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5 毫秒
1.
马海瑞  姜潮  金冰 《火箭推进》2010,36(3):45-48
对全氟醚橡胶密封圈低温条件下密封泄漏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从改善材料压缩永久变形性能方面出发,调整二段硫化工艺参数,并进行产品低温密封试验。试验表明,调整后的二段硫化条件在保证全氟醚橡胶本身物理机械性能的条件下,提高了全氟醚橡胶密封圈在低温条件下的密封性能。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固体火箭发动机用人工脱粘层的研制过程,通过试验筛选了三种制作工艺,并采取技术措施完善了二次成型一次硫化工艺,生产状况和发动机试车结果表明所研制的制作工艺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中温硫化三元乙丙橡胶绝热层配方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中温(80℃)硫化三元乙丙橡胶(EPDM)绝热层的各项性能,考察了促进剂种类对EPDM硫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促进剂对中温硫化EPDM的硫化促进作用最好,该中温硫化EPDM绝热层的本体性能与高温硫化胶相当,且综合性能优良;发动机壳体修补工艺试验结果表明,配方性能和工艺性能均满足发动机修补要求。  相似文献   

4.
整体成形复合材料弹翼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国产室温硫化热膨胀硅橡胶,开展了复合材料弹翼整体成形工艺研究。通过典型工艺试验件和弹翼的研究试验,证明采用该工艺能够制作出满足型号设计要求的产品,同时表明应用铝合金根肋制作复合材料弹翼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针对火箭发动机涡轮泵端面密封结构中旋转式唇形密封圈的“脱开式”密封特性,基于丁腈橡胶材料单轴拉伸试验数据,借助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唇形密封圈的“解析刚体-超弹性体”组合有限元模型.计算了在过盈装配预紧力、弹簧径向力、燃料介质压力及旋转离心力作用下,密封圈的Von-mises应力分布及变形情况,根据密封圈接触状态转化,获得了密封圈的脱开转速区间.最后进行了唇形密封圈的水运转试验,提出了用于测量密封圈脱开转速的逆向测量方法,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吻合,从而验证了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简述了采用CO2保护焊丝HO8Mn2SIAΦ0.8不预热冷补HT件孔洞型缺陷,此项工艺简单易行、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为确保金属与以三元乙丙橡胶为基体材料的未硫化橡胶材料之间的粘接质量,提高三元乙丙橡胶材料硫化后的力学性能,试验了预热工艺、硫化模式和降温模式对性能的影响,完成了产品应用。试验结果表明,研发的工艺方法能够有序地释放和消除粘接过程中产生的结构应力,最终保证了三元乙丙橡胶材料结构的完整性和粘接界面不受到应力作用而被破坏,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钛合金电镀新工艺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钛合金的电镀工艺进行了研究试验,确定了以HF-HNO3溶液酸蚀,然后直接阴极活化成膜,再以化学镀镍作为预镀底层的电镀工艺。对镀层性能进行了试验考核,确定了工艺参数。在型号产品CZ一2D上得到了应用,证明该工艺电镀质量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使用JH103胶粘剂后硫化粘接三元乙丙橡胶绝热材料与金属的试验研究结果.研究表明,橡胶组成及其力学性能、表面特性和胶粘剂性能及粘接工艺等因素,对EPDM-金属后硫化粘接性能有明显影响.适宜的表面制备技术和工艺条件,可使JH103胶粘剂粘接的EPDM/石棉-金属接头显示理想的胶裂破坏,获得比硫化粘接更稳定、耐久的接头,应用于固体发动机内绝热层制造,可望提高发动机寿命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对橡胶制品喷霜的成因从配方设计、硫化工艺、模具、环境条件、氧化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针对橡胶膜片表面喷霜现象进行了电镜扫描测试及机理分析研究。冷却温度对膜片表面喷霜影响试验表明,膜片制造工艺过程中膜片启模后,冷却温度控制在0~15℃可有效解决膜片表面喷霜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一、“X”形密封圈简介 “X”形橡胶密封圈的形状见图1,它属于自封式压缩型密封圈,能用于运转部位(往复或旋转运动)的动密封,也能用于非运转部位的静密封。这种密封圈所能适应的压力范围较广,而且对于某些润滑困难而又希望将摩擦减至最小程度的地方,它具有特殊的功效。  相似文献   

12.
发动机收敛段内壁采用卷锥筒、对焊、胀形工艺,存在着焊缝材料强度低,胀形后焊缝处壁厚减薄量超差的问题。废品率高,潜在质量差。为此做强力旋压、胀形工艺试验。强力旋压有一次成型,二次成型方案。一次成型试验起旋后在距小端60~90nm处屡次产生龟裂,甚至断裂。因此,未作进一步试验;二次成型试验采用的过渡模胎的半锥角定为30°,二次旋压模胎的半锥角仍为12°, 前、中、后共三次消除冷作硬化热处理,零件顺利成型。又通过试验在胀形、热处理、校形工艺及一次胀形成型工艺中选择了前者,型面与样板的间隙<0.15mm。零件达到并超过了图纸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3.
重新设计的航天飞机固体火箭发动机在4月份完成了一次重要试验,表明发动机密封圈允许有加工裂纹。试验表明,现行喷管凸缘式密封外圈的基本设计方案是成功的,尽管NASA透露在1985年10月进行的航天飞机发射中一个助推器的凸缘式密封圈失效过。  相似文献   

