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晓云 《飞碟探索》2008,(12):10-12
2008年7月,一个惊天秘闻传遍全世界——曾在1971年乘坐“阿波罗14”号飞船登陆月球,成为全世界第6个登上月球、现年77岁的前航天员埃德加·米切尔在接受美国“克朗”电台节目主持人尼克·玛格里森采访时透露:当年他从月球返回“阿波罗14”号太空舱时,竞遭遇了外星人!  相似文献   

2.
《飞碟探索》2008,(12):5-5
现年77岁的埃德加·米切尔曾执行过“阿波罗14”号登月任务,当时他主要负责驾驶飞船的登月舱。埃德加·米切尔说,以他在NASA多年的工作生涯,他清楚地知道外星人曾多次派遣不明飞行物来到地球;并试图与人类取得联系,但所有的这些事实都无一例外地被政府掩盖起来了。  相似文献   

3.
“鬼”一直是人们感兴趣的话题,人们除了津津乐道外,并没有把它当成一回事。然而,在20世纪末的今天,科学家们却对一种“鬼”现象产生了兴趣并倾注了极大热情,它就是神秘莫测的“吵闹鬼”。“吵闹鬼”由来已久1986年9月26日,法国出版的《巴黎竞赛画刊》以很...  相似文献   

4.
"阿波罗11"号是NASA的"阿波罗"计划中的第5次载人任务,是人类第一次登月任务,三位执行此任务的航天员分别为指令长阿姆斯特朗、指令舱驾驶员迈克尔·科林斯与登月舱驾驶员巴兹·奥尔德林.1969年7月20日,阿姆斯特朗与奥尔德林成为了首次踏上月球的人.  相似文献   

5.
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阿波罗”系列登月飞船就曾几次载人登上月球,实现了人类登月的美好愿望。但是,在这一系列的登月活动中,曾经发生过一次鲜为人知的事故,“阿波罗门”号飞船在飞往月球的途中突然发生爆炸,宇航员们和地面控制中心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救援行动。最近,美国《大众科学》杂志撰文披露了这一太空历险秘闻。“阿波罗13”号登月飞船的成员共3人,指令长詹姆斯·洛弗尔海军上校、登月舱驾驶员弗雷德·海斯和指令舱驾驶员约翰·斯维格特。他们此次的飞行任务是对月球的山脉进行一次地质调查。1970年4月13日夜间,“阿…  相似文献   

6.
《飞碟探索》2006,(5):56-56
“阿波罗17”号的登月舱——“挑战者”号,看起来很笨拙而且到处都是棱角。不过这并不要紧,因为它要在真空中飞行。这张非常清晰的照片,是指挥舱“美国”号在”挑战者”号登月的初期拍摄的。照片里可以看到登月舱四周的小型控制喷射器,而登月火箭引擎的喷口,位于登月舱的下方。  相似文献   

7.
1992年3月17日莫斯科时间13时54分,俄罗斯的联盟TM-14号飞船从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基地发射升空。这是前苏联及俄罗斯的第75次载人飞行,及第17次国际飞行。机组乘员是:指令长亚历山大·维克多连科(44岁)、工程师亚历山大·卡列里(35岁)、研究员克劳斯·迪特里希·弗拉德(39岁,德国)。其中维克多连科为第3次参加空间飞行(他曾参加过1987年联盟TM-3号飞船的苏联-叙利亚联合飞行与1989年的联盟TM-8号飞行)。弗拉德为德国空军少校,是职业飞机驾驶员兼试飞员,他的主要任务是在和平号空间站上进行14项科学实验,实  相似文献   

8.
文木 《太空探索》1999,(6):8-11
历史将记住他们——“阿波罗11”号的机组成员:指令长尼尔·阿姆斯特朗、登月舱驾驶员爱德温·奥尔德林和指令舱驾驶员迈克尔·柯林斯。1969年7月16日,美国东部时间9时32分,“阿波罗11”号飞船发射升空。 飞向月球 与以往的飞行一样,在围绕地球飞行一圈半之后,“土星5”号的第3级火箭S-IVB再次点火,“阿波罗11”号飞船踏上了历时3天的登月旅程。柯林斯驾驶着指令与服务舱从运载火箭上分离并转向与登月舱对接成一个整体,一起飞往太空。服务舱被起名为“哥伦比亚”号,登月舱则被命名为“鹰”号。  相似文献   

9.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于8月30日至9月5日进行了第八次业务飞行,整个飞行情况良好。这次飞行的主要任务是:把印度卫星-1B放入轨道;检验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TDRS);验证轨道器的遥控机械臂装卸大型载荷的能力,以及进行科学和技术实验。参加飞行的机组人员有五名:海军上校理查德·特鲁利、海军准将丹尼尔·布兰登斯坦、博士威廉·桑顿、空军中校盖恩·布卢福德和海军少校戴尔·加德纳。布卢福德是指定参加航天飞机飞行的第一个黑人宇航员。  相似文献   

