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固体火箭用于航天飞行已有近30年历史。30年来美国航天发射的历史记录表明,固体火箭发动机工作可靠性相当于或优于液体发动机,研制成本和使用成本则低于液体发功机,因而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当前美国政府正组织航天界积极探索进一步降低运载火箭的成本和提高其可靠性,要实现这一目标,无论对固体技术还是液体技术来说均需进一步提高和发展,但采用固体系统,技术上易于实现,所需投资较低。固体火箭在下一代先进的运载系统中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固体火箭发动机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便于机动部署和快速响应等优点,是战略/战术导弹武器的主要动力装置和航天运载火箭系统的重要动力源。介绍了世界各国现役典型固体火箭发动机及其采用的先进技术,分析了西方航天强国与我国的固体火箭推进技术发展水平与差距。针对我国航天发展及国防装备需求,提出了固体火箭推进技术如何发展、研发工作如何开展若干问题的几点思考,为我国固体火箭推进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当代固体火箭技术水平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八十年代国外有关固体火箭新成就和新技术的文献资料报道,分析了国外固体火箭技术的发展前景,文中以当前技术水平为起点,新技术动态作导向,分析和预测未来固体火箭技术的发展景象,评述国外的发展经验,对我国固体火箭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印度航天用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发展历程、技术水平和应用情况,着重介绍了SLV、增强型SLV和极轨道卫星运载火箭用的固体发动机情况。  相似文献   

5.
介绍一个新的化学火箭推进领域--低温固体推进技术,叙述了这种新一代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基本原理、结构形式、特点和有关技术问题,近年来国外研究工作取得的进展及应用于航天运载火箭的潜力。  相似文献   

6.
刘霄  吕南 《湖北航天科技》2001,(1):27-30,38
简述了固体火箭发动机及固体推进剂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情况,概要地介绍了固体火箭发动机设计及固体推进剂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火箭发动机的研制始终是推进航天技术和探索未知空间的重要支柱,固体火箭发动机以成本低、可靠性高等特点,常被选作推进系统,针对航天工程中火箭运载、在轨维修和精确制导等技术的需求,重点梳理了多年来美国、俄国、日本、欧洲和中国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研究进展与成果。以火箭运载和精确制导为临界点,将固体火箭发动机进行大小型区分,基于整体式和分段式的特点,列表对比了大型固体火箭发动机的长度、直径、推力等重要技术参数。沿着时间的发展主线,概述了小型单/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工作原理、结构参数、飞行测试结果等。通过对比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揭示了国内固体火箭发动机发展的技术差距,提出了固体火箭发动机发展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8.
2006年8月1日至4日,中国宇航学会固体火箭推进专业委员会第23届学术年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召开。本次年会旨在总结航天领域“十五”取得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未来固体推进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王铮 《上海航天》1989,(5):52-55
本文提出了固体发动机用于航天运载的两个方案:全固体方案和液体芯级固体助推方案.对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成本等问题作了详尽讨论,并与液体火箭发动机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
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发展和面临的关键技术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国内外先进固体火箭发动机进行研究,从战略导弹、战术导弹、航天运载用固体火箭发动机及超音速高超音速固体组合动力四个方面着手,总结与分析了国内外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技术特点及技术水平,据此提出了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技术发展方向,并指明了各领域固体火箭发动机及固体组合动力面临的关键技术问题,探讨解决关键技术的主要途径,以期为我国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对美国战略防御倡议(SDI)计划的发展和调整进行了跟踪分析,以较详实的资料评价了固体火箭推进技术在该计划发展中所占有的地位和已经起到的作用,指出了它在先进的空间防御系统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日本的航天事业是从1951年固体火箭的研究开发开始发展起来的,至今已有40余年的历史,经历了从试验到研制、从探空、微重力试验到卫星发射应用的过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日本还引进国外先进的火箭技术,发展大型固体助推火箭,以实现大型卫星的发射。在消化吸收国外火箭技术的基础上,日本目前正在全力自行研制H-2大型运载火箭,包括其所用的固体助推火箭,准备用这种火箭发射希望号航天飞机。此外,日本在未来固体火箭的大型化、无公害化、降低成本以及采用新材料和新技术等方面也正在进行研究开发。以下对日本固体火箭技术的发展历程作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讨论应用简单的挤压式液体火箭发动机助推器替代现有固体捆绑火箭发动机的可能性,并且探讨如何制造同固体火箭发动机相同经济效益的火箭发动机,而不出现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安全和操作缺限。固体火箭发动机经济效益好并被广泛使用。但是它表现出明显的安全和操作缺限,用现有经费模型探讨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经济效益,并说明其原因。为此促使我们比较分析简单的挤压液体火箭发动机级,此液体火箭发动机级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有相同经济效益的烧蚀冷却液体火箭发动机。本研究所选择的液体推进剂是过氧化氢和煤油,它具有可与固体火箭发动机相竞争的经济和性能特性。研究表明没有实际的液体推进剂组合可以获得固体火箭发动机那样的的密度比冲,应用过氧化氢和煤油的液体火箭系统是现有或未来运载火箭增加推力的一种经济的方案。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综述了80年代以来固体推进技术的几个主要发展动向:1.固体火箭发动机总体结构的新发展;2.广泛采用石墨纤维缠绕壳体;3.改进喷管结构及喷管材料;4.开展固体推进剂新品种的研究;5.提高生产自动化程度,降低固体发动机成本。  相似文献   

