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抗NMD/TMD的技术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和战区导弹防御系统(TMD)一起构成了美国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简要介绍了NMD/TMD的构成,讨论了有效的对抗技术,研究了电子战系统对NMD/TMD的信息攻击手段。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简称《反弹道导弹条约》,ABM)、战区导弹防御(TMD)系统、国家导弹防御(NMD)系统与导弹技术控制制度(MTCR)等,已成为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制定导弹与军事航天  相似文献   

3.
NMD中导弹预警卫星系统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美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的核心——导弹预警卫星系统自1959年以来的发展和未来趋势,详细阐述了国防支援计划(DSP)与天基红外预警卫星系统(SBIRS)的进展,并探讨了未来美国国家弹道导弹防御计划中导弹预警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简称《反弹道导弹条约》,ABM)、战区导弹防御(TMD)系统、国家导弹防御(NMD)系统与导弹技术控制制度(MTCR)等,已成为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制定导弹与军事航天政策、发展战略与规划的核心和重要方面。在此将其主要内容、历史背景、演革历程...  相似文献   

5.
美导弹防御局 (MDA)多层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助推拦截层———助推拦截弹 (KEI)将在 2 0 0 8年进行首飞。KEI系统能在敌方导弹发射几分钟内就将其摧毁。最初的地基系统将作为MDA全球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中其他助推段、中段和末段防御系统的补充。KEI系统将由一个机动发射台、拦截弹  相似文献   

6.
李芳 《中国航天》2012,(6):50-51
二、导弹防御系统2011年,美国THAAD和"宙斯盾"系统的部署规模进一步加大,地基中段拦截弹的部署数量基本不变。美国导弹防御局共进行了7次反导飞行试验,包括海基中段2次(1次失败)、THAAD系统1次(成功)、"扩展的中程防空系统"1次(成功)和"爱国者"3系统3次(成功)。  相似文献   

7.
NMD系统进行第12次拦截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俊 《中国航天》2008,(3):36-37
一、NMD系统进行第第12次拦截试验 美国东部时间2007年9月28日下午4时24分,美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进行了第12次导弹拦截试验.美国国防部导弹防御局(MDA)在30分钟后宣布导弹拦截试验在太平洋海域获得成功.这是美国NMD系统在2007年5月导弹拦截试验失败后进行的又一次试验.  相似文献   

8.
美国战略防御计划局(SDIO)已对助推段防御用的探测器提出了总的要求,并计划于1988年年初为其弹道导弹分层防御的中段拦截选定最佳的探测器组合。 助推段监视和跟踪系统(BSTS)是用来探测并跟踪助推段的洲际或潜射弹道导弹的,它是目前防御支援计划中导弹预警卫星的必然发展结果。 危险的工作环境 然而,BSTS要求能在非常危险的环境中工作。该系统要跟踪多枚导弹,识别导弹的类型,向整个防御系统传输数据,并在导  相似文献   

9.
袁俊 《中国航天》2005,(6):39-41
美国东部时间2004年12月15日12时45分,美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进行了第九次拦截试验,因拦截导弹出现异常而失败。两天后,美国军方宣布推迟启用国家导弹防御系统,这意味着布什政府的弹道导弹防御计划受挫。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第九次拦截试验是自2002年12月以来进行的第一次全系统飞行试验.也是一次接近实战的拦截试验.目的是通过测量陆基拦截导弹的相关飞行数据,评估外大气层杀伤飞行器(EKV)和固体火箭助推器的技术性能。  相似文献   

10.
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性能及其特点,论述了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发展动向.分析了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未来的防御手段,主要是新型的定向能武器和动能武器.  相似文献   

