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全育 《中国航天》2010,(10):27-29
<正>如果考虑到将完成的一系列试验和探测任务的复杂性,那么把嫦娥二号卫星比作一个要在严酷环境中进行高难度表演的杂技演员是毫不为过的。嫦娥二号卫星总设计师黄江川介绍,嫦娥二  相似文献   

2.
<正>2010年10月1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继嫦娥一号卫星圆满完成我国首次绕月探测工程之后,嫦娥二号绕月探测卫星作为我国探月工程二期的先行者,又踏上了奔月的征程。在嫦娥二号任务中,中国航  相似文献   

3.
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研制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嫦娥一号卫星是我国第一个月球探测卫星,将实现对月球的环绕探测。嫦娥一号卫星的研制和发射是我国深空探测活动的开端,在我国航天史上将成为继人造卫星和载人航天后的第三个里程碑。与近地卫星相比,嫦娥一号卫星面临更复杂的控制过程和环境,因此,嫦娥一号卫星必须突破一系列的关键技术,实现既定的任务目标。文章介绍了嫦娥一号卫星的任务目标、主要技术方案和研制过程;概要性地说明了嫦娥一号卫星的研制过程。  相似文献   

4.
中国     
《航天员》2011,(4):6-7
嫦娥二号飞离月球轨道 6月9日下午17时10分,我国第二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二号飞离月球.踏上奔往更遥远深空的征程。  相似文献   

5.
索阿娣 《中国航天》2010,(10):11-12
<正>问:请简单介绍一下探月工程和嫦娥二号卫星的有关情况。答:中国的探月工程又称"嫦娥工程",规划为"绕"、"落"、"回"三期,计划在2020年前依次完成绕月探测、落月探测和无人采  相似文献   

6.
文章简单回顾了中国深空探测已走过的历程和正在进行的项目,展望了今后的发展;分析了深空探测器及其有效栽荷对光电技术的需求;重点对中国已发射的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嫦娥二号"中应用的光电技术和获取的成果,正在研制的"嫦娥三号"探测器中所应用的光电技术,月球探测三期和今后可能发展的深空探测项目中预计采用的光电技术的研制工...  相似文献   

7.
张美书  张平 《中国航天》2010,(10):39-42
<正>嫦娥二号绕月探测卫星的发射成功,为华夏儿女的第二次奔月之旅画上了圆满句号,也铭刻着中国"金牌动力"谱就的崭新篇章。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六院秉承"汇聚能量推举梦想"的液体  相似文献   

8.
文野 《航天员》2010,(5):12-16
2010年1 0月1日1 8时59分57秒,在熊熊烈焰的托举下,长征三号丙火箭搭载着嫦娥二号探测卫星,在地处天府之国的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2号发射塔架上冲天而起,奔赴月球。嫦娥二号在国庆日的成功发射为共和国华诞献上了一份厚重的生日贺礼。同时,中国的航天事业又一次踏上了对月探测的新征程。中国探月工程是国家2006-2020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的重大项目之一,规划了"绕"、"落"、"回"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我国曾在2007年成功发射了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卫星,该卫星状态良好,实现了所有的科学目标,为中国探月工程后续任务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嫦娥二号卫星事实上是嫦娥一号卫星的备份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后,便没有了"备份"的必要。经过改造,嫦娥二号以嫦娥三号先导星的身份示人,为将来要携带月球车落月探测的嫦娥三号踩点探路。"嫦娥"再度奔月,中国的太空探索事业又向前迈进了实质性的一步。"天地嫦娥手牵手,吴刚相思夜无眠",也许不久的将来,月球的土地上会出现中国航天员的身影。祝福嫦娥二号,祝福祖国!  相似文献   

9.
陈全育 《航天》2010,(11):32-33
在刻苦攻关的1000多个日日夜夜里,黄江川对嫦娥二号卫星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作为卫星总设计师,他把卫星看作自己的"孩子",还把卫星工作的环境——月球也当作自己的"亲人"。  相似文献   

10.
石磊 《航天》2010,(11):10-12
二近月宫 充当先遣侦察员 与2007年首次奔月的嫦娥一号一样,嫦娥二号依然是一颗绕月探测卫星。虽然她们姊妹俩是双胞胎孪生姐妹,然而,老二与老大的使命却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