10.
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于1991年9月12日美国东部夏令时间19时11分从肯尼迪空间中心发射升空。这是美国航天飞机的第43次飞行及发现号航天飞机的第12次飞行,飞行任务代号为STS-48。参加飞行的5名宇航人员是:指令长约翰O.克赖顿海军上校,驾驶员肯尼思S.赖特勒海军中校,飞行任务专家詹姆斯F.布克利海军陆战队上校,马克N.布朗空军上校和查尔斯D.吉马陆军少校。这次飞行的主要任务是施放价值3.5亿美元的高层大气研究卫星(UARS)。这颗  相似文献   

11.
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于1985年4月29日至5月6日进行了第17次飞行。有7名乘员参加了这次飞行,他们是:指令长罗伯特·奥弗迈耶、驾驶员弗雷德里克·格雷戈里、宇航员唐·林德、威廉·桑顿、诺曼·撒加德、有效载荷专家王赣骏和洛德威克·范登伯格。这次“挑战者”号航天飞机携带了欧空局研制的价值10亿美元的“空间实验室-3”。在“空间实验室”中除各种实验仪器外,还安装有价值一千万美元的零重力动物笼子,笼子里装着两只研究用的鼠猴和24只老鼠。  相似文献   

12.
舰载机进舰任务中的驾驶员变策略控制模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针对进舰任务中驾驶员的变策略行为,构建了驾驶员控制模型.变策略模型由离散行为模型和连续行为模型组成.使用滑动模态变结构控制方法实现驾驶员离散行为建模,根据飞行训练要求和驾驶员经验,确定滑动模态控制结构中的切换面和控制律参数;驾驶员连续行为采用经典的模型描述,依据转角模型理论确定模型参数.使用一个驾驶员判断偏差大小的功能模块,进行离散行为模型和连续行为模型的切换.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搞航天的圈内人士都知道,运载火箭作为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要取得连续成功是很不容易的。长征四号乙火箭总设计师李相荣率领该型号线上的人马能够在三年里连续五次取得圆满成功,确实不容易。因此,将他誉为“常胜将军”实不为过。  相似文献   

14.
谢湘雄 《飞碟探索》2006,(12):10-11
1947年6月24日,美国曝出民航机驾驶员兼爱荷华州波夕市一家消防设备公司老板肯尼思·阿诺德驾机遭遇9个碟状飞行物的新闻,开创了人类探索飞碟的新时代,它也是美国空军“蓝皮书”计划研究UFO事件的开端一案,是无法解释的5%案例中的  相似文献   

15.
对付导弹防御盾的"矛"--俄罗斯"白杨-M"导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12月13日美国宣布单方面退出《反弹道导弹条约》,并着手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自古以来,兵器总是“有矛必有盾”;“有盾必有矛”,在“矛”与“盾”的互动中发展。俄罗斯“白杨-M”为三级洲际战略导弹,弹长为21~22.7米,弹体最大直径为1.95米,起飞质量47.2吨,投掷质量1.2  相似文献   

16.
运用结构驾驶员模型研究人-机闭环系统,根据Hess建立的衡量任务完成难易程度的模型和驾驶员的评价函数,拟定了飞行品质的计算方法.针对2个被控对象模型进行了飞行品质的计算.分析了驾驶员剩余、系统输入、大气紊流以及驾驶员模型参数变化对驾驶员评价品质的影响,以便更透彻理解和揭示Hess提出的操纵品质评价指标的内涵,这对飞机设计应用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NASA的哈勃空间望远镜拍摄到了一个奇怪的天体,它与汉堡包出奇的相似。这个天体被称为“刚麦兹汉堡包”(Gomez’s Hamburger),是一颗行将死亡的恒星。它位于人马座,距地球6500光年。它已经抛出了大量的尘埃和气体,正在形成发光的五彩星云。这个巨大的“汉堡包”主要由尘埃和光线组成。尘埃反射光线形成了“汉堡包”两侧的“面包”,中间的暗尘埃带则是“肉饼”。2002年2  相似文献   

18.
在2004年6月21日21时30分,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莫哈韦沙漠的上空,由民营企业攀登复合公司开发并由该公司副经理、专业驾驶员迈克·梅尔韦尔驾驶的"太空船1"号到达高100千米的宇宙空间.  相似文献   

19.
1发展历程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军方同时开展了3种卫星导航计划的方案论证和试验研究,它们是:由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为海军开发的“海军导航卫星系统”(NNSS),或称为“子午仪”(Transit)导航卫星计划;海军自行组织开发的“测时”(Timation)导航计划;空军的三维导航系统——621B工程。  相似文献   

20.
小夏 《国际太空》2003,(9):15-16
□□2001年7月12日,欧空局(ESA)发射“阿蒂米斯”(Artemis)数据中继技术试验卫星时,因阿里安-5火箭上面级出现故障,该卫星被送入了一条远地点为17528km、近地点为592km的椭圆轨道。卫星在此轨道上不能有效地工作,为此欧空局和卫星业界的专家组成了工作队,实施了一系列创新的控制程序来挽救这颗卫星。事实证明,整个抢救过程中的轨道机动非常成功,而且是很高效的。 在“阿蒂米斯”卫星发射后的几天内,通过使用星上的化学推进剂,该卫星被提升到了31000km高的圆形轨道。此后,又用安装在卫星上成对备份的4台离子发动机使卫星进行了长期连续不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