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5 毫秒
1.
2013年6月6日,欧洲空间局的第四艘"自动转移飞行器"(ATV)乘阿里安-5火箭升入太空,在6月15日与国际空间站对接。这也是"阿里安"5火箭有史以来发射过的最重的航天器。这艘ATV的名字格外响亮——"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号!这也是ATV计划中的倒数第二艘飞船。会飞的杂货铺按早期的计划,ATV-4将携带2500千克的干货物前往国际空间站,还将携带大量燃料、水和氧气用于补给。不但如此,ATV-4将和之前的三艘ATV一样,用自己的燃料和推进系统抬  相似文献   

2.
徐菁 《太空探索》2012,(5):38-39
2012年3月23日,欧洲第三艘自动转移飞船(ATV)在法属圭亚那发射场由阿里安重型火箭成功发射升空。这艘货运飞船以意大利物理学家和航天先驱爱德阿多.阿玛尔迪的名字命名。飞船已于3月28日与"国际空间站"顺利交会对接,为空间站带去了丰富的实验设备和补给物资,它将停靠在空间站上大约5个月,于8月27日带着空间站的垃圾离开,然后在太平洋上空陨灭。  相似文献   

3.
太空新航线     
<正>H-2B火箭发射第5艘货运飞船8月19日,日本H-2B型运载火箭在种子岛航天中心发射了第5艘"H-2转移飞行器"(HTV-5)国际空间站货运飞船。这是H-2B火箭第5次发射,也是日本2009年以来第5次发射HTV货船。飞船于8月24日停靠到站上。HTV-5飞船又称"白鹳"5,全长约10米,直径约4.4米,呈圆筒形,载有4.5吨增压货物和1吨非增压货物,其中包括近20颗微小卫星,它们均将从空间站上部署。飞船拟于9月底携带站上部分垃圾脱离空间站,在再入中被烧毁。日本宇宙探索局拟在2019年前每年发射一艘HTV飞船。由于自去年10  相似文献   

4.
3月2日,俄制进步M-52货运飞船与国际空间站安全对接。这艘飞船是两天前从拜科籍尔发射场启程的。它是国际空间站的第17艘补给货运飞船。  相似文献   

5.
<正>"阿里安"-5火箭点火后1小时4分上面级与ATV分离,ATV顺利入轨,34分钟后帆板展开当地时间7月29日晚8时47分38秒,双层巴士大小的"欧洲自动货运飞船"(ATV-5)从法属圭亚那库鲁发射场发射升空,开启欧洲最后一趟国际空间站补给之旅。应欧洲空间局让·雅克·多尔丹局长的邀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武平一行3人现场参观了发射任务,并转达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王兆耀对任务发射成功的祝贺和对多尔丹本人的问候。欧洲共生产了5艘货运飞船,都以科学家的名字命名。ATV-1绰号"儒勒·凡尔纳",2008年3月发射;ATV-2绰号  相似文献   

6.
正国外动态俄罗斯飞船携3名航天员顺利升空4月9日,俄罗斯联盟MS-16飞船顺利升空入轨,将把2名俄罗斯航天员、1名美国航天员送抵国际空间站,执行驻站任务。按计划,他们将在国际空间站驻守196天。这艘飞船将按快速飞行对接模式,预计发射后6h即与国际空间站的探索号实验舱对接。在此前数年发射载人飞船的俄运载火  相似文献   

7.
太空新航线     
<正>美国"天鹅座"货船升空4月17日,诺格创新系统公司的心宿二230型运载火箭在位于美国宇航局(NASA)沃洛普斯飞行设施的中大西洋地区航天港发射了执行NASA"商业补给服务"(CRS)计划下国际空间站货运补给任务的又一艘"天鹅座"货运飞船,任务代号"诺格"(NG)11,又称"天鹅座"CRS-11。飞船于4月19日停靠到站上,  相似文献   

8.
正2016年3月26日,北京时间18时51分,"天鹅座"货运飞船与国际空间站完成了对接。在这艘飞船上,运载有美国研制的第二台空间3D打印机。自此,国际空间站上已经拥有了三台3D打印设备。科学家们将利用这些设备,实现空间制造,探寻解决人类在太空中长久生活的难题。3D打印技术,不仅可以大幅度减少成本、节约时间,更能制造出满足设计人员需要的几乎任意形状  相似文献   

9.
<正>5月22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研制的"龙"号货运飞船从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的肯尼迪航天中心起飞,25日成功与国际空间站对接。这是国际空间站首次迎来私营企业建造的商业航天器。"龙"号原计划4月30日发射,随后又推迟了3次才发射。企业创始人艾伦.马斯克解释,推迟发射旨在"确保飞船软件运行无误,以免损伤国际空  相似文献   

10.
太空新航线     
进步号进站送货 3月24日,俄罗斯进步M1-8货运飞船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这是飞往国际空间站的第7艘该系列飞船。该飞船是3月21日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航天中心启程的。通常情况下,进步号只需两天时间就可以“追”上国际空间站,但这次因为俄方想试验一下飞船上3台用来测量速度变化的新设备而让它在路上多走了一天。飞船内装载了数吨站上所需设备和生活  相似文献   

