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以国外航校飞行训练需求为导向,结合国内航空英语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深入探讨基于国外航校飞行训练需求的航空英语教学模式。通过此研究,一方面可有效整合国内外各类航空英语教学资源,缩小理论与实践差距,实现航空英语教学与飞行训练的无缝对接;另一方面可完善国际化航空人才培养链条,创新航空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飞行员培养针对性。  相似文献   

2.
航空制造行业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重点领域,是江西省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适应航空产业转型升级对航空制造人才提出的新要求,与中航工业洪都集团合作开展了工装设计岗位急需的航空制造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从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创新实践教学方式和完善校企协同管理机制等方面形成的有效方法,确保产教融合人才培养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3.
正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国家大力推进新基建计划,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之年。目标昭示方向、信念凝聚力量,在民航局和相关管理部门不断加大"放管服"的改革力度下,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化发展蓄势待发,"十四五"时期将是通用航空从追求数量到追求质量,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4.
校企合作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运行的基础,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企业获取新的发展和参与社会竞争的必然选择。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多方调研,明确了在办学中应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融合式发展道路。积极推进与航空修理系统的融合、与航空修理企业的对接,建立健全融合式发展机制,通过融合式发展大力推进专业结构优化和专业布局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专业建设为重点的教学建设、以"双师素质"培养为核心的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现场管理星级评价体系建设和民航CCAR-147部的申报评审。  相似文献   

5.
正通用航空是实现多领域民航强国建设的关键领域,是构建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的重要支撑,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建设民航强国,必须实现通用航空与运输航空"两翼齐飞"。通用航空是一个产业,需要地方政府、军方和部委等多方面齐抓共管,没有地方政府主导和社会化管理,通用航空是难以持续发展的。从这个角度来看,通用航空不简简单单是一个行业管理。  相似文献   

6.
正乘着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的东风,2017年10月28日,来自"军政行企校"的百余家理事单位120余名代表齐聚长沙航院,隆重召开航空职业教育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年会。15家理事单位新加盟,理事单位总数跃升103家。7家理事单位与我院现场签约,4名中外专家对话航空文化与大国工匠国际论坛,为推动航空产业发展,实现航空产  相似文献   

7.
正"从1951年一架C46型通航飞机飞跃广州城市上空喷洒灭蚊虫药剂开始,新中国通用航空一路步履艰辛,走过了曲折壮阔的70年历程。在建党百年历史背景中的新中国70年通用航空,经历了从实现"四个现代化"宏伟目标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发展历程,在每一个时代主题中,一代一代通航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党对通用航空发展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坚持崇高追求与无私奉献,不断开拓创新与总结积累,谱写了新中国通用航空70年波澜壮阔的壮丽诗篇。"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的生命线。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创新实践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方案、探索适合高职院校发展的新思路,是实现高职院校服务社会需求的重要任务。本文分析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以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构建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体系,提出了实施工学结合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9.
正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我国通用航空在各种利好的政策中稳健发展,为"十三五"的破局积蓄能量。本刊特别邀请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通用航空系8位教师,就各自的研究领域,从8个方面对2015年中国通航发展进行解读和点评。吕人力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通用航空系主任教授、管理学博士1讲好通用航空的"新故事"故事在人类社会形成以及现代经济中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通用航空在中国的发展还要讲好自己的"故事"。"十二五"期间,我国通用航空产能过剩与需求得不到满足并存。悖论的产生,意味着以盲目扩大需求为核心的老故事,需要被  相似文献   

