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首型在空军服役的有源相控阵多功能火控雷达AN/APG-63(V)2 1.1 APG-63/70雷达的改进AN/APG-63(V)2是雷声公司制造的多功能火控有源相控阵雷达,是APG-63/70雷达的改进型,用于装备F-15C战斗机。它是世界上进人空军服役的首型战斗机AESA雷达,已全部交付。该雷达消除了原来F-15雷达笨重的液压天线驱动系统,雷达的快速扫描和多目标跟踪能力得到了改善,提高了飞行员对战场环境的感知能力。  相似文献   

2.
l 美空军F-15C战斗机改装有源相控阵雷达AN/APG-63(V)3 2006年12月初,雷声公司得到美国空军一项5580万美元的低速初始生产(LRIP)合同,开始为美国空中国民警卫队(ANG)和美国空军的F-15C战斗机生产有源相控阵(AESA)雷达。根据合同,美国空军为空中国民警卫队订购6套APG-63(V)3前端和一套备件,  相似文献   

3.
AN/APQ-164(图1)是世界上第一部服役的机载相控阵多功能攻击雷达,是在电捷变雷达(EAR)和AN/APG-68雷达技术基础上的产物。它采用EAR的无源相控阵天线,APG-68的雷达发射机、可编程信号处理机和接收机组成的组件化、低功率射频系统。其余的LRU和  相似文献   

4.
王秀春 《空载雷达》2004,(3):12-13,21
AN/APG-77(图1)多功能雷达是一种具有低可观测性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它可全天候探测远程多目标和隐形飞行器,并可执行电子智能信息收集。这种宽带雷达可通过F-22飞机上的通用信息处理机(CIP)与其他传感器和航空电子设备相连。该处理机可对  相似文献   

5.
概括介绍了地面、舰船、航空和空间用无源与有源偶极子和单片微波集成电路(MMIC)相控阵雷达的近期发展和未来趋势。内容涉及:DD(X)舰船雷达系列、THAAD(以前的CBR)、欧洲的COBRA、以色列的BMD雷达天线、荷兰的舰船APAR、美国的F-22、JSF和F-18机载雷达、欧洲的AMSAR、瑞士的AESA、日本的FSX和以色列的费尔康(Phalcon)、铱星(66颗在轨卫星中有198个天线)和全球星MMIC空间载有源阵列系统(最后两个系统用于通信,但是所用技术与雷达系统的相同,实际上,IRIDIUM收/发组件技术是从空间雷达技术中来的)、Thales公司(以前的Thomson-GSF)的4英寸94GHzMMIC晶片导引头天线、数字波束形成、铁电行-列扫描、通信与雷达用光电扫描、MMICC波段至Ku波段先进孔径共享项目(ASAP)和AMRFS天线系统(通信、雷达、电子干扰(ECM)和ESM共用)以及连续切向分支(CTS)压控介质(VVD)天线。  相似文献   

6.
相控阵雷达自适应能力强 ,波束扫描无惯性 ,多波束 ,大功率 ,快速灵活控制波束的指向和形状 ;能自适应地对空间、时间、能量进行最佳管理 ,波束捷变 ,视场角大 ,隐蔽性好 ;相控阵雷达抗干扰能力强 ,在有源干扰情况下 ,相控阵天线的副瓣零点能迅速朝向敌方的干扰源 ,使敌方难于收到雷达信号而无法实施有效的干扰 ;相控阵雷达可靠性高而且具有故障软化能力。重点介绍国外机载相控阵雷达及其对抗技术。  相似文献   

7.
F-22隐身战斗机为了在作战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战术"隐身",没有装备传统的有源干扰机和大功率搜索雷达,所装备的ALR-94无源系统成了检测、跟踪甚至攻击目标的关键设备,探测距离达463km,而其APG-77有源电扫描阵列雷达,能有节制地用很窄的似"激光波束"探测目标,信号强度、延续时间和空间形状严格受辐射管理,必要时还能产生大功率干扰波束,简直成了能干扰雷达的有源压制干扰机.F-22也因此摆脱了传统的电子战作战模式,进行一种创新概念的电子战,没有电子干扰(攻击)设备的电子战.  相似文献   

