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7 毫秒
1.
利用AutoCAD绘图软件绘制机械图形是当前主要的绘图方法。由于AutoCAD中没有绘制正二等测图形的工具,此类图形绘制比较麻烦。利用在AutoCAD中可方便地编写程序自定义命令的特点,设置绘制正二等测图形的工具,可有效提高绘图速度,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
主要介绍采用AutoCAD规范绘制机械零件图的初始设置技巧,详细分析绘图和打印图时经常遇到的问题,有助于提高机械零件图的绘制质量和速度。  相似文献   

3.
多坐标系绘图主要出现在需要多图比较的场合。具备绘图功能的软件一般只有一个坐标系,不具备多坐标系绘图功能。为了解决多坐标系绘图问题,满足ARJ21—700飞机飞行手册编制需求,提出了网格化绘图区域的方法,可以方便布局坐标系,然后通过坐标转换,顺利实现了GAPP软件利用JAVA应用程序绘制飞行手册的需求。这一方法同样可以用于只具备简单绘图功能的其它软件。  相似文献   

4.
AutoCAD2000是一功能非常强大的绘图工具,掌握其中一些绘图技巧和方法有助于我们快速,准确地绘制需要的图形。本主要介绍了AutoCAD2000的表格制作,在Word中插入AutoCAD2000图形以及一些常用的绘图技巧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关于确立CAD软件绘制标准化工程图地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程图样作为工程技术信息交流的必要手段,在工程设计与制造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繁琐的手工绘图又一直困扰着工程技术人员,计算机辅助绘图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有利手段。但是工程图样既然作为交流文件,它的图形、标记以及表达形式都要严格执行《机械制图国家标准》。而目前CAD绘图软件中普遍缺少处理机械图样标准化功能的现象,必然要直接影响绘制工程图的质量和速度。本文的目的在于研究CAD软件的绘图功能与我国工程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自动绘制发动机故障树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用AutoCAD绘图软件建立绘制故障树所需图形库的方法,即将故障树中使用的事件符号和逻辑符号进行分类、组合,归纳为11种图元,供用户交互使用;调用图元时,可根据需要,进行移动、缩放、转角、编辑和修改等,以便在确定了系统的顶事件,中间件和底事件以后快速而方便地绘制故障树,这样,不仅可使故障树精确、清晰、美观,而且还可以进行优化与修改,提高绘制质量。  相似文献   

7.
重点介绍电气工程图样绘制的内容,常用术语及其一般规则。可供专业教师及学生应用标准时参考。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模锻件图、锻模图和冲切模图是用二维软件绘制的,绘制周期长而且不直观。尤其是复杂形状的模锻件图的设计过程更是一个长周期、低质量和高成本的过程。为了适应现代生产,将三维实体设计软件CATIA应用到模锻件图及锻模图和冲切模图的设计中,一方面提高了产品设计工艺的技术水平,另一方面也适应了锻模和冲切模数控加工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概要介绍了弹塑性有限元程序结构,以及用有限元计算的结果与理论计算、X射线实测结果的比较,并提出本程序目前只能一次性自动生成网格和绘制网格图及等值应力图,其它功能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0.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工程绘图正在由传统的图板绘图向计算机绘图转变。这种情况的出现是由于计算机绘图奉统比传统的图板绘图方法能给人们提供更多的优点:计算机绘图快,可以进行较多的连续绘图,并且可以直接与生产操作机器如计算机数字控制机床(CNC)相连接。由计算机绘制的图样可以贮存在计算机的内存中并且可以修改,还可以迅速、准确地复制出来,零件明细表的信息可以被贮存起来并加以处理,因此可以提  相似文献   

11.
用粘性体积力方法计算高速离心压气机叶轮内部流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速离心压气机是用途非常广泛的一种动力机械,充分了解其内部复杂的三维流场对设计高压比、高效率离心压气机具有很重大的意义。本文采用一种简化的Navier-Stokes方程的计算方法-粘性体积力方法,计算了Krain叶轮内部流场。使用H型网格离散微分方程,并采用多重网格方法和当地时间步长方法加速计算收敛。粘性应力通过Baldwin-Lomax模型计算。为了证明计算结果的有效性,文中也给出了相应的激光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12.
高超声速冲压发动机-飞行器计力体系讨论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从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受力分析出发,讨论如何统计飞行器受力的问题,建议在研究中使用增量法。这种方法将冲压发动机冷、热工况产生的力(力矩)增量视为飞行器运动分析中所需的"发动机推力或拉力",这个力或力矩分别叠加在飞行器冷通气状态的力或力矩上。这样,就与传统的飞行器运动方程中的力建立了一一对应的关系,可最大限度地使用以往建立的数据获取方法、分析软件、实验技术体系,将给后续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另外,使用此方法,实验容易获得高质量的数据,通过大量容易组织的冷态实验也可使数值模拟的准确度大大提高,使未来飞行器的运动分析结果更可信。在这个体系下,内流道的冷工况阻力(轴向力)是高超声速冲压发动机与飞行器一体化需考虑的重要问题,一方面飞行器总体任务设计需限定内流道冷阻范围,另一方面要使发动机在要求的冷阻范围内高效工作,后者是高超声速发动机研究面临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3.
建筑风环境风洞试验中风速探头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制简易风速探头并通过风洞试验研究探头的气动力特性,为探头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基于Irwin提出的风速探头原理,研制了用于建筑风环境风洞试验的简易风速探头,对风速探头压力测试结果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试验分析,并对探头进行了标定,给出了不同高度风速探头的标定系数,同时对湍流场中不同风速下的测试精度和探头间干扰效应对测试精度的影响作了试验分析,最后对一典型小区进行了风环境测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研制的简易风速探头对平均风速有较高的测试精度,能够用于建筑风环境风洞试验。  相似文献   

