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正近些年,"太空旅游"这一概念广为传播。目前,除了执行太空任务的航天员外,已经有7位真正的游客成为人类太空旅游的先驱。当然,这些富豪为此所付出的巨资是普通人难以承受的。如何让太空游的价格降下来,让普通人也玩得起太空游?这是国际商业航天巨头们日思夜想的问题,并对此进行了一系列尝试。步入商业航天时代,中国航天也不甘人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的一些机构,相继提出  相似文献   

2.
网上太空游     
渺茫的天际一直是普通人遥不可及的地方。如今离人类近了,但离我们依然很远。下面我们只好做一次网上太空旅游吧。1.NovacSpaceTravel为了让大家知道太空旅游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首先到提供太空游的旅行社看看。NovacSpaceTravel是一家提供体验无重力旅游和搭乘喷射机旅游的网站。蒂托当初的太空旅游,其实在十多年前就已经确定了行程。Novac重点推出的轨道太空旅行是一个给有钱的人提供预订位置的网站。一个太空旅游网站可以成为一个认识太空旅游的教学点。在这个网站中,太空游就好像我们普通旅游一样,有行程安排介绍。预定在200…  相似文献   

3.
航天简讯     
俄太空游价格上调100万美元□□俄罗斯航天部门官员日前表示,俄联邦航天署已将去往“国际空间站”的商业太空游价格上调了100万美元,新价格为2100万美元。俄罗斯新闻社2006年10月9日援引俄罗斯能源火箭航天集团总裁尼古拉.谢瓦斯季亚诺夫的话说,太空游涨价主要是因为制造“联盟  相似文献   

4.
波特 《太空探索》2013,(4):36-37
"一个人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难道除此以外还有其他的原因吗?"已经离我们而去的苹果公司前CEO史蒂夫·乔布斯这样说。美国亿万富翁丹尼斯·蒂托虽然没这么说,但的确是这么做的。早在2001年,他就自掏腰包约2000万美元,搭乘俄罗斯的飞船,以私人身份访问了国际空间站,成为人类有史以来第一位纯粹意义上的太空游客。如果说十几年前的太空游只是蒂托自娱自乐,改变自己的行为的话,那么  相似文献   

5.
正旅游热正在风靡全球,旅游产业早已成了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自2001年第一位太空游客、美国人蒂托之后,太空旅游也逐渐走入人们的视线。迄今,地球上已有近600人进入过太空,但普通老百姓寥寥无几。因为目前的技术和成本还不能满足普通人太空旅游的需求。不过,想想看,一百年前,从欧洲的某一城市到亚洲的某一城市需要乘坐一个月的轮船才能到达,如今,坐飞机只要  相似文献   

6.
正说起商业航天,我们马上会想到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 X)这样的劲旅,他们发射猎鹰重型火箭出尽了风头。提供轨道发射的公司固然风光无限,但还有一伙人执着于太空旅游尤其是亚轨道太空游,他们认为太空旅游能为商业航天开辟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吕优 《国际太空》2006,(11):19-21
□□北京时间2006年9月18日12:09(莫斯科时间18日08:09),世界首位女太空游客暨第4位太空游客--美国籍伊朗裔妇女阿努什·安萨里(Anousheh Ansari),随"国际空间站"第14长期考察组一起乘联盟TMA-9飞船登天.  相似文献   

8.
太空新航线     
俄圈定第三位太空游客 俄罗斯已从一长串志愿者名单中圈定了第三位太空游客,不日将与其签署协议。考虑到时机尚未成熟,俄暂时没有公布其姓名。由于财政紧张,俄打算在每6个月一次的联盟号飞船定期更换时,搭乘一名付费游客,但俄有关方面表示,这并不意味着今后联盟号上总会有一个座位出售给太空游客。(阳光)  相似文献   

9.
萧豪 《国际太空》2006,(12):34-34
俄罗斯航天部门官员日前表示,俄联邦航天署已将去往“国际空间站”的商业太空游价格上调了100万美元,新价格为2100万美元。  相似文献   

10.
前哨 《太空探索》2003,(2):16-18
其实你不用当航天员,也不用上天,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享受到许多太空技术。因为有些太空技术是天地两用的,既可以在天上使用,又可以在地面使用;另外有些太空技术经过再次开发,即可转为地面使用。本文介绍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太空技术。  相似文献   

