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岩 《飞碟探索》2010,(9):55-55
英国剑桥大学中国科学史学家李约瑟,一生投身于研究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史,写出了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令李约瑟困惑不解的是,中国古代创造出了杰出的技术成就,但是,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起源?这一问题被中国学术界称为李约瑟难题。  相似文献   

2.
近代以来,帝国主义列强入侵中国,致使中国沦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日本帝国主义就是其中之一。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东北,1932年1月28日入侵上海,1937年7月7日发动卢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妄图将中国变成日本的殖民地,中国人民团结一致,抵御外辱,  相似文献   

3.
《宇航计测技术》2015,(2):F0003-F0003
《宇航计测技术》创刊于1981年,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主管,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102所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二院203所联合主办的计量技术性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 《宇航计测技术》曾荣获全国、北京市和航天系统优秀科技期刊奖,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是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相似文献   

4.
苏三 《飞碟探索》2010,(5):46-47
在《圣经》中,从约瑟开始年代记载就已不清晰,其后成为一片空白。那时中国商朝已经开始。遗憾的是,这前后正是中国人最为关注的一个时期,因为有关中国历史相对清晰的记录就是从那前后开始的。所以,要了解中国夏、商、周三代的历史,只能靠一些碎片积累。  相似文献   

5.
讣告     
中国UFO研究会的缔造者,中国UFO研究事业的开拓者,北京UFO研究会的奠基人,原中国UFO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高原同志,因患癌症医治无效,于2002年7月26日14时在北京去世,享年54岁。23年来,中国UFO研究组织的成长壮大,倾注了高原同志的一腔心血;中国UFO研究事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高原同志的无私奉献。高原同志英年早逝,是中国UFO研究事业的重大损失,令我等同仁扼腕悲恸。安息吧。高原同志。你未尽的事业,我们一定继承。讣告  相似文献   

6.
《太空探索》2014,(6):40-41
长城,一座了不起的伟大建筑,它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千百年来,它历经风霜雨雪,傲然挺立;它绵延万里,巍峨壮丽。它是古老文明的象征,它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少外国游客,甚至国家元首,部以能到中国一睹长城的非凡风貌而感到不虚此行,都能为自己登上中国长城而感叹“做了一回好汉”。确实,在我们古老文明的国土上,有这样一座举世闻名的建筑,国人对它的感情怎不与日俱增,怎不情结难解?  相似文献   

7.
耳东 《太空探索》2006,(9):64-64,F0003
2006年6月20日中国宇航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二次理事长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宇航学会理事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庆伟主持,出席会议的有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总经理殷兴良,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国家航天局局长孙来燕,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总装备部信息部副部长李纪南,  相似文献   

8.
雨水 《太空探索》2014,(6):64-65
2014年1月1日,《中国首次落月成功纪念》邮票首发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首次落月成功纪念》是中国邮政为纪念嫦娥三号成功落月而特别发行的邮票,该套邮票是中国邮政第九次以特别发行的方式安排邮票,编号特9,由史渊设计,北京邮票厂印制。同日,中国探月主题邮局正式揭牌。  相似文献   

9.
庞之浩 《太空探索》2006,(11):18-19
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21世纪的今天,中国又研制出当代指南针——导航卫星。  相似文献   

10.
200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纪念日。60年来,中国在经济、科技等许多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综合国力得到了大大加强,中国的航天事业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迅猛发展起来。尤其是中国航天器已广泛用于国计民生,带来巨大效益,并在全球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2003年10月15日,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载人飞船飞向太空,全世界都记住了一个中国人的名字——杨利伟。  相似文献   

12.
10月9日.外交部发言人章启月在例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在探索、开发、和平利用太空方面做出的巨大势力,与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并不矛盾。中国发展太空技术完全是出于和平目的,从来没有,今后也不会参加任何形式的太空军备竞赛。章启月表示,中国在探索、开发、和平利用外空方面做出的巨大努力,与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并不是一对矛盾。  相似文献   

13.
在世界月球会议开幕式的午宴后,我们有幸采访了欧空局局长让·雅克·多尔丹。让·雅克·多尔丹局长的健谈和对国际合作的丰富经验及热切渴望让我们印象深刻。这已经是他第十次来中国了,问及他对中国的印象,他说:“中国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中国的太空计划令人记忆深刻!”同时他对中国航天界的工作成果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中国在太空领域是一个大国,在太空发展计划、地球探测及定位、航空航天、载人飞行等方面做得很好,并且努力地拓展项目的外延。  相似文献   

14.
对于多数人来说,中国版图的西北部仍是一片令人魂牵梦萦的神秘的疆域。《人民日报》教科文部主任记者赵亚辉先生则以“重走中国西北角”活动,深入中国西北腹地,探寻历史和文化的诸多神秘。个中既有“千里单骑走楼兰”,亦有“南北纵穿‘大耳朵’”,纵是千般辛苦,却也饶有兴味。待资料整理完毕,我们将刊出其中最为神秘莫测和激动人心的章节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继广西桂林之后,为期一周的“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一周年摄影图片展”于2004年12月12日上午在河南省济源市隆重开幕。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神舟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总指挥黄春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921工程办公室主任周晓飞,济源市领导周春燕、沈普选、薛玉森、  相似文献   

16.
耳东 《太空探索》2006,(4):F0003-F0003
中国宇航学会第五届第七次常务理事会于2006年3月2日至3日在南京召开。中国宇航学会理事长、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庆伟,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吴卓、马兴瑞,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张丽辉,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俊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李跃以及常务理事和部分常务理事的代表共32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大陆总装备部、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信息产业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支援,中国电子进出口总公司,北京鑫隆电子新技术公司主办,中国电子国际展览广告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第四届中国国际国防电子展览会于5月25-28日在北京展览馆举行。这项展览是定期举办,每两年一届。  相似文献   

18.
2004年10月9日下午,国家遥感中心与伽利略联合执行体在北京签署了《中国国家遥感中心和伽利略联合执行体关于伽利略计划合作协议》,就中国参加伽利略计划开发阶段的行政和技术安排达成协议。该协议确定了中国参加伽利略计划管理、承担伽利略计划开发阶段的项目和提供资金等一系列具体的权利及义务,  相似文献   

19.
2003年10月15日是一个值得中华民族自豪的日子。这一天,中国自己培养的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着中国自主研制的载人飞船成功升入太空,并于第二天安全返回,使中国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中国唯一的载人航天发射场——酒泉卫星发射中,山也向世人展示了其独特的风采。  相似文献   

20.
范体宇 《太空探索》2012,(10):58-59
2012年7月15日至25日,应俄罗斯国际友好城市联合会的邀请,由中国科协、中国对外友好协会和中国宇航学会共同组织的中国青少年代表团一行40人赴俄罗斯参加“中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活动”。此次活动由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副主任单长勇带队,旨在中俄两国互办“旅游年”期间,深入推动两国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活动,增进中俄两国青少年传统友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