14.
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耐烧蚀填料、阻燃填料、纤维填料对室温硫化硅橡胶热防护材料烧蚀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芳纶短纤对材料烧蚀性能的改善最为显著,Mg O在提高材料拉伸强度和降低伸长率上与白炭黑的作用规律相似。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性能最佳的室温硫化硅橡胶绝热材料配方,其线烧蚀率0.199 mm/s,拉伸强度2.84 MPa,扯断伸长率119.9%。同时,通过模压工艺实现了硅橡胶绝热材料在发动机外防护领域的应用。试车结果表明该材料及工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董自瑞  季红侠  马赫  杨宝  周诚 《上海航天》2023,40(4):152-156
为了满足某卫星大部件二维转台在地面重力状态装配后,保证其在轨解锁前精度一致性,提出了二维转台装配工艺优化方法。首先通过模拟载荷配重试验,探索转台星上接口重力下变化规律,保证结构板组合加工偏差,优化卫星层板组合加工工艺方法;其次分析二维转台机构变形,采用卸载装星工装,并对二维转台卸载装配前后关键变形进行精测对比。二维转台通过模拟试验和卸载装配后,保证了地面重力压紧状态和卸载状态下装配精度均在设计指标内,满足卫星二维转台装配要求。通过模拟试验确定结构加工公差余量,在进行卸载装配时,对卸载前后精度精测对比,是卫星大部件载荷装配工艺的正确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铝及铝合金零件除油清洗问题、试验选择了931型金属清洗剂清洗铝及铝合金零件。通过工艺试验,确定了931型金属清洗剂的工艺规范,在工艺规范内、除油效果良好,对常用铝及铝合金零件无过腐蚀,不影响产品质量。并且不燃烧,使用、保管安全可靠。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替代汽油进行除油清洗,从而可以有效地杜绝火灾隐患。  相似文献   

17.
许广勃 《中国航天》1994,(10):30-30
美标准导弹进入关键试验阶段美海军计划于7月份开始进行4型标准2导弹(SM-2BLOCK4)的海上试射,并准备于明年在白沙导弹靶场进行进一步试验,以验证该导弹反战术弹道导弹的能力。美海军已在白沙靶场完成了10次4型标准2导弹的试射。这些试验始于约一年前...  相似文献   

18.
氟醚材料因其优良性能,广泛地应用于航天产品密封,文章选取火工装置常用的FM-1密封材料作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了其低温性能数据。通过设计试验测量了低温下FM-1材料密封圈的回弹性数据和回弹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并通过进一步计算得出了低温下的FM-1材料密封圈压缩率远低于设计值的结论,这会对密封性造成较大影响。最后,结合火工装置实例分析了低温下密封圈对火工装置工作性能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虽然低温对密封圈回弹性有较大影响,但对整体密封性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19.
发动机壳体共固化过程是实现绝热层性能的关键工艺过程。为了优化三元乙丙橡胶(EPDM)绝热层配方性能,科学制定复合材料发动机壳体的共固化工艺制度,提高壳体绝热层成型质量,研究了常用硫化剂种类对EPDM绝热层硫化特性、力学性能、耐热性能和热失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EPDM/过氧化物体系的起始硫化反应温度较高,硫化速率快,EPDM/硫磺体系的起始硫化反应温度较低,硫化速率较慢; EPDM/过氧化物体系硫化较短时间即可获得较高的力学性能,而EPDM/硫磺体系随着硫化时间逐渐延长,其力学性能呈明显增加趋势; EPDM/过氧化物体系硫化胶片在80℃下的失重率明显高于EPDM/硫磺体系,而且过氧化物的分子结构决定了硫化产物的种类,从而导致不同种类的过氧化物硫化胶片的失重率亦存在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20.
装有“钻”(Broach)高穿透型多级弹头的美海军联合防区外发射武器 (JSOW C ,或AGM 1 5 4C) ,已成功地在英国威尔士Pendine试验靶场完成实弹试验 ,穿透了钢加固目标。试验目的是演示JSOW C单一型号Broach弹头系统的硬目标穿透能力。先前曾成功地进行过两次装有该弹头的JSOW C飞行试验 ,作战试验安排在 2 0 0 3上半年进行。由Raytheon公司研制的JSOW A和 B型已经投产 ,装备F/A 1 8,F 1 6和B 2飞机 ,近期又完成了对B 5 2的装备 ,还计划装在B 1B和F 1 5E上。C型联合防区外发射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