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通过对某民航维修单位开展心理调研,结合人为因素分析和归类系统—维修延伸分析模型,关联得出该维修单位易发生的不安全行为和人员状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民航维修单位提升员工心理健康水平的建议和对策,以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不安全事件。  相似文献   

2.
为了减少民航维修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减少风险危害,在HFACS通用框架的基础上,将HFACS的层级重新定义为不安全行为、工作现场状态、工作者状态、管理状态四个层级,并相应建立和识别出31个子项、29个行为表现、79个致因类别,形成具有航空器维修特色的分析模型.利用该模型可从表层行为追溯到深层组织,从而降低不安全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本文描述了基于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的边缘计算智能装备,及其应用于飞机维修检查行为识别的技术和场景,可实现飞机航线定检维修流程跟踪管控、提升维修检查作业的安全质量和降本增效,减免人为因素所导致的不安全事件和运行事件,避免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
附件监控是指飞机维修部门对飞机附件的状态、使用情况进行跟踪控制。其目的是准确地掌握飞机在位件的使用情况,保证在位件的适航性,减少由于附件超时超寿使用而导致的飞行不安全因素;有计划、合理地更换附件,降低航材资金占用及维修成本,为可靠性管理提供数据依据;一、GAMECO附件监控的类型1.对时控件的监控附件使用到维修方案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翻修或静压试验等工作。2.对寿命件的监控附件使用到维修方案规定的寿命时间就报废。3.对视情件的监控通过日常监视和对视情件的的性能进行可靠性评估,以决定是否对维修方案中规定…  相似文献   

5.
飞机维修手册是民航维修的工作依据,为了保证维修人员安全,飞机维修手册必须警示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但由于缺少系统的方法,警告信息编制只能依赖于经验和零散的文件。本文提出了一种编制警告信息的方法,通过风险识别、场景分析、动作分析三个环节,可以有效地识别操作中的风险,形成标准化的警告信息。  相似文献   

6.
预防性维修是民用飞机运行支持活动必不可少的部分,也是保障民用飞机安全经济运营的基础。S4000P 作为首部预防性维修国际通用标准,为预防性维修提供了全寿命周期内的初始维修任务制定、计划外维修任务制定及通过运行数据优化原有维修任务的合理分析方法。本文梳理了有关预防性维修的研究现状,对 S4000P 标准进行了剖析,建立了基于 S4000P 的民用飞机预防性维修分析框架,为推进民用飞机预防性维修制定与优化进程提供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7.
在飞机维修活动中,人为差错的发生虽最终表现为个人的行为,但不能简单地将原因归结为纯粹的个人原因,应该对维修管理的各工作环节和管理系统中各种因素加以研究,从而找出真正的原因,达到避免人为差错的发生。人作为航空公司或维修单位中全部 维修活动的具体实施者,其行为表现的正确与否决定了能否实现正确、有效的维修工作,对航空安全有着直接的影响。一旦出现人为差错将可能导致维修工作/维修活动不能按预定计划完成或航空器损坏、航班不正常、维修成本增加等严重后果。但从分析中发现人为差错的发生虽最终表现为个人的行为,但绝不…  相似文献   

8.
本文重点简介新维修思想和几种维修方式的涵义及其发展。在航空维修史上,50年代末,以定期全面翻修方式为主的保守的传统维修思想一直占着主导地位。通过60年代的十年探索,得出了一些新的结论。最主要的是:复杂项目一般没有耗损期;早期和偶然故障是不可避免的,预防维修对许多故障是无效的;设计上只有少数项目的故障才对安全有直接的危害。因而应按项目的功能、功能故障、故障原因和故障后果来确定维修。这些探索和结论导致了应用视情维修、事后监控维修、维修的逻辑分析决断法,形成了以可靠性为中心的新维修思想。  相似文献   

9.
与基于时间的计划性维修完全不同,视情维修强调基于预测性状态指示器的故障探测。作为实施视情维修的重要手段之一,预测性维修的研究目标是在飞机维修数据分析中引入数据挖掘技术,建立高效的预测系统,使用先进的统计软件对部队级航空后勤系统(ULLS-A)的飞行日志数据、HUMS飞机传感器数据和试验台数据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最终选取有用的数据,增强故障诊断和预测能力,提高视情维修水平。预测内容包括根据实际状况动态预测飞机的剩余使用寿命、预测部件故障以延长维修间隔、寻找剩余使用寿命与部件故障的关系以及维修行为对这一关系的影响、主动计划未来的维修行为等。  相似文献   

