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GPS是美国国防部投资并管理的军用全球全天候导航定位系统。在海湾战争中,美国首次将手持式接收机装备地面部队,飞机使用GPS导航、定位和救援,导弹使用GPS精确制导,取得了显著效果。GPS已向民间用户提供降低了精度的定位和导航标准服务,陆地和海上的许多民间用户已开始使用,唯独民航用户至今还未下决心把GPS作为全球导航手段。但最近一些事件表明,在苏联全球导航系统(GLONASS)和国际海事卫星的支持下,GPS将成为民航领域的主要卫星导航系统。不久前,国际海事卫星(Inmarsat)组  相似文献   

2.
平述 《国际太空》2005,(5):8-10
1系统现状□□1995年12月,俄罗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的24颗卫星部署完毕,标志着该系统的正式建成。24颗卫星均匀分布在升交点赤经相隔120°的3个近圆形轨道面上,卫星倾角为64.8°,轨道高度为19130km,轨道交点周期为11h15min。满配置的GLONASS星座使地球表面99%的地区能够连续观测到5颗以上卫星。美国林肯实验室的监测结果表明,其民用码导航定位精度略低于无选择可用性(SA)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到目前为止,GLONASS卫星已发射了89颗,其中6颗未能成功入轨,2颗为大地测量卫星。但是,GLONASS卫星实际运行状况较差,…  相似文献   

3.
徐菁 《国际太空》2011,(3):43-50
“伽利略”(Galileo)卫星导航系统是欧洲正在实施的一项重大民用航天项目,于20世纪90年代由欧洲委员会和欧洲航天局共同发起,其目标是建成欧洲自主的民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并与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罗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相兼容,从而摆脱对GPS的依籁。打破美国对全球卫星导航定位产业的垄断。在使欧洲获得工业和商业效益的同时,为建立欧洲共同安全防务体系提供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4.
20 0 1年底 ,俄航天兵司令称 ,俄拟大力振兴航天业 ,并优先发展军用卫星 ,尤其是导航卫星。俄罗斯 2 0 0 2年航天预算为 84亿卢布 ,国防部和航空航天局另拨 1 6亿卢布研制并发射 3颗 GLONASS导航卫星 ,使卫星总数达到 1 2颗 ,从而满足最低限度的综合使用需求。苏联 /俄罗斯军方历经 2 0多年研制和发射 ,于 1 995年 1 2月组网成功类似美国GPS的全球导航定位卫星系统——GLONASS。该系统由 2 4颗卫星组成 ,多数在轨卫星的设计寿命为 3年 ,少量改进的GLONASS-M卫星寿命为 5~ 7年。它是目前惟一能与 GPS抗衡的全球导航定位卫星系统…  相似文献   

5.
欧空局 ( ESA)、欧洲委员会 ( EC)以及欧洲航行安全局 ( Eurocontrol)三方 ,在“全球导航定位卫星系统” ( GNSS)的开发协调上取得了具体的进展。GNSS计划分 2个阶段实施。第 1个阶段是建造 GNSS- 1 ,即第 1代卫星导航系统 ,它依赖于美国 GPS和俄罗斯GLONASS星座。第 2个阶段是建造 GNSS- 2 ,即第 2代卫星导航系统 ,它能够为民用用户提供更先进的导航及定位服务。“伽利略” ( Galileo)系统将作为 GNSS- 2的组成部分。在 GNSS- 1阶段 ,欧洲正在建立“欧洲静止轨道导航重叠系统”( EGNOS) ,其主要目的是提高 GPS和 GLO…  相似文献   

6.
据1982年8月30日的《航空周刊》报道,苏联正在计划部署一种几乎完全类似于美国导航星全球定位系统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据说,早在今年年初苏联就把有关建立这种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文件送到国际电联备案。在这个文件中,苏联人把这个系统简称为“GLONASS”,即为“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据消息灵通人士透露,苏联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设计方案基本上类似于美国防部正在部署中的导航星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的相似性表现  相似文献   

7.
赵爽 《国际太空》2014,(10):36-40
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罗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是目前两个能完成全球覆盖的卫星导航系统。不过,无论是从定位精度还是应用范围上,GLONASS都要稍逊GPS一筹,这里面政治经济的原因有之,卫星技术有之,而地面站部署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相比于美国GPS全球布站的优势,俄罗斯GLONASS的地面站部署只集中在其本国和周边国家,尽管利用了星上激光反射器等手段进行补偿,但其性能仍无法赶上前者。  相似文献   

8.
2012年全球卫星导航领域发生了几件值得一提的大事,包括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现代化计划已进入到关键时期、俄罗斯批准了"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2012-2020年发展规划,投资总额高达3465.9529亿卢布(约合120亿美元);欧洲完成"伽利略"(Galileo)在轨组网验证系统的部署,并将  相似文献   

9.
博引 《国际太空》2011,(1):1-11
在当今社会,60%的信息都与时间和定位有关,拥有自主的时间和定位系统,不仅事关一个国家的独立自主,也关系到其影响力和统治力。所以,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研制或应用导航卫星。目前,除了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导航卫星以外,俄罗斯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最有实力。GLONASS由俄罗斯单独研发部署,这一系统至少需要18颗卫星才能为俄罗斯全境提供卫星定位及导航服务,如要提供全球服务,则需要24颗卫星在轨工作。然而,就在俄罗斯即将完成新一轮24颗GLONASS导航卫星部署之际,却因火箭故障使原计划严重受挫。  相似文献   

