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进一步优化等离子体射流点火器的结构,提高点火器的工作性能,在自主设计的等离子体点火实验系统的基础上,开展了阳极通道长度对等离子体射流点火器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选取的阳极通道长度为3mm,5mm和7mm。获得了等离子体射流点火器的放电特性、光谱特性、射流特性和点火特性。结果表明:增大阳极通道长度能够抑制电弧分流的幅度,减小电极的烧蚀面积,但提高了击穿电压,使引弧更加困难;随着阳极通道长度的增大,氮分子离子的转动温度和振动温度分别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和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煤油/空气混合气的点火延迟时间随阳极通道长度的增加,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余气系数为1.43时,阳极通道长度5mm时的点火延迟时间为14.4ms,相对于阳极通道长度3mm,7mm下的点火延迟时间分别减小了21.1%,12.1%。  相似文献   

2.
空气等离子体射流点火器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等离子体射流点火提升燃烧室内可燃混合气点火性能的机理,利用建立的实验测量系统,实验研究空气等离子体射流点火器的放电特性和射流特性,并与电火花点火器对比研究在航空煤油/空气混合气中的点火过程。实验结果表明,该空气等离子体射流点火器的击穿电压为9.2k V;相同电压下,电弧电流随工作介质流量的增大而减小,随点火驱动电源输出电流的增大而增大;点火器的伏安特性为下降型;等离子体点火射流长度随点火驱动电源输出电流的增大而增长,随工作介质流量的增大,先增长后缩短;来流速度对等离子体点火射流产生较大影响;等离子体射流点火延迟时间小于电火花点火。  相似文献   

3.
以全环回流燃烧室为研究对象,采用等离子体点火器进行地面点火试验研究,并与采用常规电火花点火器进行地面点火试验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等离子体点火器进行燃烧室点火可使燃烧室具有更宽的贫油点火边界,且能有效减小点火延迟时间;燃烧室着火后的联焰与点火器的特性无关,采用纯气动雾化喷嘴的燃烧室,在进口空气马赫数0.09到0.13范围内,增加进气流速有助于燃烧室点火。  相似文献   

4.
唐井峰  向安定  李寄  谢宗齐  鲍文  于达仁 《推进技术》2021,42(11):2531-2537
针对光壁面超声速燃烧室的点火需求,利用中心嵌入式等离子体射流在模拟马赫数6,总温1860K的直连式试验台上实现了煤油燃料的可靠点火和稳定燃烧,研究了超声速燃烧室起动过程中等离子体建立与维持特征,获取了不同当量比下火焰传播与燃烧特性。试验表明:在自身工质的高压射流维持下,等离子体点火器可以在点火起动的不同压力变化环境中保持稳定;中心等离子体射流产生一定尺度的高温区域且含有丰富的自由基,但需要在恰当的中心喷油流量形成的混气当量比下产生等离子体诱导火焰;诱导火焰沿燃烧室轴向传播进而发展形成了稳定的超声速燃烧。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基于滑动弧的燃烧室头部强化燃烧效果,探究了燃烧室头部的点火过程以及不同等离子体电源输入功率下的点/熄火边界,利用像增强系统获得了CH*基团的分布云图。实验结果表明:输入功率的增大使得燃烧室的点/熄火边界均得到拓展,与160 W工况相比,输入功率为320 W时,点火边界平均拓宽约17.6%,与未放电相比,输入功率为320 W时,熄火边界平均拓宽约45.3%,滑动弧放电对熄火边界拓宽效果明显;当滑动弧能够点燃来流新鲜混合气时,输入功率的增加使得CH*基团分布向上游移动,当输入功率为320 W时,燃烧火焰驻留在燃烧室头部,当滑动弧激励器仅具有助燃作用时,输入功率的增加使得局部CH*基团辐射强度增强,热释放速率增加。  相似文献   

