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Cr,Al含量对铸造TiAl基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寻找细晶组织的铸造TiAl基合金,在Ti-44Al(at-%)和Ti-48Al(at-%)两种Al含量的二元合金中添加了3Cr和6Cr(at-%)。结果表明,Cr对铸态α_2+γ合金的晶粒大小无明显的影响,但通过热处理可显著细化晶粒。对Ti-44Al-3Cr和Ti-48Al-3Cr合金分别采用1150℃、168h和1200℃、24h处理可取得最佳的细化晶粒效果,而且48Al合金热处理后可更容易获得细晶组织。Cr促进有序富Cr相β_2的形成,该相或者与片状α_2相共生,或者分布于γ相的晶界,阻碍γ相长大。Cr在β_2、γ_2和γ相中的溶解度依次减少,它主要取代γ和α_2相中的Ti,因而随着合金中Cr量增加,γ和α_2相中的Al/Ti比增加。Cr还促使γ相内形成孪晶。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Ti-44.9Al(at-%)合金和Ti-44.3Al-3Cr(at-%)合金的室温拉伸断裂过程。结果表明,Cr提高了合金的塑性。塑性的提高与含Cr合金含有更多的γ-TiAl相和形成由细晶γ和α_2+γ细晶组成的双重组织有关。Cr促使块状α_2和β2相的形成,对阻碍γ相上的长程滑移有明显的作用。进一步细化铸态晶粒或制备具有片状α_2+γ组织的单晶合金是发展铸造α_2+γ合金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Sb的添加对TiAl基合金综合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Sb的添加对TiAl基合金室温和高温性能的影响。试验发现,Sb的添加能够使TiAl基合金室温力学性能得到显著的改善,抗高温氧化能力明显提高。同时,不降低合金的高温力学性能。TEM观察发现,TiAl+Sb合金可形成大量变形孪晶。在氧化性气氛中长期加热,TiAl+Sb合金表层形成一层致密Al2O3膜。  相似文献   

4.
TiAl+Sb合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Sb的添加对Ti-32wt-%Al合金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Sb的添加量在较大范围内能够使TiAl基合金的室温综合力学性能得到提高。使用光学金相显微镜和SEM对其组织进行了分析,使用X射线衍射仪对典型合金进行了结构和相组成分析。同时,使用SFM对合金试样断口形貌进行了观察分析。  相似文献   

5.
TiC颗粒增强Ni3Al基复合材料的组织和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自行制备的TiC颗粒增强Ni3Al基复合材料的组织和性能进行了研究。比较了铸态和经热处理后的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和高温压缩机械性能。结果显示,碳化物在枝晶间均匀分布,与基体润湿良好。经1100℃48h热处理,Ti颗粒的微观形 组成无明显改变。结果也表明,TiC颗粒增强Ni3Al基复全材料具有比基体高的弹性模量、屈服强度,但塑性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6.
热处理细化Ti46A18.5Nb0.2W合金的铸态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风冷(GFC)/回火再加在1000~1200℃之间的循环热处理的方法对Ti46Al8.5Nb0.2W合金的铸态合金组组织细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风冷(GFC)/回火处理能快速地破碎Ti46Al8.5Nb0.2W合金的铸态组织,得到双态组织(DM),并且组织比较均匀。循环热处理是在1000~1200℃之间进行,循环热处理能有效地阻止已经存在的r晶粒异常长大,并且能使空冷形成的亚稳层片迅速均匀地等  相似文献   

