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科文 《中国航天》2003,(11):21-22,26
巴西当地时间8月22日下午1时30分(北京时间23日0时30分),一枚原定于8月25日发射升空的“卫星运载器”(VLS)1型运载火箭,在巴西东北部的阿尔坎塔拉航天基地进行最后检测时突然发生爆炸,导致现场21人被炸死,另有20多人身受重伤。尽管此次事故宣告了巴西运载火箭的第三次发射尝试(火箭飞行代号V03)再次以失败告终,但巴西的航天计划发展进程据称将不会因此而改变。VLS-1运载火箭不幸意外爆炸的消息传出后,巴西举国上下一片震惊。正在家乡休假的巴西国会主席萨尔内接受电视采访时说,爆炸发生时他正在家里的阳台上,准备向来访的阿马帕州州长达…  相似文献   

2.
空天瞭望     
巴西-乌克兰航天公司今年开张巴西航天局航天政策与战略投资主任卡瓦略在接受巴国家电台采访时称,巴西和乌克兰合资设立的一家火箭和卫星公司可能在今年开始运营。这家公司称阿尔坎塔拉旋风航天公司(ACS),初期投资450万美元。此项合作旨在从巴北部的阿尔坎塔拉发射场发射火箭和卫星。巴航天局称,首次发射将在2009年前进行。这次发射的有效载荷可能是由中国和巴西合作研制的一颗成像卫星。在这项合作中,巴方将提供阿尔坎塔拉发射场,而乌方将提供其正在研制的旋风4运载火箭。合资公司希望在2013年前在卫星发射市场上占有10%的份额。旋风4可将1.7吨的有效载荷送入静地转移轨道。阿尔坎塔拉位于赤道以南约2度,从这里发射可比从美国卡纳维拉尔角或俄罗斯租用的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节省多达31%的费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航天》1996,(6):17-17
质子号第四级发生爆炸俄罗斯的质子号运载火箭2月19日在发射一颗信使通信卫星时因第四级故障而失败。这是质子号过去3年中发生的最为严重的一起事故,将造成该火箭首次商业发射的推迟。这次发射是在拜科努尔进行的。火箭的DM组级第四级在35400公里的高度上爆炸...  相似文献   

4.
美国火箭公司(AMROC)正在为其四级火箭阿奎拉(Aquila)竞争铱(Iridium)卫星网的卫星发射业务,铱卫星网由77颗小型通信卫星组成,在本世纪末,该网可实现全球范围内人与人之间的通信。 阿奎拉是一种四级都采用固体推进剂、液体氧化剂混合发动机的运载火箭,能将700公斤的有效载荷送入550公里的极轨道,而发射费仅为其它火箭发射费用的一半。由于阿奎拉火箭采用固液混合发动机,因此火箭的发射准备快,而且可靠。  相似文献   

5.
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正在种子岛宇宙中心建造H-2运载火箭的发射场。H-2运载火箭主发动机的研制工作于1992年完成,吉信发射场将于1991年12月前完工。现在种子岛的东南端有发射H-1运载火箭的大崎发射场和发射缩比H-2试验火箭的竹崎发射场。 由大崎发射场往东1公里便是正在兴建的发射H-2运载火箭的吉信发射场。进入发射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个巨型塔。一个是发射塔,塔高75米,长30.5米,宽26米,比大崎发射场的发射塔(高67米,长26米,宽25米)要高大。这是因  相似文献   

6.
1979年初,印度将发射一枚四级固体火箭SLV-3(卫星运载火箭三号),它是一枚可把600公斤有效载荷送往极地轨道的大型助推器的先驱。印度1969年开始一项罗希尼计划,对固体推进进行研究,SLV-3是这项研究的成果之一。SLV-3被认为是美国侦察兵火箭系列的同类火箭,它能把40公斤的有效载荷送往400公里的圆轨道(侦察兵的有效载荷能力略微高些,而也是一枚四级固体火箭)。第一颗试验卫星将编名为罗希尼。  相似文献   

7.
日本是第四个发射卫星的国家,也是用自己的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静止轨道卫星的第三个国家。宇宙与航天科学研究所(IS-AS)是日本的两个宇航机构中成立较早的一个。1970年2月,该研究所用一枚四级的固体火箭在鹿儿岛宇宙中心发射了日本的第一颗卫星“大隅号”。宇宙开发事业团(NAS-DA)则在种子岛宇宙中心(日本第一颗地球同步卫星“菊花-2号”的发射场)发射各型  相似文献   

8.
在成功地进行了发动机试验后.巴西希望在2011年从本土对其“卫星运载器”(VLS)1运载火箭进行一次亚轨道试射。巴西航天局10月20日成功进行了VLS-1火箭第二级发动机的试车  相似文献   

9.
简讯     
印极轨卫星运载器首射失败 9月20日印度首次用新研制的极轨卫星运载器从斯里哈里科塔发射场发射卫星,但未获成功。这次发射的有效载荷是印度遥感卫星E。事故的原因是火箭在二、三级分离时俯仰姿态出现偏差,致使第三级关机时火箭的飞行高度比预定的低了75公里。在这种情况下,第四级未能使卫星达到入轨速度。极轨卫星运载器的发射已推迟了两年,这次失败对印度航天事业是一次沉重打击。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官员称,极轨卫星运载器的另两次试射至少  相似文献   

