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9 毫秒
1.
简·奥斯汀独特的生活经历决定了她狭小的文学创作题材,但她敏锐的观察与奇特的敏感却使读者从她的作品中觉察到当时广阔的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2.
伊丽莎白.威拉德是舍伍德.安德森作品《俄亥俄州瓦恩斯堡镇》中一个怪异的角色。她拥有着安德森书中人物的共同特点——孤僻,不安,不满,醒悟。本文围绕着她的压抑的情感以及其形成过程进行了详细地分析。  相似文献   

3.
伊丽莎白·威拉德是舍伍德·安德森作品《俄亥俄州瓦恩斯堡镇》中一个怪异的角色.她拥有着安德森书中人物的共同特点--孤僻,不安,不满,醒悟.本文围绕着她的压抑的情感以及其形成过程进行了详细地分析.  相似文献   

4.
艾丽丝·门罗在《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中塑造了一个勇于挑战父权社会性别秩序和性别规范的女性形象——艾迪,但作为被整个社会耻笑的对象,艾迪并没有改变其边缘性的社会地位。她对女性天性的刻意压制和对知识宗教的狂热追求,最终使她成为父权社会中独自跳舞的女性“小丑”。  相似文献   

5.
早期经历:萨维茨卡娅的家庭教育良好,在父母的主张下,她除了学习学校的功课之外还学习音乐、英语和游泳。她深受父亲的影响,16岁那年她决定去当飞行员,她瞒着父母报名在一所业余航校训练。因她年龄小不适于参加飞行训练被拒于门外,她转而开始跳伞训练,直到父亲在她的书包里发现一把伞刀才知道实情。  相似文献   

6.
王一 《航天员》2012,(5):48-50
她是刘洋,中国首位女性航天员,一个乐善好施,善于沟通表达的女孩。她勤思多问,绝不做读书的工具。她说航天员大队是她家,航天员都是她的家里人。她是这个时代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7.
《载人航天信息》2009,(3):165-168
早期经历:阿努什毕业后开始在美国著名的通讯公司(MCI)工作(在那里她遇到了她后来的丈夫哈米德·安萨里,他们于1991年结婚。她以自己是伊朗穆斯林和拥有的波斯祖先为荣)。1993年,当电信产业超常发展时,她劝说她的丈夫哈米德·安萨里和她的内弟阿米尔·安萨里利用他们的积蓄和公司退休帐号共同创立了电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8.
张京 《航天员》2012,(3):48-49
31岁那年,她实现了两个重要的人生目标;37岁那年,她的事业迈向了一个新制高点;38岁的一天,她被选为航天员,开始从事一直梦想着的职业;47岁那年。不懈的努力得到回报,她终于实现了航天梦。  相似文献   

9.
刘苗 《航天员》2013,(5):72-73
1959年在纽约玩具展览会上诞生了一个明艳动人的万人偶像,她就是芭比娃娃。从此,她风靡全球数十年而不衰,她是美丽与梦想的象征。她那百变的造型,漂亮的服饰是女孩子心中的时尚风向标;她那变幻丰富的职业与身份角色也给予了女孩们努力实现梦想的正能量。她身上总是散发着浓郁的与时俱进的气息。最近,一款为纪念“好奇”号火星车登陆火星一周年,由美泰公司与NASA联合打造的“探索火星的芭比娃娃”,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人们的眼球。  相似文献   

10.
《中国航天》2014,(1):31-34
嫦娥成功奔月,几千年来的美丽神话,不再是梦想。嫦娥三号,无数航天科研人员为她日夜守候、为她翘首企盼,她,就是大家心中美丽的“三姑娘”。为了让美丽的“三姑娘”美丽健康,完美完成探月之旅,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总装与环境工程部的科研工作者们,攻坚克难,实现了多项技术跨越,日以继夜地为她缝制“嫁衣”,并做好各项“体检”,让“三姑娘”不断成长、日臻完善,护送她启航。  相似文献   

11.
《载人航天信息》2009,(3):10-13
早期经历:10岁开始打网球,成为一名优秀的网球高手,她赢得西湖女校提供的网球奖学金。1968年高中毕业后,她考入位于宾夕法尼亚州的斯沃斯莫尔学院,但弃学寻求当一名职业网球选手,经过三个月的艰苦训练,她认识到自己还不具备当一名成功职业网球手的实力,决定放弃当职业网球手的梦想继续求学,此后她进入美国斯坦福大学。  相似文献   

