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Agent技术为制造系统建模提供有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并在制造作业车间调度中得到广泛应用。Agent在基于合同网协议的作业车间AGV调度中,存在协商频繁和投标并发操作问题。为了提高合同网协议的工作效率,本文将协议进行简化,提出了一种基于节拍的改进合同网协议。该协议通过节拍有序地处理投标,并利用阈值策略,对竞标报价做出限定。最后,通过基于多Agent的作业车间AGV调度仿真实例验证了基于节拍的改进合同网协议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根据可信第三方(Trusted third part,TTP)参与通信的方式,安全协议可以分为在线TTP型和离线TTP型两类。分析了两类协议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复合型安全协议,在同一协议中结合了两种方式,方式的选择由消息发送方和接收方共同决定。该协议由4条规则组成。为了描述协议的动态运行过程,对SVO逻辑系统进行了扩充,增加了3条公理,用于刻划消息接收者的不可否认性。基于扩充后的SVO逻辑系统对复合型安全协议进行了形式化描述,证明了该协议具有不可否认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Shen,Lin,Hwang提出的远程用户认证协议不安全的问题,改进了Shen-Lin-Hwang的方案,并基于双线性对技术提出了一个新的远程用户认证协议。同时对新协议进行了有效性分析,并证明了该协议能够抵抗已知的各种攻击。在本方案中,单向哈希函数的应用有效,证明该方案效率较高、收敛速度较快,而且基于该方案的各种应用比较容易实现和操作。  相似文献   

4.
现有的网络协议无法满足赛博空间的安全交互的需求,特别是节点的证书变更和移动性会造成安全交互的失败。本文针对传统体系中证书变更较慢的缺陷提出一种适合于赛博空间组网的扩散式证书变更方案。对传统协议中的私钥分量生成、数据安全传输方案进行优化,完善了传统协议中的证书撤销协议和节点定期通告存在协议,弥补了以往在分布式安全交互过程中由于节点的强移动性而导致的安全交互失败问题,提高了安全交互的成功率。最后,对新方法的安全性、性能等问题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一个应用于多级数据库的安全两阶段锁协议算法。该算法通过将锁表分为多个密级,当锁冲突时高密级事务部分回滚的方式来避免在多级安全数据库中实施两阶段锁协议时的隐通道问题,同时为了应用于高可信体系,算法通过将事务管理器从可信模块中分离出来的方法来实现高可信体系中可信模块最小化的要求。本文给出了该协议的具体算法和实现结构,最后对协议的安全性和可串性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设计和分析双方密钥交换协议,目前已提出多个可证安全模型。为保障密钥交换协议所需的安全特性,形成一个统一的安全模型是非常必要的。本文评估了eCK',eCK和CK模型,证明了eCK’模型是当前最强的密钥交换可证安全模型,并形式化分析了这些模型的强弱关系。此外,对于模型问存在的蕴含关系还提供了形式化证明,并对非蕴含关系给出了反例。  相似文献   

7.
针对当前我国民事诉讼协议管辖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完善我国民事诉讼协议管辖制度的必要性,并提出完善民事诉讼协议管辖制度的立法构想.  相似文献   

8.
将无人机作为通信中继来辅助完成超视距信息交互,当通信双方进行信息交互时,采用两路中继模型,针对不同信道状态下的转发协议调度问题,提出了自适应解调转发(Adaptive Demodulation-Forward,ADMF)协议和混合型转发协议.将直接解调转发(Demodulation-Forward,DMF)协议和差分D...  相似文献   

9.
机载光电系统平台稳定控制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研究机载光电系统原理的基础上,对其稳定控制回路进行了分析和建模,提出了稳定回路的构型;研究了影响系统稳定精度的因素,分析了经典控制算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基于线性自适应神经网络原理的改进算法.仿真及实验平台测试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克服了经典控制算法存在的问题,能够有效地抑制非线性扰动的影响,提高了机栽光电系统的稳定精度,与其他神经网络算法相比具有在线学习、实时性好、控制精度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针对当前数字化车间制造数据冗余性高、传输协议不一致的问题,提出一种面向边缘计算的车间数据实时融合方法。首先,围绕边缘计算思想,建立基于物联网的车间数据实时采集体系架构;其次,借鉴证据理论,以一致性检测和归一化后的数据为基础,提出互支持度进行证据转换,并引入改进的证据组合规则获得融合数据,减少设备端上传的数据量,减轻传输网络的传输压力;然后,以OPC UA信息模型为基础,构建协议转换所需配置的信息层次结构模型,以可视化配置的形式完成协议转换,为车间数据提供统一的传输接口;最后,以某航天制造车间总线控制台为验证对象,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