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文章分析了多光谱多镜头CCD相机光学配准的重要性,以及影响多光谱多镜头CCD相机的光学配准的各种技术因素。  相似文献   

2.
多光谱多镜头CCD相机的光学配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分析了多光谱多镜头CCD相机光学配准的重要性 ,以及影响多光谱多镜头CCD相机的光学配准的各种技术因素  相似文献   

3.
文中以EOS平台上配置的多角度成像光谱辐射计为例,对多角度多光谱遥感技术的科学目标及仪器基本概念、组成、关键技术和数据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星载大视场多光谱高分辨率CCD相机光学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阐述了星载大视场多光谱高分辨率CCD相机光学系统的设计过程 ,并给出了设计结果。该系统采用像方远心光路与多光谱棱镜分光型式 ,4个谱段在整个视场的调制传递函数在Nyquist频率 77lp/mm处均接近衍射极限 ,满足了色漂移、多光谱光学配准、偏振、光学热补偿等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了一种方兴未艾的镜头技术——液体镜头技术,分析了几种典型液体镜头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并初步探讨了其在空间探测领域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大孔径静态干涉多光谱图像压缩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繁锵  李云松  吴成柯  雷杰 《宇航学报》2007,28(6):1693-1697
基于大孔径静态干涉成像光谱仪的成像特点,提出了一种适合于干涉多光谱图像的不等重要性权值率失真优化等级树压缩算法。该算法根据干涉多光谱图像在空间和频域的特点,对小波系数从空间方向树上按空间域中各光程差对恢复光谱信息的贡献重要性不同赋予不同的重要性权值,这样不仅弥补了SPIHT算法在码率分配上的不足,而且有效的保护了频域中的光谱信息。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比传统算法更好地保护了多光谱图像的光谱信息,在8倍压缩比下,满足该类干涉多光谱图像压缩系统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7.
文章描述了地基多光谱传感器的设计与试验,该传感器使用离轴3镜反射光学元件作为成像光学元件,使用分光镜划分谱段。离轴3镜光学元件可在宽视场范围内提供一个光谱范围宽、空间分辨率的无遮挡现场。3镜式像散透镜由2个非球面镜和一个球面镜组成,设计构成远心焦平面。分光镜将光谱范围划分为3个可见光谱段、1个近红外谱段、1个中波红外谱段、1个长波红外谱段。中继光学元件用于调整红外放大系数。CCD探测器上具有100  相似文献   

8.
文中通过采用蒙特瞳罗法对空间光学系统中各种构件表面建立概率模型,来计算由于太阳光进入系统所引起的杂散光数量级;并对一具体结构的多光谱扫描仪进行了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9.
文章介绍了一种方兴未艾的镜头技术——液体镜头技术,分析了几种典型液体镜头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并初步探讨了其在空间探测领域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焦平面集成技术将成为新一代多光谱扫描仪发展的重要关键技术,文章对焦平面集成技术进步探讨了,新一代多光谱扫描仪的焦平面集成技术包括微型组合滤光片,焦面探测器技术,焦面低噪声读出技术,信号处理及其组件耦合技术,文章以可见光平面为例,分析了焦平面集成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可能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1.
大口径相机由于比刚度低等原因,结构重力变形较大。重力造成的波前误差不可忽略,装调测试必须要重点关注,采用特定的方法测试、验证镜头的零重力波前误差,以保障在轨飞行重力释放时相机能够实现较好的成像品质。文章针对"高分四号"卫星相机镜头的重力变形情况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镜头敏感元件的公差分析、次镜及前镜筒组件的结构力学仿真分析。通过分析确定镜头重力变形的敏感位置以及重力变形的量级,在装调测试过程中使用光轴水平旋转测试以及光轴垂直测试对镜头的零重力像质进行检验,两种状态的测试结果相互印证,与仿真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12.
我国气象卫星积雪监测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概述了卫星遥感在积雪和雪积监测中的作用,积雪遥感原理以及云雪的光谱特征。详细介绍了改进的多光谱云雪判识别技术和大范围积雪动态监测方法,并认1996~1997年内蒙古和新疆的雪灾为例,介绍了已向国务院提供服务的全国积雪遥感动态监测系统;简要分析了1996~1997年冬季我国积雪分布状况,最后对改进的多光谱云雾判别方法做了初步垢分析评述,指出了目前卫星遥感积雪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DJI(大疆)精灵4多光谱版无人机能够同时获取地表可见光照片和多光谱影像的特点,提出了使用摄影测量技术构建冠层高度模型(CHM)的方法,并结合多光谱影像应用于红树林分类。将上述方法应用于广东省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桥镇研究区,结果表明:基于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构建的红树林CHM与多光谱影像结合后能够大幅提高红树林的分类精度,可替代传统的机载激光雷达数据;DJI精灵4多光谱版无人机数据获取效率高,能够实现高精度的红树林分类,在红树林监测业务工作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孔繁锵  吴宪云 《宇航学报》2011,32(2):367-379
基于干涉多光谱图像特点和应用环境要求,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信源编码和感兴趣区域编码的干涉多光谱图像压缩算法。编码端通过关键帧预测出边信息帧,然后联合估计的边信息帧和插值分布的概率模型在编码端进行比特平面码率估计,最后采用基于率失真提升的感兴趣区域编码,调整图像不同区域的率失真斜率来进行更合理的码率分配。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比传统算法更好地保护了多光谱图像的光谱信息。在不同压缩比的情况下,这种编码方式在干涉多光谱图像压缩系统中可获得较好的效果,算法复杂度低。  相似文献   