7.
机械合金化Al-Ti合金的力学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真空热压及热静液挤压将机械合金化Al-Ti合金粉末固结成形。测试了挤压棒材的机械性能,并对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球磨使钛过饱和地溶解于铝基体中,在热固结成形过程中,以细小弥散分布的Al3Ti金属间化合物(约30nm)析出。由于Al3Ti对晶内位错滑移的阻碍作用,使合金强度提高。合金的晶粒细小(约0.3μm),且由于Al3Ti对晶界迁移的阻碍作用,晶粒尺寸在400℃热处理时长大不明显,故Al3Ti弥散相具有良好的抗粗化能力,使得Al-Ti合金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新型的喷射沉积快速凝固工艺制备了Al-3.8Li-0.8Mg-0.4Cu-0.13Zr合金,对其沉积态组织及合金凝固过程进行了初步分析。半凝固态试验合金滴沉积时撞击打碎的枝晶和重溶脱落的枝晶臂可作为新的晶核 长大,在涫本内形成大量等轴晶组织。与铸锭冶金相比,其组织细小、均匀,晶粒尺寸一般在5-20μm范围内,反映了材料速凝固的特征。沉积体内部基本上避免了较大的缩孔,减弱了粉末冶金材料的原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5~74μm的快速凝固Al-Fe-Mo-Si-Zr-Ti合金粉末凝固组织特征,探讨了凝固组织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合金粉末主要有四种基本组织:初生Al_9(Fe,Mo)_2,α-Al与Al_6(Fe,Mo)共晶,胞晶及显微胞晶,出现这些组织的典型尺寸依次为56μm、40μm和8μm;合金元素Mo的加入,显著提高合金粉末凝固前过冷度,使10~40μm粉末的凝固机制发生了变化,由导热控制型转变成溶质扩散控制型,从而基本上消除了该尺寸范围内粉末凝固组织中共晶成分和初生相。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快速凝固形核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了模拟计算,从理论上证实了胞间准晶相为初生相,计算得出在二元Al-Fe合金中抑制该相形成所需的冷却速度高达10 ̄(13)K/s。  相似文献   

10.
采用透射电镜观察了快冷态Ti-5Al-4Sn-2Zr-1Mo-0.25Si.0.3~1.2Nd合金(Ti-55合金)稀土相的形貌,发观稀土相尺寸细小(4~34nm),呈球状,均匀弥散地分布在基体中,晶界上稀土相呈椭球状,沿晶界排列。采用图像分析仪对铸态Ti-55合金稀土相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种成分合金的稀土相平均尺寸为3.25~3.50μm,平均圆度系数为0.56~0.63,呈椭球状,棒状及不规则状,分布于晶界与晶内,其均匀弥散度劣于快冷态Ti-55合金的稀土相。  相似文献   

11.
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和XRD物相定性分析研究了添加微量Sc和Er对Al-Cu-Mg系合金铸态组织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Er,Sc能不同程度细化合金铸态组织。合金中添加Sc元素细化合金铸态组织的机制为凝固时形成的均匀分布的Al3(ScxZr1-x)质点成为αAl结晶时理想的异质核心,起到显著的晶粒细化作用。Er在合金中主要以Al8Cu4Er分布于晶界,并没有观察到Er和Zr元素的交互作用;凝固过程中,Er元素聚集在固液界面前沿,增大了凝固前沿的液相成分过冷度,抑制枝晶生长,从而细化晶粒。  相似文献   

12.
用风冷(GFC)/回火再加在1000~1200℃之间的循环热处理的方法对Ti46Al8.5Nb0.2W 合金的铸态合金的组织细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风冷(GFC)/回火处理能快速地破碎Ti46Al8.5Nb0.2W 合金的铸态组织,得到双态组织(DM),并且组织比较均匀。循环热处理是在1000~1200℃之间进行,循环热处理能有效地阻止已经存在的γ晶粒的异常长大,并且能使空冷形成的亚稳层片迅速均匀地等轴化成NG组织。  相似文献   

13.
Ru对铸造Ti—47Al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铸造Ti-47Al-XRu(at%)(X=0.5,1,3)合金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Ru与Cr相似,是很强的β稳定元素,促进β2相形成。β2相是含Ru量高达10at%的富Ru相。含1at%Ru的合金在1160~1200℃温度范围热处理时不断析出粒状次生β2相,破坏了γ+α2片状组织,同时形成了新的γ晶粒。经1200℃,48h处理后可得到平均晶粒尺寸小于60μm的γ晶,因此,Ti-47Al-1Ru合金是可热处理细化晶粒的铸造合金。当Ru量增加至3at%时,合金难于热处理细化晶粒,而且合金明显脆化。  相似文献   

