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气膜冷却孔的制造一直是难点所在。提出了微小孔电火花-电解同步复合加工方法,通过电火花加工和电化学溶解同步进行,实现小孔的高效无重铸层制造。针对电火花-电解复合加工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观测了复合加工过程中的试验现象,研究了加工过程中的电压电流波形和加工产物成分,计算了电化学溶解作用占复合加工材料去除量的比例,分析了工作液电导率对电极损耗的影响,比较了复合加工与纯电火花加工后的微小孔加工质量。试验结果表明,电火花-电解复合加工可以在微小孔制造完成的同时,有效去除孔壁上的重铸层。提出的方法可以为实现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气膜冷却孔的高效无重铸层制造提供新的解决途径,并可用于其他微小群孔类零部件的加工。  相似文献   

2.
航发涡轮叶片气膜孔的磨削加工实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目前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气膜孔加工精度低和重熔层难去除的问题,提出了"电火花打孔、磨削扩孔"的新型气膜孔加工工艺,研制出小孔磨削专用微细CBN砂轮并对电火花气膜孔进行了磨削工艺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经磨削加工后气膜孔圆度降低50.9%,孔径尺寸标准差降低90.7%,表面粗糙度降低65.9%,重熔层被全部去除,证明了航发涡轮叶片气膜孔磨削加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电液束加工技术的内涵、应用,重点介绍了电液束作为一种优质小孔冷加工技术对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制孔应用的重要性,展望了电液束加工技术在高性能发动机研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一、概述 1.国内外情况涡轮叶片是喷气发动机的重要零件,一台涡轮转予就有叶片140片。涡轮叶片是在高温和恶劣条件下工作的,故对材料的性能、几何形状和加工精度均要求很高。自50年代至今,榫齿加工一直是生产中的关键工序。近三十年来,各厂的涡轮叶片柞齿大部是在进口的匈牙利制UF—21型铣床上进行加工,其它的铣床无法保证产品质量。这些进口铣床已经用了近三十年,精度下降,越来越满足不了产品的要求。随着各种新机的试制,材  相似文献   

5.
增大高温涡轮叶片的冷却面积可改善冷却效果,以大大提高发动机的推力。目前高温涡轮叶片多采用冷却型腔代替冷却型孔。制造陶瓷型芯,模具是关键,因为该模具型腔构型十分复杂,以致采用常规的机械加工方法,甚至常规的数控加工方法都难以完成。我们采有计算机辅助程序设计、数控刨铣的综合工艺,和过一年多的研制,完成了陶瓷型芯模具的试制工作。  相似文献   

6.
针对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气膜孔加工的合格率低,难以大批量生产等难题,突破自适应加工系统、智能化网络控制系统、设备网络数据接口、快速换型工装等技术,基于精益“U型”布局,建成用于涡轮叶片气膜孔加工的具有自动化、数字化、集成化、智能化等特征的电加工数字化生产线,实现“24 h无人化生产”和多型号共线批量生产。经过两年的运行,一次交检合格率和设备综合效率等各项经济指标均达到设计目标,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合格率,降低了叶片加工成本,解决了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大批量生产的瓶颈。总结出电加工数字化生产线组成及架构、关键技术和建设步骤,对航空发动机制造业数字化生产线建设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
带密布小孔涡轮冷却叶片的振动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中带密布小孔的涡轮冷却叶片为研究背景,将试验研究与有限元数位分析相结合,形成一种新的混合法。它可准确算出带密布小孔叶片的振动特性。首先通过对带有密布小孔叶片的大量试验研究,得到叶片的开孔率对叶片固有振动频率的影响规律,并用数学函数表示出来。尔后提出一种等效方法,并依据所提出的等效原则,将小孔效应用等效参数表达,并将它们引入有限元分析程序中,得到了满意的计算结果。它与试验数据十分吻合,相对误差约为3.4%。  相似文献   

8.
分析介绍了电火花高速小孔加工原理和特点,重点叙述了围绕提高航空发动机叶片气膜孔加工质量,对若干关键技术进行攻关提升以及多轴数控电火花高速小孔加工技术和设备在航天、航空等关键制造业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9.
带密布气膜冷却孔的涡轮叶片等效应力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带气膜冷却孔的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涡轮叶片为研究背景,引入了等效概念对密布小孔结构进行了详细的应力-应变分析。这种等效分析方法是把多孔材料转化为具有等效材料常数的等效实体材料。根据MARC大型通用软件的线弹性及弹-塑性有限元应力分析结果,将小孔效应转化为等效弹性常数及等效应力-应变曲线。最后以某发动机高压涡轮工作叶片为例,将得到的等效材料参数引入到叶片的有限元强度计算中,从而得到考虑密布孔影响的涡轮叶片应力应变场,并通过子模型计算得到更为准确的孔边最大应力。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世界上有100多家发动机制造厂。通常一家制造厂一天处理7000个叶片。因此,如何确保叶片型面的正确几何形状成为涡轮叶片和压气机叶片制造厂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因为精确控制叶片的形状和厚度,每年可节约价值几百万英磅的燃油。  相似文献   