15.
美国、欧洲、俄罗斯、日本和印度等国都在各自的航天发展规划下开发自己的载人航天运载火箭。美国在取消"星座"计划后,新太空计划以载人火星登陆为目标,其新型货运火箭将以航天飞机和"星座"计划的技术为基础进行研发,而载人火箭的研发则似乎更依赖于商业公司。俄罗斯明确了重返月球、登陆火星的计划时间表,正在重点研制联盟号火箭改进型和安加拉7火箭。欧空局的未来载人登月、登火星计划拟分别在2025和2035年之后实现,阿里安5液体主发动机捆绑固体助推器的方案仍是主要趋势。日本正在研发H-2B火箭,未来10年可能会设计探月载人火箭。印度计划于2015年前后实现载人航天,未来最有可能使用的载人运载火箭为GSLVMK3。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美国侏儒导弹三级固体发动机的研制进展和主要性能,着重分析了发动机采用的石墨/环氧复合材料亮体、NEPE推进剂和碳/碳喷管等三项先进固体火箭技术。  相似文献   

17.
无损检测和评价技术在固体火箭发动机研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该文介绍了国外固体发动机无损检测和评价技术的新进展,论述了无损检测和评价技术是保证固体发动机质量和可靠性的关键技术之一,并预示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中国航天固体火箭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叙述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航天固体火箭推进技术的发展历程,介绍了9种最具代表性的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技术特征、研制过程、地面试验和飞行情况,这些发动机分别应用于中国的探空火箭、运载火箭上面级和应用卫星变轨系统。文中还简要地评述了中国固体推进各单项技术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中国的现代固体火箭推进技术研究起始于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阶段进行了复合固体推进剂的探索性研究,包括原材料、配方和工艺研究,成功地合成了液态聚硫橡胶,开发了真空浇注工艺,并进行了Φ65mm和Φ108mm小发动机地面试车。1962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成立后,固体发动机研究工作全面开展。第四研究院是一家大型国有企业,一直是中国最主要的固体火箭发动机研究开发机构,下设各专业研究所和工厂,具有完整的研究、设计、生产和试验能力。迄今为止中国已飞行的航天固体发动机绝大部分由该院研制,交…  相似文献   

20.
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热结构与内流场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是我国惟一的固体火箭推进领域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由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第四十一所和西北工业大学联合建设。自1995年建成以来,已具备了国内一流的研究条件,成为我国开展先进固体推进技术自主创新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与合作、科学实验的开放式研究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