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中国航天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不小的成就,目前正力争将航天大国建设成航天强国。但是,国家层面重视程度不够,对私营企业限制过多,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等问题制约着我国航天商业化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中国航天商业化现状,比较美国和欧洲航天商业化的发展,为我国航天商业化之路和相关法律政策提出相应的对策,助力实现"航天强国"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黄志澄 《国际太空》2014,(12):17-20
2014年10月底,美国发生的两次航天事故成为了国内外媒体的热点。事故虽然不会改变美国对载人航天商业化的既定政策,但事故揭示的安全问题对民营航天发展的重要性,对我国刚刚起步的民营航天,也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正世界商业航天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各国航天活动纷纷瞄准商业市场,航天活动的商业化程度越来越高,民营化、私有化也开始出现。经过了50余年的发展,商业航天已经在经济总量上超过了政府航天和军事航天,并且在竞争力和技术进步性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成为世界航天领域一支重要的力量。当前,我国正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处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产业变革的关键时期,商业航天成为我国航天产业新热点、新载体、新机遇,成为众多企业布局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中国的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在载人航天、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月球探测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果,缩短了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也大大增加了我国自主创新发展航天技术的信心。随着美国和世界航天全面商业化浪潮的到来,我国航天发展将面临新的严峻挑战和新的考验。2014年11月27日,国务院正式对外公布60号文件,更明确地鼓励民间资本进入航天领域。该文件鼓励民间资本  相似文献   

5.
正开发低成本航天器、开放航天基础设施、开展航天保险业务是商业航天不可或缺的三个必要条件。当前我国的低成本航天器全面开花,航天基础设施也在逐步向商业领域倾斜,航天保险却相对发展滞后。航天和保险原本是并不相干的两个领域,但基于航天器固有的高投资、高风险属性,要想吸引社会资本开展商业化运作就必须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风险损失管控机制。目前我国正处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的关键历  相似文献   

6.
经过多次推迟,2012年5月22日,美国私营航天公司—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研制的猎鹰-9(Falcon-9)火箭终于第二次把"龙"(Dragon)货运飞船发射升空。经过3天飞行,"龙"货运飞船成功与"国际空间站"对接。5月31日,"龙"货运飞船在完成为"国际空间站"运送补给的任务后,成功溅落在太平洋海面。这是航天飞机退役后美国首次向"国际空间站"运送货物的验证飞行,并意味着美国面向"国际空间站"的载人航天发展逐步走向商业化途径,为长远的载人航天发展开辟了新道路,使美国航天商业化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7.
卫星通信产业是航天产业中商业化程度最高、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对航天技术和航天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欧洲卫星通信产业严重依赖美国,虽从业企业数量众多,但难以形成合力。导致其通信卫星系统发展较为缓慢,通信卫星发展水平与我国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8.
正当前,就全球航天发展阶段而言,已经进入广泛的商业化应用阶段,太空经济已经到来。在此之时,我国已经明确将军民融合(国外译为军民一体化)问题上升到国家战略,成为国家意志。对我国迅速发展的航天事业来说,大力发展军民融合尤为重要。大力发展航天军民融合,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既是推动国家军民融合战略深度发展的点题之要和应有之义,也是我国航天未来依托全社会资源优势开展颠覆创新、集成创新、协同创  相似文献   

9.
正商业航天是指按照市场规则配置技术、资金、人才等资源要素,以盈利为目的、独立的非政府航天活动。美国在太空发射与运输领域的立法基本反映了美国太空发射商业化历程,而美国太空发射与运输领域的商业化历程基本也可以反映美国整个商业航天的发展历程。在美国一系列促进太空商业化的法规政策支持下,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蓝色起源等商业公司的  相似文献   

10.
正目前,商业航天正在与民用航天、军事航天一起,成为航天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世界航天进入以全面商业化、大众创新和军民融合为特征的航天新时代—航天2.0(Space2.0)时代。世界商业航天发展有什么经验教训?中国商业航天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1世界航天进入Space2.0时代20世纪,美苏两个大国的冷战是推动航天技术最初发展的主要动力。随着冷战结束和航天技术的逐  相似文献   