10.
《太空探索》2011,(7):30-33
在中国快马加鞭建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同时,俄罗斯也在加紧建设和完善本国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并通过开展国际合作和制订相关的法律法规,大力向民用推广。请看GLONASS系统总设计师描绘的未来导航生活。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罗斯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两大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先后全系统投入运行,为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应用建立了新的里程碑。此后,经过短短10多年的发展,GPS取得了巨大成功,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工程技术成就之一。  相似文献   

12.
GPS在以往20多年的广泛应用中充分表现了卓越性能,使美国的GPS工业迅速发展。美国GPS工业按年生产100万台接收机的势头推进,1997年的年产值25亿~30亿美元,预测2005年将超出100亿美元,8年内翻4倍。参与早期发展GPS的某些专家对GPS的发展满怀信心,支持政府在考虑国家安全原则下进一步普及民间应用,发挥GPS在国际民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中的作用。着眼于GPS作为“经济发动机”(EconomicEngine)的作用,美国政府将乐于支付GPS系统费用,支持其现代化,并鼓励更好地提供民用服务。1996年3月克林顿总统关于GPS政策的总统指令(…  相似文献   

13.
国际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发展态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美国GPS系统发展态势1.1 终止实施选择可用性(SA)干扰1.1.1 美国终止SA政策的要点□□(1)从2000年5月1日午夜起终止SA干扰,预计民用导航精度可提高10倍。有报告说,终止SA后,GPS民用导航定位精度在95%时间内为12m,在50%时间内为6m。(2)重申继续执行GPS现代化计划,在未来发射的18颗GPS-2F卫星上增加2个民用信号。(3)承诺在增强GPS和平利用的同时,继续保护GPS的全面军事应用,提高采用GPS军事系统的效能。(4)终止SA的建议是由国防部与国务院、运输部、商务部和中央情报局等部门协商后提出的。通过评估得到以下结论:在此时将S…  相似文献   

14.
徐菁 《国际太空》2015,(2):50-55
<正>2014年,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和"印度区域导航卫星系统"(IRNSS)均有新的卫星发射。中国正在加紧研制"北斗"卫星,将于2015年进行全球系统卫星的首次发射。欧洲"伽利略"(Galileo)系统建设遭遇重大挫折,或将无法按期完成星座组网。1 GPS系统现代化进程受阻截至2014年年底,美国GPS星座有32颗卫星在轨,其中工作星31颗,分别是GPS-2A卫星4颗、GPS-2R卫星12颗、GPS-2RM卫星7颗、GPS-2F卫星8颗。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军用、民用火箭以及航天器已经开始装备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的设备。在装备GLONASS系统后,可以在运载火箭、助推器及航天器飞行全过程更加有效地进行控制,也可以减少地面发射场的费用。新航天器的GLONASS设备是民用、军用太空探测装置。近期,俄罗斯政府已经通过2006-2015年联邦航天计划,其中对GLONASS系统给予了特别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正>1引言□□国际上几个主要航天国家和机构都建立了或即将建立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如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由24~27颗星组成)、俄罗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  相似文献   

17.
美国霍尼韦尔公司5月份与苏联有关部门签订了一项为期5年的理解备忘录(MOU),准备在苏建一家合资企业,生产一种新型卫星导航接收机。该接收机既可使用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又能与苏联的全球轨道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沟通。该接收机计划在1993年年中研制成,1995年年中通过鉴定。两国卫星导航系统的“联合”,将使导航卫星的有效覆盖率提高一倍。这项备忘录还有待两国政府批准,因为牵涉到向苏联转让技术问题,主要是集成电路技术。  相似文献   

18.
2016年国外导航卫星发展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6年,国外共进行8次导航卫星发射活动,成功8次.其中美国1次,成功发射了1颗全球定位系统-2F (GPS-2F);欧洲2次,成功发射了6颗"伽利略-全运行能力"(Galileo-FOC)卫星;俄罗斯2次,成功发射了2颗全球导航卫星系统-M(GLONASS-M);印度3次,成功发射了3颗"印度区域导航卫星系统"(IRNSS).截至2016年底,国外在轨运行导航卫星85颗,在轨运行并提供导航服务的卫星66颗,其中,美国GPS系统31颗,俄罗斯GLONASS系统23颗,欧洲"伽利略"(Galileo)系统11颗,日本"准天顶卫星"(QZS)1颗(主要提供GPS增强服务).  相似文献   

19.
欧洲全球导航卫星计划,又称伽利略计划,是欧盟为打破美国GPS在全球的垄断地位而与欧空局联合研制的民用导航卫星系统。该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能与GPS完全兼容,但独家运作.彼此互为备份,互为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0.
夏光 《太空探索》2011,(7):28-29
如果将卫星导航系统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名片,那么,"北斗"(COMPASS)代表中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代表美国,"伽利略"(Galileo)代表欧洲,"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代表俄罗斯,"准天顶卫星系统"(QZSS)代表日本,"印度区域导航卫星系统"(IRNSS)代表印度。而2011年5月18~20日在上海世博中国馆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包纳了除IRNSS外的所有名片,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卫星导航盛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