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火星采样返回对于认知类地行星起源和生命宜居性、奠定未来载人登火基础具有重大意义,是下一代火星探测任务的重点目标。目前美、日、中均已公布火星采样返回任务的计划或相关设想。美国火星采样返回任务预计时间跨度逾10年,将与欧洲空间局合作研制发射样品返回着陆器、样品收集火星车和返回地球轨道器等,将毅力号火星车采集的样品带回地球。日本计划开展火卫一采样返回任务。分析国际采样返回任务方案,有助于中国火星任务的科学目标凝练和工程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2.
红色,代表着诱惑。人类不会仅仅满足于站立在地球上遥望,猜想,他们更要踏上那片土地,去揭示这红色背后隐藏的秘密。目前美国航宇局的两名“地质学家”已经在前往火星的征途之中。它们就是:火星漫游者1号、火星漫游者2号。  相似文献   

3.
虽然人类在50多年前就成功地进入太空,但载人火星任务的规模比以前的任何航天项目都要大。目前还没有火箭能够让携带宇航员和到达火星必需的所有供给与燃料的巨型航天器摆脱地球引力到达太空,可能需要用火箭分批将零件送入近地轨道,宇航员在太空中组装好航天器和给养再飞往火星。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好地勘查火星地表情况.美国航宇局最近新研制出一种新的高技术遥控飞行器“飞行翼”,它能够对火星地表进行其它手段无法进行的详细观测。目前设计的这种遥控飞行器样子像一架滑翔机.研究人员正在对它进行测试,如果可行的话,科学家们将在其内部放置现测仪器,让它前往火星进行勘查活动。  相似文献   

5.
火星是与地球最相似的行星,因此是目前除地球以外人类研究程度最高的行星。截止到2007年8月8日,人类共发射了38个火星探测器,其中美国18个、苏联17个、俄罗斯1个、日本1个、欧洲1个。总共有18个探测器成功对火星进行了探测,其中5个飞越火星,7个进入火星轨道探测,6个在火星着陆。目前,在火星轨道上有3个探测器在工作,在火星表面有2辆火星车在工作,还有1个火星着陆器正飞往火星。  相似文献   

6.
李有观 《飞碟探索》2012,(10):36-37
虽然美国航空航天局的载人航天计划一直处于举棋不定的状态,但是对于未来的载人火星探测还是有着许多创新理念。从星际火箭到新一代的无人探测机器人,目前美国所掌握的这些技术最终能够将宇航员送到火星上。  相似文献   

7.
慧眼观火星     
“火星侦察轨道器”(MRO)是2005年8月12日在美国卡纳维拉尔角航天发射场由“宇宙神”5火箭发射的,目前已于3月10日成功完成精细的入轨机动动作,进入绕火星运行的轨道,离表面最近点的高度约420千米。它是当今世界最大,设备最精良,最先进的火星探测器。[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20世纪最壮观的载人航天工程是“阿波罗”载人登月,21世纪最壮观和最宏伟的工程则是人类登上火星。登上火星已经不是遥远的梦想,而是一项实实在在的计划。我国是航天大国,当然不会袖手旁观,我们一定会在火星上建立中国的探险基地。今天的青少年朋友,明天就将担负起这一历史的重任,你们中有的人可能就是登上火星的中国第一批航天员。本刊将在新的一年中系统介绍人类火星飞行的各方面知识,包括为火星飞行探路的“火星鼠”、如何飞往火星、结构复杂的火星飞船、什么人能当火星航天员、充满危险的火星环境、火星前哨站、在火星上生活、先进的火星服、火星上的温室、火星上的生命保障系统、永久性火星基地和火星环境改造。  相似文献   

9.
为使重470t的国际空间站与载人火星探索所需的专用硬件和技术发展之间有更多的关联,目前,美国航宇局(NASA)正考虑改变国际空间站发展方向。NASA暂定于2014年对火星作载人探索发射。在国际空间站上进行与火星有关的系统和技术演示,与“阿波罗”载人登...  相似文献   

