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陈萱  李云 《中国航天》2009,(11):28-30
航天科技的发展给国家安全、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环境监测、资源保护、减灾救灾等军、民、商诸多领域均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21世纪,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航天科技发展的重要性。掀起了新一轮航天科技竞争热潮。我国航天科技工业已取得一定成绩,但与世界一流航天国家还有相当差距.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航天,无论是代表国防科技支柱产业之一的国家航天科研工业系统,还是新崛起的民营商业航天科技力量,都是强国之本,是大国实力的体现,同时也正在成为引领国内科技发展的内在动力。促进航天事业的稳步发展,需要有效提高航天型号飞试与商业发射的首次成功率;遵循航天型号研制规律,  相似文献   

3.
《中国航天》2005,(10):3-6
航天科技工业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战略发展机遇期。在“十一五”发展规划中,航天科技工业是国家及国防科技工业战略性发展的重点。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制定了铸造国际一流宇航公司的战略目标。新体制、新形势和新任务对集团公司质量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集团公司质量工作面临着新挑  相似文献   

4.
<正>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管理创新作为创新的一个方面,是提升航天核心竞争力、推动航天强国建设的重要一环。我国航天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航天项目管理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航天项目管理方法体系。但是,随着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孕育兴起,航天项目管理也面临着改革与创新。一项目管理创新概念项目管理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计划管理方法,它是指运用专门的方法、理论和工  相似文献   

5.
《中国航天》1998,(9):25-26
阿里安航天公司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商业航天发射公司,独自占据着商射市场的半壁江山。目前商射市场环境无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在经历着深刻的转变,竞争越来越激烈,竞争手段也趋于多样。阿里安航天公司如何面对新形势、新环境下新的挑战,怎样继续生存和发展?去年上...  相似文献   

6.
正质量是建设航天强国的生命线,计量检测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坚强基石。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国家航天局局长栾恩杰曾在国防科技工业计量工作的讲话中指出"科技要发展,计量须先行"。航天计量检测技术是航天企业基础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是航天型号发展的重要支撑。计量检测技术的进步推动着工艺技术进步、工艺流程再造和质量体系的提升。航天的质量控制理念是"万无一失",航天的质量控制模式是"百分百受控、百分百检测",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新冠疫情给世界经济、科技和文化活动带来巨大负面影响,尽管如此,航天作为保障国家安全、促进科技发展和服务经济民生的重要领域,世界航天经济仍然得到了快速发展。一、世界航天经济发展呈现强劲的发展动力根据美国航天基金会发布的《航天报告》中数据,2021年全球政府预算和商业航天收入均明显增长,全球航天经济规模再创新高,达到4693亿美元,同比增长高达9%,是近7年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  相似文献   

8.
航天科技工业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战略发展机遇期。在“十一五”发展规划中,航天科技工业是国家及国防科技工业战略性发展的重点。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制定了铸造国际一流宇航公司的战略目标。新体制、新形势和新任务对集团公司质量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集团公司质量工作面临着新挑战和新机遇,将肩负着为导弹武器系统和宇航产品研制生产及主导民品提供技术支持的重要职能。为此,我们要深入开展具有中国航天科技工业特色的零缺陷管理,进行质量管理体制与机制创新,把质量与可靠性专业技术作为集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大力加强质量保障能力建设,构筑具有国际宇航工业先进水平的质量与可靠性专业技术平台,实现质量工作的跨跃式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科技集团")是我国航天科技工业的主导力量,肩负着"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使命责任。自成立以来,航天科技集团积极探索实践中国特色的航天科技发展道路,不断推动企业化、市场化、集团化转型,经济规模持续扩大,竞争实力不断增强,航天技术水平和能力大幅提升,成功实施了载人航天、探月、"北斗"导航、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等多个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创造了载人交会对接、月面巡视勘察、"北斗"区域组网、高分卫星分辨率达到亚米  相似文献   

10.
一、1992年世界航天经济现状 1.各国航天经费 美国、俄罗斯、西欧、日本和中国是世界航天活动的五大中心,但各国之间在民用航天投资以及军事和商业应用水平上存在着明显的不同。整个80年代,世界大多数主要工业国家的经济都在增长,直到1990年开始缓慢衰退。经济萧条之后,航天投资也相应减少。前苏联因国家经济崩溃,自1989年以来它的航天投资大幅度削减,同时中国的航天投资也进行了调整。  相似文献   