14.
制备工艺对NiAl-30Fe-Y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研究了铸态、挤压态、热轧态和定向凝固结晶4种不同制备工艺对NiAl-30Fe-Y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轧和定向凝固结晶工艺明显改善了合金性能,特别是提高了合金室温塑性。在室温下不同制备工艺其拉伸断口特征明显不同。不同制备工艺仅对微观组织形态产生影响,其合金组织皆是由先共晶B2结构β和β与(γ+γ')共晶相组成,定向凝固合金成长方向为<211>β‖<100>(γ+γ')。  相似文献   

15.
采用正交实验方法研究了Co,W和Ti对镍基单晶高温合金铸态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Ti元素偏析于枝晶间并扩大了合金的凝固温度范围,从而显著影响铸态合金中的共晶数量,随着Ti含量的增加,合金中的共晶数量大幅度增加.Co使合金的初熔温度略有降低.在具有大量共晶的高W合金的铸态组织中出现了富W相.  相似文献   

16.
TiAl+Sb合金室温变形亚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较详细地研究了Ti-34Al-0.5Sb(wt%)合金经过2~3%室温压缩塑性变形以后的变形亚结构。试验结果表明,TiAl+Sb合金室温变形时,在r相板条内形成大量变形孪晶。相邻板条呈某种位向关系下,可以以相界面作镜面,在其两侧的两片r相板条内形成呈一一对应关系的变形孪晶。而在一些取向的r相板条内只产生位错。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新型的喷射沉积快速凝固工0艺制备了Al-3.8Li-0.8Mg-0.4Cu-0.13Zr合金,对其沉积态组织及合金凝固过程进行了初步分析。半凝固态试验合金雾滴沉积时撞击打碎的枝晶和重溶脱落的枝晶臂可作为新的晶核长大,在沉积体内形成大量的等轴晶组织。与铸锭冶金相比,其组织细小、均匀,晶粒尺寸一般在5~20μm范围内,反映了材料快速凝固的特征。沉积体内部基本上避免了较大的缩孔,减弱了粉末冶金材料的原始颗粒界面的问题,但在基体上仍然分布着一定数量、形状各异的孔隙。沉积体的致密度为(94±3)%。  相似文献   

18.
研究Mn对Al-Mg-Li合金变形和强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Al-Mg-Li及其含Mn合金变形产生锯齿流变,锯齿的类型与材料变形某阶段的形变硬化指数有关。添加Mn元素提高了Al-Mg-Li合金的屈服强度,降低了塑性,合金穿晶断裂的比例增加。  相似文献   

19.
采用XD工艺合成TiAl合金及TiC/TiAl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陶春虎  王守凯  张少卿  颜鸣皋 《航空学报》1994,15(12):1445-1449
研究了用XD(热爆)工艺合成TiAl合金及TiC/TiAl复合材料,井探讨了其合成反应机制。结果表明,可在Al的熔点附近用XD工艺制备TiAl合金及其TiC颗粒增强的TiC/TiAl复合材料,Ti-Al粉末间的放热反应促进了TiC的合成。TiAl合金由TiAl+Ti3Al相组成,而TiC/TiAl复合材料由TiC+TiAl+Ti3Al相组成。  相似文献   

20.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和X射线衍射研究了ZK60镁合金铸态的显微组织以及均匀化过程中的组织演变与成分分布.结果表明:ZK60铸态合金中枝晶偏析严重,在晶界和枝晶边界处存在大量的非平衡共晶相,其主要成分为α-Mg和Mg,Zn,;经过均匀化处理后,合金中的非平衡相随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逐渐溶解,但温度高于420℃后发生过烧,最佳均匀化处理制度为400℃/12h,该制度与均匀化动力学方程所得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