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7 毫秒
1.
张健 《飞碟探索》2001,(1):21-23
寻彗是天文爱好者们最有兴趣的事了,这里面有太大的挑战和诱惑。看着叫做自己名字的彗星在太空飞翔,这是一件多么光荣的事啊。但可惜的是我国的天文爱好者们还没有发现自己的彗星,而像日本、美国的天文爱好者早就发现了几十颗以他们的名字命名的彗星,远远把我们甩在了后面。我想并不是我们中国的天文爱好者能力差,主要是我们的客观条件较差。国外的爱好者都是用大口径的反射镜或是大口径的双筒折射镜寻彗,并且大部分都是开车到野外去观测的。在这样的竞争条件下我国的爱好者当然是很难成功的,谁也不用指望用一架小口径望远镜在城市里…  相似文献   

2.
讷河惊现UFO!     
李墨林 《飞碟探索》2009,(12):62-63
作为“资深”的天文爱好者,多年来尽管我曾无数次地仰望天空.但在残酷的现实中.UFO却从未光顾我的世界。  相似文献   

3.
文木 《太空探索》2004,(2):42-43
2003年的天空.对于天文学家和业余天文爱好者来说,都是极富内涵的.它向人类打开了一扇绚烂多彩的梦幻之门。虽然这扇门只打开了一条缝.但是管中窥豹.仍然可以想见天文学的进展。在此,我们选编了发生在2003年的重要天文事件.以图的形式汇编在一起.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飞碟探索》2009,(8):61-61
我是一位摄影爱好者。2009年6月4日14:50左右,由于前一天刚下完一场雨,空气格外清新。我看到天空像水洗过一样,朵朵白云在湛蓝的天空中犹如万马奔腾。我站在阳台上大口大口地呼吸着新鲜空气,顿时感到心旷神怡。仰望蓝天,我实然有一种想把它拍摄下来的冲动。  相似文献   

5.
观测星空给天文爱好者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但初学者往往不知如何下手.针对一些爱好者提出的常见问题,我们在这里介绍一些天文观测涉及的基础知识,也期待着越来越多的朋友能与我们一起欣赏头顶上这一片纯净美丽的星空。  相似文献   

6.
锦瑟 《飞碟探索》2012,(11):58-59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虚拟世界一直是广大电脑爱好者津津乐道的话题。相关的科幻电影作品也是层出不穷,比较经典的有《黑客帝国》系列和《十三度凶问》等。我们能通过电脑程序来创造一个世界吗?我们能模拟出虚拟的“人类”和“社会”吗?对于此类问题,我想从一个程序员的角度来谈一些浅见。  相似文献   

7.
《飞碟探索》2014,(2):63-63
2006年12月26日夜晚,我在家里听到一阵狗叫声,准备下楼到街上转一转。我朝东南方向仰望星空(因为我是天文爱好者),结果发现在300米的高空有一个苹果大小的亮点。我立足仔细观看,结果发现这个亮点奇异地发出七彩光芒。于是我急忙跑回家中,拿上相机下楼去拍摄。这个奇特的现象持续了10多分钟,就突然间从黑色夜幕中消失了。  相似文献   

8.
备注: 我是美国康涅狄格州的一名业余摄影爱好者,有一个周末我决定开车去佛蒙特州呆一天好拍照片。我当时非常兴奋,因为我听说那边山里刚下了场雪。所以想拍几张好照片。最终我来到了佛蒙特州并开车漫无目的地逛,想着找几个好的拍摄地点。14时-15时,我发现一个拍摄的绝佳地方。那天刮着时速超过20米的阵风,这可以从照片中看出来。我把车停在路边,从车里走出来,然后跪下来安装好我的相机准备拍照。  相似文献   

9.
在《飞碟探索》2007年第12期上,我对发生在2007年11月3日的济南UFO目击事件进行了首度报道.消息一经批露,受到了广大UFO爱好者的强烈关注.现在,我就当期所提的六个问题做进一步的说明--  相似文献   

10.
寻彗指南     
姜晓军 《飞碟探索》2008,(11):22-23
寻找新彗星是现代天文学中少数几个可以由天文爱好者使用自己的小望远镜发挥主要作用的领域之一。每个晴朗的黄昏或黎明,在地球的各个角落,都有一些令人尊敬的,不知疲倦的天文爱好者把各式各样的望远镜指向天空,他们的辛勤工作往往可以得到丰厚的回报,每年都有一批新彗星被天文爱好者发现,并以他们的名字命名。  相似文献   

11.
我是《飞碟探索》的老读者,过去经常在杂志上看到 UFO的目击报告,自己却一直无缘得见。没料想 2000年 6月 9日自己也亲眼目击了一次不明现象,当时却没想到是 UFO,十分可惜。   2000年 6月 9日晚,西安天气阴沉,看不到星星和月亮。晚上,我像住常一样去教室自习。大约 21时 30分左右,我出来散步。当时略微有点风,因为我是天文爱好者,所以晚上没事爱看看天。我站在教室外,偶然向西边天空望去,在西边天空有两个光团引起了我的注意。两团光不规则,且在不断运动。当时我以为是挡住月亮的云层厚薄不均匀引起光强弱变化造成的…  相似文献   

