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西南航空》2012,(8):30-30,32
停下来,去“逐”海——2012年蜀南竹海·绿色海洋音乐节于7月28日在四川宜宾蜀南竹海景区开幕。音乐节持续至8月23日,期间将举行“音乐海洋——漫游音乐节”、“激情海洋——啤酒狂欢节”、“梦想海洋——唱游蜀南竹海·舞动精彩青春”总决赛与“浪漫海洋——七夕浪漫单身派对”四大主题活动。  相似文献   

2.
《西南航空》2004,(2):24-28
当五百多个山头、七万余亩的青青翠竹随山峦起伏,如浩瀚烟波迤逦呈现在你眼前时,不知道你会是怎样的感觉.反正,北宋大诗人、书法家黄庭坚当年虽然也一大把年纪了见识了不少名山大川,在此就硬是没能把持得住,以致乡人来献酒时,竟说出了"秀色已使我醉了!"这样的痴语,更在石壁上题下他的千金墨宝"万岭箐".这片让大诗人为之倾倒的竹海,就是今天位于四川省宜宾市的蜀南竹海.  相似文献   

3.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兴文石海世界地质公园,位于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东通泸州,西接宜宾,与蜀南竹海相邻,属四川盆地南部山地与云贵高原过渡地带,是我国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完善的地区之一。世界级规模的大漏斗、大量的流入型洞穴、完整的喀斯特流域、优良的喀斯特发育条件,构成了独具特色的“兴文式”喀斯特地貌。  相似文献   

4.
夕佳山民居     
《西南航空》2004,(2):30-31
从蜀南竹海西门出,入江安县,车行约二十多分钟,夕佳山民居山庄就到了.民居始建于明朝万历四十年,原为一"湖广填四川"时从湖北江夏迁移来此的黄氏家族宅院.黄家历代靠行医、教书和经营土地为生,故后人多为学识渊博、精通岐黄之辈.宅院经过十一代人的辛苦经营,加之后来黄氏家族经营有道,成为拥有2400余亩良田富甲一方的江安大豪,财力、才力双全又远离战乱,就成就了今日这有"民俗博物馆"美誉的川南经典民居.  相似文献   

5.
《今日民航》2012,(10):97-97
竹炭淬炼至醇至臻水井坊·菁翠,精选蜀南竹海独有优质翠竹,历经逐步炭化、分段控温煅烧及长达一周以上的自然冷却等十数道工序,在严苛的把关中烧制成优质竹炭。借助细密竹炭超强的吸附过滤功效,使每一滴酒液经由竹炭淬炼,酒体更加和谐均匀、圆润纯净。在淬炼过程中,竹炭犹如酝酿美酒的珍稀窖泥,成为酿酒元素的交触媒介,有利于酒液中微量元素的析出与交换,使酒液的"柔顺度"和"醇净度"被提升至一个更高的境界,尽显"大师之作"的至醇至臻,  相似文献   

6.
《今日民航》2013,(5):85-85
正水井坊·菁翠,打造中国高端白酒的至臻之享竹炭淬炼至醇至臻水井坊·菁翠,精选蜀南竹海独有优质翠竹,历经逐步炭化、分段控温煅烧及长达一周以上的自然冷却等十数道工序,在严苛的把关中烧制成优质竹炭。借助细密竹炭超强的吸附过滤功效,使每一滴酒液经由竹炭淬炼,酒体更加和谐均匀、圆润醇净。在淬炼过程中,竹炭犹如酝酿美酒的珍稀窖泥,成为酿酒元素的交触媒介,有利于酒液中微量元素的析出与交换,使酒液的"柔顺度"和"醇净度"被提升至一个更高的境界,尽显"大师之作"的至醇至臻。  相似文献   

