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玛特拉公司设计和生产的“西北风”超近程地对空导弹系统包括导弹和既能贮藏/装运导弹、又能作发射导弹用的可抛弃的发射管.整个武器系统重约20公斤,长为1.85米.导弹弹体直径为90毫米.弹长为1.81米,重为17公斤.“西北风”导弹主要包括装有碰撞和近炸引信的爆破装药战斗部、被动红外导引头、固体推进火箭发动机、自动驾驶仪和制导电路、驱动控制舵面的伺服电机以及热电池电源.战斗部重量为3公斤,其外壳具有极强的穿透性能,混在装药内的钨珠能增加战斗部的摧毁能力.大量的装药和强大的爆炸力是该武器之所以如此有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法国马特拉公司的“西北风”导弹系统是一种能够满足陆、海、空三军不同要求的超近程防空系统。其型号有:便携式、轩载式、舰载式、直升机载式等。各种型号均使用同一“西北风”导弹。“西北风”是一种发射后不管”导弹,装有红外导引头、激光引信和高爆战斗部。其推进装置可使导弹的速度在3秒之内达到2.5马赫。上图和左下图为便携式“西北风”的使用情  相似文献   

3.
为有效提高导弹的突防能力和禁避飞区规避能力,提出在一级段偏离传统射面,后面级再修正射面以命中目标的变射面空间"M"形弹道。设计了基于级间非连续点火的导弹纵横向适应性飞行程序模型,并采用免疫粒子群与内点牛顿相结合的串联混合优化算法对弹道进行了优化。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变射面弹道能有效增大主动段飞行时间,压缩被动段射程,提高导弹的中段机动能力。优化算法收敛速度快,精度高。  相似文献   

4.
法国MBD公司最近从阿曼获得一份合同 ,向其出口Albi导弹系统。该系统是”西北风”导弹族的新发展 ,它由导弹发射车和指挥控制车组成。轮式越野车上的发射架可装两枚待发导弹 ,指挥控制车可协调 11辆发射车。发射架安装在可折叠炮塔上 ,以便在空运或公路运输时能够将其折叠。该系统除保留了“西北风”导弹“发射后不管”的特点外 ,还增加了热摄像仪 ,以便在昼夜都能够捕获目标。这种新型的“西北风“导弹系统同时具有空运和机动越野能力。另外 ,它还可以随同机械化部队或装甲部队行进 ,担负防空任务。据MBD公司称 ,四年前停止发展…  相似文献   

5.
1988年1月6日,马特拉公司成功地进行了西北风导弹的最后4次制导发射中的第一次发射,这表明该弹在生产中所遇到的技术问题已得到解决。1987年4~10月,西北风曾中断发射6个月,原因是由于推进装置中燃料燃尽时,导弹重心前移。 1月6日发射的西北风没有装战斗部,它直接命中了一架相距3000米的、以180米/秒速度在250米高空飞行的靶机。另外三次制导发射预计在1月中旬到1月底之间进行,每周发射1次。根据试验计划,已进行了34次发射,成功率在70%以上。然后,法国陆军将对西北风  相似文献   

6.
郭战兵 《上海航天》1998,15(4):51-61
在介绍便携式红外寻的防空导弹导引头的功能、结构、作用原理及对各部件的要求的基础上,以法国“西北风”和俄罗斯“针”便携式红外寻的防空导弹为例对导引头的结构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探测系统的光学系统、调制方式、制冷探测器等部件的描述,论述了该类导弹的探测原理、跟踪控制信号的形成原理和跟踪原理。给出了跟踪信号的形成公式和控制信号公式。最后展望了该类导弹的红外导引头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法国 Breda Meccanica Bresciana公司首次展示了一种“软杀伤和硬杀伤”组合式反导系统。该系统将20联装的诱饵/红外曳光弹发射装置与马特拉公司的西北风近程导弹系统组合在一起。西北风导弹发射筒装在发  相似文献   

8.
《航空周刊》1984年12月3、24日报道:法国马特拉公司正在考虑研制一种简易的“西北风”面空导弹的双管发射装置,以装在尚未配备先进对空监视设备的小型舰船上,用于对付包括直升机在内的各型飞机。这种双管发射装置可能装在轻型发射转塔上,转塔配备有操纵手双肩依托架。转塔由射手转动,发射管上装有普通炮瞄仪。预计,基本便携式“西北风”导弹发射装置将于1986年底服役,用以保卫陆军作战  相似文献   