14.
利用机理自动简化程序ReaxRed对航空煤油RP-3三组分替代燃料半详细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采用两种方案分别进行了简化。方案一采用直接关系图(directed relation graph,DRG)法构建了109组分423步基元反应,方案二在方案一的结果上采用基于误差传播的DRG(directed relation graph based on error propagation,DRGEP)方法和计算奇异摄动(computational singular perturbation,CSP)法构建了84组分271步基元反应。结合点火延迟试验数据对方案二所构建的简化机理进行了验证,并且采用层流火焰速度、温度和重要产物等方面的数值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方案二所构建的简化机理在简化过程中保留一定的计算精度前提下更加经济实用,其中在各种工况下方案二简化机理和半详细机理的点火延迟时间之间的平均误差在6%以内并且它们在火焰传播速度方面平均误差在不超过8%。采用本生灯预混燃烧器为物理模型,以RP-3航空煤油为燃料,进行相应的试验研究来验证方案二的简化机理,结果表明该简化机理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较吻合。   相似文献   

15.
结构阻尼对发动机转子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航空发动机转子的结构特点,构建了考虑结构阻尼和挤压油膜阻尼力的转子动力学简化模型,分别采用Routh-Hurwitz判据和平衡点解预测追踪算法分析了转子系统的失稳门槛转速.结果表明:结构阻尼会导致转子系统在临界转速之上的某一转速范围内失稳,并且会降低由挤压油膜阻尼力引起的失稳门槛转速,使转子系统提前进入失稳状态.   相似文献   

16.
采用可编程逻辑方法,设计一种可配置的通用数据通信转发装置、利用高速串行接口转接支持多种类型的并行总线接口航电设备,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实现新老设备的兼容互联,对于系统的升级换代和国产化设计也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宗叶玲  康宁 《航空动力学报》2008,23(7):1299-1303
用CFD方法对直背式轿车加速过程中非定常外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出不同速度及加速度情况下汽车的气动阻力.结果表明某一速度和加速度情况下气动阻力主要与此刻的速度和加速度有关,其他因素对它的影响较小,并通过两次线性拟合,得出阻力与速度及加速度的计算公式,该公式可以直接计算出汽车在加速行驶时在某一速度和加速度值下的气动阻力.   相似文献   

18.
徐秉俊  何中一  袁野 《航空动力学报》2017,44(8):112-114, 119
2017版风电机组功率特性测试标准与2005版功率测试标准的一大改变在于风速的定义,前者规定应基于风轮等效风速评估风机的功率特性。分析了新版标准中的风轮等效风速的定义,提出了计算叶尖低处区域面积和叶尖高处区域面积的简化算法,验证了两种风轮等效风速计算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利用动网格技术对超车过程中两种相对速度下车辆周围非定常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超车车辆和被超车辆受到的侧向力、侧倾力矩和横摆力矩在超车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并根据两种速度情况下的流场特性,分析其对气动力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超车速度越大,被超车辆最大侧向力、侧倾力矩和横摆力矩越大;超车车辆最大侧向力、侧倾力矩越大,横摆力矩越小。  相似文献   

20.
转速非稳态变化对中心进气旋转盘平均换热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罗翔  王建宁  徐国强 《航空动力学报》2000,15(3):282-285,290
实际的中心进气涡轮盘被简化成中心进气外缘加热的旋转盘模型, 以实验的方法研究了涡轮旋转盘附近冷气在非定常情况下的流动与换热特性, 主要是转速变化对盘面温度和盘面的平均努赛尔特数的影响。转盘的有效半径为 2 0 0 mm,最大转速为 3 0 0 0 r/min,加热功率为 1 0 0 0 W。实验结果表明: 盘缘区域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率大于中心区域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率; 转速增加使盘面平均努赛尔特数增大; 在给定时间内转速增至最大后使系统稳定还是分段使系统稳定后再增加转速, 对盘面平均努赛尔特数的影响不是特别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