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唐波  张玉  李科 《航空学报》2013,34(5):1174-1180
 为了改善训练样本数受限的非均匀杂波环境中的系统检测性能,研究了基于先验知识及其定量评估的自适应杂波抑制算法。提出了使用经真实杂波信息白化后的先验杂波协方差矩阵与单位矩阵之差的谱范数,来定量评估杂波先验知识的准确程度,并给出了真实杂波协方差矩阵未知时的矩阵谱范数估计方法。结合先验知识定量评估结果,获得了具有先验知识约束时的杂波协方差矩阵最大似然估计方法。分别基于多脉冲相参雷达以及空时自适应雷达进行了杂波建模,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算法性能。仿真结果证实了该算法优于使用样本协方差矩阵及先验杂波信息形成杂波抑制权值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已有的Sage-Husa自适应滤波算法的基础上,本文首先推导了两种量测噪声自适应估计方法的等价性。为充分利用组合系统中已知的部分量测噪声参数,提高滤波稳定性和精度,研究了基于序贯结构的Sage-Husa自适应滤波算法;当组合系统测量噪声参数均为已知时,为降低算法复杂度,提高Sage-Husa自适应滤波的鲁棒性,加入协方差匹配的方法对序贯结构的Sage-Husa自适应滤波算法进行改进;通过在序贯结构下采用相应的信息融合策略,充分利用组合系统的输出信息。将两种算法分别应用于MIMU/GPS/磁强计组合系统中,基于跑车实验的离线数据分析表明,第一种滤波算法的滤波稳定性较标准自适应算法在滤波稳定性上有明显提高;第二种改进的滤波算法既降低了算法复杂度,又提高了抗野值效果,有效保持了组合系统在干扰状态下的导航精度。  相似文献   

3.
基于空域特性的低空空域雷达目标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实现基于非相参雷达的低空空域监视,提出一种基于空域特性的杂波抑制算法,通过构造"最优分类面"来区分复杂低空空域雷达图像中的小弱目标和杂波,极大改善了非相参雷达的低空探测能力。首先,采用背景差分与固定阈值分割建立前景和背景统计模型。然后,基于该模型提取空域特性,建立马尔可夫随机场模型,从而自适应地调节"最优分类面"中的阈值。前景模型数据反映了待检测像素的聚集程度,背景模型数据反映了其相对位置。将本算法分别应用于X波段和S波段航海雷达获取的图像序列。检测结果表明:本算法在检测到低空空域小弱目标的同时,能够将虚警率保持在较低的水平,优于恒虚警检测等经典算法。最后,将本算法与已经实现的目标跟踪算法相结合,实现了一整套完整的低空空域雷达目标检测与跟踪算法。  相似文献   

4.
基于杂波子空间估计的MIMO雷达降维STAP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伟伟  张弓  刘文波 《航空学报》2010,31(9):1824-1831
 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体制雷达,针对MIMO体制的机载雷达开展空时自适应处理(STAP)技术研究是值得进一步努力的方向。本文研究了机载MIMO雷达STAP技术的降维算法,通过对STAP技术杂波抑制原理进行分析,推导并得到一种基于杂波子空间的降维算法。结合扁长椭球波函数(PSWF)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杂波子空间估计的降维算法,并与若干降维算法的杂波抑制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当存在阵元幅相误差时,该算法在保持杂波抑制性能的同时能够有效地降低STAP算法的运算量。  相似文献   

5.
自适应强杂波抑制与点状动目标检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研究了基于自适应图像杂波抑制的微弱点状动目标检测技术。首先利用四叉树算法,将原始的非平稳图像分割成多个准平稳的图像子块,然后对各子块进行LS自适应背景杂波估计与抑制,从而获得准高斯白噪声背景;再利用目标运动连续性假设,将目标在相邻多帧上的位置状态模型化为高阶马尔可夫数据链,建立轨迹状态空间;根据该模型采用多帧沿轨迹非线性集成算法进行检测。既克服了传统的三维匹配算法造成搜索次数巨大的弱点,同时也避免了二维投影检测带来的信噪比下降。理论分析和大量仿真实验证明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将空域广义单脉冲测角算法扩展至空时二维,提出基于降维STAP的自适应单脉冲测角算法,通过实时自适应修正鉴角曲线来降低角误差,实现杂波环境下的目标角误差估计,并且计算复杂度较低,从而保证机载平台在强杂波环境下对目标的稳定跟踪.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性能优势.  相似文献   