10.
火星着陆自主导航方案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火星着陆导航技术是火星着陆过程的核心技术之一。围绕火星着陆环境特点与导航技术遇到的挑战,分析了目前火星着陆过程的导航能力和自主导航的发展趋势,并针对火星着陆过程的特殊性和导航需求,概述了火星着陆过程各阶段自主导航方案的研究现状与进展。进而从导航方案设计与配置、导航模型建立与仿真、导航方案性能分析等方面,对自主导航方案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并在火星着陆全过程自主导航方案综合仿真的基础上,获得了满足火星定点着陆要求的各阶段交接点应满足的导航精度。最后,基于目前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了构建"递进式三阶段"火星着陆自主导航方案的设想,可为未来火星着陆自主导航方案的设计与论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太空新航线     
《太空探索》2003,(10):12-13
中国有望于2020年发射火星探测器中科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刘振兴院士透露,目前该中心正在制定火星探测规划,预计到2020年中国有望发射自己的火星探测器,环绕火星进行探测。正在制定中的空间科学研究中长期规划包括空间物理、空间天文、行星探测研究和空间生命科学等多项内容,其中火星探测规划被列为“行星探测研究”的主要内容。预计不久后,包括火星探测计划在内的空间科学研究中长期规划将上报国家有关部门。刘振兴院士说,中国应从现在开始进行火星探测计划的预研。目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已将“地球空间环境与火星空间环境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2.
正2012年8月6日,美国的"好奇"号火星探测器成功在火星赤道附件着陆,已在火星上度过了四年的时光,向地球发回近13万张火星图像,在火星上行驶总里程超过13千米。在登陆火星的第一年里,"好奇"号就完成了主要科学目标,发现并确认远古时代火星曾存在过淡水湖。目前"好奇"号位于火星夏普山的山坡上,研究火星是如何以及  相似文献   

13.
江燕 《太空探索》2004,(5):14-15
2003年6月、7月间先后发射的火星快车、勇气号和机遇号三个火星探测器,已分别于去年12月和今年1月、2月陆续到达火星,开始陆续发回火星照片,地球人的火星热再度回升。  相似文献   

14.
考虑太阳风动压与行星电离层中的带电粒子热压及磁压之和平衡,建立了有大气(电离层)的行星磁层顶形成的理论模型,结合卫星对火星的观测数据,对子午面内向日侧火星磁层顶位形进行了数值计算和分析,研究了火星磁层顶位形及其与太阳风动压之间的变化关系.结果认为,火星磁层顶位形与地球磁层顶相似.太阳风动压越大,火星磁层顶越靠近火星;太阳风动压越弱,火星磁层顶越远离火星.根据火星内秉磁矩从古到今逐渐减小的观点,探索了大尺度磁场(内禀磁矩)对火星磁层顶的贡献作用,结果认为大尺度磁场越强,火星磁层顶越远离行星.这对于进一步研究火星磁层的长期演化以及其他行星磁层的位形变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1月份,美国的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车在火星的古谢夫环形山和梅里迪亚尼平原相继着陆,它们将进行为期3个月的火星漫步,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探寻火星上水的踪迹。由于水是生命存在原必要条件之一,也是未来人类登陆火星所必需的生存基础,因而火星上是否有水对于人类的火星探测与开发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航天员到选火星.对火星进行探索、开发和改造.要有一个落脚之地。这就是火星基地.基地有大有小.开始时比较小.结构和设施都比较简单.称为临时基地,或称火星前哨站。后来随着到火星上来的人越来越多.对火星开发的规模越来越大,基地结构从简单变得复杂,基地设施从不完善到完善.最后发展成为永久基地,甚至火星移民区。因此人类对火星的开发和利用的过程,其实就是火星基地的发展和壮大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夏丹 《太空探索》2004,(3):24-25
2004年1月4日,美国航宇局的勇气号火星漫游车在火星赤道地区成功着陆。20天后,另一艘火星漫游车机遇号也在火星表面成功着陆。目前,兄弟俩正联手考察这颗红色的星球。对于任何一个火星漫游车来说,安全着陆是完成探测任务的第一步,此后它们会在着陆器上花几周时间伸展自己的身体  相似文献   

18.
正目前,有大约100万个微生物栖居在火星上。它们覆盖在人类发射的火星探测着陆器和探测车的表面,并充满其内部。这些微生物处于休眠状态,但随时可以被唤醒。如果火星气温升高,火星的地表水开始重新流动,这些微生物将可以复活并进行繁殖。以目前的技术水平,人类已经有能力实现这些条件。外星环境地球化,即将一  相似文献   

19.
让我们设想一下未来 ,或许在2020年会有一艘由多国宇航员组成的机组驾驶的宇宙飞船 ,将开始它的第一次星际旅行,它的目标就是火星。或许这一设想还无法提交给国际科学委员会 ,并与其他国家共同开发这颗“红色星球”。目前探测火星的工作即将开始 ,而且将持续到2015年左右。在载人火星飞行的方案实施以前 ,将会发射一系列不载人的自动火星探测器 ,那就是福博斯太空飞行器。我们会在火星上找到什么数百年来 ,人们一直认为在火星上有生命存在。科幻小说的作者们就火星人和他们构成的社会写下了许多离奇古怪的故事。甚至一些科学家们都…  相似文献   

20.
易林 《太空探索》2004,(2):26-27
让人充满期待的欧洲火星快车探测器在圣诞节前夕成功抵达火星轨道,并向火星释放猎兔犬2号火星登陆器,不幸的是“圣诞有礼”的节目没有预期上演,地面控制中心与猎兔犬2号失去联系。本来要和美国双胞胎火星车共同演绎的火星登陆三重奏,也少了前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