12.
当今人类面临的许多不明现象,其原理也许在某种程度上昭示着未来科技发展的方向。我作为爱好者,初步探索了不明现象,提出一些看法,仅供参考。1关于百慕大三角海区附近的海难和空难事件。几十年来,世界上的许多军舰和飞机经常在百慕大三角海区神秘失踪,原因至今尚...  相似文献   

13.
NO.1阿诺德事件 “这类飞行物这些年来一直为人们所见。有人说我是第一个发现飞碟的人,显然这种说法是不对的,我只不过是把我所看到的真实情况说了出来……我们的人已经登上了月球,如果外星有生命存在的话,它们是会到我们这里来的。发现这些飞碟说明我们不是孤单的,标志着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肯尼思·阿诺德  相似文献   

14.
我是一个飞碟爱好者,1999年6月8日晚,我曾在大同市夜空中观察到一不明发光体。当时我就把所见所闻整理成一则日记记录下来了,现将这一日记抄录如下:刚才我看见了天空中的一个不明发光体。正好今天买了一本《飞碟探索》杂志,这使我联想到是否也属于人们常说的UFO。目击时间是晚上月时50分(之前不知存在多长时间),我是从自家6楼阳台上看到的。此时大同市区的天气晴朗,能见度很好,星星也很明显。此发先体位于西偏北,亮度为一般星星的15倍一30倍,发黄色光,高度与距离估计分别为2千米和5千米。为了验证它是否是一流普通的星星,我…  相似文献   

15.
UFO 信箱     
UFO信箱★★河北石家庄苏桂华:外星人为什么不和地球人直接接触?半个世纪来,科学家对外星人光临地球进行了系统研究,时至今日对外星人的看法仍各抒己见莫衷一是。至于群众爱好者对此更是梦幻般地想象而已。我的想象是:一、外星人所在的星球是高速运转的,故其生命...  相似文献   

16.
笔者过去并不是一个 UFO爱好者,甚至对 UFO不屑一顾,偶尔看到一些有关 UFO的文章也认 为是无稽之谈。然而,一次偶然的奇遇,使我开始对 UFO倍加关注。   那是 1998年 10月中旬的一个晚上, 19时左右,我骑摩托车到岳母家去。岳母家在农 村,离济南市 60多千米。为了走近路,我没有走公路,而是沿着黄河大坝抄近路往回赶。 大坝上的路面不平坦,摩托车在上面颠簸了一段就出了故障,熄火了,怎么也发动不起来。 这时大坝上漆黑一片,连个人影也看不见,我只好推着摩托车沿着大坝往西走,想找个有灯 光的地方把车修一下。当我推车走…  相似文献   

17.
弥漫的烟雾     
我是个天文爱好者,也是贵刊的忠实读者,浩瀚的宇宙使我充满向往。对UFO仅仅从各种媒体有一些了解,可是从来没有真正见过。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目睹了一次不明飞行物现象,心中充满疑惑,希望你们能够给予解答。  事件的经过是这样的,2000年11月4日20时05分左右,我在内蒙古准格尔旗电厂生活区从北向南行走的时候,无意中向月亮望去,突然惊奇的发现在月亮左下方大约40°仰角的地方,有一个发着淡黄色光如围棋子大小的物体在缓慢的由东向西移动,当时天空中弥漫着一层薄薄的烟雾,但能见度还比较好。当初给我的感觉以为是流星,可是它…  相似文献   

18.
2002年8月28日晚上,我到邻居家串门,大约四五分钟的时间,便听到爱人喊我,我也没在意。她还是不停地喊:“快看,天上那是什么?”我是一个天文爱好者,有一架天文望远镜,所以周围的邻居朋友只要一有关于这方面的事都会叫上我。听到她的喊声,我一下子便冲出了门,向天望去。这时门口已有七八个人在观望,在天空北上方有一不明物体在向西北方向移动。可明显看到它在动,此时观看就像一片云遮住了圆圆的月亮一样。那东西可以说是一圆形的云,有盘子大小,很亮很白。在晴朗的夜空下,它很醒目。当时我看了一下表是21时10分,这…  相似文献   

19.
2006年春天,一颗新彗星在太空中光华四射,她的彗尾在最长时超过1000万千米。这就是中日两国天文爱好者共同发现的池谷一张彗星,她是中国爱好者首次发现的新彗星,也是中国第一次用自制望远镜“摘下”来的星星。  相似文献   

20.
空间扫描     
俄罗斯航天员培训中心1999年3月开始向国内外航天爱好者开放为他们提供航天训练服务。它名为加加林航天员培训中心,位于莫斯科郊外的星城,每月可为10名航天爱好者提供两周的服务和训练,内容包括了解和平号空间站和联盟-TM飞船的构造和功能,试穿航天服,模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