9.
SA-N-9是俄罗斯继SA-N-6之后研制的新一代舰空导弹,该导弹的垂直发射系统除能发射导弹以外,还具有发射舰炮的通用性,发射装置采用的是俄罗斯所特有的冷发射技术。本文即对这一发射系统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0.
法国玛特拉公司在一次试验中,向两架靶机发射了两枚“西北风”近程导弹.一枚导弹击中了CT20亚音速靶机,另一枚在杀伤距离内从靶机近旁穿过.这两次发射只是原定今年以来在法国地中海试验中心发射6枚导弹的计划的一部分.玛特拉计划官员说,试验时,CT20靶机是在约4公里距离处向“西北风”导弹发射点迎面飞来的.此时靶机飞行高度为250米,机上带有一个供试验用的红外源.  相似文献   

11.
法国海军订购了28个马特拉公司的Simbad发射架,以提高其舰队的防空和反导弹能力。 Simbad是一种双管发射架,适于安装在20mm炮架上。发射架靠手动瞄准目标,发射前操作人员用光学瞄准具锁定目标。Simbad发射架装备了标准的西北风近程面空导弹,该导弹装有被动红外导引头,具有发射后不管能力。11个国家订购  相似文献   

12.
1.安装在战舰甲板上的 5联装旋座式标枪导 弹系统2.博福斯公司的舰射型 RBS70导弹3.在SIMBAD轻型发射 装置上的西北风导弹  相似文献   

13.
目前法国新型导弹的研制工作正方兴未艾,但现有的导弹自1989年初以来出现了滞销现象。 订购数量最多的是欧导公司的反坦克导弹:共有39个国家订购了21.8万多枚米兰,16个国家订购了7.5万多枚霍特。而马特拉公司已向8个国家销售了约6000枚西北风地空导弹。马  相似文献   

14.
“西北风”导弹推进系统由两级固体发动机组成:一台用于发射;一台用于飞行。本文介绍该推进系统的主要要求、设计特点和飞行发动机壳体的缠绕工艺,以及为验证发动机和研究该推进系统性能而在特定环境条件下所进行的全部试验。  相似文献   

15.
对鲁棒控制方法在导弹上的应用作了全面的综述。首先指出了传统导弹控制系统设计中存在的2个问题,指出可以用鲁棒控制理论和非线性方法进行设计。然后以鲁棒控制理论的主要分支-H∞控制理论的历史,说明了鲁棒控制理论的发展。接着从导弹制导规律设计和姿态控制器设计2个方面展开了鲁棒控制理论在导弹控制中的应用,最后给出了导弹鲁棒控制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世界上有三种主要的便携式导弹,外加一种正在预研中,它们是:RBS70:不是单兵携带,也不是“发射后不管”式,而是采用激光制导;吹管/标枪:单兵携带肩发射,但不是“发射后不管”导弹,射手须进行光学瞄准、跟踪目标.预计八十年代后期可研制出“发射后不管”式导弹;西北风(SATCP):  相似文献   

17.
弹道导弹基于仿真的落点精度修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预测、修正弹道导弹落点 ,从而提高其命中精度的原理和方法 ,给出了导弹射前初始状态的测量方法以及导弹仿真的程序模型 ,并对一枚具体的导弹作了落点的仿真预测与落点修正 ,仿真的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吻合。此方法在弹道导弹的实弹演习与作战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可在相关单位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8.
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求解炮射导弹发射过程的主要空气动力系数,以某炮射导弹的气动外形为基础,以优秀的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为工具。在数值模拟中全部计算网格采用结构化网格,紊流模型采用适于空气动力计算的一方程模型中SPALART-ALLMARAS模型,差分方程的求解采用一阶迎风格式和二阶迎风格式相配合的方式,所有这些保证在数值模拟中的物理模型、数学模型、以及方程的求解等方面提高数值模拟结果的精度,最后给出了主要的空气动力系数,并对其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W型地下井发射环境数值模拟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导弹地下井发射环境,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W型井导弹发射过程的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将仿真数据与理论计算及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计算模型和数值方法的准确性。采用动网格技术处理流场计算区域随导弹运动的变化过程。仿真结果表明,在整个发射过程中燃气流具有反射、引射和充分发展3个阶段,造成发射环境参数有较大变化。分析了压力和温度参数的变化规律。该数值算法和仿真结果可推广应用于发射井的设计、优化及改进。  相似文献   

20.
有翼导弹的动态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导弹动态稳定性是导弹飞行动力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导弹作高机动飞行时 ,线性理论将不再成立。本文运用非线性动力学理论 ,通过对导弹动力学方程的数值仿真 ,讨论了以导弹控制舵偏角为参数导弹高机动飞行时的非线性动态稳定性 ,并得到了相应的结论 ,为导弹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