6.
超音速燃烧室碳氢燃料点火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模拟飞行Ma =3 5的超燃冲压发动机的燃烧室进口条件 ,采用氢为先锋火焰 ,在氢氧燃烧加热脉冲风洞上 ,对超燃燃烧室煤油燃料的点火和火焰稳定进行了实验研究 ,实现了煤油的点火和火焰稳定。实验测量了燃烧室壁面压力分布 ,并拍摄了燃烧火焰紫外光图像。实验表明 ,在燃烧室进口温度较低 (小于 90 0K)的条件下 ,在超燃燃烧室中实现煤油自燃十分困难 ,采用氢为先锋火焰实现煤油的点火是较为有效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
异步点火相位对二冲程发动机爆震燃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了解异步点火相位对二冲程航空活塞发动机燃用煤油时的爆震影响问题,使用Fire软件建立了发动机燃烧室的计算模型,并通过试验验证了该模型,研究了异步点火相位对发动机缸内燃烧以及火焰面密度分布、爆震强度的影响等.结果表明:在转速为5000r/min、全负荷工况、混合气当量比为11、点火能量为3564mJ条件下,当其中一个火花塞点火时刻固定在上止点前曲轴转角为29° ,另一个火花塞相对其分别提前曲轴转角为1°,3°,5°时点火,随着双火花塞异步点火相位差的增大,缸内平均压力、放热率及累积放热量均呈现减小的趋势,两个火花塞附近的湍动能增大,火焰传播速度加快,火焰发展期缩短,爆震强度表征物的浓度逐步减小,二冲程煤油发动机爆震发生的倾向减小.   相似文献   

8.
利用定容弹燃烧系统对正庚烷/空气混合气的最小点火能量进行了实验测量,获得了不同初始条件下正庚烷/空气混合气的最小电火花点火能量。实验结果表明:正庚烷/空气混合气的最小点火能量随当量比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对于初始压力为0.1MPa和初始温度为450K的混合气,最小点火能量在当量比1.1附近达到最小值,为0.3904mJ。实验发现:正庚烷/空气预混气的初始压力和初始温度对最小点火能量有重要的影响,与对火焰传播速度的影响是一致的。分析表明,初始温度和初始压力无论是对最小点火能量还是对火焰传播速度的影响,都与混合气的化学反应速率密切相关,化学反应速率越快,火焰传播速度越大,最小点火能量越小。   相似文献   

9.
煤油—氢双燃料超声速燃烧点火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煤油-氢双燃料的超声速燃烧室中的自点火和燃烧稳定特性在直联式验装置上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空气总温1650-1980K,总压基本保持在1.8MPa左右,燃烧室进口M数为2.5。用激光粒度仪测量了加压下煤油的雾化程度,为了寻找能点燃并维持煤油稳定燃烧的最低氢当量比,设计加工了四种不同构型引导火焰与凹稳焰一体腔结构,利用氢引导火焰局部地加速煤油的化学反应和凹腔的联合促进作用与优化结合,发现在没有强迫点火能源条件下点燃并维持煤油稳定燃烧的最低氢当量比较降低至0.03。燃烧室的性能用简化的一维计算机程序SSC-3作了初步估算。在长度425mm的燃烧室中获得了煤油的燃烧放率50%,引导火焰凹腔一体化结构对点火特性和性能的影响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交流驱动低温等离子体点火触发爆震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克服交流驱动介质阻挡放电产生连续低温等离子体应用于脉冲爆震发动机点火的困难,通过频率控制,成功设计了按一定频率周期性地产生低温等离子体,放电参数可调,单次放电时间为0.1~1000ms频率为0.1~100Hz。等离子体点火器采用同轴电极结构,单次放电时间0.5ms实现了可燃混气点火,成功触发爆震,这些结果表明采用交流驱动低温等离子体点火触发爆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为了深入研究低排放燃烧室点火联焰规律,在全新的环形模型燃烧室中开展了点火模拟和试验研究。点火模拟采用随机粒子追踪方法,能够基于时均冷态流场的仿真结果快速模拟火焰传播过程。环形燃烧室包含16个中心分级旋流器,仅向预燃级通入丙烷,用于模拟航空发动机低排放燃烧室点火状态下的空气燃油分级。试验采用PIV技术测量3个头部区域流场,利用高速相机拍摄火焰CH*/C2*基团化学发光信号。对多个流量和当量比条件下的联焰过程、联焰时间和传焰速率进行了分析,试验和模拟的结果均表明:环形燃烧室内火焰双向传播,燃烧室内外环流速度差异导致了双向火焰传播速度差,传焰速率随燃烧室湍流速度和当量比的增加而增加。点火模型很好地捕捉了环形燃烧室点火动态,所得传焰速率也符合湍流火焰传播规律,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强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等离子体对固体推进剂点火性能的影响,分别对双基药和硝胺药等两种固体推进剂,进行了等离子体点火实验。实验装置包括等离子体源、热电偶丝和动态信号分析仪。通过实验,获得了两种固体推进剂在不同的等离子体能量输入的条件下,其表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与常规点火数据相比,固体推进剂的等离子体点火延迟时间明显缩短。不同类型的固体推进剂,在相同的等离子体能量输入条件下,其点火性能不同;同一种类型的固体推进剂,在不同的等离子体能量输入条件下,其点火性能也不一样。  相似文献   