7.
金平 《西南航空》2006,106(11):72-74
今年60岁的杨占尧是四川夹江马村乡有名的手工造纸能手,因为能抄出一丈二尺的大国画纸,曾被县里评为“纸状元”.他说,他家世代以造纸为生,终于得了个“状元”,也算可以慰藉先祖之灵了。其实,杨家是在三百多年前那场著名的“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浪潮中,从湖北麻城孝感迁徙千里来到夹江的。但夹江造纸的历史,却是早在杨家等移民入川之前的若干朝代。有专家推论,其时随着蔡伦造纸术的日臻成熟和不断推广,两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新式竹纸”,而夹江一带自古都用竹材造纸,或许多竹的夹江,其悠久的手工造纸史该从晋代算起.不过从今天可以询查的史料,夹江“竹料手工造纸”始于唐,兴于明,盛于清.康熙初年,夹江的“长帘文卷”和“方细土连”二纸经康熙亲自试笔后,被钦定为“文闱卷纸”和“宫廷用纸”,夹江纸更是名声大哗,除每年定期解送京城供科举考试和皇宫御用外,各地商人云集夹江,争相采购夹江纸品。夹江因此而自古享有“蜀纸之乡”的美称,是千年传统手工造纸的典范之地.  相似文献   

8.
程鹏 《西南航空》2012,(4):108-109
"写PPT时,阿拉斯加鳕鱼正跃出水面;看报表时,梅里雪山的金丝猴刚好爬上树尖;挤进地铁时,西藏的山鹰一直盘旋云端;在会议中吵架时,尼泊尔的背包客一起端起酒杯坐在火堆旁。总有穿高跟鞋走不到的路,总有喷着香水闻不到的空气,总有在写字楼里永远遇不见的人……"有过多年海外媒体工作和游历经历的旅游界著名专家陈一越经常会如数家珍的给朋友们灌输这样的旅行和生活体验。在把握和引导游客建立良好旅行生活态度的同时,陈一越也同样把自己的价值观植入到了景区中,诸如"神秘的北纬30度"、"龙水湖露营音乐节"、"蜀南竹海江湖行"、医疗定制旅游、故事主题旅游……诸多的奇思妙想,不仅让为渴望旅行的人们提供新鲜的体验,也为诸多景区打开了成功之门。  相似文献   

9.
竹之食     
秦风  江静 《西南航空》2005,(5):46-49
可以说;大熊猫和老饕是四川的两大“特产”,这里是大熊猫的故乡,也是老饕们的天堂。看上去,深藏于山林的大熊猫与生活在市井的老饕似乎八竿子也打不着——除了熬夜过多会留下一双“熊猫眼”,其实,这两种动物有一个共通之处:“食竹”,同是“食竹”,大熊猫吃箭竹的干和叶,而人则显得“饥饿”多了,从竹笋、竹叶到竹筒皆被用于饮食之中,且殃及大多数竹类。  相似文献   

10.
蜀锦     
“锦”是中国古代一种丝织品,代表了最高技术水平的织物。“蜀”是四川的古称,因蜀地盛产桑而多有蚕虫,桑蚕吐丝作茧而盛产丝,故四川自古便盛产丝织物,通过南,北丝绸之路将丝绸和锦缎传到了世界各地。  相似文献   

11.
《西南航空》2012,(12):28+30-28,30
11月4日,“溪岭雪”首批黄金度假产品媒体品鉴会,圈层会晤揭开帷幕。这意味人们在虹口的“溪岭雪”,将可享受到奢适的原生态度假生活。  相似文献   

12.
在举世闻名的“南方古丝绸之路”上,在成都至西昌的必经之路上有一个历史悠久、保存较好的千年古镇——礼州古镇,它曾是南方丝绸之路牦牛道上的一个大驿站。“蜀军安营驻戎、太平军筑台吊鼓、工农红军打富济贫”.记载着悠悠礼州千年的荣光。  相似文献   