12.
《载人航天信息》2009,(3):108-112
早期经历:劳伦斯1981年从美国海军学院毕业。1982年7月她作为一名优秀的航校毕业生被任命为一名海军飞行员。她拥有1500个以上的飞行小时,飞过6种机型的直升飞机,进行过800次以上的舰载着陆。她被派驻美国海军第6直升机作战支援中队(HC-6),她是远程部署于印度洋的航空母舰战斗群中最早的2名直升机女驾驶员之一。  相似文献   

13.
欧空局首位空间站指令长比利时航天员德·文的妻子莉娜,是一位标准的西方美女,她的经历颇具传奇色彩,出生于莫斯科,1992年移居荷兰,在莫斯科动力工程大学获得工程硕士,工作后又攻读了工商管理硕士,还赴美国深造拿到了心理学博士学位。她的工作经历也很丰富,先后从事过运动和广告设计工作,还曾参加过俄罗斯第一届职业网球锦标赛。但她更热爱载人航天事业,长期从事欧洲和俄罗斯的载人航天合作项目。正是航天工作经历使她与丈夫喜结连理。她兴趣广泛,特别在语言学、艺术和心理学上有一定造诣。这位优秀的航天员"家属"前不久出版了专著《倒计时,记丈夫出征之前》,从一个航天员妻子的角度描述了丈夫执行任务期间的种种感受、体会,以独特的视角给大家呈现出一个动人、真切的故事。今年,她随丈夫访问中国,第一次踏上了她向往已久的神秘东方土地,感慨颇多。特撰写文章,与我们的读者分享她的感受。  相似文献   

14.
《载人航天信息》2009,(3):49-52
早期经历:桑顿1979-1980年在德国海德堡市马普核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获得北约博士后研究奖学金。1980年起她在位于阿拉巴马州夏洛茨维尔市的美军国外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工作。1996年8月起她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任职。她是太空探险公司董事会成员。  相似文献   

15.
早期经历:捷列什科娃二战结束时开始上学,那时她已8岁,但为帮助母亲养家,17岁那年不得不离开学校到工厂做工。1954年7月~1955年4月她在雅罗斯拉夫尔轮胎厂第5车间工作;1955年6月起她在雅罗斯拉夫尔“红渠”技术纺织联合企业任粗纺女工;1960年她从雅罗斯拉夫尔轻工函授技术学校毕业后在第二制造厂机械维修车间实习;  相似文献   

16.
《载人航天信息》2009,(3):134-137
早期经历:帕耶特1986年-1988年在加拿大IBM公司任系统工程师。1988和1990年她在多伦多大学从事高速计算机研制项目;1991年她在瑞士苏黎世IBM研究实验室作访问学者;1992年她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的贝尔北方研究网(BNR/Nortel)任研究工程师。  相似文献   

17.
《航天员》2013,(1):80-80
尊敬的《航天员》编辑部: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结识了《航天员》.因为有她,我和很多人一起,似乎更近距离地感受了“神九”对接“天宫”的振奋人心,也领略到了航天人飞天的风采以及背后付出的艰辛以她为伴,我学到了很多有关航天的知识,也有许多的感触。在此,我不由得提起笔想对她说些什么,愿她发展得更好!  相似文献   

18.
《载人航天信息》2009,(3):157-160
早期经历:1988年从哈佛大学毕业后,她曾在马丁·玛丽埃塔达航空航天学组织工作了2年。作为一名“大力神-4”洲际导弹运载火箭的载荷和动力学工程师,她负责对飞行过程中的运载火箭和载荷进行耦(合)载荷分析。1990年,她离开马丁·玛丽埃塔达,进入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研究所。她研究的主要方向是大型灵活性太空装置的控制与建模。  相似文献   

19.
《中国航天》2007,(11):46-48
嫦娥1号要去月宫巡游,探取月亮的宝贵信息。当她来到月球轨道时,地面上必须有一个"管家"告诉她怎样使用各种科学探测仪器;当她把探测的信息  相似文献   

20.
《载人航天信息》2009,(3):160-164
早期经历:1985年6月派珀接受了海军后备军官训练。作为海军初级潜水员和海上救助员,她完成了在佛罗里达州巴拿马市的海军潜水和海上救助训练中心的训练课程。作为海军工程师,她还完成了舰船保养与修理方面的执勤期。她获得了“格斗”号军舰水面战争指挥员资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