10.
周武 《中国航天》2004,(12):14-14
11月6日上午11时10分.发射场上阳光灿烂。长征4B运载火箭第8次从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出征,成功地将第三颗中国资源2号卫星送入太空。10多分钟后,卫星与火箭成功分离。西安卫星测控中心随即传来数据.卫星已准确进入太阳同步预定轨道,发射获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1.
我国自行研制生产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6月25日成功地将中国第二颗风云二号气象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轨道。这是长征三号火箭的第13次发射和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61次飞行,也是长征系列火箭自1996年10月以来连续第19次发射成功。火箭于晚上7时50分起飞,23分36秒后星箭分离,卫星准确进入近地点高度约204公里、远地点高度约36041公里、倾角27.3度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风云二号采用双向自旋稳定方式,发射质量1372公斤,设计寿命  相似文献   

12.
<正>9月29日12时21分,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托举遥感三十号01组卫星("一箭三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负责抓总研制。此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51次发射。遥感三十号01组卫星由中科院抓总研制,采用多星组网模式,主要用于开展电磁环境探测及相关技术试验。长二丙火箭是中国唯一一型在内陆三个发射场成功执行任务的金牌火箭,高可靠性在此前  相似文献   

13.
巴西于1986年11月19日发射了第一枚探测火箭Sonda4,这是当今巴西最大的火箭。这枚固体火箭是由航天技术中心制造的,直径为1米,重7.5吨,有效载荷500公斤。在发射过程中,除无线电遥测发射机出现故障外,其它一切顺利,巴西政府认为此次发射是成功的。这枚新火箭将于1989年发射巴西的第一颗卫星(200公斤),该卫星将被送入高度为600公里的环形轨道,以保证数据的收集。  相似文献   

14.
<正>美国商业航天新军蓝源公司9月15日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第36号综合发射设施宣布,它将在卡角建立制造厂和发射厂,用于生产和发射其规划中的轨道运载火箭。拟在2020年前开始发射的这种火箭近期将用于发射卫星等有效载荷,远期还将用于载人飞船发射。发射场将建在第36号综合发射设施所在位置。该发射设施曾是宇宙神火箭的发射场,包括36A和36B两座发射  相似文献   

15.
许广勃 《中国航天》1992,(5):20-21,23
巴西正在利用其已掌握的探空火箭技术和国际合作研制自己的卫星运载火箭。这种称作VLS的火箭在研制中遇到了不少困难。本文给出了该火箭的性能以及各分系统的情况,并介绍了目前研制工作的进展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国际禁运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中国航天》2011,(2):25-26
印度“静地卫星运载器”(GSLV)运载火箭2010年12月25日下午4时许在斯里哈里科塔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点火升空.执行“静地星”5P卫星发射任务。但火箭起飞后不久即失去控制.偏离飞行路线.后被实施自毁。画面显示.火箭残骸落入发射场附近的孟加拉湾。此次失败是GSLV火箭年内连续第二次发射失败.给了印度航天计划又一次沉重打击。  相似文献   

17.
▲这是阿里安4运载火箭首次发射中携带多星有效栽荷的投放程序,在有效栽荷整流罩抛掉后,先投放欧空局的气象卫星,再投放航天爱好者卫星。 ..一斯贝尔达(Spelda)轻型结构内装有美国的泛美卫星,左端是火箭第三级,斯贝尔达的顶段已分离, 泛美卫星露出。▲泛美卫星已从阿里安4投放。气象卫星、航天爱好者卫星和泛美卫星这三个有效载荷计划于1987年由阿里安4从库鲁发射场发射。阿里安4一箭多星的计算机仿真  相似文献   

18.
公元2007年6月1日凌晨,四川西昌。群山颤动,大地轰鸣,长征三号甲火箭拔地而起,直刺苍穹。当人们还沉浸在睡梦之中时,“鑫诺三号”广播电视专用卫星已被准确送入预定轨道。这次发射,是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100次飞行,中国由此成为世界上第四个航天发射超过百次的国家。担负此次发射任务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是我国对外开放最早、自动化程度较高、综合发射能力较强的航天发射场。组建37年来,历经47次发射,该中心先后将40多颗国内外卫星送入太空,为我国跻身世界航天大国之林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李忠 《中国航天》1993,(6):31-31
美国轨道科学公司的飞马座空射型火箭于今年2月9日成功地发射了一颗巴西卫星。这是这种火箭迄今为止的第三次发射,也是它的第一次商业性发射。它的成功对巴西的航天计划和轨道科学公司的业务都将产生重要影响。 这次发射所携带的巴西卫星称SCD 1,将用于中继来自环境数据采集平台的数据,以监视亚  相似文献   

20.
为了大幅度降低大型运载火箭的发射费用,提高发射效率,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于1995年开始研制H-2A系列运载火箭,并对H-2火箭吉信发射场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改装、扩建。本文对H-2A火箭吉信发射场主要设备的建设、装备进展状况进行了较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