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维修动态     
<正>西飞民机获得"新舟"600F型飞机维修资质6月6日,民航监管局对西飞民机公司提交的新增"新舟"600F型飞机维修能力申请进行了审查。审查人员通过汇报、谈话、审阅相关资料、检查生产保障能力等形式,对其新增"新舟"600F型飞机维修能力工作进行了评估,认为相关工作符合规章要求,同意通过审查。在此基础上,民航监管局以批准手册变更方式,为西飞民机颁发了"新舟"600F型飞机维修资质。  相似文献   

2.
正民用飞机运营支持是民机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是民机制造业与民航运输业之间的纽带与桥梁,运行支持对飞机设计、制造、维修、运行等航空产业链的上下游环节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对促进民机产业技术升级、壮大产业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经济全球化,我国民航产业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民用航空运行保障体系在飞机制造商的参与和推动下,正在逐渐迎来新的格局,未来飞机运行市场如何发展,航空公司、航空维修企业、飞机租赁商、飞机制造商如何定位各自的市场角色,都是本论坛的热点议题。  相似文献   

3.
低利用率下民机结构维修间隔确定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宝惠  刘彦波  卢翔  童帅 《航空学报》2018,39(1):221516-221516
制定民用飞机结构维修大纲的核心内容之一是确定结构维修间隔,现有的分析模型普遍没有综合考虑民机利用率对维修间隔各指标的影响。以民机在环境损伤下的金属结构维修间隔为研究背景,综合考虑利用率对确定结构维修间隔各个指标的影响,应用K-means算法和AHP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熵值法,建立了一种某型国产民机低利用率下金属结构环境损伤维修间隔的确定模型,并通过选取相似机型的典型结构进行了实例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所建模型与飞机利用率匹配关系良好,符合工程实际,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国产民机制定维修大纲的过程中,由于缺少运营数据和维修数据而导致维修间隔的确定偏于主观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民机维修信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用计算机技术、Internet/Intranet技术开发基于Web的维修信息管理系统,着重讨论系统的构建思路和实现方法,对Web等先进技术在民机维修信息管理中的进一步应用有着很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安全性是民用飞机设计及使用时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安全性指标要求将影响民机的设计、维修及使用。本文对比讨论了美国联邦适航条例FAR25.1309节及西欧适航条例JAR25.1309节对安全性指标及其评定的要求;较详细地分析了飞机及其系统安全性指标的确定与评定的原则及方法;最后,以FAR25.1309为例讨论了安全性指标及其评定要求对民机设计、维修及使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基于状态的维修(CBM)是维修领域中主流的维修决策方法,它能有效的避免欠维修或者过维修等问题,但是也存在主观性、准确性差等缺点。本文通过建立比例风险模型,结合民机气源系统的实际应用的需求,给出了对其的维修决策理论及方法,弥补了传统CBM的不足。文章最后以民机气源系统的某部件为案例,证明了上述理论方法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杨海滨  左洪福  朱磊 《飞机设计》2011,31(6):67-70,75
民机结构维修中的抽样检查是保证飞机持续适航的关键措施。结构抽样检查是为了掌握同一时期下线飞机的结构损伤情况,以便更好地修订维修计划。针对民机结构维修的抽样是非随机抽样的特点,本文研究了结构维修抽样的原则,结合空客A320抽样经验,给出了我国自主设计大飞机结构维修抽样准则和抽样的具体步骤。  相似文献   

8.
机务维修费用是民机运营成本中最关键的一部分,飞机在研发设计阶段就决定了维修费用的八成。主要分析了波音787梦想飞机的"易维修性设计",探讨民机维修性设计发展方向,以期对我国大飞机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国内民机工业还没有面临老龄飞机维修和管理的困难,但随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快速发展以及飞机设计和制造的现实需要,为了确保老龄飞机的持续适航性和运行安全,我国民机研制和生产应借鉴民航老龄飞机的维修经验,更好地发展国产大飞机项目。  相似文献   

10.
基于CCAR 121部条款及咨询通告AC-121-53/54的规定,分析了适航审定试飞阶段的民机可靠性监控技术重点,建立了可靠性监控参数,进行了警戒值建模计算,运用MSG-3判断逻辑对飞机维修工作进行分析,提出了适用于试飞阶段的民机可靠性监控方法,为提升试飞维修保障效率以及为C919飞机及后续民机项目交付航线运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