13.
纪秋颖  李稑  赵元修 《推进技术》1989,10(2):48-51,75
用CO_2激光点火试验设备,对Al KClO_4点火药进行点燃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点火热流密度的增大,点火延迟时间减小.说明点火热流密度是点火药点燃性能中非常重要的控制量.点火药密度越小点火延迟时间也越小.在点火药主组分中加入少量固态硫作为粘合剂,会使点火药的点燃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14.
氦气谐振点火器和气氧/煤油火炬点火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实现液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重复多次可靠启动,研究了利用气动谐振热效应形成的高温高能点火源进行气氧/煤油等可贮存推进剂多次点火的方案。为此研制了氦气谐振点火器和气氧/煤油火炬点火器。氦气点火器在较宽的气源温度(-2℃~33℃)变化范围、较大喷嘴入口压力(1.5MPa~3.OMPa)变化范围内均具有好的谐振加热性能。气氧/煤油火炬点火器能够多次可靠地点火并生成稳定的点火火炬。由于不受谐振产生条件的限制,气氧和煤油的流量可以在较大的范围内选择,生成点火火炬的温度范围也很宽,富燃点火炬更具工程应用价值。研究结果表明氦气谐振点火器及其气氧/煤油火炬点火器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无毒无污染等优点,对于重复多次启动的液体火箭发动机有着诱人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含硼富燃料推进剂点火特性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CO2激光点火装置研究了常压及亚大气压强下点火能量、组分含量变化等对含硼富燃料推进剂点火延迟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研究压强范围内,提高压强有利于含硼富燃料推进剂的点火;含硼富燃料推进剂中添加铝粉不利于含硼富燃料推进剂的点火性能改善;随高氯酸铵含量增加,含硼富燃料推进剂的点火延迟时间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16.
燃烧室点火可靠性关系到发动机的整体性能,而点火位置对点火结果具有较大的影响。本文首先对点火位置位于回流区边缘中游的点火过程进行实验研究,同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冷态流场和燃烧过程进行研究并与实验结果对比,从而验证数值模拟的准确性,最后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点火位置的火焰传播过程。结果表明,点火初始时刻,在流场的作用下,火核首先在燃油浓度较高的周向进行传播,同时在流场的作用下沿轴向向燃烧室下游传播,最终在回流区的作用下运动至燃烧室头部。当点火位置位于回流区中上游时,点火成功的关键是火焰传播到靠近头部燃油浓度较高的区域,而点火位置位于回流区下游时,其点火成功的关键是火焰传播到燃烧室中心位置并具有较高的能量。最佳点火位置位于回流区边缘的中游位置。  相似文献   

17.
气动谐振管点火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发展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气动谐振管非电点火新技术,提出了一种新颖的组合喷嘴混气谐振加热方案,并介绍了所研制的氦气谐振热表面点火器和同轴氢氧谐振火炬点火器,给出了气动谐振管点火器工程设计的一般原则和相关参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于达仁  王惜慧 《推进技术》2005,26(5):439-442,457
点火起爆过程对爆震波形成起关键作用。点火起爆过程和充填过程紧密相连,合理控制点火起爆是保证脉冲爆震发动机稳定工作的前提,研究中定义了点火起爆控制因素,给出了点火时刻估算方法,分析了点火延时和点火频率影响因素,在理论分析基础上给出脉冲爆震发动机点火起爆控制规律。  相似文献   

19.
燃油增温对高空低压点火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能坤  周雁 《推进技术》1996,17(6):69-72
在高空模拟实验器上,利用已有的航空发动机预燃室点火器,研究了燃油预热增温对高空低压点火性能的影响。试验燃料为航空煤油,燃油预热最高温度为90℃。结果表明燃油增温可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爆震波点火技术基本特性实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爆震波点火技术的基本特性, 组建了氢氧爆震波点火实验系统, 氢氧压力 0 1~0 5MPa(表压), 混合比 1 6~9 4, 常温条件下, 得到了爆震波在管路中的传播特性以及爆震波点火的单管重复性能实验数据。结果表明: 爆震波点火技术可以在较低的供气压力下获得高温 ( >1300℃) 高压 ( >1MPa) 爆震产物, 爆震波点火传播速度可达 3000m/s, 并且具备良好的重复性能, 多次点火重复性时间误差小于 0 3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