8.
这篇综述文章概述了针对地面、舰船、飞机和空间应用的无源、有源双极型和单片式微波集成电路(MMIC)相控阵近期的发展和未来的趋势。文章论及THAAD(以前是GBR)、欧洲COBRA和以色列的BMD雷达天线;荷兰舰载APAR;机载的有美国F-22、欧洲AMSAR、瑞典AESA、日本FSX和以色列Phalcon;Iridium(轨道上66颗卫星共198个天线)和Globalstar MMIC星载天线;Thomson-CSF晶片集成94GHz导引头天线;数字波束形成;行和列铁氧体电扫描;通讯和雷达的光电扫描;通信、雷达、电子对抗(ESM)和ESM的MMIC C波段至Ku波段的高级共享孔径计划(ASAP)天线系统;以及连续横向短线(CTS)可变电压介质(VVD)天线。  相似文献   

9.
电子战系统发射机,一般要求极宽的瞬时带宽(往往在一个倍频程以上)、宽的系统带宽(1MHz~10GHz)、高占空系数(往往是连续波CW)和高可靠性/效率。这是对任何技术特别是高功率发射机技术的挑战。目前使用固态技术,特别是在1MHZ~3GHz的频段内,已能满足电子战发射机分系统的要求。在此频段使用固态发射机的雷达、通信和电子战设备的例子很多,有空军L波段的AN/TPS-59战术相控阵雷达和Pave Paws(AN/FPS115)远程(超高频)SLBM探测系统;Milstar超高频机载指挥所通信数据传输系统发射机分系  相似文献   

10.
HP  Feldle  AD  McLachlan  罗先志 《空载雷达》2005,(4):45-49
增强雷达性能的要求和对付越来越复杂威胁环境的需要促使了地面雷达、船载雷达和机载雷达系统的有源相控阵的研制。对于机载系统,电子扫描波束指向能力所带来的益处是灵活、高效的扫描范围覆盖、工作模式的交替进行(例如同时进行搜索、多目标跟踪和地形回避等)以及在每个工作模式中的动态波束方向图形状优化等。像可靠性增强和雷达横截面降低等其他系统益处也能在此种天线中加以证明。  相似文献   

11.
在未来的各种监视侦察任务中,机载及星载成像雷达系统必须满足越来越严格的要求。下一代最高水平的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将具有高灵敏度地面动目标指示能力和多种复杂工作模式,其中包括高分辨率和远距离成像能力。只有通过运用可重构相控阵天线连同综合宽带系统设计以及多通道能力才能完成各种任务。在FGAN已经设想出一种新的X波段实验雷达,该雷达最终将被改进成拥有由16个自动可重构子孔径组成的电控相控阵,5个独立的接收通道和大约1.8GHz的总信号带宽。这种传感器叫做PAMIR(多功能相控阵成像雷达)。着重用实例说明远距离超高分辨率SAR成像。借助于地面动目标的逆SAR(ISAR)成像也能实现高分辨率。而且,通过空时自适应信号处理和超高3一D分辨率单向干涉SAR(IfSAR),接收通道的数目将提供地面动目标指示(GMTI)。在一个接收通道和机械控制天线阵列的情况下,PAMIR在其现行发展阶段中是切实可行的。文章介绍了PAMIR的系统设计和预期能力,并提供了高分辨率SAR及ISAR成像的地面及机载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2.
罗马航空发展中心,西屋公司和其它一些航空公司的研究人员正在研究将光导纤维应用于相控阵雷达天线。 先进的机载雷达天线可能有1000~10000个有源阵元,每个阵元必须用微波元件和同轴电缆连接。但微波电缆在相控阵雷达成本中占据了很大部分。另外同轴电缆的体积和重量都较大,这样便加重了空中和陆地移动装置的负荷。相比之下,采用光导纤维电缆来连接相控阵雷达天线的阵元,不仅便宜、轻便而且能够传递更多的信息。因此,它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13.
采用相控阵体制的舰载雷达和电子战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相控阵体制的雷达和电子战系统具有自适应能力强 ,波束扫描无惯性 ,多波束 ,大功率 ,快速灵活控制波束的指向和形状 ;能自适应地对空间、时间、能量进行最佳管理 ,波束捷变 ,视场角大 ,隐蔽性好 ,相控阵雷达抗干扰能力强 ,在有源干扰情况下 ,相控阵天线的副瓣零点能迅速朝向敌方的干扰源 ,使敌方难于收到雷达信号而无法实施有效的干扰 ;相控阵雷达可靠性高而且具有故障软化能力。相控阵电子战系统可干扰大多数已知的雷达威胁。重点介绍国外舰载相控阵雷达及舰载相控阵电子干扰设备  相似文献   