11.
研究用展成电解工艺进行大扭曲度整体涡轮叶片的机械加工,对涡轮叶片型面进行数据处理,用软件方式实现电解加工的多轴联动进给;分析叶片电解过程成形规律,合理设计阴极、流场,解决大扭曲叶片加工的叶背二次腐蚀、出口短路等关键工艺问题,试验可稳定达到工序精度要求,并可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12.
航空发动机叶片气膜孔测量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航空发动机叶片冷却气膜孔的设计、加工和国家"十一五"计量科研项目的技术攻关及检测试验研究,本文简要介绍了叶片气膜孔位置度检测技术的思路、途径和方法,力求解决叶片气膜孔加工中的量值传递或溯源的难题,使我国在叶片等空间曲面小孔测量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3.
针对某类复杂壳体深小孔数量多、孔径小、长径比大、精度要求高的特点,在优化设计枪钻切削刃及冷却孔结构的基础上,将枪钻、直槽内冷钻等新型孔加工刀具与加工技术应用到卧式加工中心上,研究开发孔径Φ2~Φ10、长径比20~60深小孔的高效加工方法和加工工艺,优化得到符合要求的最佳切削参数,并建立深小孔高效加工切削参数数据库。实践表明,这一技术将深小孔加工效率提高30%以上,加工质量显著改善,有效解决了深小孔的高效精密加工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与燃烧室一样,涡轮设计对于长寿命和低维修成本来说是极其重要的。随着涡轮进口温度的升高,涡轮部件需要改善冷却、材料和融热涂层。众所周知,罗尔斯·罗伊斯公司是气冷涡轮叶片的先驱者。早在1952年就最早试验过气冷涡轮叶片,1956年该公司的第一种锻造的气冷涡轮叶片投入生产。BRZll发动机系列从1992年的一22型采用简单冷却孔锻造叶片发展到1987年一524型采用多路回转冷却通道铸造定向凝固叶片,涡轮进口温度从1530K提高到1730K。“道达”892的涡轮设计是建立在RBZll的使用经验和当代三维气动、冷却和材料技术的基础上的,所有的转…  相似文献   

15.
DZ125带小孔构件低循环/保载疲劳试验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进行了定向结晶合金DZ125带小孔构件在高温下的低循环/保载疲劳试验.此构件试验用来部分模拟航空发动机气膜冷却的空心涡轮转子叶片, 试验方案根据空心涡轮转子叶片的几何特征和所承受的温度及载荷状况来设计.介绍了试验方案和试验结果分析, 包括寿命分析、试验裂纹扩展规律分析和金相分析.结果表明小孔应力集中和保载是构件破坏的主要原因, 孔边电火花加工特征对裂纹萌生起到决定性影响.   相似文献   

16.
电解加工作为一种工艺方法用于生产,在我国已有十多年的历史,不论在电解加工工艺技术上还是在设备设计制造上都有了很大的进展。电解加工的应用范围正在不断扩大。航空发动机叶片的成批生产,已能直接由锻件加工而且基本上保证型面公差在0.18毫米以内。目前电解加工的叶片类型正在不断扩大:从锻造叶片到精铸叶片,从镍基合金叶片到钛合金叶片,从小涡轮叶片到大型风扇叶片,从单个叶片到整体涡轮叶片,还要扩大到整体涡轮扭曲叶片的加工。  相似文献   

17.
<正>缩小燃气涡轮叶片前后缘的加工公差以及获得更为复杂的椭圆形三维气动外形都是改善涡轮叶片和导向器气动性能的手段。为了满足这一需求,AVR航宇公司与发动机制造商开展了紧密合作,研发了一套自适应仿型和抛光系统,能够按照发动机新的设计要求在涡轮叶片和导向器上加工出高精度的椭圆形外形,并获得更为理想的加工公差。目前,该系统已在航空航天和能源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主要用于燃气涡轮转动关键件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气膜孔几何特征参数有效检测手段缺乏、测量结果一致性差的问题,设计并搭建了基于光纤复合测量技术的涡轮叶片气膜孔检测系统,提出了利用该系统对涡轮叶片气膜孔进行测量的方法,通过试验进行了方法验证。搭建的系统为多传感器测量系统,具备叶片接触与非接触测量、空间姿态定位及3D投影能力,实现了涡轮叶片全范围气模孔的测量。在试验中,选取高压涡轮叶片作为被测物体,应用该测量系统对叶片上的气膜孔进行了测量,计算得到了气膜孔直径、轴线角度及位置度的准确信息。结果表明:通过测量不确定度的分析评定可知,该系统对气膜孔直径、位置度的测量不确定度均小于0.01 mm,完全满足设计公差对测量仪器的精度要求,可以用于涡轮叶片气膜孔工程化测量。  相似文献   

19.
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采用热障涂层技术和气膜孔冷却技术可以大大提升叶片的耐温能力,因此可以显著提高发动机的工作温度使其具有更高的推重比和效率。而在带有热障涂层叶片上实现高品质和高精度冷却气膜孔的加工是发动机制造技术的难点。由于飞秒激光加工具有材料无选择性、无热影响区及加工精度高等特点,因此飞秒激光成为加工带热障涂层叶片气膜孔的研究热点。阐述了飞秒激光与叶片涂层和基体材料的作用原理和飞秒激光微孔加工的技术特点,介绍了飞秒激光带热障涂层叶片气膜孔加工技术的研究过程和发展现状,展望了该技术在高精度带热障涂层叶片气膜孔制造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涡轮叶片研制生产中定位转化繁复、误差累积明显、制孔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球形定位技术方案.球形定位解决了工装与气膜孔相互干涉、叶片制孔效率低的问题,通过叶片试制加工和生产验证,球形定位技术减少了基准转换,利于工装设计,制孔效率提升,可以应用于叶片工程化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