11.
4月8至9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与陕西省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航天制造高峰论坛”在陕西西安隆重举行。陕西省副省长吴登昌,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瑞、总会计师吴艳华、总经理助理赵晓晨、总工程师杨海成等领导出席论坛。马兴瑞总经理在论坛上作了《发展航天制造,服务国民经济,促进社会进步》的主题报告,从航天制造的优势与能力、未来航天制造发展的思路、发展航天制造的具体措施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刻阐述。他强调,21世纪,以航天科学技术引领的新工业革命正将人类社会带入辉煌的太空经济时代,太空经济的兴起将为航天科技工业的发展开启一片崭新的空间。作为航天科技工业的重要支撑和能力基础,在航天事业不断发展的征程中,航天制造将肩负起历史的责任,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本刊将马总经理的报告全文刊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正>在航天国际化过程中,如何更好地融入世界,参与、推动和影响世界航天产业发展方向并且增强对国际航天治理的话语权,已成为我们航天国际化考虑的主要内容之一。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融入世界航天大家庭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传统航天大国和早期航天工业国家制定的国际法律、国  相似文献   

13.
1 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经济贸易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多极化政治军事格局的形成,世界正在发生一场深刻的变革。二十一世纪国际竞争的格局将是经济实力的较量,将是高科技的竞争,更是生产能力的全面竞争。在“九五”期间,随着高技术革命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我国航天科技工业也面临重大的机遇和挑战。在这种形势下,我院的工艺技术以型号需求为牵引,技术进步为推动,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型号发射和飞行试验任务连续4年31发成功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证。“十五”期间,国家重点型号研制和我院技术经济发展为工艺技术和…  相似文献   

14.
一 建设航天行为规范体系工程的必要性 在步入“九五”,奔向21世纪之际,迎来了航天科技工业创业40周年。航天人40年艰苦奋斗,建立了配套较完整的航天科技工业体系,研制出一批高科技航天产品,为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当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速发展,走向市场的洪流又把航天科技工业推向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党中央关于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和发  相似文献   

15.
廖春发 《卫星应用》2006,14(2):17-24
新一轮世界航天竞争格局正在形成,各主要航天大国都将航天领域视为展示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竞争舞台,投资航天就是投资未来,已成为各大国的战略共识。航天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也呈现新的态势。月球、火星成为未来太空探索新热点,小卫星技术发展迅速,全球航天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卫星服务业展现新商机。本文按“国家和地区”及“航天技术及其产业化”两条主线分别对最近3年世界航天发展态势与竞争格局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16.
中国航天科技工业是伴随着共和国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在我国50年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光辉历程中,中国航天科技工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写下了不朽的篇章。世纪之交,我国即将进入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面对世界局势的深刻变化和航天技术的迅猛发展,中国航天机电集团公司肩负着加快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保持航天科技工业的发展势头,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历史重任。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国航天的优良传统和成功经验,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进一步深化改Oct.1999 Aerospace China  相似文献   

17.
战略使命和奋斗目标 战略使命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是我国航天科技工业的主导力量,承担着探索开发宇宙空间、保障武器装备供应、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引领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历史责任,肩负着推动我国发展成为"空间基础设施完备、军事航天装备强大、导弹武器系统精良、科技创新能力领先、产业带动作用明显、自主保障体系健全、人才队伍实力雄厚、国际竞争实力突出"的世界航天强国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18.
载人航天故事(五)士元六、载人航天:昔日政治斗争的法宝载人航天是先进技术的代表,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的体现,因而也是一个国家在国际政治舞台上进行政治斗争的有力工具。冷战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航天领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投入了大量...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商业航天在我国得到了蓬勃发展,商业航天主要涉及航天产品(火箭、卫星、探测器、飞船等)的商业化设计、制造、发射、应用、维护、回收,以及围绕航天科技诞生的新业态,如太空旅游、太空文化、太空农业等。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国已成为航天大国,为商业航天的发展奠定了强大的工业基础。随着我国航天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部门、各领域对航天商业化应用提出了更为广泛的需求,这些需求的提出也为我国商业航天发展带来重大机遇。国家和地方政府在航天商业化应用方面陆续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如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印发了《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为商业航天发展提供了政策引导。  相似文献   

20.
《质量与可靠性》是中国航天工业质量协会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七○八研究所联合主办的质量与可靠性技术综合类唯一国家级期刊,立足航天科技工业,面向整个国防科技工业,并为广大民用工业服务,主要宣传国防科技工业和航天科技工业的质量方针、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