11.
张蕊 《国际太空》2016,(6):44-48
随着近地轨道实现大规模设施的建造部署,人类长期驻留等技术的日臻成熟,以及可重复使用技术的快速发展,商业化、产业化逐步具备条件,太空旅游、近地轨道商业运输和空间应用成为未来发展热点。以美国为主的航天国家积极推进载人航天商业化,近地轨道载人航天私营机构能力建设已初见成效,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轨道科学公司(现更名为轨道-阿连特技术系统公司,简称轨道-ATK公司)实现近地轨道货物运输常态化;波音公司、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有望于2017年实现近地轨道商业乘员运输;XCOR宇航公司、维珍银河公司等多家商业公司即将提供太空旅游产品和服务。此外,美国提出商业空间站计划,并积极拓展月球以远的商业探索模式。载人航天领域的商业化是随着美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体系不断完善衍生出来的,也是美国载人航天降低成本、鼓励创新、提升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张蕊 《国际太空》2016,(5):28-36
随着近地轨道实现大规模设施的建造部署,人类长期驻留等技术的日臻成熟,以及可重复使用技术的快速发展,商业化、产业化逐步具备条件,太空旅游、近地轨道商业运输和空间应用成为未来发展热点。以美国为主的航天国家积极推进载人航天商业化,近地轨道载人航天私营机构能力建设已初见成效,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轨道科学公司(现更名为轨道-阿连特技术系统公司,简称轨道-ATK公司)实现近地轨道货物运输常态化;波音公司、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有望于2017年实现近地轨道商业乘员运输;XCOR宇航公司、维珍银河公司等多家商业公司即将提供太空旅游产品和服务。此外,美国提出商业空间站计划,并积极拓展月球以远的商业探索模式。载人航天领域的商业化是随着美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体系不断完善衍生出来的,也是美国载人航天降低成本、鼓励创新、提升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龚燃 《国际太空》2016,(5):24-27
商业化是美国国家航天政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地观测商业化更是整个商业航天领域非常重要的部分,有着广阔的前景和广泛的应用。经过数次重大修改和不断的补充完善,美国商业对地观测数据政策已形成较为成熟的体系,为美国对地观测卫星应用和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4.
正通信、导航、遥感合称的"通导遥"三大领域被称为航天商业化最被看好的板块。在通信、导航相继实现大规模商业化以后,遥感的商业化时代一直未能到来。近年来,在技术、资本以及市场需求等多方共同努力之下,遥感商业化步伐不断加快,各方资本也积极布局商业遥感。遥感商业化,是否已到瓜熟蒂落之际?遥感,航天商业化新战场"商业化"并非复杂概念,简言之就是要实现"买卖持续进行",其必要  相似文献   

15.
□□2010年6月28日,美国政府发布了新制订的《美国国家航天政策》这是奥巴马政府向世界宣布美国未来航天发展策略的宣言。新航天政策强调航天事业的国际合作和商业化,而对美国太空军备控制的国际条约阐述较少,其进步意义在于为和平利用太空打开了一扇门。  相似文献   

16.
印度航天活动的开展是以印度航天部制定的五年规划为指导,但还缺乏一套顶层的国家航天政策和系统、长期的航天发展规划。2014年,印度按计划稳步推进《"十二五"航天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十二五"规划)的实施,根据"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寓军于民、军民两用、工业参与、商业化、国际合作等切实可行的指导方针,不断地加大航天投入,在应用卫星取得显著成就的基础上,航天技术开始向各个领域扩展,覆盖了运载火箭、空间科学、月球探测、载人航天和火星探测各个领域,全方位提升其航天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正>我国探月工程完成“绕、落、回”三步走战略规划后,已经跨入一个新阶段,即建设月球科研站阶段,未来旨在推进应用型月球科研站建设。为充分利用传统航天活动的相关经验,发挥商业航天在创新技术、产业市场、低成本控制等方面的相对优势,把各方面的优势技术和产品资源整合起来,提高投资效益、降低实施风险,共同推进月球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重点梳理国外月球探索过程中的商业化场景,然后提出在我国月球科研站建设运营过程中引入商业化力量,提高月球科研站建设运营的总体效能和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8.
正10月19日,中国长征火箭有限公司在北京正式揭牌成立。未来,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将依托中国长征火箭有限公司开展商业航天活动,让航天服务走进大众生活,开创中国商业航天新篇章。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就没有停止过对太空的探索。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国航天已逐渐揭开神秘面纱,向大众化、商业化、生活化发展。开展商业航天,让太空项目惠及全人类,是每个航天人内心最深处的信念。时间回到1985年的10月26日,  相似文献   

19.
正如今,随着微电子、微机械、纳米等技术的发展和卫星设计思想的创新,卫星正变得越来越小。从我国第一颗采用公用平台技术的小卫星实践—5研制立项算起,经过近20年的不懈努力,现代小卫星已经成为我国装备体系和业务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之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的商业航天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小卫星的商业化潜力越发明显。我国小卫星研发起步虽然落后,但是此后发展的速度、应用水平提升的势头却非常迅猛,从兴起开始,先  相似文献   

20.
今年10月8日,我国航天事业走过了半个世纪波澜壮阔、光辉灿烂的历程。50年来,我国航天科技工业的发展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道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取得了以“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为标志的巨大成就,在空间技术、空间应用、空间科学三大领域获得重大进展。中国航天在许多方面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了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