10.
机务维修工作的精益化是推动航空科研试飞效率与质量安全管控能力提升的重要抓手,通过精益化管理将维修计划编制、任务组织实施、技术总结评价进行科学的策划,在任务开始前完成项目分解、计划节点设置、资源调配以及风险评估并制定措施,再配合任务实施过程的监督、检查、考核,以此推动机务维修工作安全高效开展,缩短地面维修定检时间,提升参试飞机“四率”。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航空维修工作中的主要应激源及产生过程,对由应激引发的不良心理现象及其对维修质量安全的影响做了分析,并分别从航空维修个体、航空维修组织和航空维修行业三个层面就解决对策进行了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区域分析所确定的区域维修间隔,是飞机维修大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飞机的安全运营具有重大意义.针对区域评级工作中存在指标不规范和体系不完善的现状,研究了国外多种主流机型,首先分析区域影响因素建立细化的评级指标,然后应用模糊理论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结合各指标的评分得出综合等级,其次根据等级-间隔对应关系确定飞机区域维修间隔,最后以某飞机的发动机整流罩所在区域为实例进行分析,验证了该评级方法的实施效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3.
基于Semi-Markov模型的多态系统不完全维修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复杂多态系统的任务完成能力,降低维修资源消耗,提出了基于Semi-Markov模型的预防性维修和修复性维修相结合的多态系统不完全维修决策方法。采用Semi-Markov模型描述部件的性能衰退过程,利用通用生成函数方法对系统的可靠性指标进行分析,在不完全维修模型基础上,从"系统级维修的角度"出发,提出了预防性维修和修复性维修相结合的不完全维修决策方法,确保系统在有限的服役期内,获得最大净效益。并以某航空发动机压气机子系统的维修决策为例进行分析,该方法可以有效的结合预防性维修和修复性维修的优势,提高了系统的任务完成能力,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和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计划维修任务间隔是反映飞机可靠性和经济性的重要指标,而飞机服役后维修及故障数据的累积对 维修间隔调整提供依据。通过梳理飞机维修任务间隔优化的流程,确定数据抽样样本量的方法;给出基于数据 拟合的故障趋势分析方法对间隔优化的必要性进行判断;定义维修间隔优化的假设检验准则,对提出的优化方 法进行算例验证。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法能够对新维修任务间隔的可行性进行判断,指导维修大纲的更新。  相似文献   

15.
以国内某支线机场机务维修安全管理系统为案例,对该机场航线维修、维修质量、安全管理、风险管控、人为因素等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统计,对实际工作的图表数据、业务流程、规章制度、行业标准等资料进行整理,运用TEM方法对航空器维修工作中的风险进行描述和分析,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计算风险要素比重并进行排序,为机场航线维修安全管理和风险管控提出合理化安全建议,以求进一步提高支线机场机务风险管控能力。  相似文献   

16.
铰链机构是民用飞机中一种被广泛采用的运动机构,其维修间隔的合理制定对于保障飞机安全、经济运营起到重要作用。通过对 MSG-3、适航条款和国家军用标准中相关内容以及维修间隔的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提出民用飞机铰链机构维修间隔的制定流程,并以某型飞机襟翼铰链机构维修间隔制定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制定流程可行,为飞机铰链机构的维修间隔和维修大纲的合理制定提供了依据;该铰链机构的偶然损伤和环境损伤的检查门槛值、重复检查间隔均为 5 个日历年,疲劳损伤的检查门槛值为 24 000 fh,重复检查间隔为 14 400 fh。  相似文献   

17.
安全、可靠和经济性是制定维修计划的中心点,维修计划也是一切维修活动的指导性文件。面对民用航空产业竞争的加剧,航空公司已很难增加盈利水平,但却可以利用先进的维修计划有效降低维修成本,从而间接提高盈利水平。本文从MSG-3分析,直接维修成本(DMC)预估及技术支持角度,讲述了如何在设计过程中系统地为新型飞机制定先进的维修计...  相似文献   

18.
机务维修中有效控制人为差错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用航空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维修来保证其各个系统处于持续适航状态。当航空器某系统或零部件出现不正常情况时,首先要有人描述不正常的现象,然后技术人员通过评估、判断后再根据特定的工作单卡拆下,分解、更换、修理、安装、调节测试将航空器恢复到原有的功能。可以说在这每一阶段中都可能出现人为差错。为此,我们需要在企业安全文化、维修设备和工作环境、员工培训、维修过程控制、激发团队成员的防错潜力、建立和完善安全信息自愿报告机制等方面加以控制,以减少维修中的人为差错。  相似文献   

19.
航空维修对飞机的安全和经济运营具有重要意义,合理地选择维修策略,可以在保证飞机安全飞行的前提下,为航空公司节省额外的维修费用。文章从一般航空维修理论的发展出发,解释了视情维修的概念,综述了视情维修理论的发展现状,并阐述了视情维修在航空发动机维修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维修经济性是控制民机运营成本的关键因素。飞机计划维修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周期性,从机龄角度飞机分为运营初期、成熟期和老龄期;按维修深度计划维修分为航线检查、A检.c检和D检。本文综合考虑机龄和计划维修之间的关系.构造了三层三等级的维修成本计算模型.并从维修的角度提出控制维修成本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