11.
美国一体化防空反导系统作战能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随着现代空袭环境的日益复杂化,美国更加注重防空反导系统一体化作战能力的建设.介绍了一体化防空反导系统的特点,分析了其作战能力,最后阐述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较详细地评述了美国导弹防御系统五个发展阶段的演化发展情况,重点介绍了各阶段的研究进展和所取得的主要成果;简要介绍了导弹防御系统的试验结果与最新动态。最后,探讨了这些关键技术对我军武器装备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美国导弹防御局将精确跟踪空间系统(PTSS)计划视为未来10年国土和地区防御中最大的提高,PTSS将提供来袭弹道导弹整个飞行弹道的火控跟踪数据,可直接引导武器系统发射拦截导弹,显著扩大了拦截弹的防御作战范围。在深入分析PTSS系统发展概况、功能特性的基础上,围绕BM突防需求,探讨了针对PTSS跟踪相机的对抗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对美国战略防御倡议(SDI)计划的发展和调整进行了跟踪分析,以较详实的资料评价了固体火箭推进技术在该计划发展中所占有的地位和已经起到的作用,指出了它在先进的空间防御系统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After years of international stalemate talks on space arms control were finally initiated in Geneva in 2009. The position of the new US administration, however, is still waiting to be defined. This article assess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different arms control proposals by looking at them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interdependence theory, neoliberal institutionalism and neo-realism, respectively. They all come to similar conclusions as far as conventional military power and security are concerned: any formal or informal ban on debris-producing activities in space would be highly advantageous to the USA and its allies. When the analysis also takes into account US missile defense policy, however, a neo-realist perspective shows rather mixed results.  相似文献   

16.
Joseph N. Pelton   《Space Policy》2010,26(4):246-248
The Space Transportation System (STS), for better or worse, has dominated the US space program for some 30 years and is now an American icon. The Space Shuttle orbiters have flown over 120 missions and certainly accomplished some amazing feats, including the deploy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ISS), the launch and double repair of the Hubble Telescope, a number of classified missions for the US defense establishment and the cementing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n space. As the remaining Space Shuttle orbiters head toward various museums, it is timely to look at the STS program in terms of key US space policy decisions that have paralleled the Space Shuttle’s often troubled history. This article seeks, from both a historical and a policy perspective, to assess what might have been. While noting the major accomplishments of the STS, it also identifies what can best be characterized as major lost opportunities and flawed policy decisions that have had multi-billion dollar consequences. In this regard, the US Congress, the White House, and NASA leadership have all played a role. If there have been failings, they have not been by NASA alone, but the entire US space policy leadership.  相似文献   

17.
K. Sweet 《Space Policy》1999,15(4):223-231
The Earth has been hit by NEOs many times in its history and there is always a risk that this will happen again. While we are beginning to acquire the technology that could warn of and divert a future collision, the legal instruments needed to facilitate a global response to the problem are lacking, especially given that the most likely means of diverting a NEO would involve nuclear weapons that could also be used on Earth. An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legal situation is used to support the argument that new rules must be created. The author also discusses US Air Force policy on the subject and whether planetary defense is consistent with its goal of achieving and sustaining US superiority in space.  相似文献   

18.
应国防武器装备采办中对技术状态控制、风险控制的需求,技术成熟度评价理论已在各主要航天国家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分析美国和中国技术成熟度等级标准,提出了适用于航天器地面环境试验技术特点的8级技术成熟度等级标准和应用建议,以期为航天器地面环境试验技术状态管理提供一个行之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19.
空间战略对抗中的太空防御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主要介绍了美国太空防御的发展动态,分析了太空防御的技术特点。对太空防御技术的发展提出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20.
吴一亮 《上海航天》2006,23(6):61-64
介绍了科学发展观对国防军工建设提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和以人为本等发展要求。在分析当前国防军工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将军工建设与经济建设放在一个大系统中统筹协调发展,实现国防军工领域中民用经济效应的最大化和经济领域中国防军工经济效应的最大化,鼓励国防军工人才和民用科技、工业人才参与民用领域建设和国防军工建设,以及推动建立以产业链、效益链和能力链为核心的“小核心、大协作、寓军于民”的国防科研生产机制等措施,并就国防军工建设的观念、管理机构设置、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规划与产业政策、后勤保障等改革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