7.
胡旭超  谭贤四  曲智国  罗艺  池鹏飞 《航空学报》2020,41(1):323269-323269
随着风电场的大范围建设,风轮机杂波对雷达的干扰问题日益严重,常规杂波抑制方法难以有效解决风轮机杂波(WTC)干扰问题,因此提出了一种利用动态字典对风轮机杂波进行稀疏重构进而抑制的方法。首先,建立了WTC干扰下的雷达信号模型并分析了风轮机杂波的信号特征。其次,依据WTC的时频特征提出了一种微动参数粗估计方法,利用粗估计结果缩小了字典稀疏重构参数范围,在此基础上利用正交匹配追踪(OMP)算法对字典进行动态生成,并逐级更新字典原子。最后,通过动态字典对风轮机杂波信号进行稀疏重构,从而实现了对WTC的有效抑制。通过仿真实验,分析了风轮机杂波对目标检测的干扰影响,验证了基于动态稀疏重构的风电场杂波抑制方法在不同情况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3DT的空时自适应单脉冲参数估计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佳  沈明威  吴迪  朱岱寅 《航空学报》2016,37(5):1580-1586
空时自适应处理(STAP)是机载预警雷达抑制杂波和干扰的一项关键技术,而多普勒三通道联合自适应处理(3DT)是适合工程实现的降维(RD)STAP方法。STAP目标检测后还需进一步估计目标的角度参数,因此将自适应单脉冲(AM)技术引入3DT,提出了一种高精度联合估计目标速度与方位空间角的空时自适应单脉冲算法。理论分析与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当目标多普勒频率偏离检测多普勒单元中心频率时,该算法能同时减少目标多普勒跨越损失和空时导引矢量失配损失,进而提高输出信杂噪比(SCNR),改善目标测角精度。  相似文献   

9.
区域杂波估计的多目标跟踪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瑚成祥  刘贵喜  董亮  王明  张菁超 《航空学报》2014,35(4):1091-1101
高斯粒子概率假设密度(PHD)滤波往往假定杂波密度参数已知,这种做法对于实际应用是不现实的。此外,杂波的参数值通常依赖于环境条件,可能随时间发生变化。因此,多目标跟踪算法中需要实时准确估计杂波密度的参数。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多目标跟踪的区域杂波估计方法。首先根据量测信息在线估计出场景中的杂波数目,然后估计落入目标附近感兴趣区域的杂波数,并估计每个目标感兴趣区域杂波强度。仿真结果表明,在复杂场景下算法的跟踪性能明显优于未进行杂波估计的多目标跟踪算法,提高了跟踪的实时性和跟踪精度。  相似文献   

10.
窦道祥  李茂  何子述 《航空学报》2015,36(7):2310-2318
针对由多模传播引起的多普勒扩展杂波(SDC)严重影响天波超视距雷达(OTHR)对慢速船舰目标的检测这一问题,在基于多输入多输出体制的新一代天波超视距(MIMO-OTH)雷达系统下,利用空域信息抑制多模SDC。传统处理方法需要目标角度先验信息,而在实际中,该信息往往很难获得。为此,提出一种新的基于稀疏重建的多模杂波抑制算法。该算法将二维的稀疏角度搜索转变为一维的角度搜索,使运算量大大降低,且估计出的收发角(DOA-DOD)自动配对,同时可获得各个传播路径下信号的时间多普勒信息,达到了理想的MIMO-OTH雷达多模杂波抑制效果。仿真结果证明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红外图像中目标与背景的对比度差、边缘模糊、纹理信息缺失等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Curvelet变换的红外图像去噪方法。算法原理简单,易于实现,具有较高的实时性。试验结果表明,算法能够有效去除红外图像中的噪声和杂波。  相似文献   

12.
曹杨  冯大政  水鹏朗  向聪 《航空学报》2013,34(7):1654-1662
针对机载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杂波分布呈现空时耦合特性,提出一种空时自适应杂波对消器.利用机载MIMO雷达的脉冲回波数据,构造杂波对消器的系数矩阵.通过空时自适应杂波对消器的预处理,可以有效地抑制杂波,并通过与常规空时处理算法的级联,最终可以有效提高动目标的检测性能.实现了由传统地基雷达杂波对消器向机载运动平台的推广.仿真结果表明,这种自适应杂波对消器不仅适用于正侧视雷达,对于非正侧视雷达也同样适用.  相似文献   