11.
2014年7月29日,阿里安-5ES火箭成功将欧洲航天局(ESA)的第5个、也是最后一个"自动转移飞行器"(ATV-5)送入目标初始轨道,执行"国际空间站"(ISS)货运补给任务,开启"自动转移飞行器"系列的谢幕之旅。飞船用自身推力器提升轨道,8月12日与"国际空间站"交会,自动停靠在星辰号服务舱的对接口上。对接前,飞船已自由飞行逾6×10^6km。  相似文献   

12.
正2015年12月21日,国际空间站上的两名美国航天员出舱进行了3小时16分的太空行走,对几天前被卡在该站桁架结构上与一个工作位置相距约10厘米处的机械臂移动运输器进行了修理。他们在将移动运输器松开后将其移至该工作位置,并进行锁定。俄罗斯当天发射的一艘"进步"号货运飞船在2015年12月23日要与空间站对接。为防止"进步"号  相似文献   

13.
庞统 《太空探索》2009,(11):20-24
日本时间9月18日凌晨,日本首艘无人航天货运飞船——空间站转运飞行器1号(HTV1)到达国际空间站附近约10米处。国际空间站内的航天员操作机械臂,成功完成了HTV1与空间站的对接。  相似文献   

14.
《太空探索》2012,(11):F0002-F0002
<正>当地时间2012年10月7日,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美国私营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使用"猎鹰"9号火箭再次向国际空间站发射"龙"飞船。10日,搭载453.6千克货物的"龙"飞船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成为首艘为空间站运送补给物资的商业飞船。"龙"飞船国际空间站货运合同的单次费用为1.33亿美元。16亿美元购买12次货运发射,这是SpaceX公司与美国航宇局2008年签订的固定价格合同。2002年SpaceX公司成立时,公司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艾伦·马斯克的想法很明确:打造更轻便、精简的火箭推动器,改变整个火箭领域。事实上,他做到了。  相似文献   

15.
太空新航线     
正美国"天鹅座"货船发射升空2月15日,诺格创新系统公司的心宿二230+型运载火箭在位于美国宇航局沃洛普斯飞行设施的中大西洋地区航天港发射了执行该局"商业补给服务"(CRS)计划下,国际空间站货运补给任务的一艘天鹅座货运飞船,任务代号"诺格"(NG)13,又称"天鹅座"CRS-13。火箭升空约9分钟后船箭分离。飞船于2月18日停靠到站上。  相似文献   

16.
浩言 《太空探索》2008,(4):32-33
在欧洲哥伦布实验舱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后,美国航天飞机紧接着的主要任务是放飞日本"希望",为国际空间站继续添砖加瓦.从2008年3月11日起,美国航天飞机将分3次发射日本希望号实验舱与国际空间站对接,即先发射希望号实验后勤舱增压段,然后发射希望号实验舱增压舱和遥控机械臂,最后发射暴露设施和实验后勤舱暴露段.  相似文献   

17.
R2有腿了     
<正>4月12日,美国太空探索公司"龙"飞船成功与国际空间站对接,为2011年2月24日到达国际空间站服役的Robonaut 2机器人(以下简称R2)带来了一双可攀爬的双腿,这将提升R2在国际空间站工作中的灵活性。有了这双腿,R2将可以在舱内或舱外执行常规及重复性任务。这是一双采用高科技的大长腿,腿长3米,每条腿拥有7个关节,双脚部分则由"末梢执行器"代替,它们可以让R2吸附到特  相似文献   

18.
经过多次推迟,2012年5月22日,美国私营航天公司—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研制的猎鹰-9(Falcon-9)火箭终于第二次把"龙"(Dragon)货运飞船发射升空。经过3天飞行,"龙"货运飞船成功与"国际空间站"对接。5月31日,"龙"货运飞船在完成为"国际空间站"运送补给的任务后,成功溅落在太平洋海面。这是航天飞机退役后美国首次向"国际空间站"运送货物的验证飞行,并意味着美国面向"国际空间站"的载人航天发展逐步走向商业化途径,为长远的载人航天发展开辟了新道路,使美国航天商业化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9.
《太空探索》2012,(1):2
<正>2011年12月21日,国际空间站新考察组搭乘俄"联盟"TMA-03M载人飞船升空,12月23日与国际空间站对接,作为第30/31考察组执行为期半年的太空任务。考察组的3名航天员分别是俄罗斯的奥列格·科诺年科、美国的唐纳德·佩蒂特以及欧洲空间局的荷兰人安德烈凯珀斯。为凯珀斯准备的10千克"老阿姆斯特丹"奶酪分为两次送往国际空间站,每次5千克。  相似文献   

20.
1 引言 2008年3月9日,欧洲用阿里安-5火箭把其第1艘货运飞船"凡尔纳"自动转移飞行器(ATV)送上了太空.这使欧洲继哥伦布号实验舱成功安装在"国际空间站"(ISS)之后,进一步提高了自己在ISS项目上的发言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