11.
正NASA估计太空探索公司花在"红龙"火星着陆器任务上的费用约为3亿美元,而这只是该公司为其远期载人火星探测任务支付的"首付"。这次不载人火星登陆任务最早可在2018年5月发射。NASA估计其自己将在4年里为此花费3200万美元,主要是为太空探索公司提供技术支持的人员费用,其中本财年将花约600万美元。作为回报,NASA将取得着陆过程中采集到的数据的使用权。  相似文献   

12.
正截至目前,在太空中"遨游"了一番的绝大多数是职业航天员和执行太空科学实验任务的科学家,他们都是带着"任务"上天的。那么现实中,有真正去太空旅游的太空游客吗?答案是肯定的,到目前为止,有7名"纯玩"游客抵达国际空间站,进行了真正的太空旅游。之所以说他们是真正的太空游客,因为他们体验的是"轨  相似文献   

13.
美国东部时间2005年9月30日美国科学家、企业家及发明家格雷戈里·奥尔森和“国际空间站”第12宇航组的航天员一起,搭乘俄罗斯联盟号飞船,飞往空间站。他成为继2001年丹尼斯·蒂托和2002年马克·沙特沃斯之后的第3位付费太空游客,也将是自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事故之后的第1位付费太空游客。为此太空探险公司使用了格雷戈里·奥尔森(GregOlsen)姓名的开头2个字母G、O,把他的这次任务命名为“走向轨道”(GOtoOrbit)。奥尔森对太空和未来的兴趣可以追溯到青少年时代。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1颗人造卫星后,他就对航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他看到…  相似文献   

14.
宇航员在太空的凌波微步让人羡慕不已,但是可望而不可即。不过现在有办法了,只要你花上几千美元乘坐失重飞机,在大西洋上空就能亲身体验太空遨游的感觉。大西洋上空"跳水"日前,美国克利夫兰的中学老师迈克·希基和其他38名老师乘坐一架特别改良的喷气式飞机在大西洋上空"跳水"(上下飞  相似文献   

15.
正经过5年建设,美国天军称为"太空篱笆"的空间监视雷达场站已可投入使用。位于马绍尔群岛共和国夸贾林环礁、耗资15亿美元的"太空篱笆"是一个地基雷达系统,主要用于跟踪低地轨道上的卫星和空间碎片。"太空篱笆"的主承包商是洛·马公司,能跟踪弹珠大小的细小物体,并具备对更高轨道上的物体进行搜索的能力,所获数  相似文献   

16.
"太空盒子"(Skybox)成像公司于2009年正式成立,至今该公司已获得91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预计在2013年夏末发射自己研制的两颗成像小卫星—太空卫星-1、2(Skysat-1、2)。1Skybox成像公司发展计划  相似文献   

17.
正美国国防部称,美空军将重新思考在称为"太空篱笆"的新空间物体跟踪系统启用后如何发布卫星碰撞预警,否则有可能会使卫星运行机构和硬件系统疲于应对过于谨慎的警报。"太空篱笆"系统将于2018年投入使用,耗资9亿美元,由洛马公司在马绍尔群岛夸贾林环礁上建设,能探测到尺寸在5厘米以上的卫星和空间碎片。美国防部官员称,他们乐观地认  相似文献   

18.
<正>2017年4月24日是第二个"中国航天日",主题为"航天创造美好生活"。"中国航天日"前后,全国各地举办了科学讲堂、航天展览等200余项各具特色、精彩纷呈的主题活动,其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联合昌平区政府在北京农业嘉年华太空家园馆共同主办的航天主题日庆祝活动尤为引人关注。在太空家园馆内,观众不仅可以亲眼看到太空穿心莲、太空芽苗菜、太空叶菜,了解太空育种知识,还可  相似文献   

19.
<正>9月26日,首颗"天基太空监视系统"(SBSS)卫星由"米诺陶"4火箭发射升空。这种卫星可以在太空中观察到其他各国侦察卫星的一举一动,也可帮助民用卫星规避太空碎片。这将是太空态势感知的革命。  相似文献   

20.
正北京时间2020年1月7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用猎鹰9号运载火箭把第三批60颗星链卫星发射升空。虽然"星链"的作用一直被称为是用于建立太空互联网,但是其军事用途难以被忽视,美国空军是"星链"计划的大客户之一。据称,美国空军已经向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赞助了2870万美元,以把该计划拓展到军事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