪以来传统和现代小卫星的技术发展,特别是现代小卫星在对地观测、通信导航、空间技术实验与演示、深空探测、军事等方面的应用取得很多成就,尤其是对地观测高分辨率成像系统取得了突破性技术成就;其次讨论小卫星所产生的轨道垃圾及其影响和处理;最后提出未来小卫星技术发展十个原则,对未来小卫星的应用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用于遥感卫星数传的新型波导阵列组合天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云裳 《宇航学报》2003,24(6):555-562
从新的设计理念出发,提出一种新型的波导十字阵列组合辐射天线替代了赋形反射面天线,用于低轨遥感卫星的数传系统。文中论述了该天线的设计思路、设计过程,并列出了天线的主要性能。最后还简述了该天线在国内卫星上的应用及我国未来低轨遥感卫星数传天线的发展趋势。该天线已在我国多个卫星上成功应用。这种波导阵列组合天线结构紧凑、尺寸小,具有与国外通用的赋形反射面天线基本类似的性能,可达到星载数传天线的预定要求,而且为星载遥感器及其他载荷留出了更大的对地安装空间。  相似文献   

20.
实施卫星激光定轨的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卫星对地观测分辨率的不断提高 ,对卫星在轨位置精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采用星载激光后向反射镜阵列与卫星激光测距定轨方法 ,可以获得厘米级的定轨精度。文中针对我国国情 ,建议我国的导航卫星和对地观测卫星采用激光定轨技术 ,并提出了创立卫星激光定轨条件的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