13.
Efficient target tracking using dynamic programming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A dynamic programming (DP) algorithm has been developed for the detection and tracking of subpixel-sized, low signal-to-noise ratio (SNR) targets observed by side-or forward-looking imaging sensors. A distinguishing feature of this approach is that target detection and tracking are combined into a single optimization procedure that takes into account statistical models of target motion, background noise, and clutter. Current work has led to a number of technical innovations that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and efficiency of the DP tracking algorithm, including the development of a new track scoring function, and an extension to the basic DP algorithm that reduces computation requirements by over an order of magnitude. A prototype infrared (IR) target tracking system incorporating these enhancements has been implemented for a step-starting IR camera application. Sensitivity improvements of several decibels over conventional sequential detection and tracking algorithms were realized  相似文献   

14.
An overall methodology is described for the application of a multiple hypothesis tracking (MHT) algorithm to the infrared (IR) surveillance system problem of establishing tracks on dim targets in a heavy clutter or false alarm background. The authors discuss the manner in which the detection and tracking systems are jointly designed to optimize performance. They present approximate methods that can conveniently be used for preliminary system design and performance prediction. They discuss the use of a detailed Monte Carlo simulation for final system evaluation and present results illustrating the proposed methods and comparing predicted and simulation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15.
红外极小目标检测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低信噪比检测技术是实现红外自动目标识别的基本前提,其性能指标将直接决定系统探测距离的远近,是反映红外低可观测目标识别能力至关重要的一项核心技术。自适应背景估计方法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本文在重点论述几种背景估计常用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红外极小目标的形态滤波优化改进算法,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检测表明:该算法简化了形态变...  相似文献   

16.
李晓明  冯大政 《航空学报》2008,29(1):170-175
 提出了一种机载相控阵雷达杂波抑制的两级降维空时自适应处理(STAP)方法,即:先根据杂波分布先验信息进行空时局域化(JDL)降维处理,然后对局域化输出进行多级维纳滤波(MWF),实现二次降维。该方法综合了固定结构和自适应结构降维技术的优点,将JDL处理引入到MWF中,从而有效降低MWF的杂波自由度。计算机仿真和理论分析表明本文方法比JDL自适应处理方法和全空时MWF方法具有更小的运算量,对阵元随机幅相误差具有很好的容差能力,是一种稳健的两级降维自适应处理方法。最后,基于仿真和实测数据的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一种新的红外背景抑制滤波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康  毛峡  梁晓庚 《航空学报》2010,31(6):1239-1244
结合保护带和Dempster-Shafer(D-S)证据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红外背景抑制滤波算法。首先分析了小目标的特性,论证了小目标在局部背景中呈现出极值性的条件和可能性,并在此基础上采用D-S证据理论计算最佳滤波尺寸。然后在最佳滤波尺寸下,根据保护带的思想进行背景抑制滤波,该算法能够适用不同尺寸的小目标。以全局信噪比增益、局部信噪比增益和背景抑制系数作为算法性能评价标准,实验结果表明,在低信噪比的情况下该算法对典型的不同红外背景具有良好的适用性,能够有效地抑制红外背景并增强目标信息。  相似文献   

18.
High range resolution (HRR) moving target indicator (MTI)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important for many military and civilian applications such as the detec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moving targets in strong clutter background. We consider the problem of extracting the HRR features of moving targets with very closely spaced scatterers in the presence of strong stationary clutter, where the range migration and Doppler frequency are taken into account. A relaxation-based algorithm, which is robust and computationally simple, is proposed to deal with the above problem. Numerical results have shown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exhibits super resolution and excellent estimation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19.
在低信噪比条件下,基于Hough变换的检测前跟踪算法是进行强杂波背景下目标航迹检测的一种手段。本文针对Hough变换后一个目标产生多条可能航迹以及航迹内可能存在杂波点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能量最大点和点集合并的修正Hough变换检测前跟踪算法。该算法利用量测点时序、能量信息及目标速度先验信息对Hough变换后点迹进行关联和剔除,能够有效的对目标原始航迹进行回溯。针对高斯噪声背景下的飞行目标,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对微弱目标进行有效检测,在目标数目、杂波密度、信噪比发生变化的条件下仍能保持较高的检测概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