15.
多光谱相机高稳定性光机结构设计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测绘应用对多光谱相机设计的技术要求,从影响相机内方位元素和在轨成像品质因素出发,结合三反离轴相机的特点,重点分析多光谱相机高稳定性设计(力学和热)。多光谱相机主体反射镜通过选取零膨胀的微晶玻璃和殷钢材料,降低了反射镜的热敏感性,反射镜组件通过采用四点球铰无应力支撑技术实现了反射镜的静定支撑、消除掉了反射镜装配应力,保证了反射镜面型的稳定性。相机主体结构与卫星的连接采用柔性卸载结构设计,卸载了卫星结构由于热变形而导致的相机结构变化,保证了相机主体结构的在轨性能稳定性。通过对整个相机进行有限元分析和环境试验,有效地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多光谱相机主体具有较好的结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航天器工程》2012,(3):3-6,2
<正>资源三号卫星是我国首颗高精度传输型光学立体测绘卫星,主要任务是长期、连续、稳定、快速地获取覆盖全国的高分辨率立体影像和多光谱影像。2012年1月9日11时17分,资源三号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1月11日顺利传回第一景高精度立体影像及高分辨率多光谱图像,2012年4月20日完成卫星在轨测试工作。  相似文献   

17.
针对测绘图像几何精度对光学镜头畸变稳定的要求,仿真分析了一偏场使用的同轴三反光学系统镜头的畸变稳定性,从而论证该光学镜头用于测绘相机的可能性。将光学系统畸变误差源分解为加工误差、装调误差、工作温度变化引入的误差、以及调焦引入的误差4个主要部分,利用光学设计软件仿真分析了各误差源单独做用时对光学镜头畸变的影响情况,仿真结果表明在引入误差源的情况下,所分析的光学镜头的相对畸变不变,绝对畸变的最大变化范围小于2个像元尺寸,光学镜头的畸变稳定,有用于测绘相机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给新型遥感器用铝合金镜头提供良好的模拟试验环境,针对较低的温度以及较高的温度均匀性要求,为提高试验可靠性和工作效率,采用仿真计算与试验相结合的方式。运用ANSYS软件详细分析试验过程中的三维温度场,预测整个过程的降温趋势,以提前发现试验中可能存在的潜在问题并做出有效的改进。同时开展低温条件下的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仿真计算值与试验结果趋势相符。通过仿真分析提前预测潜在的问题并对试验方案做出改进,有助于提高试验的可靠性和效率,也为日后的各类金属镜头的低温试验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9.
文中以EOS平台上配置的多角度成像光谱辐射计(MISR)为例,对多角度多光谱遥感技术的科学目标以及仪器基本概念、组成、关键技术和数据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紫外/红外准成像双色导引头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紫外/红外准成像双色导引头。该导引头采用玫瑰花形扫描方式,将双色信息融合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用双色玫瑰扫描分时相关控制算法,实现了复杂干扰环境下的光谱鉴别等系统技术,具有对抗多个红外诱饵干扰的能力,从而使该类导弹的战术性能,特别是抗干扰性能获得了飞跃式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