10.
针对民航机务类职业院校学生,为培养学生机务工程师思维和能力,依托中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课程《航空器动力工程综合课程设计》,调研航企对机务人才素养的要求,结合教学经验,在基于故障树(FTA)的排故方法技术路线的基础之上,新开发研制了基于失效模式影响分析(FMEA)航空发动机可靠性分析和航空发动机MSG-3维修决策分析的训练方案。训练方案自实施于教学以来得到了良好的反馈,同时促进了我校机务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教育部"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旨在培养具备深厚的法律知识、法律实务技能和职业素养的高端人才,改革传统法学教学中实践教学环节薄弱、法律职业素养整体较低等缺陷。民航类高校的法学教育应强化法律人才培养工作与民航法律实务工作的高度融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教学环节,创建航空法学专业教师团队,切实提高学生航空法律诠释能力、推理能力、论证能力以及探知航空法律实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正"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新中国通用航空诞生70周年。70年来,我国通用航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新中国通用航空发展70年简要回顾1949年11月2曰,就在新中国成立仅仅1个月后,党中央就决定设立军委民航局,集中有限的人才、  相似文献   

13.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航产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结合当前国内通航产业人才需求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全面解读航空类院校人才培养与通航产业人才需求之间的关系,并深入探讨以通航产业发展为导向的航空类院校育人路径,通过发挥航空类院校专业基础与学科优势,助推通航产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以东方航空公司某分公司自主开发的"机供品管理平台"为例,分析中小型航空公司机供品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全过程,旨在探讨信息化系统在航空机供品管理中的技术创新而引发的成本及效率革新。  相似文献   

15.
正"十三五"期间,民航局秉持"放管结合、以放为主、分类管理"的监管理念,深化"放管服"改革,以通航专项规划为引领,围绕创新通航发展政策、提升通航保障能力、改善通航运营环境、拓展传统通航服务领域、支持新业态发展等方面,刀刃向内,多措并举,开创了通用航空发展的崭新局面。五年间,通用航空发展环境得到显著优化,市场活力被持续激发,通用机场、通航企业、通用航空器、运行服务等发展均呈现新格局,短途运输、低空旅游、航空运动、应急救援等服务领域呈现新气象,各类通航主体的满意度和获得感都有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6.
于一 《今日民航》2020,(1):108-111
"通用航空业具有"产业链条长、服务领域广、带动作用强"的特点,激励着各地建设通用机场、发展通用航空。如何理解和把握通用航空的经济贡献和带动作用?笔者将从内涵外延入手,通过中美对比分析路径机理,最后提出发挥通用航空综合经济带动作用的建议。"综合经济贡献的界定本文所说的通用航空对国民经济综合贡献,与我们日常理解的生产了多少金额产品或是赚了多少钱并不是同一件事。  相似文献   

17.
应对航空智能制造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分析新形势下飞行器制造典型工作任务及岗位任职要求的发展趋势,明确航空制造数字化、智能化升级背景下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探索飞行器制造专本贯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举措,建立飞行器制造专本贯通一体化人才培养专科、本科阶段职业能力和课程体系衔接模式,明确专科、本科阶段课程设置与能力培养的对应关系,力求为航空制造行业培养复合型高端技术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8.
正"地方政府是与中央部委、军民航进行政策对等协调的适当主体,是发展通用航空经济社会效益的主要获得者,也是能够调动通用航空所需发展资源的权威部门。"从中国·浙江·横店航空周,到湖南(国际)通用航空产业博览会,通用航空在越来越多地方被视为发展的新焦点。  相似文献   

19.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航空港安全检查专业从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分析入手,按完成工作任务的要求来设置课程和实训项目,系统设计了以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主体、突出能力目标和安检岗位工作要求的、基于工作过程与行业标准的"课证一体"型的专业课程体系,努力实现知识与应用、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有效地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正2017年中国公务航空领域的关键词是什么?结构调整应该首当其冲。自2014年遭遇市场寒潮以来,我国公务航空领域内的制造商、运营商及相关服务提供商就开始思索如何提振信心、提升竞争力。近两年,在国家经济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很多行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有经济发展"晴雨表"之称的公务航空业也"顺势"成为产业结构调整浪潮中的一员,在摸索中逐渐找寻转型之路。机队结构调整应需而变公务航空结构调整的显著标志是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