14.
微波仪器技术公司(MI技术公司)与Hollandse SignaalapparatenB.V.(Signaal)公司和荷兰皇家海军合作,设计并建造了天线测试紧缩场,专门解决有源相控阵天线的特殊测试要求。在引荐给世界各地的海军舰队之前,特别建造了紧缩场,测试Signaal公司的新有源相控阵雷达(APAR)。这种可逆(双向)天线测试紧缩场(CATR)容许在发射与接收两种模式下测试天线。测量硬件能测试动态范围很高的连续波和脉冲波两种波形。除对天线方向图进行一般测量以外,该系统还能测量EIRP、G/T和G/NF,并为孔径重构提供分析软件。设计并制作了特殊的天线接,口单元(AIU),用以与控制上千个收发模块(构成APAR天线系统)的波束操纵计算机通信。安装了特殊的高功率吸收栅栏和其他保护设施,用以处理从APAR天线系统送出的发射能量。  相似文献   

15.
F-2 2隐身战斗机为了在作战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战术“隐身” ,没有装备传统的有源干扰机和大功率搜索雷达 ,所装备的ALR 94无源系统成了检测、跟踪甚至攻击目标的关键设备 ,探测距离达 463km ,而其APG 77有源电扫描阵列雷达 ,能有节制地用很窄的似“激光波束”探测目标 ,信号强度、延续时间和空间形状严格受辐射管理 ,必要时还能产生大功率干扰波束 ,简直成了能干扰雷达的有源压制干扰机。F 2 2也因此摆脱了传统的电子战作战模式 ,进行一种创新概念的电子战 ,没有电子干扰 (攻击 )设备的电子战。  相似文献   

16.
有源相控阵天线广泛应用于弹载、星载、舰载、机载雷达及电子对抗、汽车自动驾驶等领域。按照T/R组件和天线的集成方式不同,相控阵天线分为瓦片式结构和砖块式结构。传统的砖式结构,多路合成体积过大、损耗过高且造价昂贵,采用微组装工艺生产,量产良品率低。介绍了一种瓦片式有源天线,给出了天线样机的典型性能指标,工艺实现简单,具有轻型化、小型化、低成本及高可靠等特点。针对瓦片天线设计中的难点、垂直互联技术和复杂的馈电网络,结合理论分析进行了仿真设计。为了验证相控阵天线的性能,在微波暗室对天线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瓦片天线法向EIRP>31dBW,G/T>-4dB/K,扫描至45°时EIRP>29dBW,G/T>-6dB/K,发射状态功耗小于10W,接收状态功耗小于6W。  相似文献   

17.
在雷达星-1投入运行3年后,加拿大计划研制下一颗雷达成像卫星—雷达星-2,预计2001年底发射。主承包商为MDA公司。雷达星-2由轨道科学公司的平台和Spar宇航公司的合成孔径雷成构成,天线尺寸15m×1.5m。卫星重2.5 t,平均功率1 kW,峰值功率3 kW(只可持续18 min)。雷达采用电子扫描,工作频率5.3 GHz,按几种方式,分辨率可达3 m~100 m,成像面积为25 km~2~500 km~2,视场10~60°,扫描场1600 km。由于装有640片收/发  相似文献   

18.
意大利塞列尼亚和SMA公司合作制造RAN-11A/X和RAN-12L/X警戒雷达,其双波段天线采用D波段(1340—1450MHz)收/发机和一台分开的I波段发射机,天线在俯仰和转动上都是稳定的.D波段脉冲多普勒全固态雷达主要用于对空监视.其他特点有:脉冲重复频率高的全相关处理,多极点动目标显示滤波以及采用新数字技术的脉冲压缩,以提供优异的杂波中能见度和恒定虚警率特性.I波段雷达主要用于面监视,也可以作有限的空中监视.这些雷达适于在小型舰只上作主监视系统,也可以用作大型舰只上的主监视系统的后援系统.  相似文献   

19.
为了评估94GHz雷达在全杂波背景中自动检测目标的作用,本文阐述了进行了硬件和系统研制情况,已研制了几种用于野外试验的地基和机载测量雷达。这些系统的复杂性从简单,固态的碰撞雪崩渡越时间(IMPATT)发射机/耿氏组件向具有扫描天线,双接收机和频率捷变的高功率脉冲雷达变化。人们感兴趣的雷达是由低空(30~60米)飞行的高速军事飞行器所运载的,且能高概率探测和辨别3公里处活动武装目标群的那种雷达。  相似文献   

20.
2017年5月雷声公司获得3 .27亿美元的合同,进行防空反导雷达(AMDR)的低速初始生产,AN/SPY-6(V) AMDR是未来几十年内美国海军水面作战部队的基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