13.
竹之游     
自古以来,不论骚人墨客还是附庸风雅之士,都会在花园里种上几竿瘦竹,或以示气节,或寻找灵感,吟诗作赋。古人们把玩的是竹的高洁与独立,这其中的妙巧便在竹的“少”,不能多,只几竿就好,若多便有山野村夫下里巴人的粗俗之气了。  相似文献   

14.
长到很大才第一次见到大海。对海的印象早已由信息衍生出的想象混合.发酵而丰满得有点光怪陆离了。于是,各种相关的词汇便也随口而出:人海、林海、云海、花海…… 可是。不管你见过多少海的图像或以“海”自称的湖泊。只有真正站在大海边的那一刻才会明白人的想象和词汇都是有限的。同样,只有见到过草原上那连天接地盛开的花儿,才知道什么叫“花海”。  相似文献   

15.
旅游信息     
《西南航空》2005,(5):24-24
金沙携船棺 古蜀瑰宝共申遗;6万人感受川红色旅游展;五大明珠闪耀巴山蜀水;大熊猫栖息地明年“申遗”。  相似文献   

16.
落儿岭-土地岭断裂是东大别地区重要的发震构造,然而限于自然地理条件等因素,前人对其的研究并不充分。本文以发生多次中强地震的落儿岭-土地岭断裂为研究对象,在高精度卫星影像解译的基础上,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地貌调查,尤其是对典型断层剖面进行分析,研究落儿岭-土地岭断裂的断错地质地貌特征、几何结构及活动特征。通过野外调查并结合其他资料分析认为落儿岭-土地岭断裂为发育于大别造山带内部的一条走向NE、向NW陡倾的断裂带。依据地质地貌特征及地震活动性,断裂可以划分为杨树沟-黑石渡段和黑石渡-横塘岗乡段两个几何段落。断裂最新活动时代为中更新世晚期—晚更新世早期,断裂最新活动继承了中生代以来的运动方式,以兼具右旋走滑的拉张正断为主。  相似文献   

17.
《西南航空》2004,(4):26-27
剑门关.南北锁钥.为蜀北之屏障.两川之咽喉.位于剑门蜀道景区的剑山中段.是蜀道上最重要的关隘。这里山脉东西横亘百余公里.72峰绵延起伏.形若利剑.直插霄汉.素有“剑门天下雄”之说.从古至今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相似文献   

18.
萧易 《西南航空》2013,(10):80-82,84
一年前,偶然转到成都送仙桥河边一家古玩店,橱窗中,那些青铜兵器、清代翡翠、汶川双耳罐、良渚石钺、木雕佛像令人流连忘返。店主是个瘦瘦的中年人,穿着一身棉麻质地对襟衣,和着店里的梵音泡功夫茶,看到来了客人,他说:“坐下喝杯功夫茶吧。”我一屁股坐在黄润的竹凳子上,“嘎吱嘎吱”的。  相似文献   

19.
《西南航空》2006,106(11):80-81
蜀地“蚕丛古国”的悠久传统,孕育出了蜀锦这样的瑰宝。汉代以来,蜀锦就名列中国“四大名锦”之首。早在先秦时期,蜀锦就由成都经东南亚至印度的“南方丝绸之路”传入欧洲,以后在长逾两千年的时间中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珍品。蜀锦,是成都挥之不去的古老情结,“蜀以锦擅名天下,故城名以锦官,江名以濯锦”。成都城南外的河流,秦汉时称为流江,古代在锦织成后要洗濯其中,色彩才能鲜明,濯于他江则不好,流江亦由此有“锦江”之誉,又名“濯锦江”。  相似文献   

20.
《西南航空》2008,120(1):66-68
孙友军,号泮桥。少时喜绘人物,时至中年主攻墨竹。师从墨竹高丁曾教荣典老先生。经过长期的探索,采用写“佛”字的笔路连笔组叶,打破自古画竹用人字、个字、介字、分字的传统组叶法,独创“佛”字组叶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其画作颇具“禅意”和书卷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